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同学洗鞋2个月纯赚8万?大学生回应:之前表态不实,数据夸大,未算入每月支出
来源 | 21世纪经济报道(ID:jjbd21)
最近,#大三学生给同学洗鞋2个月赚8万#登上了热搜。
据悉,武汉东湖学院计算机专业大三的张同学在学校周边开了一家洗鞋店,大约两个月的时间赚了七八万元。张同学表示,目前一天可以洗七八十双鞋,每双洗鞋的定价在19.9到39.9元。
图 / 视频截图
张同学说自己爱买鞋子,从网上了解到洗鞋工厂,想到自己学校应该也有发展空间,于是就萌生了自己做的想法。
前期他在其他洗鞋店打工收鞋,这学期自己盘下一个店面开始创业。张同学表示,前期做起来还是很辛苦,自己几乎跑遍了学校所有的男寝室,虽然投资比较小,但是盈利还是很可观的。
张同学还说自己正准备再开一家店,并且通过招商加盟的模式,招收大学生来自己这里学习洗鞋技术并加盟。未来还打算把自己的洗鞋店扩大规模,做成一个洗鞋工厂。
网友热议
对此,有网友表示赞赏:“自主创业,还是很厉害的”。
也有网友质疑:“哪有那么好赚的钱呢”?还有网友分享自己当年赚钱的经历。
真相如何?
给同学洗鞋子,真有那么赚钱吗?
据上游新闻报道,武汉市洗涤行业资深人士指出,“两个月纯利润七八万元”不符合市场行情。“毛收入七八万元有可能”。
小张告诉上游新闻记者,开洗鞋店前他曾经做过娱乐主播,和人聊天,上传视频段子,没赚到钱,纯属娱乐。4月11日,他接受媒体采访时讲了自己上述的创业经历。
据悉,小张的店面面积约25平方米,店内有一张前台桌子,两个鞋柜,一台约1米高,1米宽的半自动洗鞋机,机器旁边是一个水池,店内还有一台筒式甩干机,一台烘干机。
小张洗鞋店内的洗鞋设备。/上游新闻记者 苏笃
武汉市洗涤行业资深人士指出,上述洗鞋设备较为简陋,和专业洗鞋工厂的设备没法比。“专业洗鞋工厂洗出来的鞋子很亮,我看了下他鞋柜上洗好的鞋子,颜色有点暗。”
4月14日,上游新闻记者来该店探访时,店内只有一名女店员。她介绍,她的主要工作是前台,忙不过来时,她也会帮忙洗,月工资是四五千元。“店里一天要洗七八十双鞋。”在记者探访的过程中,没有一人进入店内咨询。女店员说,他们主要做学生的生意。
小张的名片。/上游新闻记者 苏笃
小张之前表态不实:“七八万元”是洗鞋旺季两个月营业额
下午5时许,上游新闻记者以商谈合作的身份拨通了小张的电话,当记者提出见面请求时,小张说:“今天太忙了,下午接待了好几拨外地来谈合作的,没有时间,有时间了再告诉你。”在被问及“两个月七八万元纯利润”是否有水分时,小张在电话中说,纯利润就是七万元。
经反复沟通,4月14日晚8时,上游新闻记者以商谈商务合作的理由跟小张见了面。
上游新闻记者注意到,小张接受媒体采访时强调自己两个月赚七八万元时,还说了“刚开始流水三五百元,现在每天流水两三千元”的话。
14日晚见面时,小张表示:“我两个月的纯利润是七八万元,欢迎任何形式的打假。洗鞋的利润不太高,修复鞋的利润高,一双六十元,一百元都有可能。懂技术的话,没啥成本,滴点药水。”
深入交流后,小张坦言,店面租金每月1600元,他已交了一年。七八万元是含会员充值金额在内的营业收入。他要从中支出店员和洗鞋师傅的工资,每月一万元;支出6个兼职人员(收鞋的学生)的提成,每月一共6000元。在洗鞋店干活的还有他和他的女助理。“水电费不高,水可以循环利用的。”
换句话说,两个月七八万元不是纯利润而是营业收入,扣除大约3.2万元的人工工资,他和女助理还得干活,两人两月到手不超过3.8万元。上游新闻记者了解到,二三月是洗涤行业的旺季。小张说,淡季时营收没有七八万元,可能只有三四万元。
“我红了,现在考虑用流量变现”
小张说,经过之前记者的采访,他火了。他现在打算跳出“收鞋、洗鞋”的具体事务,要去“做管理”,做“设计者”,去“孵化”更多的大学生开店。找他开店,他不收加盟费,但要收约9000元的“学费”、约9000元的“机器材料费”。
“媒体报道后我红了,现在考虑用流量变现,和我合作要给9000元‘学费’、9000元机器费。今天四五家媒体说要采访我,我没准备好,没同意。”小张说。
面对“造富神话”保持理性头脑
近段时间,一些“造富神话”的案例屡屡冲上热搜,同时也受到舆论质疑。
3月中下旬,媒体报道郑州一名黄姓女大学生,穿着得体的衣服上门收破烂。她在媒体上说:“收破烂月入过万,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财富自由,不应该让学历成为束缚自己的枷锁。”此事随即引发热议。北京青年报记者深入采访得知,黄女士是河南循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和大股东,该公司注册资本500万人民币,旗下运营有“么丢”废品回收小程序。当客户表示有废旧物品后,工作人员会提供上门回收和估价服务,目前主要由黄女士在运作。
3月下旬,有媒体报道一对义乌95后夫妻“摆摊卖小吃日入9千元”。引发质疑后,丈夫回应:“平时的日营业额在六七千元,那天正好电视台来摊位录节目,搞得跟拍电影一样,吸引很多人,并且围观的人一直增加。加上又是周末,导致那天的生意异常火爆,比平时多卖2000元左右,但是我们生意本身也不错。9000元不是夫妻两人完成的,还有两名员工参与。”
同样是3月下旬,有媒体报道“女生靠摆地摊还清百万债务”,内容却是女子摆地摊后,做自媒体,然后有粉丝,再做供应商,做供应是利润的大头。
据上游新闻报道,评论员金芮宏撰文指出,能够被公众看到的“造富”故事很大程度上存在“幸存者偏差”,如果缺乏准备盲目跟风加入其中,很可能会黯然收场。面对一些迅速“造富”的个例,年轻人还需三思,切莫头脑发热。
综合自央广网、上游新闻、@梨视频、网友评论。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