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法国,你会想到什么?是塞纳河畔浪漫的埃菲尔铁塔,还是奢侈品店林立的香榭丽舍大街?论大都会的繁华和绮丽,法国向来不遑多让。但它的另一面,却鲜为大众所知。那些人烟稀少的乡村、郊野,平静孤寂的山区、农场,与有关法兰西的固有联想相去甚远,似乎游离于现代生活的边缘,却成为摄影师雷蒙·德巴东聚焦的对象。雷蒙·普利瓦,维拉莱,法国洛泽尔省,2007年。© 雷蒙·德巴东/玛格南图片社
今年81岁的德巴东,是当今法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负盛名的摄影师和电影导演之一,为玛格南图片社工作,创作的影片曾多次入围戛纳、威尼斯、柏林等电影节,并屡获重要奖项。
在飞速变迁的时代中,他将镜头对准了另一种“现代生活”:它远离城市文明,艰难留存于濒临消失的农村,被新的世界一点点遗忘和蚕食,但始终割舍不断与土地的联结。4月22日至7月23日,由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携手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联合推出的“现代生活”展览登陆上海。这是德巴东在中国的首次个展,通过近百张摄影作品及一部主题电影,为我们徐徐铺陈开一幅罕见的法国乡村图景。在这里,乡村并非只是田园牧歌式的桃花源情结。它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脚下的土地,它就是生活本身。这次的展览,不仅囊括了德巴东大量珍贵的作品,也对他的人生经历进行了梳理。
和大多数摄影师不同,德巴东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从小和哥哥在法国索恩河畔的加雷农场长大。12岁那年,他拿着相机对自家农场的小动物按下快门,自此留下了人生中第一组照片,也开启了他的摄影生涯。直到今天,德巴东依然时常感慨:“在世界上的很多地方,农民都是人数最多的群体,但他们却不受重视,甚至被瞧不起。”或许正是这样的童年经历,影响了他日后的创作。前半生,他拼命想要逃离乡村,去大城市闯荡。而人生的后半程,他又重新将目光投向来时的路。1958年,16岁的德巴东前往巴黎,成为了一名摄影记者,很快凭借在各类时事新闻中的表现崭露头角。20多年间,他拍摄过总统竞选,也曾奔走在越南、阿富汗、伊拉克的战场上,事业发展得顺风顺水。步入中年后,他却渐渐摒弃了对新闻摄影宏大叙事的追求,转而回到乡村,在平淡如水的生活里,捕捉微弱、庸常的美。1984年,法国政府委托了29位艺术家,以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变革为主题进行创作,德巴东便是其中之一。当时为了修建巴黎到里昂的高速公路,他们家的土地被征收,父亲为此痛苦不已。因为这个契机,42岁的德巴东决定回到童年居住过的地方,拍下一系列向故土致敬的照片《加雷农场》。拉古特杜弗莱纳,塞尔旺斯,法国上索恩省,2007年。© 雷蒙·德巴东/玛格南图片社
每一个乍看之下微不足道的小细节,都能成为他的摄影主题。空旷的院子,阳光明媚的谷仓,坐在厨房里的母亲,墙头儿时的照片……一切就像镀了金边,浸润在夏末秋初温暖的色调中。《加雷农场》系列 © 雷蒙·德巴东/玛格南图片社
或许是这次的拍摄经历唤起了德巴东对乡村的兴趣。自90年代初,他用近30年的时间,开着一辆二手小货车,独自一人踏上了探索法国农场之旅,拍下《乡村》系列。翻过山丘,越过平原,村庄散落在法国中央山脉地区。虽然荒凉,但这里的人们仍坚守着传统农耕文明的劳作和生活方式。德巴东称这些男男女女“都是智者、哲人、英雄”,“他们早已预见了必将到来的衰退。”对德巴东来说,这也是一个逐渐与农民建立信任的过程。一开始,当地人对他的到来并不欢迎,拍摄也有所保留。他只能反反复复回到农场,以谦逊的态度,展现了极大的耐心和尊重,才让他们接受拍摄。这段经历,为他后续将农民的故事拍成纪录片打下了基础。《乡村》系列 © 雷蒙·德巴东/玛格南图片社
进入21世纪后,乡村愈发受到城市化进程的冲击。德巴东又拿起相机,创作了《农民的土地》。这系列作品有肖像,有风景,探讨了当代农村遭遇的普遍问题。年轻人纷纷流向大城市,农民成为一个被边缘化的群体,越来越离群索居,其他人难以进入他们的世界。“我必须通过邻居、市长、邮递员的介绍才能认识农民。没有预约,你无法走进一个农场。”德巴东常说,“没有继承父母的农场,我其实一直有点负罪感,这可能也成为了我的创作动力所在。”“法国有20万摄影师,绝大多数都在拍城市,但我去拍摄了农场和乡村,我知道那才是法国的精华所在。”有关艺术家故土和家庭的作品,也在本次展览中有所呈现。
拍摄《加雷农场》两年后,德巴东结识了一位在当时的法国就已相当知名的电影音效工程师——克劳迪娜。两人在工作上一拍即合,又很快发展出感情,成为一对至今仍在默契合作的夫妻。90年代,他们生下两个孩子,一家人生活在远郊。德巴东经常按下快门,记录他们平淡而温馨的日常生活。这些黑白照片,被收录进题为《家庭》的作品集。孩子们像模像样地摆弄父亲的照相机,在高高的干草堆中嬉戏,骑在父亲的肩膀上,或是被母亲领着在喷泉边踩水……这些平凡的点滴与片段,虽然十分私人,也不是多么惊心动魄的瞬间,却以一种普世的情怀触动了大家的共鸣。合适的距离,恰到好处的光线,都让他的照片看上去舒服又回味无穷。他就像一个不打扰的旁观者,默默勾勒出真实生活原本的模样。《家庭》系列 © 雷蒙·德巴东/玛格南图片社
在《法国》系列中,这种朴素和庸常感更为明显,也形成了德巴东极具个人辨识度的独特标志。从2004年到2010年,他开着一辆小皮卡穿越了整个法国,晚上就睡在车里,白天走遍大街小巷寻找拍摄对象。有趣的是,他的镜头从不对准大城市的地标和景点,而是投向“连接市郊和市中心的中间地带”。不起眼的咖啡馆、面包铺,无人问津的电影院,百无聊赖的酒吧、小旅店……全然不同于我们认知中壮观宏伟的法国,甚至有种荒废的破败感。这样的表达方式,与德巴东在做新闻摄影记者时喜欢捕捉的精彩瞬间不同。他不再追求抓人眼球的奇观,而是探索朴素微弱的时刻,因为那才是我们真正的生活。也正因如此,这组现代法国的肖像,摆脱了单一的刻板印象,提供了更复杂多样的切面,既是对历史的珍贵见证,也透露出一类生活被遗忘和忽视的乡愁。《法国》系列 © 雷蒙·德巴东/玛格南图片社
在做摄影师的这些年里,德巴东也渐渐尝试起了摄像,成为一名电影导演。
“我始终确信,必须拍摄一部关于农民讲话的影片:这些话精确、生动、含蓄、现代。我花了很长时间听他们说。”耗费数年与克劳迪娜共同完成的《农民剪影》三部曲,就是以和农民交谈、倾听他们吐露心声为主线的电影。其中拍摄于2008年的《现代生活》,是三部曲的终章,在本次展览中被完整放映,也成为了展览主题的灵感来源。《现代生活》拍摄于2008年,许多主人公都是德巴东多年前拍摄《乡村》系列照片时认识的朋友。他不断回访这些家庭,记录时光在他们身上留下的痕迹,也见证了全球化背景下农村发生的变化。有的农民在刚认识德巴东时还很健硕,轻松地放着羊、做着农活。而到了《现代生活》中,年迈的他找不到继承农场的后代,只能卖掉一部分羊,因为他的身体状况已经不足以支撑自己再去驯养这样大规模的羊群了。温馨的场面自然也不少。有位农场主人起初拒绝德巴东的拍摄,对这个带着现代设备的“外来者”充满敌意。但经过长时间的相处,他们之间慢慢建立了信任和尊重。主人甚至邀请德巴东进入他的厨房,倾诉自己的心事。面对滚滚而来的现代文明,年轻人离开了村庄,只剩下一辈子与土地打交道的老农夫,不知乡村的未来该何去何从。展览的动线也设计得颇具巧思。从地面顺着台阶拾级而上,眼前是视野开阔的大屏幕在放映电影,仿佛真的有种闯入了乡村世界的错觉。我们得以像德巴东一样,开车爬上绵延的山坡,渐渐远离约定俗成的“现代生活”,去叩响一户户农舍的大门,走进另一种“现代生活”。“农民的很多想法可能比久居城市的我们更现代。他们遵循的生活方式,比如不要浪费、节约能源、自给自足,在‘可持续发展’、‘环保’这些词出现以前,就已经存在了。这何尝不是一种‘现代生活’呢?而我们却和他们之间产生了割裂。”在展览开幕之际,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费大为先生也提到,不只是在法国,这些变化也发生在中国,在上海,在你我之间。这也是为什么,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要举办这样一场展览,希望我们能重新找到一种与土地产生联结的方式。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设于巴黎,自1984年创立以来,致力于发掘有才华的当代艺术家,并通过展览、表演、对谈等形式,传播各个领域的当代艺术。我们熟知的让-保罗·高缇耶、大卫·林奇、三宅一生、北野武、村上隆、蔡国强等,都曾与基金会携手举办过展览。对上海观众来说,基金会也是老朋友了。它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多次进行合作,此前的“陌生风景”、“石上纯也:自由建筑”、“树,树”等展览,都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与德巴东的对话始于20世纪90年代,收藏了他的大量作品,并在2022年于米兰举办了其迄今为止最大的展览。此次的雷蒙·德巴东个展,是为上海观众精心策划的全新版本。开放式的观展动线,带我们随着摄影师的镜头,一起进入诗意无边的乡村世界。
摄影 / Ekin骏,部分图片来自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
以上内容来自「外滩TheBund」(微信号:the-bund)点击关注"外滩TheBund(the-bu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