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父亲将刚出生的儿子砸在地上,一下,两下,三下|我的骨头会唠嗑32

父亲将刚出生的儿子砸在地上,一下,两下,三下|我的骨头会唠嗑32

文化


大家好,我是陈拙。

 

前几天我有个朋友当爹了,顺道去瞧了一眼。

 

你别说,小孩是真可爱,也是真好捏。他一笑你就感觉,全世界都应该好好爱他。

 

但我发现,不是所有孩子,都是被爱着长大的——

 

有的小孩可能从出生起,就被爸妈恨上了,甚至想要杀了他。

 

法医刘八百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故事里的小孩,从出生到死亡,只活了40多天。

 

而杀死孩子的凶手,竟然是他的父亲。

 

被父亲摔死前,那孩子没哭、没闹,甚至还想用胖嘟嘟的小手,去摸一摸父亲的胳膊。

 

这是他对这个世界最后的记忆,然后他就被砸向了地面。



杀死一个刚出生的婴儿有多简单?

 

“抛起来,撒开手”,重复两次,头着地,就没了动静。

 

多年前,一个出生40多天的孩子被这样杀死。

 

平静讲述杀婴过程的男人,叫马昌奎,是这位孩子的父亲。


摔死孩子前,他用两只加起来不过三四斤重的马扎,砸死了自己的妻子。血液喷溅到白色的暖气片上,墙边随意摆放的婚纱照上,供桌上摆放的金身菩萨像旁。


我们抵达现场时,那个婴儿仰面躺在厚重的血迹中央,双眼紧闭,嘴巴微张,像在祈求母亲最后的怀抱。

 

那是我最不忍回忆的现场,也是整个刑警队7年以来的心结。

 

可没想到,7年之后,这位杀死妻儿的男人,竟出现在我的解剖台上。一家三口穿越时空,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在我的解剖刀下相聚。

 

男人沉默不语,就像7年前他的妻儿一样。但我知道,他一定有很多话想说。

 

 

7年前的夜晚,65岁的马国友劳作一天后,骑车回到马家村。

 

他把车停在门外,发现有些不对劲。平时这个点儿子一家三口都在家,按理说屋里应该亮着灯,可院门从外上了锁,家里也黑着,莫非他们出去了?

 

堂屋没人,马国友推开东侧卧室门,眼前的场景让他愣住了——

 

儿媳冯雪梅赤身裸体躺在地上,腿还在动弹。孙子马振祖躺在儿媳身旁,毫无动静。

 

地上全是血。

 

我们赶到现场时,正遇上救护车疾驰而去。

 

走进卧室,一股浓重的血腥味冲进鼻腔。

 

地面血迹厚重,分布着凌乱的血足迹,衣橱边框沾着很多流注状血痕,附近地面有大量滴落血。地上躺着一个沾满血迹的马扎,有些血液已渗进木头,这大概率是关键作案工具。

 

血迹中间有块凸起,仔细一看,是个男婴。

 

男婴仰面躺着,全身都是干涸的血迹,裂成一小块一小块,像龟壳一样,贴在他的皮肤上。双臂呈青紫色,左胳膊上留着一个鞋底样印痕。

 

我仔细端详过婴儿的脸庞,双眼紧闭,嘴巴张开。像在哭喊,又像在大笑。

 

据报案人反映,婴儿当时躺在妈妈身旁,120来之前就已经死了。他妈妈正被送去医院抢救。

 

这个家的物品似乎在竭力保持一丝烟火气,提醒我们曾有一家四口在这里生活。

 

梳妆台上摆着奶瓶、水杯和一些化妆品,双人床上有很多婴儿衣服,床头散落着一套女式内衣。

 

卧室里还有个套间,靠墙的地方摆着一张小小的供桌,供奉着一尊金身菩萨。

 

我能感受到,这家人仪式感很强,神像前有两个倒立的烟蒂、三个盛了酒水的茶碗,深蓝色小碟里还摆着三个苹果。

 

可神灵并没有庇佑他们一家。

 

神像低眉顺目,视线的终点,是那扇满是血迹的门,和从卧室喷溅进来的血。


看完现场已是深夜,但我们顾不上疲倦,赶紧前往解剖室。

 

那个惨死的婴儿已经躺在解剖台上了。

 

他的头颅已明显变形,面部也有好几处创口。但头皮没有破损——也就是说,面部创口并非外力打击造成,而是被颅骨自内而外戳破的。

 

可婴儿的颅骨柔韧性很强,伤成这样,只能说明受力相当大。

 

不久,母亲冯雪梅也躺在了儿子刚躺过的解剖台上。她在送医途中死亡。

 

冯雪梅的头皮满是星芒状的创口,大多有直角边,创缘不整齐,创腔内有组织间桥,符合钝器打击特征,其中一处直接击碎了她的颅骨和部分脑组织。我一下联想到现场带血的马扎。

 

木质工具能造成这么严重的后果,可见凶手力气极大,下手狠厉。

 

冯雪梅双手青紫,肿得厉害,手背有许多伤口,左手食指断了。这些是明显的抵抗伤。

 

抵抗伤有助于我们对比双方力量,还原死者受伤时的状态——在遭受袭击时,冯雪梅拼命用手护住头部。可这个女人即便用尽全力,也抵挡不住势大力沉的攻击。

 

检验完毕,我盯着母子俩愣神。

 

一家三口唯独不见了马昌奎。起初我担心他也遭遇了不测。我见过几起灭门案,凶手都不留活口。可我们搜遍马家,也没见到马昌奎。

 

这事就耐人寻味了。

 



第二天,DNA结果出来了。现场血迹全部来自死者。其他物证并未检出除马昌奎一家人的DNA。与此同时,现场的血足迹与指纹,也与马昌奎留在家中的其他足迹和指纹相匹配。

 

凶手就是马昌奎。

 

可最该保护这个家的男人,怎会用如此残忍的手法,亲手杀死自己的妻儿?

 

我们调查了马昌奎的父亲,对方给出的线索,竟指向了本地一位姓宋的医生。

 

据马国友反映,儿子和儿媳以前感情不错,儿子结婚前,当了三十多年光棍,好不容易娶了媳妇,便全心扑进家庭里。婚后那段时间,儿子儿媳形影不离,虽然也会为小事拌嘴,但整体还是很和谐。

 

转折点发生在去医院产检开始,两口子之间开始真正的吵架。

 

孙子马振祖的出生后。儿子马昌奎总是陷入沉默,因为他吵不过儿媳妇冯雪梅。吵一次,输一次。

 

马国友还记得孙子出生第四天时发生的那件事。

 

那天,他去医院看望儿媳和孙子,冯雪梅只顾着和两位姨妈说话,把他晾在了一旁。中午吃饭时,又挑剔他捎来的礼品不好。

 

他没想到儿子马昌奎突然爆发了。

 

他看着儿子和冯雪梅吵了起来,情急之下,儿子脱口而出,“人家宋医生都说了,这个孩子是野种!”


俗话说,虎毒不食子,马昌奎之所以对儿子下了死手,应该是他坚定地认为,儿子不是自己亲生的。他这个想法。根据马昌奎父亲和几位亲戚所说,应该和本地医院一位姓宋的医生有关。


为了离真相更近些,也为了防止马昌奎报复宋医生,一个上午,我和专案组同事一起去了医院。

 

那是本地最好的一家大型医院,医生们都很忙。等了许久,我们才见到宋医生。

 

宋医生中等身材,圆脸,看起来三十多岁。得知我们来意后,她的脸色有些冷,“我又没犯法,你们凭什么来找我?”

 

“这不是发生命案了嘛,嫌疑人把老婆孩子都杀了,现在还没抓住,我们怕他来医院找你,所以来和你了解下情况。”李队长的一番话让宋医生紧张起来。

 

“什么?他杀了老婆孩子?”

 

她整个人都跟刚才不一样了,身体颤抖,急忙辩解:“我也是好心提醒他,而且我只是说他儿子血型不对,并没有说那不是他的孩子啊。后来我还给他们一家人科普了血型的可能组合。”

 

我也有些恼火,“他只是个农民,你告诉他孩子血型不对,不就相当于和他说那不是他的孩子吗!你考虑过那么说的后果吗?”


说完我的心怦怦跳着,像是有什么东西堵在嗓子眼,一阵憋闷难受。


我眼前再次浮现出那个躺在血泊中的婴儿。


给宋医生做完笔录,同事叮嘱她近期要注意安全,这样一个砸死婴孩、锤杀妻子的在逃杀人犯,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都不稀奇。


宋医生脸色煞白。



马昌奎失踪后,我们询问他的家人、邻居、工友,试图找到他可能的行踪。

 

马昌奎父亲和姐姐都说,他从没出过远门,也从没走动过远房亲戚,因此不清楚他去了哪里。


邻居反映,马家这两口子性格差异很大,马昌奎性格闷,碰面也不打招呼,他家的大门平时一直关着,很少开门,但他的妻子冯雪梅比较灵头(灵活),见了人总喜欢主动聊上几句。


工友告诉我们的是,马昌奎刚结婚那阵确实还算幸福。他虽然以前很少和人沟通,但那时会给工友打电话问在哪干活,顺带闲聊,工友说自己老婆刚生了个女孩,很好,马昌奎说自己刚娶了新媳妇,也挺好。


在大家眼里,马昌奎是个老实人。不与谁交往,也没不良嗜好。

 

他们的印象直到那一天才被打破。

 

案发当天,村里有好几个人看到马昌奎骑着摩托车离开了马家村,但都没想到马昌奎是在逃亡。


常年在村口“站岗”的老光棍马兴邦见证了马家村很多悲欢离合的故事,那天马昌奎骑车经过村口时和他对视了一眼,他觉得马昌奎的眼睛“冷飕飕的”,跟往常不一样。


按照我们的分析,马昌奎应该跑不远,他一直在本地生活,从未出过远门,也没有外地的亲戚。


锁定嫌疑后,专案组立刻封锁了车站和主要路口,对方圆几十公里展开地毯式搜寻,毫无收获。

 

后来我们又扩大搜寻范围,采取了当时所有能想到的办法,甚至调取了所有通往村外路口的监控,十多位同事熬夜看。

 

可马昌奎和他那辆黑色摩托车就像是人间蒸发了一样。

 

很多同事推测,马昌奎极有可能寻了一个隐秘的角落自杀了。

 

但只要没抓住嫌疑人,这起案子就没法完结。这块大石头一直悬在刑警队全体同事的心里。

 

马家村村口的大槐树秃了又绿了7次,村里人逐渐忘记了这起惨案。只是大家都形成一个习惯,尽量避开马昌奎家门前的那条小路。

 

直到7年后,一个初春傍晚,马昌奎在隔壁市落网了。

 

他们通过人像比对,比中了逃犯马昌奎,立即对其进行抓捕。

 

消息传来,整个刑警队沸腾了。

 

大家都很好奇,当初马昌奎是如何逃出警方设置的重重关卡的。

 

可他没有我们想得那么狡猾。

 

案发那天,马昌奎没有携带手机,骑着他的黑色摩托车一路向南,看到路边有个小水库,就把摩托车扔进水里,步行继续向南走。导致当年各种稽查手段都没有派上用场。

 

逃亡这7年,他从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从不使用微信、QQ等通讯工具,也不与谁深入交往。

 

后来专案组走访了他在逃亡期间打工的地方,大家反映马昌奎非常低调,除了干活、睡觉,唯一的爱好就是喝酒。酒也是一个人喝,喝多了倒头就睡。他本就少言寡语,喝了酒更是一言不发。

 

期间有个一起干活的女人提出愿意和他搭伙,被他拒绝了。他不愿和任何人发生交集。

 

被抓前一晚,他梦到了去世多年的母亲。在梦里,母亲笑着朝他招手,让他赶快回家,他像小时候那样跑到母亲跟前。

 

梦的结尾,他跪在地上哭了。

 

哭醒的马昌奎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他不知道体弱多病的父亲是否还在人世,也不知道从小生活的村子发生了哪些变化。

 

他想家了。

 

据隔壁市同行回忆,他们抓捕马昌奎时,马昌奎十分平静。

 

他仿佛早就料到了会有这一天,甚至这一天比他想象中来得更晚。




 

隔天,马昌奎被押回本地,中断7年的案件终于再次接上了茬。


我一路小跑去档案室翻出了7年前的鉴定卷宗,和师傅一起仔仔细细又看了几遍,师傅拿出珍藏多年的好茶,和我泡了一杯。


师傅在高兴的同时又有一丝担忧,案子毕竟过去这么多年了,当年的证据用现在的视角来看,不知道是否足够完善,他叮嘱我再把证据完善一下,再检查一下有没有纰漏,千万不能让案子卡在法医这个环节。


当天晚上,我在讯问室见到了这位鼎鼎大名的凶手,尽管在照片上见过他,但和现实中差距还是挺大。


我推门进入时,看到审讯椅上那个背对着我的人肩膀一动,稍微抬了抬头,然后又迅速低下了头。


我走到他跟前,叫他抬起头来,他看起来就是个普通人,不,比普通人更像好人——


宽额头、厚嘴唇、方下巴,低眉顺目,一脸忠厚老实的样子。


坐在审讯椅中的马昌奎眼神十分平静,采血针刺破手指时,他连眉头都没皱一下,表现得十分配合。


走出审讯室,同事大韩正在走廊抽烟,我凑过去小声问,“这就是那个杀了老婆孩子的杀人犯?”


“怎么,看着不像?”大韩潇洒地吐出一个烟圈,“你别瞧他那怂样,杀人的时候可猛了,不过这家伙也就是窝里横,在咱面前啥脾气也没有。”


大韩那告诉我,听说马昌奎落网后,生怕案子过去这么多年,马昌奎会赖账,专案组甚至连夜开会,针对这位穷凶极恶的杀人犯制定了好几套审讯方案。


“给他7年时间,就算是傻子也能自圆其说。”大韩脸上流露出一丝落寞的神情,他将手中烟头狠狠摁在窗台上,“高射炮打蚊子,真没劲!”


和在外地那次简单讯问一样,马昌奎这次也很爽快地承认了杀死妻儿的事实,他认为自己必须那么做,“她给我戴了绿帽子,不杀她不行!”


至于杀死儿子马振祖,是因为马昌奎认为马振祖不是自己的亲生孩子,而是妻子和奸夫的孩子,杀死马振祖可以报复冯雪梅和奸夫,又可以斩草除根以绝后患。


他并不关心自己将会面临怎样的刑罚,似乎只关心一件事,他多次问办案民警,“俺爹现在还活着吗?”

 

后来,我们再次找到马昌奎的父亲,他明显苍老了很多,腰更弯了,说现在身体不好干不了活,就在家里闲着。他已经记不清儿子啥时候杀人潜逃了,“反正这些年就没再见过他,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抓获马昌奎后,局里重新组成专案组,对当年的证据材料进行审核,继续完善部分证人材料,并且对当年的一些物证再次进行检验。


此前所有人都认为马昌奎杀了别人的孩子,但是DNA检验结果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


那个被摔死的婴儿,竟是马昌奎的亲生儿子。

 

这个婴儿的血型不是医院检测的O型,而是A型,完全符合血型遗传规律。事实证明,医院当年的检验出现错误,而这个错误将一家三口推向了深渊。


这个错误,被医生看到后提醒了这家人血型不对,却被马昌奎用极端的方式解读。


我和侦察队的同事决定去找到那位关键证人——宋医生。

 

我们到医院说明来意,科室主任叹了口气,告诉我们,7年前,我们找宋医生后不久,她就辞职了。科里有位医生说,宋医生临走时,曾有人打算介绍她去其他医院工作,但被她拒绝了。

 

没人知道她去了哪里,是否继续当医生。

 

从医院出来,我的心情十分低落。

 

我们这虽然比不上大城市,但这家医院也是本地水平最高的医院。宋医生能在这里工作,无疑是医学生中的佼佼者,她本可能成为一位德高望重的医生。

 

后来一位医生朋友告诉我,宋医生刚入职不久时,曾接诊过一个孕妇,她发现孕妇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就问她咋回事,孕妇哭着说自己发现丈夫出轨,和丈夫理论的时候被丈夫打了。

 

一起值班的同事劝宋医生不要多事,但她却坚持报了警,并主动帮那位孕妇确定被打的证据。

 

其实我跟宋医生年纪相仿,刚参加工作那阵,我也像她一样充满正义感,干啥都积极主动。

 

也许她只是一位热心的医生。

 

可她肯定不会想到,她的一句提醒,让马昌奎一家三口走向毁灭,也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刚开始,参与审讯的同事都觉得,马昌奎是个很老实、乖顺的人,审讯没啥难度。


杀人,不就是因为被戴了绿帽吗,而且还发现过去当成宝贝的儿子,居然不是自己的。


后来专案组通过更多认识马昌奎的人,摸清了马昌奎的人生轨迹。


大家发现,这个“老实人”身上藏着很多可怕的地方。


40多年前,马昌奎出生在一个普通农村家庭,在他出生之前这个家里已经有3个女孩。这个家庭对男孩充满了执着的渴求,如果马昌奎依然是个女孩,肯定会再生个弟弟。


作为家中“独苗”,马昌奎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父母和3个姐姐都对他很照顾,马昌奎从小在家人的呵护和关注下长大。他不需要主动讨好别人,就能获得他想要的东西。


马昌奎上学的时候一直独来独往,他既不和其他同学产生矛盾,也没有要好的同学。


马昌奎不爱学习,小学毕业后就嫌累没再上学,而是在家务农,平时继续独来独往,不喜欢与别人交往。


到了十七八岁,马昌奎开始外出打工,别看他身强体壮,但他不愿干太累的活,对此马昌奎有“充分”的理由:因为在一次干活时闪了腰,去医院查出椎间盘突出。


一句话,从此他就不用干重活了。


后来马昌奎开始去劳务市场打零工,依然只和外村的人联系,从来不和本村的人噶伙(结伴、交往)。


父亲曾劝他趁年轻出去学个手艺,马昌奎却觉得学手艺没啥用,还不如打零工来得自在。


父亲也依了他的愿,承包了一片地,买了一些小猪放养,平时交给马昌奎喂养,卖猪钱也由马昌奎拿着。


马昌奎也对家里的钱极为看重,早年,他父亲马国友借给本村一位本家200块钱,马国友觉得两家关系一直很好,而且钱不多,就没主动要。


马昌奎不知怎么听说了这事,直接拎个马扎坐在人家门口,只要不给钱他就不走了,逼着人家把钱还了,两家也断了来往。他的父亲说:“昌奎这孩子性格就比较犟,遇到事非要跟别人分出个表里来不行。”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马昌奎受宠的原因,哪怕他被养得性格很“木”,不愿意干活,没啥本事还挺犟。但他却是这个家唯一的男丁,也承载着马家唯一的希望:传宗接代。

 

只是到了34岁,这样的马昌奎还是个光棍。

 

这事儿也怨不得别人。马昌奎自身条件不咋地,却始终坚持自己的择偶标准——要找个长得好看的女人。

 

一听对方不漂亮,连面都不肯见。

 

周边的媒婆提起他都恨得牙根痒痒,背地里骂“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是个什么玩意!”

 

马昌奎的父母先坐不住了。

 

马昌奎母亲曾提议让他三姐找个有姊妹的对象,给马昌奎换个媳妇。但全家人都不愿意。

 

父亲马国友甚至做好了去南方给儿子买个媳妇的打算。而在农村娶媳妇,一栋新房是必备条件,马国友用所有积蓄加上三个女儿的彩礼钱给儿子盖了新房,此后也无能为力了。

 

谁也没想到,光棍马昌奎能时来运转,迎来了自己的“春天”。

 

五年前,马昌奎母亲因车祸去世,马家获得了一笔赔偿款。三年前,马家老房拆迁,又获得了一笔拆迁补偿款。一年前,某房地产公司看中马家承包的那片地,想征用这片地盖别墅,给了马昌奎父亲一张15万的存单。

 

15万在当时农村不是个小数目,马昌奎父亲最终决定把这张存单交给家中独子马昌奎。马昌奎拿着存单去银行,把钱转到了自己的账户上。

 

有了这三笔“横财”,马家一下成为村里的有钱人。

 

马家的后代有希望了。



可马昌奎看上的人,偏偏是冯雪梅。

 

冯雪梅比马昌奎小一岁,在一家饭店当服务员,聪明伶利、能说会道,关键是长得好看。

 

可她不是马昌奎能镇住的性格。

 

专案组找了冯雪梅的父亲及两位姨妈进行询问,了解到冯雪梅的一些情况。

 

嫁给马昌奎之前,冯雪梅结过两次婚。

 

20岁那年,冯雪梅偷拿家里的钱跟男人私奔。没想到男人好逸恶劳,钱花光了不说,喝了酒还经常打骂冯雪梅。

 

她一气之下离了婚,哭哭啼啼回到家里。

 

父亲对冯雪梅一阵责骂,但私底下还是给闺女张罗着介绍对象。

 

第二任丈夫一表人才,在本地一家工厂上班,也深得岳父喜爱。结果俩人婚后生了个女儿,冯雪梅在婆家的地位越来越低,丈夫动不动就对她横鼻子竖眼。

 

冯雪梅找父亲倾诉,父亲都是劝她忍一忍,“男人就得在家里说了算。”

 

冯雪梅也想忍,但她发现丈夫出轨了。当时她还在哺乳期,气得去找父亲,想让家里人教训丈夫一顿,然后离婚。没想到父亲却说,“只要你俩离婚,咱就断绝父女关系!”

 

冯雪梅也没多犹豫,和父亲断绝了关系,离了婚,女儿也留给了前夫。

 

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冯雪梅一直在外打工,没回过家。父亲着了急,找冯雪梅的两个姨妈劝和,父女俩才缓和了关系。

 

两次失败的婚姻,让冯雪梅明白一个道理——想要婚姻美满,必须掌握家里的财政大权,才能啥事都能说了算。对于冯雪梅这个想法,两个姨妈也非常赞同——后来了解到,这两个姨妈各自在家里说了算,老公孩子都听她们的,家庭和谐稳定,外人看来也和谐美满。

 

后来经人介绍,冯雪梅和马昌奎开始处对象。

 

俩人谈得融洽,或许是因为都没了娘,有些同病相怜的感觉。冯雪梅觉得“老实人”马昌奎是个合适的结婚人选,马昌奎也看中了颇有几分姿色的冯雪梅。

 

八九个月后,冯雪梅和马昌奎结了婚。

 

冯雪梅干活利索,情商比较高,也会团结人,周围人都说马昌奎娶了个好媳妇。马昌奎本就不喜欢和别人来往,这下更是把全部心思都放到媳妇身上。

 

冯雪梅不仅拿捏住了马昌奎的人,也拿捏住了他的钱。

 

两人婚后不久,马国友生病住院。按照惯例,姐弟四人会均摊父亲的医药费。

 

其实这是姐姐们在照顾弟弟。

 

这几年,马家获得的赔偿款不是一笔小数目,但马国友将大部分钱都给了马昌奎,房产证上也只写了马昌奎一个人的名字,这让姐姐们不满。

 

虽然姐弟四人分摊了父亲的医药费,但姐姐们不那么心甘情愿,也不愿分摊后续父亲的生活费和治疗费。

 

于是冯雪梅出了个主意——扔下父亲,两口子一起回娘家,姐姐们总不至于看着老父亲不管。

 

马昌奎于心不忍,但自打结婚以来,家里大小事都是冯雪梅拿主意,他只能顺从。

 

好在不久之后,冯雪梅怀孕了。马家盼来了传宗接代的希望。

 

冯雪梅怕继续住在娘家,传出去不好听。而且根据习俗,孩子不能生在姥爷家,两口子又搬回了马家村。

 

没想到马国友对之前儿子儿媳抛下他的事情毫不介意。反而和马昌奎一起精心照料怀孕的冯雪梅。

 

眼瞅着就要抱上孙子了,马国友对未来充满期待,连走路都轻快了很多。

 

 

对冯雪梅和这个即将到来的孩子,马家的父子俩毫不吝啬。

 

光是结婚,马昌奎就花了七八万,还单独给了冯雪梅2万,才把她娶进门。查出怀孕后,马国友还送了冯雪梅一张2万块的定期存单,说是给未来孙子的“见面礼”。

 

怀孕以后,冯雪梅做唐筛的数值偏高,马昌奎二话不说带她去市里的大医院复查。快到预产期,马昌奎甚至带冯雪梅去本市最贵也最好的医院做剖腹产。为了老婆孩子的安全,马昌奎不惜一切代价。

 

但冯雪梅肚子里的孩子,从娘胎就被马昌奎打了个问号。

 

去市里产检时,医生给两口子测了血型,发现冯雪梅是RH阴性血,马昌奎是A型血。于是医生告诉马昌奎,血型可能会影响孩子。

 

冯雪梅是RH阴性血。第一个孩子不会有溶血的风险,但从第二个孩子开始,极易发生溶血。医生觉得冯雪梅第二次怀孕很危险,胎儿能不能保住都很难说。

 

但马昌奎误解了医生的意思。

 

他只记得医生说他两口子血型不合,以为RH阴性血的冯雪梅不可能和自己生出孩子来。他不明白医生具体是什么意思,也没详细咨询。

 

只是把疑虑藏在了心里。

 

很快,冯雪梅剖腹产生下一个大胖小子。马国友给孩子起名叫马振祖,从此三代单传的马家总算后继有人了。

然而,马昌奎一家人的好心情只持续了3天。

 

那天是周日,值班的宋医生负责查房,她在翻看病历时发现,孩子是O型血,孩子的母亲是AB型血,这不符合常规。

 

宋医生问冯雪梅,是自然怀孕还是做的试管婴儿,冯雪梅说是自然怀孕,宋医生点了点头,继续查房。

 

当天下午,马昌奎去医生办公室问媳妇拆了尿管没法小便怎么办,宋医生向马昌奎交代完注意事项,随口说了句,“你儿子血型不太对,恁两口子应该生不出O型血的孩子。”

 

马昌奎的头嗡嗡作响,联想起此前在医院检查时,医生说他和孩子血型不合,他得出一个令人崩溃的结论——

 

“我不是马振祖的亲生父亲!”

 

尽管心里乱作一团,但马昌奎面上十分平静,他只是对宋医生说了句,“什么事都有例外。”

 

他一个人跑出去,在医院里找了个角落,蹲在地上,心里像压了块大石头,喘不动气,哆哆嗦嗦抽了根烟,再狠狠摁灭在地上。

 

“操,冯雪梅这是给我戴了顶绿帽子啊!”

 

审讯室里的马昌奎难得有了凶狠的样子,他的短发像钢针一样竖起来,眉头紧锁,声音沙哑,脸上的肌肉都变了形,看起来十分憋屈,“我当时感觉很悲痛,心里难受得受不了。”

 

他蹲了十几分钟,决定把这件事先藏在心里。

 

他有点舍不得这来之不易的幸福,但头上那顶绿帽子压得他喘不动气。

 

隔天中午,他终于爆发了,对着冯雪梅说这孩子是个野种,说罢扭头就走。

 

马国友当时也在场,他追了出去,却是劝儿子想开点,“咱怎么都是一家人。”

 

马国友的第一反应是,把事平下去,让这个家维持下去。就算孙子不是亲生的,也比总被村民们说他“绝户”强得多,况且这事只要宣扬出去,别人也不会知道。

 

冯雪梅很委屈,在病房里大哭大闹。

 

宋医生过去问她怎么回事,冯雪梅把马昌奎的话复述了一遍。

 

宋医生十分生气,“你把你对象和双方老人都叫过来,我和他们当面说清楚。”

 

在医生办公室,宋医生当着所有人的面,把当初和马昌奎说的话又重新表达了一遍,强调自己只是陈述事实,并不能做出其他推论。

 

两家人各怀心事回了病房。

 

几天后,马国友又单独找过宋医生两次,恳求她开个证明,证明马振祖就是马昌奎的孩子。

 

但宋医生两次都拒绝了。“这个证明我不能给你开,我只能给你打出他们一家三口的血型表。”

 

于是马国友拿着血型表,给了儿子儿媳,向他们保证,这孩子就是马昌奎的。


后来父亲马国友回忆,儿媳冯雪梅出院前要求把马家所有财产、房产和土地都给她。马昌奎不愿意,但父亲马国友为了劝儿媳出院,就劝儿子忍一忍,于是马家父子口头答应了冯雪梅的要求。


出院之后,马昌奎和冯雪梅经常吵架。


有天傍晚,父亲马国友从外面干完活回家,看到儿媳冯雪梅露着肚皮晒太阳,说要晾一晾刀口。这时儿子马昌奎抱着孩子过来,使劲拍了拍冯雪梅的肚子,顺手把孩子递过去。


冯雪梅把头一扭,也不接孩子,马昌奎一松手,儿子马振祖跌在地上,呜呜大哭。


马国友赶紧把孙子抱了起来。


他年轻时想要一个宝贝儿子,年老后为了再抱住一个孙子,选择一步步退让。


他不知道自己正在为之后的悲剧埋下导火索。




 

冯雪梅提出,让马昌奎把钱都交出来的要求,最终还是被同意了。

 

马昌奎心里憋屈,但马国友一直劝他忍耐,于是钱都到了冯雪梅口袋。

 

儿子满月那天,马昌奎问冯雪梅要钱买烟,冯雪梅没给,他就趁冯雪梅不注意,从她口袋里拿走20块钱,和父亲一起出门干活。

 

到了傍晚,天空下起小雨,父子俩回到家,看院子里晾晒着尿布,马昌奎赶紧去收尿布。

 

这时冯雪梅从屋里拎着一根木棍出来,劈头盖脸朝马昌奎打去。

 

马国友赶紧上前护着儿子,把木棍夺下,问冯雪梅咋回事,冯雪梅指着马昌奎说,“他拿了我的钱!”弄清事实后,马昌奎父亲从口袋里掏出50块钱给了冯雪梅。

 

但这事还没完。

 

第二天上午,冯雪梅父亲和另一位亲戚来到马昌奎家,摆出一副要打架的架势,冯雪梅父亲一把揪住马昌奎的衣领,“把钱拿出来!”

 

自从恢复了父女关系,冯雪梅父亲对女儿的事情似乎格外上心了。

 

“钱已经给了,是别人替他给的。” 冯雪梅说完进了屋,收拾东西跟着父亲回了娘家。

 

冯雪梅回娘家后,平时马国友外出干活,马昌奎在家照看刚出满月的马振祖。

 

他越看越觉得这孩子不顺眼。

 

马昌奎很矛盾,一方面,他对老婆孩子充满仇恨。另一方面,他又想维护这个完整的家,即便孩子不是自己的,养大后也就有感情了。

 

过了几天,在马国友的催促下,马昌奎和父亲一道,又叫上堂哥和村里的一个本家兄弟,一起去了冯雪梅家。

 

这次冯雪梅父亲态度挺好,一个劲儿劝冯雪梅赶紧跟马昌奎回家,好好过日子。但冯雪梅拉不下脸面,叫来姨妈和表哥,当着大家伙的面,非要马昌奎保证,把所有财产都转到她名下,才肯跟他回家。

 

马昌奎默不作声,父亲马国友当即拍板,只要冯雪梅回到马家,一切都按照冯雪梅说的办。

 

当天傍晚,冯雪梅在父亲和两个姨妈的护送下,回到了马家村。马国友张罗了一大桌饭菜,拿出泡了好几年的药酒,又叫来本村几个亲戚作陪。

 

酒足饭饱,冯雪梅拿出一张写好的协议,让马昌奎誊抄一份。

 

后来冯雪梅父亲给我们看了这份协议:

 

“马家村村民马国友现有房屋一处,占地面积337平米,其中建筑面积77平米,赠与冯雪梅,若拆迁,其拆迁补偿费由冯雪梅处理,房产证名字写马振祖,其余子女无权干涉。”

 

签了字,双方皆大欢喜,只有马昌奎心里不是滋味。

 

冯雪梅把写了协议的纸撕下来,交给她父亲保管。

 

冯雪梅父亲怎么也想不到,签完协议后的第三天,冯雪梅和马振祖就被杀死在家中,这份协议竟成了冯雪梅母子的催命符。父女俩再次相见已是阴阳两隔。

 

我发现,在这起案件中,很多看似无关的人员,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比如冯雪梅的两个姨妈,生怕她吃了亏,不但帮她出谋划策,还各自叫上儿子给她壮声势。再比如冯雪梅的弟弟,虽然多数时候只是“站场”,可多个男丁就能在气势上压过马家。

 

反观马昌奎家的亲戚,肯真心帮忙的并不多。或许是马昌奎的姐姐们遭受了不公平的对待,都每个姐夫来帮忙,或许是他本人平时孤僻,不注意维护亲情,亲戚们不愿和他家来往,也少有人搭腔。

 

在农村,男丁数量往往决定了这家人在村里的地位。

 

马昌奎家在村里比较边缘化,和家里只有他一个青壮男丁不无关系。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马家父子俩对男丁的渴望成了一种执念。

 

为了“接班人”马振祖,这爷俩的尊严一次次被踩在地上蹂躏。


签下协议那天晚上,他对冯雪梅和马振祖起了杀心。

 

“我非干掉冯雪梅和马振祖不行了。”马昌奎对审讯人员说,“我要是不干掉他们,早晚被他们一家人干掉!”

 

马昌奎认定存在这样一个“奸夫”,可能是同村青年,可能是冯雪梅以前的情人,甚至是她的前夫。但他总不能把这些人全都干掉,只能先对冯雪梅和马振祖下手。

 

他并未制定详细的计划,但杀人的念头一旦产生,就不那么容易消除了。

 

案发那天上午,马昌奎带着老婆孩子去镇卫生院打了防疫针。据卫生院医生回忆,上午10时20分许,冯雪梅抱着孩子去打针,她穿着件红衣服,身材稍胖,当时冯雪梅还和旁边妇女炫耀说,自己在大医院生的小孩,医院条件很好。此时冯雪梅并未意识到危险已经悄然逼近。

 

下午4点多,马昌奎闲逛完回家,发现只有老婆孩子在家,推测父亲可能去干活了。

 

冯雪梅正躺在床上,儿子马振祖被包在一床小花被里,睡得很香。马昌奎过去搂住冯雪梅,俩人发生了性关系。事后,马昌奎点了一支烟,冯雪梅跟他开玩笑,“这次可别再鼓了肚子(意怀孕)。”

 

这句玩笑话让马昌奎恼羞成怒。“我早就确信马振祖不是我的亲生孩子,我和冯雪梅血型不合,她不可能怀上我的孩子。”

 

马昌奎彻底爆发了,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弄死她!”

 

马昌奎坚信,自己将要干一件男人该干的事。

 

他已经忍了太久了。

 

他一下子骑到冯雪梅身上,双手去掐冯雪梅的脖子,没能得手。

 

马昌奎光着身子从床上跳下来,顺手拿起一个长条凳,狠狠打向冯雪梅的头部。冯雪梅用双手护住头,长条凳一下子被打碎了,她的手指开始流血。

 

冯雪梅从床上下来,从卧室逃向客厅。马昌奎迅速追过去,像一堵墙一样挡在冯雪梅身前。他顺手拿起两个马扎,左右开弓,重重打向冯雪梅头部。冯雪梅扶着白色暖气片倒地,在暖气片上留下擦拭血痕,在地面留下一片人形血迹。

 

几秒后,冯雪梅从地上挣扎着站起来,踉跄着逃回卧室,想把发疯的马昌奎关在门外。

 

可根本拦不住。马昌奎一脚把门踹开,抡圆了胳膊,将手中马扎砸向冯雪梅头部。一下、两下、三下……鲜血不断喷溅到马昌奎脸上,旁边的门和墙上,神像所在的房间地面上。

 

马昌奎机械地敲打冯雪梅的头,直到冯雪梅不再挣扎。

 

打完冯雪梅,马昌奎还不解气,他把马扎随手一扔,用沾满鲜血的双手,把儿子从小被子里抱了出来。

 

婴儿没有哭闹,他睁开眼盯着马昌奎,伸出粉嫩的小手去触碰马昌奎的胳膊。

 

可马昌奎的眼里只有仇恨,他用力捏着儿子的胳膊,把他向上抛过头顶,然后撒手。儿子重重摔到地上,浑身沾满母亲的鲜血。

 

又一次,马昌奎把儿子抛向空中,婴儿摔到地上。

 

这次是头着地,一点哭声都没有,婴儿便没了动静。

 

在前几次审讯中,讲述杀死儿子的过程时,马昌奎平静得可怕,“我只是撒开手,他就自己掉到地上了。”仿佛在说一件和他无关的事情。

 

一位同事被马昌奎气得浑身发抖,忍不住拍了桌子,“你还有点人情味吗?”

 

马昌奎没说话,双眼露出凶光。没想到一向乖顺的马昌奎,竟敢和警察对视,同事当时也来劲了,径直走到马昌奎跟前。

 

马昌奎却慢慢低下了头。

 

但同事发现,马昌奎紧握的拳头青筋暴起,仿佛当年那个杀人恶魔又回来了。

 

杀掉妻儿后,马昌奎拎起儿子,把他随手扔到冯雪梅身旁,又踢了他一脚。

 

他回屋穿上衣服,把屋门和院门都上了锁,骑上摩托车跑了。天色已经暗了,临走时,马昌奎回头看了一眼生活多年的家。他觉得这辈子可能都不会再回来了。

 

躲了几天后,马昌奎看到路边的寻人启事上有他的照片,知道警方正在找他。

 

但他放心不下老父亲,决定回家瞧一眼,再远走高飞。

 

于是他步行一百多公里回了家。他是晚上到的马家村,村民们都没发现他回来。当时家里没人,马昌奎找出父亲给他的支票,把支票放到父亲屋里的桌上。

 

以后不能在父亲身边了,他希望父亲能过得好一些。

 

马昌奎又找了几件衣服,锁了院门,但他没有马上离开,躲在角落里,注视着自家院子。大约过了半小时,看到父亲步履蹒跚地回了家,才扭头离去。

按常理推测,马国友不可能不知道儿子回来过,可我们后来找马国友查证这件事时,他却闭口不提支票的事。

 

后来我回想起,当初在案发现场,办案民警问马国友怎么看。他起初不愿回答,支支吾吾了半天,后来叹了口气,“十之八九是俺儿办的。”

 

事已至此,马国友没了孙子,也保不住儿子。

 

对子嗣的欲望,害了他唯一的儿子、孙子。最终消散在这一声叹息里。


 

DNA结果出来后,我们一直在纠结要不要告诉马昌奎,他杀死了自己的亲生儿子。

 

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公安局、检察院和法院最终达成共识,暂时不说。告知马昌奎鉴定结论时,只和他说了一个似然比,他也没听懂是咋回事,木然地点了点头。

 

他依然坚信自己杀死了“淫妇”和不知名“奸夫”的孩子。

 

同事大韩曾问过一个尖锐的问题,“你怎么不去干掉那个男人呢?”

 

马昌奎迟疑片刻,叹了口气,“没法去找他,我也不知道那个男人是谁。”后来,他在审讯里承认,“我不一定干得过人家。”

 

同事们因此对他非常鄙夷,“这家伙也就是窝里横。”

 

此后两年里,马昌奎在看守所表现良好,情绪也比较稳定,安心等待死刑的到来。他没有表现出任何悔意。

 

死刑执行前,最高法死刑复核下来了。崔法官最后一次会见马昌奎时,可能是想让马昌奎死个明白,在宣读各项证据时,忍不住和他说,“马振祖就是你的亲生儿子。”

 

崔法官清晰记得,当时马昌奎的眼睛一下子就黯淡无光了。

 

在监控录像里,马昌奎整夜都没睡,管教说了他几次,但他根本不听。

 

带班领导叮嘱值班民警,一定要盯好马昌奎,别在关键时刻出幺蛾子。那晚,值班民警除了常规巡视,一直在监控里盯着马昌奎。

 

马昌奎一直静静地坐着,双眼盯着铁窗外的世界,到了后半夜,监控中的马昌奎慢慢低下了头,像睡着了一样。

 

突然,他仰起脖子,一口鲜血从口中喷涌而出,浅蓝色的地面瞬间被染红。

 

值班民警像触电一样从椅子上弹起来,急匆匆跑向监室。

 

马昌奎被送往医院,但回天无力。

 

一个杀掉妻子、儿子的男人死了,在死刑执行的前一天。

 

有时压死一头骆驼仅需要一根稻草,而压垮一个人只需要一个提醒。两次提醒,彻底改变了马昌奎的命运。第一次来自宋医生,击碎了他对幸福家庭的向往;第二次是崔法官,把他从假想里拽了出来,可现实比他的假想还要残忍。

 

马昌奎死后,原本关系冷淡的亲戚们出现在看守所,质疑他本来还有一天可以活命,为什么提前死在了监室里,怀疑他在看守所被虐待,想让公安机关进行赔偿。

 

于是我们对马昌奎的尸体进行了解剖。

 

时隔7年,这一家三口在我的解剖刀下团聚了。

 

我再次见到马昌奎时,他安静地躺在解剖台上,面色苍白,双眼凹陷,体型消瘦,不再是当年那个身强体健的杀人犯了。

 

我划开他的身体,胃里全是血,死因是上消化道大出血,这种出血非常迅猛,很难止血。

 

看守所的同事说,此前马昌奎身体状况已经很差了,他在逃亡期间整天喝闷酒,肝脏有严重问题,等待死刑期间还去过几次医院。但后来情况还算稳定,不至于坚持不到死刑执行。

 

杀死亲生儿子这件事,给了马昌奎致命一击。


虽然马昌奎心脏没有创口,但我猜他的心伤得很重,就像心脏被一把无形的刀狠狠捅了一刀,刀身刺穿心脏,没有一丝生还的余地。


这把刀可能在当年马昌奎杀妻屠子时,就已经悬在了马昌奎的头顶。

 


刘八百第一次跟我讲起这个故事时,并没提到凶手父亲马国友。


直到八百动笔后才发现,这场悲剧之所以会发生,除了医院检测失误,还因为马国友这个人。


他极度偏袒溺爱自己的独苗儿子,在儿子婚后,又把这种溺爱转移到独苗孙子上。为了这个孙子,他可以不讲道理的让整个马家让步,让儿媳妇一次次提出更过分的要求。


甚至不管这个孙子是不是亲生的,他都充满了幻想,“养大了都一样。”


可被他从小宠溺到大的独苗儿子,又怎么会接受他安排的这一切呢,于是举起孩子,砸死。


马国友到最后也不理解这桩悲剧为何发生,或许依然在单纯地怪罪,那张只是导火索的检验单。


刘八百告诉我,他经历的至少800起命案里,有太多这样残酷的现实案件,而当事人往往不知因何而起——当局者迷。


他说:“我之所以把这些残酷的现实呈现给大家,也是希望大家面对选择时,可以多想到一种假设,从而使自己保持清醒,平安地度过这一生。”


今天,他把这些故事写成了一本纸质书,名字就叫《我的骨头会唠嗑》。


刘八百和廖小刀,两位法医一人一册,一共两册,里面的内容,我挑几个简单跟你讲一讲——


裤裆巷凶宅案:嫌疑人一天坐6趟公交车,每次拎着一袋肉。


老过道命案:街边的粉红店里,在拍摄杀人录像。


并且,这本书里还包括了曾经因特殊原因,在公众号消失的“天字一号案”,以及3篇全新篇目。


点击图片就能买↓

我想说,这两本书对于天才的意义重大,它是两位法医经手1000个命案现场中,最刻骨铭心的24起。


它从被翻开的那一刻起,你身边原本熟悉的世界,可能突然间就变得陌生了。



(文中部分人物系化名)

编辑:小旋风  赵岛泥

插图:大五花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九层塔、罗勒、紫苏有什么区别?惊!28岁芝加哥男勒死瘫痪父亲 还把看护的亲叔叔按在地上 奶奶见状疯狂报警骨科医生真的会拿病人的骨头煮吗?对165公分身高自卑,芝加哥27岁男子砸328万"断骨增高"变182公分型男美国梦?!餐馆洗碗工逆袭买下整家店!而21岁洗碗妹偷渡成功后与父同房 浑身是血将刚生娃扔垃圾桶警方回应高铁互殴案:对方打她一下,她打对方两下不配当人!美国母亲将6岁儿子活活饿死,孩子去世时还不到17斤如松:俄罗斯馅饼,砸在中国头上?珍稀小鸟刚出生就被父母抛弃,竟被他们用化妆刷养活了!如今简直美!突发!洛杉矶华人区钻石吧发生枪击案!美国32岁冷血父亲将3个儿子排成一排枪杀只要时代的那颗灰尘没砸在自己的身上父亲残杀10岁堂弟,妄想用活人献祭"以命换命"救自己的儿子??“不相信!”一位父亲在停尸房找到仍活着的儿子【社会】一名示威者被警察按在地上,扒掉衣服……喝骨头汤真的有益健康吗?“骨头汤”用英语怎么说?两个多月后,360那个刚出生的孩子「长大了」豪斯曼:《诗歌外编》: 第二十二首:R.L.S.八十年代之前, 国人之烟民还有一特别的地方,如何处理烟屁可怕!近期外网上售罄的情趣娃娃,居然是一个"婴儿"??还是刚出生的!太变态了!古人经常跪坐在地上,腿真的不麻吗?成龙哀悼,一代大师逝世:“我走以后,我的骨灰不要了”商伟|我的老师韩南:一位老派的绅士学者,一种存在的方式老将刚登峰“掌舵”新基金来了天使岛之行(1):序别信偏方!刚出生的宝宝住进ICU,因奶奶给他尝这个...宾州东部州立监狱(Eastern State Penitentiary),窗门小桌养16年爱猫被咬死!美国女子砸3200刀“冷冻遗体”伴尸生活波士顿地铁站天花板突然掉落!25磅的砖块就砸在她面前…匪夷所思!98岁老奶奶有600多个后代,最小的曾曾曾孙女才刚出生...长岛医院护士猛摔重症室刚出生两天的婴儿 现已被解雇控罪美国出生公民权的由来!川普当选总统就废「出生公民权」:能想像非法移民生的孩子变公民吗?华裔黄金德胜诉 百年判例影响深远高校男生在教室睡兄弟女友致其怀孕,事后称:动两下就没兴趣了如松:皇上指明了方向,馅饼砸在谁头上?宝宝的智商居然和出生的月份有关?这个月份出生的宝宝更聪明?首部众筹教会电影《他独生的儿子》 真实呈现旧约献以撒寓意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