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千万别期待父母向你道歉,扎心了

千万别期待父母向你道歉,扎心了

文化

父母一辈子都在等着子女感激,而子女一辈子都在等着父母道歉,结果大概率谁也等不到。在始终等不到父母的一句对不起后,很多子女的第一情绪就是愤怒、失望、悲伤,有些还会开始心存怨怼。

作者:单翼(富叔团队);主播:洛城双子

来源: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原创


2021年底,家庭伦理剧《小敏家》爆火。


剧里有一个场景,令人印象很深。


小敏妈妈提及小敏酗酒的前夫金波时,感慨得说了一句:“真可怜。


深受金波伤害的小敏听到这话,积压多年的情绪一下子爆发:


“妈,你能不能再提他了?要不是你当初使劲撮合我们,他就不是我的前夫。”


“就算他酗酒,他当初可是条件最好的啊。"


听到母亲的话,小敏情绪更加激动:“他当年一喝醉酒就撒酒疯。”


“我当初和你说了多少次,我要离婚,是你一直不同意。”



小敏妈妈态度依旧强硬:“你的意思,就都是我的错,都是我造的孽?



母女两人闹得不欢而散。


这一幕,是不是像极了和父母吵架的我们?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如小敏般与父母据理力争,不是非要与父母一较高下。


正如小敏,她只是想要妈妈为当年的阻扰说一句“对不起”,可是往往要等来父母的一句对不起,却是比登天还难。



要让父母好好道歉,甚至只是说一句对不起,为什么会那么难


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大致有以下三点。


第一点,很多父母不愿低头,是为了维持“好父母”的形象


他们潜意识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为了孩子好,就像上面的小敏妈妈。


她自认为女儿挑选一个家境优越的丈夫就是好的。


她自认劝女儿忍一忍,维持婚姻完整就是好的。


殊不知,这只是她认为的好。


很多父母很容易陷入“为你好”的自我感动逻辑,以此给自己建立一个合理化的心理防御机制。


完美的好父母,又怎么会犯错呢?


在如此的思维下,父母其实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


第二点,很多父母不愿低头,是为了要维护自己的权威


中国式教育下,很多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地位很不对等。


对于习惯占据主导地位的父母,道歉于他们而言就是向孩子低头。


这对于一贯高姿态的他们来说,这不仅会丧失自己的威严,而且孩子还会因此不服从自己的管教。


所以,就算有些家长认识到错误,他们也是打死都不会承认的。


第三点,很多父母缺乏对孩子的同理心


前面说了,很多父母在孩子的面前习惯了“高姿态”,因此他们在思考问题上,很多时候都不曾代入孩子的角度去换位思考


孩子会不会因此委屈,甚至是受到伤害,这些的问题大概率不会被父母重视,他们很容易忽略孩子的感受,也不曾去真正理解孩子的想法。


就算他们道歉,往往也都是敷衍了事,并不是真心道歉,孩子并没有感受到被尊重。


他们要么推卸责任,想把问题都归咎在孩子的身上。


要么姿态高傲,保持着家长式高高在上的态度。


要么转移话题,从不会正面道歉。


就像《小欢喜》里,董文洁在丈夫的建议下,给儿子方一凡道歉。


结果一开口,又是习惯性先让孩子检讨:


“知道自己错了吗?”


“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吗?”


在孩子认错之后,她才又开始检讨自身的错误。


愿意真心检讨自己错误、给孩子好好道歉的家长,真的很少。


更糟糕的是,很多父母还会拒绝道歉,甚是拒绝承认事实。


一被问到,他们就会说:


"有这样的事情么,我已经忘记了。"


"我那么辛苦把你养大,你就揪着那一点点错误?"


正如奇葩说辩手黄执中所说的那样:“这就是典型的中国式家庭,父母一辈子都在等着子女感激,而子女一辈子都在等着父母道歉


在这样的沟通闭环下,受伤害最深的永远只有孩子。




在始终等不到父母的一句对不起后,很多子女的第一情绪就是愤怒、失望、悲伤,有些还会开始心存怨怼


他们很多都是做了很久的心理准备,才积攒起勇气与父母探讨这个问题。


可是,大概率他们希望得到的道歉,很可能永远都等不到


因为我们越愤怒、激动,父母就更容易逃避、开启自我保护机制。


而且在这样的沟通模式下,我们大概率只会再重复童年时的经历。


所以,与其从父母的身上苦寻一个道歉,我们更建议的,是换一个角度思考这个问题。


1、我们可以试着放弃期待


很多的成年子女,之所以会如此难以释怀,是因为他们始终不能忘记心底那个被父母伤害过的自己。


在等不到来自于父母的心理疗愈时,他们很多人也很容易陷入死循环。


这个时候,我们不妨正视这个问题。


这份童年的伤痛,需要对此承担责任的是我们的父母。


如果可以等到父母认错,自然是好。


如果等不到,我们也得试着放弃期待,无需拿父母的错来折磨自身。


2、试着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意见


如果说,幼年时期的我们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办法正面表达自身的意见。


那么成年后的我们,可以试着寻求自己的话语权,向父母表达自己的看法。


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出去住;


在与父母沟通产生分歧时,可以大胆坚定表达自己的看法,不要被轻易动摇。


感到被冒犯时,表达自己的不满。


这些情绪的释放,不仅会有助于我们卸下心底的重担。


3、结束遗憾,完成自我和解


在我们表达自己的情绪时,我们很大程度上渐渐会产生这个想法:


我们的父母其实是有失职的部分。


想要彻底结束这份遗憾,我们就要完成和原生家庭的和解


所谓的和解,并不是指一定要与父母的关系亲密。


这里更强调的,是与自我的和解。


接受原生家庭造成的这份遗憾,并从这份遗憾中思考这背后的意义。


就像由于对儿子采取“军训式”教育被骂惨的杨烁


在节目里,儿子没有和他同一个方向走路,他就让强迫儿子从相反的方向,再走一遍。


儿子选择了喜欢的五号房子,他却冷言冷语。


儿子不会叠衣服,他就对孩子大吼大叫。



在父亲高压的教育下,他儿子时刻神经紧张,害怕父亲突然发火。


而杨烁的这套教育方式,正是完美复刻他父亲的。


杨烁父亲对杨烁的打骂、冤枉,深深刻在了他的心底。



在当时,杨烁可能也只想换得父亲的一句道歉。


可是他迟迟没有等来,因此成年后依旧耿耿于怀。


由于没有得到正面的引导,也使得他在对待自己子女的教育上,不自觉模仿了父亲,将这份伤痛带给了自己的儿子。


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彻底结束这份遗憾,学会尊重我们的子女,多多倾听他们的想法,平等对待他们,而不是让原生家庭的伤痛,再次演变到我们自己的再生家庭上



当我们试着从成人的角度思考这个问题时,我们就会意识到:


生活,不可能总如电视剧上演合家欢的结局。


成长的意义,或许就在于教会我们学会自我疗愈。


这里分享一句我很喜欢的话:

如果命运发给你一手烂牌,没办法,只有想法把它打到最好。而努力,是我们手里最后的底牌,只有它,才可以让原生态家庭给你的痛只是一阵子,而不是一辈子。

点个在看,当我们无法向内探求时,与其苦苦沉溺于原生家庭的伤痛之中,我们不妨向外汲取养分,变得更加独立坚强,靠自己的力量过好自己的人生。


或许你还想看

原来会“骗人”,才是当妈的最高境界

自我牺牲式父母,养不出幸福的孩子

教育最糟糕的状态:不自律的父母,拼命要求孩子

低层次父母喜欢不停地讲道理,高层次父母会做这2件事

从小“被管”和“没被管”的孩子,12岁后,过的是两种人生


作者简介:单翼,富叔团队作者,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图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知乎@富叔,微博@富书,本文首发公众号: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点击 关注富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富书生活馆和你一起提高生活质量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元宇宙巨亏30亿,Facebook股价跳水,扎克伯格心在滴血...最让你抓狂的老一辈育儿建议是什么?网友的回复扎心了为台湾同胞祈祷当妈后,你多久啪啪啪一次?妈妈们的回答扎心了......女人伸手向你要这三件东西,不是想占便宜,而是……警犬殴打网友被“举报”上热搜,慌忙发道歉视频,但…道歉了又没完全道歉?时代洪流,冲向你我向你回眸一笑,你就是我的人了幸好还有雪可以妄议“毒教材”事件被回应全国排查!之后的事扎心了...抱歉,这是性骚扰,不是爽剧3岁孩子泳池溺亡,1年后负责人才肯道歉,却只肯赔一年会费?!近千人感染,又一地暴发疫情,溯源结果扎心了!1月内致3人死亡!娃身上出现这种“小黑痣”,父母千万别大意!出事!47种咖啡被曝致癌!这类咖啡千万别喝,会导致多种疾病!大家千万注意...白色无聊又普通?抱歉,我想让它承包一整个夏天这个省会城市母基金活跃,扎堆招募GP私募大佬频道歉,谁拿走了“时间的玫瑰”当妈前后对比图鉴!我一边笑一边看自己!太太太真实太扎心了!!迷你蝴蝶兰,真可爱!扎心了!哈佛住房新研究,想在大波士顿买得起房,年薪至少得这个数儿...【社会】女子不满马克龙当选,扎邻居车胎泄愤从普京道歉,到犹太人兜底来了​!百亿A股董事长发话:员工炒股,亏了算我的!开盘大涨,网友吵翻了!又一百亿私募大佬道歉,源乐晟曾晓洁:估值处于底部区间“抱歉,你的植物分析图太丑了!”墨西哥Riviera Maya玛雅海滨之旅(序)简介-照片预览陌上花开821 百变女生罗四月向你发出处对象邀请“女儿说,你们都偏心弟弟,我讨厌你们”:二孩家庭最深的隐痛,看完太扎心了!四川芦山6.1级地震,多人死伤!寒夜里,一群站在路边的孩子扎心了郑州大学校花翻墙出校约会,致5000人隔离,之后的事扎心了……战争不是浪漫【岛叔说】市委书记因“西湖换柳”道歉,此事值得深思慌了,扎堆卖房中国导演黄树立作品《当我望向你的时候》获戛纳酷儿棕榈最佳短片奖身体出现哪些信号,代表心脏在向你求救?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