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书韵:丘鹬初出茅庐
对于初出茅庐的谢书韵而言,《怪物迦丽》的存在像是一扇炫彩的橱窗,夺人眼球的同时,也促使从多元文化圈层里获取过知识、信息的观众驻足思索,透视Z世代女导演的内心世界。她用丘鹬自喻,初出茅庐。
黑色连丝质连衣裙 Yirantian
2022年山一影展女导演短片扶植计划北京放映会上,谢书韵导演的《怪物迦丽》被放在同组最后一个放映,而她的座位安排在第一排,全程仰头盯着银幕,脑袋有点发晕。她的心情不像不久前在上海场放映的时候那么紧张,但音响效果略小,让她还是有些担忧。
谢书韵是1997年生人,在展映的女导演同期生里是年龄最小的一位,《怪物迦丽》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她踏入行业以来的首作。学习语言后转入电影学习的她,刚刚从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完成学业不久,就以这样一则奇幻的现代寓言故事争得山一影展支持的拍片机会。站上映后舞台的她嗓音是在场几人里最为洪亮的,毫不怯阵,款款而谈,将大学期间培养的主持演讲素质发挥得淋漓尽致,亲切而又谦虚。
拍个味儿冲的
《怪物迦丽》的故事很简单,讲述了一次派对上,法语专业的女孩迦丽再次见到了互有好感的法国留学生Victor,却因为性格里缺乏安全感,迟迟未曾下定决心与对方建立亲密关系。终于在派对气氛的烘托下,她从顾虑重重转向顺水推舟。这些尚处在常规表达的范畴之中,真正魔幻的场面发生在二人关系升温之后,他们的身体发生了难以言状的变化。所谓“派对动物”,在这一刻变得名副其实。
“迦丽”之名,来自谢书韵很早以前看过的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的短篇小说《失去头颅的迦梨》。小说讲述纯洁无瑕的女神迦梨被众神谋杀,头颅与躯体分离,而后她的头又阴差阳错地嫁接到妓女的尸体上复活过来。重生后的每一刻她都痛苦难当,因为她的思想仍然清澈,身体却不由自主地渴望着情欲的滋养。这种头脑与身体之间认知的错位所带来的矛盾,让谢书韵深深着迷。短片里出现的派对场面大都是谢书韵记忆里真实情境的还原。她参加过的派对里经常混杂着各个国家的同学,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会同时发生着很多组对话,话题从爱情、工作,到生活状态,不一而足,把它们联结起来,就构成了一幅当代年轻人的众生相。
关于作品中性与爱的关系,以及自我身份认同主题的探讨,至今仍是困扰着谢书韵的难解之谜。Z世代的她感觉自己一直和世界的多元文化离得很近。
性爱话题就是她遇到的一个例子。“爱在于短瞬还是永恒?”“性爱是否可以分离?”这是一个跨种族的人类议题。她早前以为自己倾向爱要从一而终,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她是一个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中国人,然而当她在跨文化交流中发现外国朋友中也不乏和自己观点类似的,而中国朋友里有相当一部分反对这个观点的,她不禁对自己观点形成的机制产生了好奇。另外,当这个议题再与别的人类议题叠加的时候,情况就会变得更加复杂。比如作为一个女性去强调爱的从一而终会不会被诟病为思想的倒退,会不会让爱陷入某种结构性的权利宰制,从而阻碍女性在各个领域争取自由的权益?
这些复杂的考量让这位当代年轻女性陷入自我怀疑:我是否真的认为爱欲在不自由的框架下才更美丽,还是说这只是我为自己不自知的迂腐穿上了一件体面的外衣?“爱是什么?”“性是什么?”“我为什么会这样思考这两者的关系,这个形成机制是文化差异还是个体差异?”这些问题困扰着她,也促使她想要找到一个出口去纾解内心的压力。
谢书韵对道具的要求是“像自然博物馆里的动物”级别的真实程度。为实现这一点,剧组花费大量的精力在网上定制标本,请来专业的特殊道具工作室来现场为演员上妆。最难处理的那场激情戏,拍了超过8小时,最主要的难点不在于表演状态或现场调度,而是特殊道具的穿戴,比如演员戴的头套,戴上后比较闷,所以不敢让演员长时间佩戴。然而每次重新穿戴都需要花上半小时粘连头套与身体的连接部位,避免穿帮。所以最终拍摄进度非常慢,拍5分钟就赶紧摘下头套散热,再耗时半小时把头套戴回去。
镜头里陈列的标本也有着一番转折。在起先的设想中,它们就像在诺亚方舟里的动物一样,都是同类成对码放,而美术指导的一句话打开了谢书韵的思路,如果把每对动物都进行不一样的搭配会是什么样子?所以最终凶猛的豹子俯身亲吻灵活的小鸟,灵巧的小蛇在笨重的大鹅身上缠绕,这些看似诡异的组合,象征着爱情关系中力量强弱的反差。感情未见得总是势均力敌,也会内蕴权力的倾轧,甜蜜的背面,是欲望、控制,以及隐秘的黑暗。
慢热与突起
《怪物迦丽》的最后,女孩走在小巷的尽头,而小鸟飞向弄堂外的高天。鸟代表遇到死局的另一种思路,一种不必急于一时攻克难关的心态。谢书韵遇到困难就是这样,会先搁置一下,休息一下,转过头再来看看有没有新的思路,或者说解决这个问题是不是必要的。
谢书韵把自己也比作一种鸟——丘鹬,体态圆润矮小,以飞得慢而闻名世界。大学期间她兴趣广泛,参加诸多校园活动,却无一与电影相关。大三的时候她去到电影之都巴黎做交换生,学习的是戏剧专业,无论领域还是地域都跟电影仅有一线之隔,占据天时地利,却也未曾提起太大的兴致。
如果把电影作为她现阶段生命体验中的重要坐标,那么转折点是大四的一次实习。当时谢书韵得到了一个商业纪录片剧组提供的机会,奔赴东南亚的滨海城市拍摄美食人文相关内容,她则作为调研员帮助导演搜罗美食选题,实地走访,找到合适的拍摄对象。落地开拍之后,她的身份更像是执行导演兼制片,又掺杂一些跟拍摄相关的任务。她开始了解影像制作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思考这能否成为她未来从事的职业道路。
未来尚未明晰,但对于硬性技能的缺失谢书韵一直很有自知之明,所以她毅然来到上海温哥华电影学院进修专业知识。重返校园的她目标明确,一是了解,了解工种,了解配合;二是选择,在全盘训练中找到跟自己最来电的方向。结业前夕,她在校方的资助下执导首部短片《助浴》,主打关照养老尊严的现实题材,在国际影展上亦有所斩获,大大提振了谢书韵从事导演这一行的信心。
如果说在校时循规蹈矩的创作是铺垫,那么《怪物迦丽》就是谢书韵出道以来打响审美趣味的第一枪。她偏爱黑白不那么分明的东西。当一个事物具有暧昧性的时候,它处于语言很难到达的地方。而导演的价值所在,就是把画面、氛围用影像元素搭建好,此时观众只要进入,便能有所体悟。她正以独到的视角作为抓手,攫取年轻一代女导演所必需的表达自由。
做导演,也要做具体的人
直到两部作品拍完,谢书韵也未曾自视为“艺术家”,而仅仅迈出了导演职业化的一步。回首学生时代,谢书韵一直在努力地达到别人所制定的好学生标准,想要事事顺利,却在这个过程中失去了锋芒。她一度很是迷茫,在大量方向上不断试错,做排除法,才慢慢触碰到摄影机。
但创作的大门同样会为像她这样钝感的“普通人”打开,焦虑和摇摆反倒成为她培育共情能力的资本。普通,这是她在学校的专访中用来形容自己频率最高的词,她想给学弟学妹留下一份宽慰,不是天才也没关系,进入这个行业之前,大家的形态都是各式各样的。
女性叙事占据着谢书韵迄今为止创作的主调,因为现阶段她的拍摄内容都与切身的体验息息相关。谢书韵清楚地意识到她能力的边界在哪里,身为女性,写出女性主角的剧本必然更加得心应手,而超出这个范畴,她暂时还不敢去做揣测性的创作。
她的工作思维高效、简捷、实际。组建《怪物迦丽》剧组的时候,她挑选主创的核心考量在于:这个人若要和故事产生共鸣,她们之间的沟通成本会不会很高,需不需要她解释很多东西,对方才能明白她想表达什么。就剧组最终呈现出的人员构成来看,女性占了多数,但这不是谢书韵有意为之,也许未来根据故事不同,剧组成员构成也会有所变化,她也很愿意拥抱这样的协作变化。比如这次她身边的男性朋友看完片子也会跟她分享观点,点亮一些她没有看到的角度。
谢书韵不属于女性价值或是女性议题的引领者,而是恰逢其时地成为了浪潮的一部分。她认为她是幸运的:生长于一个开放、健康、有诸多优秀女性长辈的小家庭中,她很少感受到性别差异带来的影响,所以早先的她对于公共空间内关于女性的话题不甚敏感,走出小家的门进入社会之后,接收到的冲击愈发直观而强烈,对性别差异这一客观事实的意识和关注才逐渐被唤醒。她的创作也是这样,距现实生活有着几年的时差,当下提笔,斟酌的都是往昔的碎片。对于庞大的现状,她需要一段时间的消化和梳理。关于挖掘具体事物带来的幸福感,和做导演一样,谢书韵都只是初学者。所以,电影要拍,也要做一个具体的人。
谢书韵的长片计划已经卡在脑子里很久了,这部作品的主题仍是关于性爱的困惑以及文化冲击。关于女性影人的身份与表达,她坦言,“大胆地去讲述,大胆地剖开内心。有些想法尽管很私密,但只要你说出来,就能找到同类。然后这些声音会连接起来,被更多的女性听到,你就会感受到一种团结。”
要知道,丘鹬虽然容易跌倒,飞得不高,但向天空发起冲击的时候,所有人都会珍视她的勇气和稀有。
摄影:王海森
造型:赵慧 Michelle Zhao
撰文:张子悦
编辑:张静 Mia Zhang、朱凡 Juvan Zhu、盒子
统筹编辑:张楚悦 Cherry Zhang
化妆 / 发型:王敏
时装助理:韩子晴 Monica Han
设计:小乙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