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折腾到不折腾—中国曲折的超越之路
实际上,新中国成立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低。1952年,从名义GDP总量来看,中国(大陆)为304.94亿美元,在世界排名第6位,仅次于美国、苏联、英国、法国和德国。
当时,中国GDP是日本的1.77倍,是意大利的1.52倍。中国对日本的出超一直保持到1960年,对意大利的出超保持到1961年,但差距日益缩小,到了1961年被日本超过,1962年被意大利超过。
1961年,日本GDP达到535.43亿美元,而中国为500.57亿美元。
1962年,意大利GDP达到503.84,中国下降为472.09亿美元。
主要原因是“大跃进”的折腾和人民公社的低效率。
统计数据显示,(因为折腾)1960年GDP下降0.35%,1961年下降27.28%,1962年下降5.57%。
随后国民经济步入调整期,或称之为“不折腾期”,才逐步恢复增长,一直保持到1966年“文革”开始。
因为“文革”的大折腾,国民经济大部分时间几乎处于停滞状况,除了1969年至1970年恢复秩序,强调促生产,GDP增长较大外,其余年份不是负增长(1967年-5.67%,1968年-4.06%,1976年-1.59),就是低增长。
所以,在这大折腾的十年间,加拿大、巴西都超越中国。
迈入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再也没有出现政治上的大折腾,国民经济稳步增长。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之后,中国经济保持着两位数的快速增长,不断超越西方发达国家:
2005年,中国GDP超过法国
2006年,超过英国
2007年,超过德国
2010年,超过日本
从此,中国蝉联世界第二大经济体13年之久,和美国一起成为人类历史上仅有两个超过10万亿美元的经济体。
总结这段历史黄金发展的经验,胡总曾用了九个字: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中央提出,我们的伟大目标是,到我们党成立100年时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宣示:只要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胜利实现这一宏伟蓝图和奋斗目标。
“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九字诀,是总结改革开放经验教训最通俗、最家常化的一个表达,朴实无华、简明扼要,但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这是一个政治宣示,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继续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坚强决心和必胜信念。
“不动摇”,就是始终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不动摇,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坚持改革开放的路线不动摇。
“不懈怠”,就是始终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不懈怠,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不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和困难,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复杂变化,都坚定地、持之以恒地发展经济,把改革开放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这里,特别有重要意义的是“不折腾”。
所谓“不折腾”,是指政治上不折腾,不再以阶级斗争为纲,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让人民群众在改革发展中不断得到新的更大的实惠。
不折腾,就是不搞泛意识形态化,用运动方式治理整顿,对搞活经济横挑鼻子竖挑眼,上纲上线。尤其是坚持“两个不动摇”,对民营企业、私人资本、外企的政策,不能“翻烧饼”,更不能把富人当阶级敌人。
不折腾,就是要坚持“不争论”,不必为一些思想观点上的分歧而“折腾”,让实践和时代发展作出正确结论。只有不争论,才能坚持基本路线不动摇。
邓公曾认为,一争论就麻烦了,不问姓资姓社,一切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邓公92年南巡时表明:“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一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
不争论是邓公的一大创举,它彻底解放了全党、全国人民的思想禁锢,更让实践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折腾便会失去发展机会,折腾便会失衡,折腾便会倒退,不折腾才能健康发展。
今天的中国,面临美国和西方的对抗式“竞争”,容不得折腾,也经不起折腾。
从阶级斗争的折腾,到改革开放的不折腾,中国走过了一段艰难旅程,曾一度拉大了与世界的距离。
我们决不允许类似“大跃进”、“文革”的大折腾再次发生!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