这部一上,其他片更烂了
被《柯南》各种奇幻科幻剧场版折磨了这几年之后,这部重映的《贝克街的亡灵》对于我们这些粉丝来说,像是一个很及时、但又没什么用的安慰剂。
唯一的作用,大概就是去影院补上当年大陆没上这部神作的遗憾,然后更加笃定近几年的那些柯南剧场的糟糕透顶。
《贝克街的亡灵》
「以下严重剧透」
能够被那么多人认为是柯南最好的剧场版,大概是因为它算是最服务于推理迷而非柯南迷的一部。
这有赖于《贝克街的亡灵》是唯一一部非固定编剧来写作的剧场,编剧是野泽尚,他本身就是日本的推理小说作家,拿过江户川乱步奖,这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参与柯南剧场版的编剧,他在04年就自杀身亡了。
他完全没有当做一部动漫的剧场版在做,而是当做真正的动画电影在做。
所以整个剧本里,柯南,还有他相关的主线,柯兰、柯哀的感情线全部都被弱化了,甚至连柯南的追凶推理都在一开始就被处理成非必要的了,里面连诡计都不存在,因为两个案子都在一开始告诉了我们“凶手”是谁,连犯罪过程都是一五一十给我们直接看了的——
地下室杀人案,凶手社长直接在一开始就露脸行凶了。
诺亚方舟用游戏绑架儿童案,凶手是人工大脑。
那么整个案件其实只剩下一样东西可以做文章了,就是这两个案子的动机。
这片子好的地方就是,编剧用这两个案子的动机去生发的东西。
两个案子因为动机的存在,成为了一个回环——
因为第一案的动机线索,成为柯南进入第二案的原因,第二案最终的真相,指向了第一案的真正的动机。
另一个凶手则动机本身就是一种讽刺,因为他带着开膛手杰克的血液,是杀人犯的后代,这被写进了“茧”之中,他不得不为了保守这个秘密而杀人。
两个案子的凶手动机,都指向了同一层社会议题——对日本世袭制度和阶层固化的讽刺。
这是议题性最强的一次,后面也再也没有过这么赤裸的批判性。
更好看的是中间的那些东西。
三层世界,做了很巧妙的融合。
“茧”的游戏世界,柯南中的现实世界,《福尔摩斯》中的小说世界。
直接将茧的游戏世界设定成了福尔摩斯时代的伦敦,大量福尔摩斯小说世界的剧情和彩蛋被重新解构后放入了这个游戏世界里,而游戏里“只要有一个人能活下来,所有现实里的孩子都会被解救”的设定,也和现实里的绑架案、杀人案相关联。
我们主要说前者。
这一部里各种福尔摩斯的彩蛋,是每一次看《贝克街的亡灵》最让我感动的地方。当被柯南救下的艾琳问柯南“你是谁”,柯南回答,我叫江户川柯南,和创造你们的人名字一样,我就忍不住掉眼泪。
好像回到了这个小学生动漫最初的迷人之处——东西方的推理之神在“江户川柯南”这个名字里完成了相遇和融合。(福尔摩斯的作者阿瑟·柯南·道尔,日本的推理小说大师江户川乱步)
关于福尔摩斯彩蛋的设置也不是只是简单的堆叠,而是精心设计过的,包括福尔摩斯从头到尾都没出现,但以各种方式与柯南如影随形。
比如福尔摩斯习惯雇佣孩子兵给自己提供线索,这用来给柯南解释他们为何会上门找福尔摩斯提供援助;
他的住所贝克街221号B,则被用来存放杰克的破案线索,以及那张戒指照片的血缘暗示。
还有小说中福尔摩斯死对头莫里亚蒂的设计,他对柯南提供的帮助,也来源于和小说中他对待福尔摩斯的动机。最后柯南那句你要小心3年后的莱辛巴赫瀑布,更是神来之笔,宛如穿越后的福尔摩斯附体。
福尔摩斯这一重要角色更是在这种虚实交融中,两次成为了破题之眼。
一次是小兰提到了新一常说的福尔摩斯的台词,“如果可以真正将你毁灭,为了公众的利益,我很乐意迎接死亡”,她借由这句台词的力量下定了决心,把杰克一同拉下了火车同归于尽,给柯南破案腾出更多时间。
一次是作为游戏人物直接变身出现,他扮作拉手风琴的老人给了柯南重要提示,这看似违反了小说原有设定,当时的他和华生在达特穆尔办巴斯克维尔猎犬案,但又因为处于游戏,成为了人工大脑诺亚方舟善念尚存的证明。
这一举措更同时让柯南打开了两个案件的突破口,既知道了如何救人破案,又知晓了弘树善心未泯,从而由内外地,领悟了整盘游戏的幕后设计之意,实在很值得玩味。
游戏世界相比其他剧场最大的变化是让观众早就看腻的两个东西失效了——主角团不死光环,柯南的科幻装备。
尤其是前者,最近几年柯南剧场的紧张感消失的根本,是观众已经越来越清楚主角团的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死,那所有遇险都没了意义。
但“茧”同时作为通感设备,复原了主角团作为凡人的脆弱性——主角团是以和柯南现实中几乎一致的肉身进入游戏,期间所面临的寒风、血腥、博弈、摔打都不会被削减,刺激感、未知感所带来的可看性被大幅度地强化了。
当主角团除了柯南之外的人,一个接一个在游戏里“死去”,这感觉是这几年的剧场完全没有的。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