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崛起的地缘技术路径
近现代以来,“地缘政治学”始终是中国处于弱势状态的一个学科。
古代王朝时期,中国习惯于以自己为中心去看待天下,整体思维是“中心放射形”的。
两次鸦片战争之后,开眼看世界的清朝官员第一次有了初级的地缘政治观念;比如前文提到大学士周德润给光绪皇帝上的奏折,当中有“以琉球守东南,以高丽守东北,以蒙古守西北,以越南守西南”的表述,其实就是苏联/俄罗斯国土安全防御中的缓冲区概念。
不过清末的这种地缘政治思维还是过于初级,没有形成全球视野。
民国时期,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限于自身实力,同样未能够跳脱出东亚的一亩三分地,而且当时的主流学者们似乎对地缘政治也不太感兴趣。
待到新中国成立,在东西方阵营对抗的大背景下曾先后形成“中间地带”和“美-苏-中大三角”的地缘思维。
以中间地带为例,中方认为美国和苏联隔着极其辽阔的地带,这里有欧、亚、非三大洲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半殖民地国家,美国向中间地带扩张势力,中国则应该尽可能团结他们共同反对霸权主义。
再以美-苏-中大三角为例,其基本含义是调整中美矛盾低于美苏矛盾,具体措施包括结束越战、缓和台海局势等等。
朝鲜人绘制的“四海总图”,中国居于世界中心,周围是海洋,再外围是未知大陆。
与中国相比,西方世界的地缘政治学说要丰富得多,比较著名的有马汉“海权论”、麦金德“世界岛”、斯皮克曼“边缘地带”理论等。
每当诞生轰动性的地缘政治学说,总能影响到各主要大国的军事/外交战略制定。
比如1890年,卸任美国海军学院院长的马汉推出自己的旷世巨作——《海权对历史的影响:1660-1783》,详细阐述了海权在地理大发现时期所起到的作用。
“海权论”一经问世便迅速被当时的海洋大国所接受,掀起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舰巨炮海军竞赛。
历史上,地缘政治学说通常与人类工业/科技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假如某一天陆地运输/空中运输取代海运成为各国大宗物流的核心方式,那么马六甲海峡、霍尔木兹海峡、关岛、夏威夷等或将不再重要,各种五花八门的“陆权论”“空权论”甚至“太空权论”则会喷薄而出,大国间竞争的策略也会随之改变。
常驻日本的美军“里根号”航母战斗群。海权国家有句名言:帝国的利益边界是对方的海岸线。
社科院国际研究学部下辖的研究所。今天中国已经形成规模庞大的专业研究机构群体,可以为各方决策提供咨询。
下面进入本篇的主题——中国崛起的地缘技术路径。
按照斯皮克曼的“边缘地带”理论,美国维系世界霸权的前提条件是亚欧大陆处于分裂状态,谁能够统一或整合亚欧大陆东西两端的边缘地带,谁就能挑战美国。
举个例子。
假如欧洲是个统一的整体,那么它只需要再联合1~2个亚欧大陆中心或边缘地带的次一等强权国家,就可以对美国霸权形成巨大威胁。
因此,美国一方面十分介意欧盟的整合,对其时打时拉,另一方面也高度警惕“欧盟-俄罗斯”关系,尤其是以“北溪”为代表的大宗能源绑定。
而乌克兰危机中美国最大的收获,就是彻底打断了“欧盟-俄罗斯”走近的趋势,进一步加剧了亚欧大陆的分裂状态。
再以中国为例。
作为亚欧大陆另一端的重要力量,中国在全球地缘政治层面充当的角色与欧盟类似,只不过一个在西边缘地带、一个在东边缘地带。
于是我们便不难理解,跟警惕“欧盟-俄罗斯”关系一样,“中国-俄罗斯”关系也是让美国如鲠在喉的。
《金砖与上合的框架》一篇里提到过印度的重要性,某种意义上讲,印度和俄罗斯的地位类似,都属于亚欧大陆上的次一等强权国家。
美国既然介意“中国-俄罗斯”关系,自然也会介意“中国-印度”关系。
简单梳理一下,目前亚欧大陆上存在的四股地缘政治力量:
第一等:中国(1.5),欧盟(1)
第二等:俄罗斯(0.5),印度(0.5)
在此基础上,如果两股地缘政治力量彼此陆地接壤,则认为具有“背靠背”的关系,再额外增加0.5赋值,于是可以得到下面的关系列表:
中欧关系-2.5-美国高度介意
中俄关系-2.5-美国高度介意
中印关系-2.5-美国高度介意
欧俄关系-2-美国高度介意
欧印关系-1.5-美国不太介意
俄印关系-1-美国不太介意
纳粹德国巅峰期的势力范围,这是一种武力统一欧洲的尝试
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欧盟总部大楼,这是一种和平方式整合欧洲的方式。欧盟的经济体量略逊于中国,军事实力处于严重阉割状态,不过其最核心问题还是“一致性”太差,很难形成一股高度整合的地缘政治力量。
接下来谈中国的技术路线。
路径1:整合亚欧大陆上另外两个次一等强国俄罗斯与印度,以“中(主核)+俄印(两个副核)”的形式挑战美欧霸权
细心的朋友很容易联想到,所谓“中(主核)+俄印(两个副核)”其实就是上合组织的框架,而所谓的美欧霸权说白了就是北约,有时也称“跨大西洋联盟”。
美国与欧洲不仅防务一体化,经济联系同样密切,跨大西洋的双边贸易额超过一万亿美元(包括美国-欧盟和美国-英国),是世界上体量最大的经济关系。
客观的讲,即使中国成功整合了俄罗斯与印度,再外加上合圈子里其他一堆小兄弟,也只是与美欧形成均势而已,毕竟已维系七十多年的“跨大西洋联盟”实在太强了。
站在美国全球霸权的角度,“跨大西洋联盟”的重要性超过美国与其他任何国家/区域的关系。
我们很难想象,假如欧洲关键时刻不再站队美国,会对华盛顿施行全球战略带来多么毁灭性的打击。
当然,至少以未来可预期的视角看,美欧关系仍非常紧密,作为挑战者的中国不应心存幻想。
在路径1的大背景下,“中-俄-印”联盟需要尽可能拉拢其他一些边缘地带的力量,比如:日本、巴西、东盟、海湾阿拉伯国家等。
不过可惜的是,目前中国与印度的关系十分糟糕,连“中-俄-印”这个最基本的框架都只搭了一半(中-俄),再往下讨论也就意义不大了。
“一带一路”是中国在地缘政治层面的重要布局,它尽可能走了美国实力相对薄弱的区域。
路径2:面对只整合了一个次等强国(俄罗斯)的现实,中国需要尽可能维持住欧盟与印度的中立状态,然后拉拢其他边缘地带力量。
按照笔者的理解,路径2是当下中国实际的状态。
考虑到中印关系的脆弱性,使得中方对于整合印度的前景很不看好,之所以上合/金砖等组织尽可能带着印度玩,目的主要是维持新德里的中立状态。
也正因如此,印度总给人一种左右逢源的感觉:一边出席“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对话/G7,一边出席上合/金砖峰会。
这种局面说白了并不是印度的外交工作做得多棒,根本原因还是当前的国际地缘格局所致。
《战争的胜负手》一篇中提到过三四十年代日本的例子,当德国与苏联关系走近的时候,英美对于日本积极争取、百般拉拢;而一旦德国与苏联撕破脸,英美迅速将日本与德国打包捆绑。
换言之,二战期间日本其实没有上过“正桌”,希特勒直接替它做了国运选择。
回到当下。
既然整合印度的难度极高,那么中国最务实的举措就是尽可能促成欧盟与印度的中立。
套用一个官方外交术语,叫做“战略自主”。
在欧印保持战略自主的理想情况上,中国需要尽可能拉拢东盟、中亚五国、巴基斯坦、伊朗、海湾阿拉伯国家等边缘地带力量,这将是一个复杂且漫长的过程,十分考验外交耐心。
总而言之,多张零钱不如一张整钱好用,由于地缘层面的均势并未形成,因此中国在面对“跨大西洋联盟”时会感受到莫大的压力。
1888年俾斯麦在德国国会发表演讲,熟稔地缘政治对于德国这种身处四战之地的国家来说至关重要。
值得庆幸的是,21世纪不是20世纪,也不是19世纪,中国还有相对充足的时间去积蓄力量。
文章最后,用一句俾斯麦的名言来结尾:
“当没有听见上帝的脚步声时,我们除了等待别无出路。(《百年争霸》)”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