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档,终于热闹起来了。
今年的五一档,七部影片同台竞技,各种类型都有,百花齐放,任君挑选。
假如你和我们一样,不想加入人人人人人人我的高峰出游,去趟电影院或许会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而目前来看,热度最高、公认「必看」的是哪部?
没错,就是它。
虽然是一部国产军事题材作品,但《长空之王》可能会和你想象中不太一样。
如果要给这部影片定调的话,它就是一部节奏明快、工业水准很高的商业类型大片。
甚至如果再简单粗暴一些的话,这部电影的关键词就是:
燃。
爽。
炸。
第一观感是「炸」。
走进影院十分钟,你就会被“炸”得说不出话来。
非常轰头、非常震撼的空战戏。
必须承认,航空题材在国产类型片里向来是比较少见的。一来本身的类型难度就很大,二来对整个工业制作水准的要求也比较高。拍得不好,很容易露怯。总要有人迎难而上,去打开这个国产类型里的新鲜领域。好消息是,在这方面,刘晓世导演虽然是首次执导,但有着丰富的航空工业工作经验。将近20年时间里,他“一直都在琢磨怎么能把飞机拍好看”。在《长空之王》里,当隐形战斗机呼啸而过、直穿云层的时候,你会感到这种最直观的“好看”。航空的动线和动作逻辑都很清晰,试飞过程中的各种险情,试飞员在高空中的极限体验,在整个120分钟的观影体验里,都一一得到呈现。解决了技术方面的难题后,《长空之王》做得好的另一个地方,就在于它选对了主角和叙事的切入点:在走进电影院以前,可能我们大多数人对于“试飞员”这一群体都知之甚少。试飞员要做的,就是开没人开过的新飞机,在高空中试飞出各种极限数据。他们的职责,就是去触碰、乃至于去突破极限。在这样震撼的、工业级别的大场面面前,文字总是很苍白的。你必须去影院才能体验到那种极致的试听。也只有在大银幕,才能够最好地、最沉浸地跟着主角们一起爽飞一把,体验那种极限操作时惊心动魄、肾上腺素狂飙的感觉。影片并非仅仅追求于大场面的铺陈,同样也将叙事焦点放在了具体的「人」身上。观众其实是从他的视角里,进入到了「试飞员」的领域里:在故事的最开始,雷宇和其他人一样,比起做一名身居后方的试飞员,更想要去前线作战。很快他就发现,想要成为一名试飞员并没有那么简单,反而要经历重重选拔,对飞行员的各方面素质都有着极高的要求。哪怕是像雷宇这样能力优卓的飞行员,也要睡大通铺、像新兵蛋子一样重头再来。影片前期的选拔部分,也是全片娱乐性最强、笑点最足的一段情节。我看的那一场,观众就时不时会爆发出笑声。在成为试飞员之后,故事其实并未结束,反而才真正开始。第一次试飞,雷宇依然没有得偿所愿,成功地开上隐形战机。但他也渐渐地明白了,选择这个职业,并不只为了“最先驾驶隐形战机”的光环。在一次次试飞的过程中,在不断地经历险情、应对险情的过程中,他学会了如何面对挫折、重新站起来。从一名优秀的飞行员,到一名优秀的试飞员,雷宇的整个蜕变过程,他身上的人物弧光,让观众理解了试飞员身上的责任、使命和热血。他也让观众看到了试飞员这个职业,真正需要面对些什么,为什么他们会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者,蓝天上的扫雷排险兵。在最开始,这群小孩儿似乎是互相竞争的关系,甚至偶尔显得火药味儿略重。不过后期才明白,这些良性的竞争更能帮助他们在极限条件之下,快速地成长蜕变。而在最关键的时刻,他们永远是可以互相托付后背的战友,是并驾齐驱、共同前行的一代人。身为试飞员,他有着近乎完美的飞行技术、过硬的心理素质和丰富的实战经验,都值得后辈们学习。
而身为队长,他以身作则,气场强大,也只有他能镇得住这群桀骜不驯的年轻飞行员。在这两人的相处里,我们看到了一段好的师徒情应该有的样子:队长看到了雷宇身上的闪光点,用各种方式来锻炼他、提升他。而在雷宇犯错的时候,他也教导他如何去面对错误、帮助他磨砺心志。最重要的还是信任:当所有人都觉得雷宇不一定行的时候,只有张挺坚持对他抱有信心。关键时刻,敢于让他放手一搏。如何让人物立住?《长空之王》的剧本始终写得很细腻,编剧会用很多细节,各种小的、生活化的台词来塑造人物。雷宇平日里沉默寡言,但他对航空的热爱,满桌子的飞行模型里就能看出来。张挺看似大大咧咧,从不离手的一块旧怀表,却道尽了对战友的怀念。每次从飞机上下来,张挺都会给妻子发一条微信报平安。
而他读小学的儿子,总是一脸严肃地趴在学校的窗户上看飞机。飞机“还在响”的时候不担心,反而飞机如果“没声了”,他会非常揪心——这也是由试飞员工作的特殊性质所决定的。它让我们看到试飞员不仅是英雄,也有普通人、有生活的一面。回到地面,他们有家庭、有亲人在牵肠挂肚。但为了使命,他们选择飞上蓝天。另一个很有意思的点,是飞机设计师魏总工第一次出场、给飞行员们上课的时候,明明表情一本正经,头上却扎着个小辫儿,跟老顽童一样。他是因为和张挺队长关于飞机设计的问题打赌,赌输了才会这么做。这个看似诙谐的笑点,既生动地写出了试飞员和设计师之间的同僚之情,也向观众说明了一点:试飞员不仅仅要会飞,也要懂飞机、懂设计。有时候甚至连设计师都要甘拜下风。他们不仅要将新飞机开到天上,也要对飞机的性能进行研发、评估和检验。这就需要他们具备很扎实的理论基础、要能参与到飞机的研发设计。而编剧也很巧妙地将这些点,将试飞员的工作和生活,都从细节处着手,一一铺陈了出来。从剧作的角度来看,这些点都很小,但绝不是可有可无的。是它们塑造了人物的骨架,让角色变得有血有肉。而这些细节,也都需要创作者真正扎根下去,理解试飞员的工作和使命,才能写得出来。《长空之王》所写的是并不是一名试飞员,也不只是一代试飞员。由群像戏展开,《长空之王》所讲述的不仅是年轻试飞员的成长群像,更是几代试飞员之间的传承。它关乎于青春、成长和进步,对于未来一代,也具有很强的感召力。《长空之王》的“爽”,首先在于任务之“难”,在于个体与极限的搏斗。试飞员的任务是测试极限数据,是试飞还没有人飞过的最新战机。这就使得他们要一次次做最危险的事情、才能得到最极限的数据。每一次坐上战机,他们都是在征服天空、征服自己、征服不可能。在试飞员个体的成长背后,这个故事所讲述的也是集体的进步,是我国航空事业由弱到强的奋斗和发展。影片中的一个大前提,是在新型战机研发前,我军落入下风。试飞一旦失败,试飞员摔的不仅仅是一架战机,很可能会让无数人的设计和心血白费,甚至会导致一代新型战机研制终止。而当试飞员踏上征途,他们不仅是为了自己、为了家人,更是为了守护千千万万个和自己一样的家庭,为了守护祖国的这片蓝天。这也是为什么,最后当我们看到我国自主研发的隐形战机翱翔于长空时,才会感觉那么地——爽。这是几代人拼搏奋斗的心血,这也是一首最值得书写的赞歌。我们的飞机,我们的民族,都在变得越来越强大。记得我在影院看完《长空之王》后,旁边的观众很激动地说了一句,一定要带着爸妈来再刷一遍。的确,这部电影如果是和父母一起来看,或许还会更有感触。他们经历过那个“从无到有”的年代,他们比我们更清楚,航空事业发展至今,是多么地艰苦卓绝。当然,这部电影其实也很适合孩子们来观看。年轻试飞员身上的热血、希望和信念,对于未来一代也尤其具有感召力,这对他们而言,会是一次很好的成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