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科人士的数据迷信与卢克文的流量池文化2022-06-27 03:06 写这一篇文章的灵感,竟然来自十几年前,在浙大读硕士期间,和我打过架的那位室友。十几年前的寒冬,某个雪夜十二点多,我和他大干了一架。从此,被宿管分到不同的宿舍楼。毕业之后,我们更是天各一方。十几年,彼此毫无音讯和来往。前几天,他意外刷到我的公众号文章,并认出作者是我。于是,后台给我留言。人生如戏啊。十几年过去了,回想那场冲突,表层诱因是生活矛盾,深层原因却是文理相轻(他理我文)。十几年之后,当我圆了青少年时代便开始萌发的梦想,走上公共写作之路的时候,接触的读者越多,我便越发现,文理隔阂之深,在某种程度上,撕裂了社会,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们连健康的对话都无法展开,因为掉入裂痕越深,人往往就越偏执。我说,欧美人对待陌生人比较友善。有人向我要数据。我若拿不出来,就是扯淡。我说,日本大多非常有素质和教养。有人向我要数据。我若拿不出来,就是扯淡。我说,中国人的成就感,一大半来自他人的认可,非常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而欧美人的成就感,更多来自自我认同,不在乎外人如何评价自己。有人向我要数据。我若拿不出来,就是扯淡。就连我说,高级知识分子普遍冷漠自私,都有人向我要数据。......我可以断定,如此这般质疑我的人,一般来说,不是没有读过大学,就是理工科出身(注意:我没说绝对是)。我这么说,倒不是贬低理工科专业人士,而是想指出一个我们的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的问题:缺乏通识教育,文科和理科相互隔绝,彼此相互不了解,相互看不起。由于理工科的很多结论是可以用数据来验证了,因此,理工科人士非常容易陷入数据迷信。对一切问题,他们都会产生进行量化的冲动。大多数时候,他们只相信数据。对数据的迷信,导致理工科人士非常容易沦为卢克文的粉丝,因为这个中专生在纵论天下的时候,总是能做到对各类数据信手沾来。由于通识教育的缺失,理工科人士固然培养了“用数据说话”的实证精神,然而,却普遍缺少人文教育所致力于培育的质疑精神。他们过度迷恋数据,却忘了质疑数据本身的真实性。其实,对于很多事情,数据固然很能说明问题,但是,数据往往也是最容易造假的。所以,面对很多问题,我们需要用质疑精神来平衡实证精神。健全的高等教育应该鼓励学生文理兼修,让理工科具备一点质疑精神,让文科生具备一点实证精神。两种灵魂兼具了,才是合格的本科教育。那些动不动向我要数据的理工科粉红,都是对人文学科非常隔膜的人。他们不知道,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很多研究和观察是无法量化的。享誉中外的社会学家费孝通在著作《乡土中国》中,提出了“差序格局”的概念。他认为,在中国乡土社会,人与人之间呈现以亲属关系为主轴的差序格局。每个人都以自己为中心,结成一个网络。这就像一块石头扔到湖水里,以这个石头(个人)为中心点,在四周形成一圈一圈的波纹。波纹远近,标示关系亲疏。费孝通的研究根本不是基于数据分析,而是基于观察和概括。他所提出的“差序格局”的概念,却获得国内外学术界广泛的认可和赞誉。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绝大多数人都认可的观点,都不是来自量化的研究,而是依靠直觉的把握,基于经验的总结。比如,女人比男人爱哭,女人比男人感性,北方人比南方人豪爽,上海人看不起外地人......对于这类问题,无须数据分析,直觉和经验往往更加可靠。动不动向我要数据,未必能证明我是错误的,却暴露了,作为理工科粉红,他们缺乏起码的文科素养。他们崇拜卢克文,却从来不知道冷静下来质疑一下,卢文提供的那些数据是否是为了迎合某些观点而特地量身定做的呢?今天,我写下这篇文章,并非为了否定理工科人士。当我指出,理工科培养的专业人士,普遍缺乏人文学科致力于培养的质疑精神,我并非认定,人文学科培养出来的人,一个个都有健全饱满的质疑精神。作为人文学科的大学教师,我必须斗胆指出,现在大多数大学文科教师的教学模式,恰恰是反质疑精神并扼杀批判性思维的。他们习惯于把原本让学生们自己去百度和谷歌上搜一搜,就搜得出来的所谓“知识”,搬到教学PPT。在课堂上,通过复述,再把PPT上面的“知识”,灌进学生的头脑。整个过程,毫无思辨元素。如果PPT上面的知识是正确的,那还好一点。如果是错误的,那学生只能是越学,越傻,知识不育症越严重。质疑精神缺失造成的后果,业已投射到公共话语空间。理工科人士,因为迷恋数据,被卢克文用数据点缀的文章吸引,却忘了动脑子质疑一下,卢文运用的数据是否可靠真实。文科人士,因为缺乏批判性思维,被卢克文的宏大叙事迷惑,却忘了伸手摸一摸,卢文传递的价值观是否暗含危险。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