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读!那些“二阳”的人都怎么样了?哪些人容易再次感染新冠?
新冠又回来了。
好久不见的抗原重出江湖。
XBB 1.16新毒株席卷34国/地区后,一些国内零散的声音正在通过社交网络,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
原来不知不觉中,一些人已经二次感染新冠。
有了几个月前积攒的经验,可以明显感觉到,周遭人对于“新冠蔓延”的恐慌少了很多。
二次感染的风险如何?我们还需要戴上口罩吗?
以下是日报君整理的关于二次感染的最新情况。
小红书上,一些二次感染的网友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总体来看,多数人表示症状比第一次感染要轻。
坐标南京,全家二阳。
“我,我妈,我对象,我表妹对象都先后测出了新冠抗原/核酸阳性,甲流核酸阴性。
4月2日开始先后出现症状,距离12月中旬的首阳时隔三个多月。”
“二阳第三天,开始出现鼻塞咳嗽,味觉也又一次离家出走。
目前来说呼吸道症状比第一次轻很多,总体来说没有上次严重。”
“半夜被烧醒了,这一次感染打喷嚏流鼻涕的症状比较明显,还是会发烧,发烧之前身上会疼,但没上次猛烈。
有点腹泻的症状,食欲良好。”
也有个别网友表示,二阳症状比第一次更“痛苦”的。
并提醒大家不能掉以轻心,还是要做好防护:
这些社媒发声让很多人开始担心,自己近期也会出现二次感染吗?
根据多名领域专家的发声,对于大部分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来说,这种担心可能还为时已早。
病毒学专家常荣山近日表示:“上热搜的全家‘二阳’只是个案,不用过度忧虑。”
并表示,现在是“首阳”填空期,上一轮疫情感染潮未感染者可能会在这段时间被感染。
从去年12月到现在,大约有三分之一的未感染者可能己经首阳,但仍有三之分二的未感染者会延后再感染。
现在感染人数在上升中,但不会出现明显的峰值,日最高也不会超过去年12月份的百分之十五,不会有就医、住院高峰。
但到九月份可能会迎来真正的二次感染。
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4月20日感染免疫高峰论坛上对二次感染人群做出注解——
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均出现了两波新冠疫情。
二次感染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感染过的人免疫力逐渐衰减,二是在第一波疫情中未感染的人在第二波疫情中被感染。
根据监测数据,目前中国很多新冠感染者的情况都是后者。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感染综合科主任医师李侗表示,
随着大家感染后的时间延长,二次感染的风险也在增加。尤其到了下半年,病毒在变异,大家的抵抗力也在下降。
“虽然二次感染的风险会逐渐增加,但也不会像第一次那样在短时间内出现大量人群感染。并且之后的疫情高峰也不会像此前那么明显,可能会呈现一个较缓的波峰”。
并表示,二次感染对于大部分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来说,症状会轻一些。所以无论是发生医疗资源挤兑还是重症高峰,都不会像此前的疫情那样严重了。
综上所述,当前国内出现的“二阳”属于小部分人群,大部分症状也比首阳轻。
当前的新冠首次感染者也不用过分担心,大概率只会出现小范围传播,以平常心做好个人防护即可。
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仍然是重点保护人群。
近来XBB.1.16成为新的流行毒株。
一经流行迅速席卷印度、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在内的全球34个国家/地区,且感染病例都出现了快速增长趋势。
但根据现有国内外研究,其危害性,并没有显著提高。
当前中国本土病例中XBB.1.16仍维持极低水平,未形成传播优势。
对于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仍然需要提高警惕。
在近日国家卫健委官网公开的《应对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疫苗接种工作方案》中,提到了:
现阶段部分人群仍需接种疫苗,进一步强化自身免疫能力,补齐免疫水平差距,降低未来可能出现的重症和死亡风险。
上海市卫健委也提出建议:现阶段针对不同目标人群还应补齐免疫水平差距,进一步降低重症和死亡风险。
具体的目标人群主要覆盖:
未感染且未完成既定免疫程序的人群。
3-17岁未感染,且未完成基础免疫的人群;
18岁以上未感染,且未完成第一剂次加强免疫的人群,
以及18岁以上未感染,且尚未完成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的人群。
与此同时,需要注意,如果近期出现了发热等流感样症状,应就近前往发热门诊就诊,以抗原检测区分新冠病毒和流感病毒,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另外在人多的场合,口罩仍然是防范病毒传播的有效手段。
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更要保持疫情期间养成的卫生习惯,防范于未然。
眼下形势来看,倒退回疫情世界是不太可能的,但个别群体仍然需要提高警惕,降低新毒株对个体可能引发的危害。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