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爱因斯坦凝视的中国人?|返朴
■ 作者 徐志凌
1955年的4月18日,被视为拥有“最杰出大脑”之一的爱因斯坦逝世于普林斯顿。爱因斯坦一生不仅为世界留下了宝贵丰富的物理学遗产,还留下了诸多关于政治、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记述。其旅行日记则是其中一个毫未掩饰的、反映真实的爱因斯坦的思想文本,这份真实具有感染力,也令人深思。
假想你是一位大学教授,现在有一个酬金不菲的讲学机会,不仅能在跨洋邮轮上饱览美丽海景,还能去向往的国度体验异域文化,听起来是不是很有吸引力?虽然爱因斯坦不喜社交应酬,但他也没有抵挡住这份邀约的诱惑。1922年,他接受日本改造社的邀请,和夫人爱尔莎一起踏上了旅途。他们一路经过科伦坡、新加坡、香港、上海,在日本停留数周,返程时短暂拜访了巴勒斯坦和西班牙,近半年后才回到柏林。可惜我们无法穿越回百年前,亲眼目睹爱因斯坦在各地露面的盛况,跟随他的脚步领略东亚、中东、西班牙等地的人情风貌。但《爱因斯坦旅行日记》或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遗憾。书中不仅包含爱因斯坦旅途中所写的全部日记和部分信件,还有日方接待人员稻垣守克对爱因斯坦的观察笔记;此外本书的编者罗森克兰兹先生对旅行进行了详实的考证,并撰写了分析性的导读,让我们能够在历史的纵深之下,多层次地感受和观察这趟旅行。
■ 扩展阅读
为什么在中国与日本之间,爱因斯坦选了后者?| 科技袁人Plus第18期
风云之声
科学 · 爱国 · 价值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来源: qq
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