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军队本可以一举把日军推下海,为什么会打了九年?
明朝平定壬辰之乱,在史书中没有平定杨应龙叛乱和哱拜叛乱笔墨多,但其历史地位不可忽视。这场战争维持了东亚秩序的稳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明朝朝贡体系的延续。
但在这场战争前期和后期,明朝表现判若两人,从1592年入朝到1593年议和,明军一路势如破竹。无论是开城之战还是平壤之战,明军都展示出强大的战斗力。日军的百战精兵在明军面前都是菜鸟。但从1597-1601年第二次援朝作战,仅仅四道之地打了四年之久。然而明军本来完全可以在一两年内把日军推下海,怎么就断断续续打了九年?
明骑兵
先看看明朝主力入朝到碧蹄馆之战这段时间的战况。1592年6月首批明军入朝,随后陆续有两千多明军集结到朝鲜境内。在1592年7月17日黎明,祖承训率辽东铁骑突袭平壤城。但由于朝鲜情报有误,城内日军起码有万余人。外加作战当日大雨,明军骑兵攻势受阻、火器失灵最终败退,但这也揭开了中日朝鲜之战的序幕。
随后明军开始重视这场战争,认识到日军在朝鲜绝对不只有沿海倭寇一般的几千人,而是几万人的正规部队。为了应对在朝日军,明军前后调集七万人入朝作战,明朝中枢是兵部右侍郎宋应昌作为指挥,前线总指挥是辽东名将李如松。
李如松
1593年1月8日,明军采取围三缺一的战法对平壤城发动进攻。一开始明军不熟悉日军战法,在平壤城下遭到日军火枪的攻击被击退。随后明军拿出了重炮进行攻击。
相比于火枪,明军在火炮上更有造诣。在攻城战中,明军的大将军炮威力巨大。大将军炮重达2000斤,其炮弹有3-7斤重,内部装有1斤重的炸药。明军还有一种轻型火炮——虎蹲炮。这种火炮被戚继光发扬光大,在剿灭倭寇的战斗中这种小型火炮特别适合巷战和丘陵作战。
明军在这两种火炮的掩护下迅速向城头发动猛攻。将领骆尚志轻伤不下火线,率领明军攻上平壤城头。另一个明军将领吴惟忠胸口中弹仍然指挥作战。
经过三日激战,明军攻破南、北、西三门,日军小西行长部带领第一军团残部从东门逃走。但由于明军早就设好埋伏,小西行长又损失不少人马。此战明军仅损失700多人,日军折损一万多人。随后明军又收复了京畿、黄海、平安、江源四道,并一举攻下开城。
明军第二战就是汉城之战。朝鲜官员柳成龙报告日军在汉城只有几千兵马已成惊弓之鸟,只要天兵一到即可开城投降。李如松率领3000精锐向汉城进发,在碧蹄馆遭遇三万日军的围攻。
其实朝鲜官员的报告没有错,一开始由于日军向北进军,汉城作为大后方确实仅有几千守军。但随着明军收复汉江以北各处,日军五万人都收缩到汉城周边。当李如松率领三千人到碧蹄馆的时候就遭遇日军围攻了。但由于保护李如松的亲兵都是明军精锐,在一番苦战之后,明军援军到来。
随后双方在汉城一线开始对峙。李如松获悉日军粮草都在龙山大仓,于是派出查大受和李如梅偷袭该处。粮仓被偷袭后,由于日军无法得到补给,不得不从汉城撤退。4月19日李如松进入汉城,帮助朝鲜收复国都。从1592年明军主力入朝一直到1953年4月19日汉城光复,不过一年的时间。
李如松
如果明军能够一直凭借这股锐气一路南下,朝鲜全境光复绝对不会等到1601年。而问题就出在粮饷上,真应了那句话:“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
明朝出兵朝鲜驱逐倭寇,为的是保证边境的安全。朝鲜王国对辽东没有任何威胁,如果丰臣秀吉占领了朝鲜,那明朝辽东可就永无宁日了。但朝鲜的目标很简单,就是要复国。此时朝鲜君臣已经被逼到鸭绿江边,再打一打就得成流亡政府了。
明军作战当然需要朝鲜提供粮草,毕竟这场战争还是帮朝鲜打的,明朝只是作为“天兵”帮忙。朝鲜这边为了让明朝尽快出兵虚报自己粮草充足,只等天兵到来。但明军到朝鲜后情况完全不一样了。朝鲜全境八道基本被日军占完了,朝鲜根本没有足够粮草。
明步兵
战争初期,为了让明军尽快赶走日军,朝鲜还是提供了粮草。朝鲜一开始主要以调拨仓储存粮为主,但由于朝军崩溃得太快,所以很多存粮并没有来得及转运出来。比如朝鲜调拨江阴粮仓的存粮供给明军,结果这里仅有两千石粮食,才够明军20天消耗。
再有就是到各地去募粮。朝鲜为了筹措粮草在各地设置了调度使,这些调度使主要工作就是在州县征粮。朝鲜左议政尹斗寿对柳成龙派人在各地的征粮举措非常认可,这也确实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明军粮食供应问题。
最后就是提前征税。朝鲜全国八道按道理是每年年初才开始征收,每年征收粮食在八万石左右。但由于战争,朝鲜提前征税供给明军。但朝鲜毕竟是小国,随着明军源源不断开往前线,粮食供给越来越困难。
平定壬辰之乱示意图
随着战线越来越长,从本土辽东和山东运来的粮食间隔时间也越来越长。比如第二次援朝作战期间,负责辽东转运粮食的蓟辽总督邢玠就抱怨:“辽东地敝船少,水陆并运,供亿颇难支持。”
辽东是整个后勤的核心,明军运输粮食到朝鲜有两条路。一条是从山东经海运到旅顺,然后再从旅顺到义州。另一条路是把关内的粮食经陆路运输到辽阳,然后从辽阳运抵义州。但第二次援朝战争爆发后,粮食问题愈发严重。一面是明军从七万人增加到了二十万,一面是战线更长,中途消耗的粮食更多。
这大大超出了明朝和朝鲜后勤供给能力。结果就是明军一开始作战十分迅速,仅仅一年时间就帮助朝鲜夺回首都汉城。但当明军深入朝鲜腹地之后,后勤开始出现严重问题,战争也停滞下来,中途经历了几年的谈判。
明军
粮食问题导致明朝与朝鲜关系出现裂痕。比如战争初期明军对朝鲜很失望。战前声称自己粮食储备充足,结果到朝鲜之后明军发现自己被骗了。面对这种落差,明朝官员开始加大对朝鲜的斥责,甚至用棍棒惩戒朝鲜官员。比如户部主事艾维新“以运粮不继,杖管粮官知中枢府事金应南、户曹参判闵汝庆、义州牧使黄琎”。
随着明军为朝鲜夺回汉城,当初求援心切的心情已经变了,在粮食分配方面更多是为朝鲜自己军队谋取利益。但众所周知与日军作战的主力是明军,朝鲜的做法进一步削弱了明军战斗力。而与明军相反,日军在谈判期间在沿海各地修筑了大量堡垒,更增加了明军对后勤的消耗。
丰臣秀吉
抗倭援朝战争能打七年,后勤不足占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实这也是明朝的老大难问题了,在之后的萨尔浒之战、松锦大战中明军也多次暴露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号立场) ▼
中国国家历史又双叒叕上新啦!
《中国国家历史》邮局征订套装(征订代码:28-474)正在火热进行,一套四本,一次性拥有全年装!
识别下方小程序或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直接购买!
欢迎转发朋友圈 公号转载须经授权,不得用于微信外平台
商务合作、订购微信号:zggjls01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邮发代号:28-474 QQ群:460382533 电话:13372012240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