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票疯涨,飞机餐怎么更难吃了?
“好久没见到这么多人了。”
只不过,机票涨了,服务却好像还没跟上。
飞机票动辄上千,飞机餐却好像还是那些糊弄人的盒饭。
图源:微博
为什么机票这么贵,飞机餐却可以这么难吃?
在社交平台的搜索栏输入飞机餐,第一个跳出来的联想词就是难吃。
这两个词的捆绑深度,不亚于牛顿和他的苹果。
当然,乘客们说的“难吃”,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吐槽经济舱的标准正餐。毕竟在商务舱和头等舱,多少还有钞能力的显灵。
飞机餐的难吃程度,一度拉低了游客们对于美食的感知阈值。
在万米高空上,人们抛弃了对食物“食材新鲜”“色味兼备”的严格要求。
“能入口”,就是他们对于飞机餐的最高赞美。
各项航空指标得分中,机上餐饮排倒数第二/图源:微博
好吃的飞机餐凤毛麟角,难吃的飞机餐,各有各的千奇百怪。
在地上听过的菜名,到天上后就仿佛出现了变异。
这是来自三亚的海南鸡饭:
图源:小红书@甜甜圈、@蟹球球(已获授权)
这是飞机餐发放的海南鸡饭:
图源:小红书@Teta Im Khalil(已获授权)
米饭以黏腻的姿态挤在一起,鸡肉仿佛遭受过酷刑一般软成烂泥。
掀开盖子的那一刻,先是水汽铺面,然后是令人犹豫的鸡油和油煎蔬菜味。
即便是在《航空公司服务测评报告》中,被评为餐饮服务榜首的川航,在一些乘客眼里其实“也不过如此”。
川航飞机餐又被称为“养猪餐”,主打量管够,让你空着腹上飞机,扶着腰下飞机。
餐食的花样从麻婆豆腐到回锅肉,从小泡菜到花生米……
不过人们对川航点赞更多的是:
空姐居然会端着罐子,给每个人舀一勺老干妈。
是的,“一勺老干妈”对于游客来说,已经是飞机餐阴影之下最后的曙光。
如果吃遍各大航空公司的飞机餐,你会发现无论是东北牛肉面还是江浙沪的鸡肉饭,全国各地的美食在飞机上完成了高度统一:
飞机餐上的中餐:被油和水浸成渣的饭和面、看不清本体的肉,再佐以已经快要被闷烂褪色的蔬菜。
图源:微博@萝琝(已获授权)
飞机上的西餐:内含不明肉料的盲盒三明治,辅以冰凉的沙拉和酸奶,外加两根胡萝卜,一整个清心寡欲。
盲盒三明治,你永远也不知道里面究竟夹的啥/编辑供图
简单来说,色、香、味没有一样在线。
飞机餐促使人们找到了食物最本真的功能:不被饿死,就是胜利。
就离谱/图源:小红书
其实,往前倒个几十年,飞机餐也曾有过奢华美味的高光时刻。
最早的飞机餐出现于1919年,当一战战火结束后,各国对于轰炸机的需求降低,英国军火商谋求新的利润,于是把它们改造成从英国飞往欧洲大陆的客机。
因为启程时正好是中午,所以飞机上会售卖无须加热的食物,包括一些三明治和水果,飞机餐由此诞生。
1936年之前,飞机上提供的都是便于携带和分发的冷食,直到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在飞机上设立了厨房,旅客们吃上了一口热饭。
图源:周为民,孙明.民航食品概述与客舱服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 (下同)
但是这口饭并不容易,烹饪历史学家理查德·福斯曾在《空中的食品:令人吃惊的航空餐饮历史》一书中提及:
由于飞机的气密性差,“有时候甚至会为了食用午餐而降落,在航班挂架或在餐桌上为客户提供餐食,而飞机则在加油后继续完成剩余的行程。”
终于到50年代之后,泛美航空在飞机上引入了5分钟加热烤箱,这个号称“300秒内快速加热”的技术彻底结束了飞机的冷餐时代。
大厨会推着餐车,在机舱内为乘客现场切鲑鱼和火腿,不仅有摆盘精致的龙虾、烟熏三文鱼、鱼子酱,还有无限量供应的香槟或红酒。
泛美航空一则广告中说:“高级厨师亲手制作精美餐品,让您获得高级餐厅享受。”飞机餐被航空公司赋予了奢侈品的地位。
图源:民航食品概述与客舱服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
彼时,刚刚起步的中国民航业,也在美食上铆足了劲:
尽管技术上暂时落后,但丰富的种类和特产依旧能够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984年坐飞机,上海飞厦门,飞机上给了金利来领带。”
“兰州飞上海,香烟多是5支装的凤凰,还会发一把扇子之类的纪念品。”
“水果糖也是随便吃的。”
老国货品牌大白兔奶糖、中华和熊猫牌香烟,都包含在餐食的份例之内。空手上飞机,也能“满载而归”。
饮料除了橘子汁、可乐,还有一位重量级嘉宾——茅台。1975年,乘坐民航国际航班的乘客能免费获赠一瓶茅台酒。
1989年起,飞机上不再提供茅台/图源:民航食品概述与客舱服务[M].清华大学出版社.
对于乘客们来讲,这不仅仅是一趟高效省时的空中旅行,也是一场美食的盛宴和味觉的享受。
80年代民航改革后,新诞生的航空配餐公司承接了飞机餐的服务。
航空餐食的标准逐渐和国际接轨,不仅有烧海参、烧鱼肚、油焖虾、北京烤鸭之类的特色菜,煎牛排、奶油虾球、鹅肝酱,日式照烧鸡之类的外国菜也被纳入菜单之中。
中式和西式的菜品种类繁复,说是“空中满汉全席”也不为过。
不仅有豪华正餐,飞机上还供应琳琅满目的糕点和下午茶,红酒、普洱、龙井应有尽有。
在那个年代,能乘坐一次飞机、吃上一份飞机餐,绝对是一种高级的享受。
茅台、海参,再到如今的两片面包,飞机餐究竟经历了什么?
两片薄得可怜的吐司/图源:微博@Hello一星期(已获授权)
飞机餐为什么越来越难吃了?
飞机餐被吐槽缩水、变难吃,背后是航空公司“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首先,就是摆在眼前的成本问题。
据中国民航报,要在一万多米高空的狭小机舱里安装一套厨房设备,可能需要拆掉飞机上的10个座位,意味着一趟飞行就少了10张票的利润;
厨师的工资、菜品的储存以及落地之后清扫飞机的时间和人力,都是不可忽视的大笔支出。
图源:图虫创意
一边是食材、人力、时间成本的增长,一边是乘客对机票价格愈发在意,航空公司之间的价格战也初露端倪。
航空公司的选择是:把餐食外包给餐饮公司,做成只需要在飞机上简单加热的锡纸便当。
这样的便当和预制菜相似,食物需要经历工厂的预制、运输、二次加热等多个流程,才能发放到乘客的手中,成为了现在我们常看到的飞机餐:
被水蒸气焖烂的米饭和面条,已经变色的蔬菜和口感欠佳的肉类。
尤其是在刚刚过去的几年,对于收效不佳的航空公司来说,降本增效更是迫在眉睫。
对航空公司来说,降本增效尤为重要/图源:棱镜
当飞机和燃油的固定成本无法减少,人力成本的支出牵扯范围过广,餐食的成本成为相对容易削减的开支。
据报道,财报显示国航、东航和南航为每位乘客支付的航食成本在24-34元之间。
而根据运送的旅客数量和净利润推算,如果每份飞机餐成本能减少1块钱,每年至少能为航空公司省下一个亿。
图源:图虫创意
当然,除了航司本身提供的餐食,乘客在高空中的“身体变化”,同样也是“飞机餐不够美味”的重要原因之一。
或许你也有过类似的感受,好像一飞到天上,自己就变成了没有食欲的“神仙”。
高海拔飞行时,客舱内环境其实非常干燥,12%的湿度甚至比大多数的沙漠还要干。
干燥空气最先影响嗅觉,我们对于食物的甜味和咸味的敏感度会降低大概30%。除了干燥,高空中的噪音同样会让人味觉下降。
多种因素的组合下,让本就不太好吃的飞机餐变得更难以下咽了。
飞机餐啥都好,唯一的缺点就是“不好吃”/图源:微博@红丝绒猪血糕(已获授权)
飞机餐的难吃年年被吐槽,社交平台上的航空餐饮测评总是热度不减,足以见得大家对于它的关注。
上世纪末,只有少数有钱人才能买得起一张飞机票;如今,“空中体验”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对于五一往返的打工人来说,在那段无社交、无网络的空中旅途中,飞机餐仍是为数不多的期待。
五一假期刚过,旅游业的复苏肉眼可见。当一切渐渐回暖时,人们也期待着未来能在漫漫飞行路上,“吃点好的”。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