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朋友谈“宝马冰淇凌”事件
掌灯时分,我在贝克街匆匆急行,不然,就赶不上蹭饭时间了。
“你又来了?”福尔摩斯听到了我推门的声音。
“听口气,你厌烦我了?”
“大波波娃还没回来?”
我一屁股坐在沙发上,“难了,听说还要打。”
“看起来,你心情并不愉快。”福尔摩斯给我端了咖啡。
“20日,宝马欧股股价收跌超3%,市值蒸发21.6亿欧元以上。”
“你有买?”
“这月买了一点。”
“那你得找冰淇淋算账。”福尔摩斯笑了一声。
“你是说那两个mini展台的服务生吧?”我叹了口气。
“中国是宝马全球最重要市场,这里任何与宝马有关的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到投资者,更何况是一场舆论风暴。”
“中国网络平台正在被这两张脸刷屏。”我气愤地扔下了报纸。
“她冷漠地对待中国人,但又急于讨好外国人。”
“难道宝马mini在中国的销售对象是外国人?”
福尔摩斯摇了摇头,“我也不知该怎么解释这种事。”
“她们是在执行宝马的命令吗?”
“宝马不可能有这样的公司文件。”
“那就是跟宝马无关?是个人的愚蠢行为?”
“并非无关,一家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一定会体现在最基层员工身上。”
“你是说宝马存在歧视的问题?”
“宝马员工讨好外国人只是一面,另一面就是看不起中国人。”
“而宝马就喜欢招收这样的人。”
福尔摩斯笑了笑,“今天据说宝马已经解雇了这两人。”
“啊,我看它们上午的第二份道歉声明还反问网友为什么不给她们多点宽容和空间?”
“道歉声明用反问句,华生,你见过这样的企业公关吗?”
“一错再错,所以不装了?”
“这两位女服务生,既遭到了网友唾弃,又会被宝马抛弃。”
“歇洛克,宝马连发道歉声明,还不够吗?”
“宝马并没有正视问题,它只是想轻巧地逃避责任。”
“因此,它们说的话总是不痛不痒?”
“宝马就是想把自己装成无关的第三方,其它用公关手段解决。”
“它们的公关并不高明。”
“但很努力,努力到一夜之间冒出一堆女儿、侄女卖汽车的文案”,福尔摩斯点燃了一根烟。
“这是什么套路?”
“这叫社会情感建立,女儿、侄女,打工人、业内人士,这种文案是为了让网友在心理上产生同情和理解。”
“有效果吗?”
“要是明天再出现卖车的小姨子,卖车的小嫂子的昨晚闲聊,你觉得网友还会看吗?有的网友今天一天就被推送了四个女儿卖车文案。”
“越描越黑。”我端起了咖啡。
“不过,也有一些网媒和大V的文案一般侧重于指责网友不自信。”
“歇洛克,我刚刚看到宝马方面又说两名女生离职消息不实。”
福尔摩斯耸了耸肩,“德国佬在搞什么?连统一口径都做不到?”
“一场教科书式公关灾难。”
“华生,这令我怀疑德国人的谨慎。”
“我们的mini要翻车了吗?”
“早就不是我们的了,过继给宝马了。”
“中国市场可是它们的未来所在。”
“从基层到高层的表现来看,我对mini未来并不乐观。”
“宝马董事局会不会恨死这两个女的?”
福尔摩斯掐灭香烟,“咎由自取罢了。”
“我股票招谁惹谁了?”我愤愤地喝完咖啡。
“华生,其实职业不分贵贱,但人格有高低。大家唾弃她们,是因为她们做了丧失中国人人格的行为。”
“员工没有人格,企业没有诚意。”
“歇洛克,那位领到冰淇淋的老外怎么不出来为她们说话?”
“凡是条件反射般讨好外国人的中国人,在外国人眼中本来就不值钱,也不值得尊重,老外怎么可能在意她们呢?”
“她们几乎要手把手教老外吃冰淇淋,笑得比冰淇淋还甜。”
“都是自找的,非要这样作贱自己。”
“最后一个问题,歇洛克,为什么宝马展台附近十米没有包着一百年前冰淇淋的油纸包?”
“德国油纸包故事能在中国广为流传,不正好说明了冰淇淋事件的一些问题吗?”
“这些无脑毒鸡汤,真该铲除。”
“想讨好我们的假洋鬼子还有不少,但早晚都会遭到中国人唾弃。”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