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检测赛道的好日子到头了吗?
每天5700万管,每月近50亿检测人次,这是项公共服务品,背后是一门大生意。
2020年是全球的至暗夜,却是基因检测企业的造富时刻。
疫情爆发,催生了三个红利行业——口罩、疫苗、核酸检测。
随着核酸检测常态化及大城市15分钟核酸“采样圈”的要求,核酸检测已成为保障公共安全的基础设施和硬性标准,更是居民的生活日常。
新冠疫情以来,我国已完成约115亿次核酸检测,截至5月11日,全国核酸检测能力每天近5700万管。
随着近几月疫情频繁在诸如深圳、广州、上海、北京等城市爆发,以一线城市2天一检、二线城市3天一检、三线以下城市7天一检的频率估算,每个月的检测人数将达到约49亿-68.6亿人次,核酸检测的市场规模急速膨胀。
据国盛证券预计,其规模约在1200亿元~4600亿元。
庞大的核酸检测人次背后,是同样庞大的医学检测相关机构。天眼查数据显示,国内现存3.4万家医学检测相关企业。
在这条千亿赛道上,并不是所有企业都能雨露均沾。营收最高的前三名,分别是迪安诊断、金域医学和达安基因。
按照2020-2021年两年计算,上述三家公司疫情期间营收累计分别为237亿元、201亿元、130亿元,累计净利润分别超过19亿元、37亿元、60亿元。
与2019年相比,迪安诊断、金域医学2021年的净利润,分别为两年前的近4、5倍多;达安基因更是扭亏为盈,从亏损4700多万,转为盈利36.18亿元!
今年第一季度,核酸检测龙头企业虽然业绩增速集体踩下刹车,但毛利率依然较高,尤其是达安基因,毛利率超过了70%。
只要赶上了这波红利,企业可说赚得盆满钵满,很多头部企业如泛生子、贝瑞基因等都是因为判断失误而错失入局良机,等再去研发注册产品,市场蛋糕已经被瓜分殆尽了。
分到一杯羹的企业赢在了两个字:快,早。
1993年,PCR技术的发明者凯利·穆利斯获得诺贝尔化学奖,PCR技术在国外获得空前发展。
PCR也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用于放大扩增特定DNA片段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不论是历史人物残骸、化石中的古生物还是几十年前凶手遗留的毛发,只要能剥离出一点DNA,都可以通过PCR技术加以放大,使其成为“微量证据”。
到了90年代中期,国内PCR市场也迎来发展热潮,国内第三方医学检测的首批淘金者,正是从此开启了下海之路。
除了达安基因、金域科学这样深耕行业20多年的龙头之外,还有乘着疫情崛起的黑马。
比如,圣湘生物在2015年还背负巨债,2017年债务重组后好不容易起死回生,2019年之前业务都勉强徘徊在4亿左右。
但到了2020年1月,其核酸检测试剂进入全国首批获批名单,仅用不到6个月就火速登陆科创板、成为“抗疫第一股”。
当年,其营收暴增12倍,利润增长65倍。其中核酸检测业绩占比76.6%,光核酸试剂就带来20亿纯利润。
之江生物步其后尘,同样也是从籍籍无名的小公司变身为上市明星,2020年营收超过20亿,利润高达11亿,总市值一度达到140亿。
投资大师查理·芒格曾说过:
“判断一门生意是不是好生意,要问这样的情况能持续多久。”
核酸检测的增长逻辑,其实并不复杂:一个原本稳定的供给侧(甚至并不存在),突然遭遇了被疫情迅速放大的需求侧,供需之间的巨大落差,瞬间创造了一个行业的风口。
这个行业虽然令人羡慕,却并不持久。
曾经交出过漂亮成绩单的圣湘生物和之江生物,2021年,营收同比大幅下降,前六位都没进。
新冠病毒检测试剂集采,是导致核酸检测公司业绩下滑的主因。
2020年5月武汉市开展了全国首次普筛,覆盖人群990万,耗资超过9亿,核酸检测市场正是从那时兴起。
但核酸检测企业营收的快速攀升,并不完全是取决于庞大人数,前期核酸检测的高价,才是增长的强劲助攻。
核酸检测试剂的平均成本并不高,最开始武汉疫情单人单检200元的定价。
按开源证券测算,华大基因2020年的新冠检测试剂单盒净利润就能高达50元,达安基因2020年核酸试剂毛利率高达85.39%。
再加之早期市场核酸检测机制不稳定,黄牛倒卖乱象猖獗,一个24小时出结果的名额可以卖到1780元的高价,核酸检测市场高速膨胀的红利期,市场乱象纷繁。
然而,不出一年,市场就发生了剧变。
自从北京开启大规模采检,单人单检价格已经从最初的200元下调至每人19.7元,多人混检每样本3.4元,全国新冠检测的需求持续升高,价格却缩水近10倍。
核酸检测企业的利润一再被挤压,黄金时代一去不复返。
作为常态化“刚需”,核酸检测服务已具备了“水与电”的公共服务品属性。
一边是核酸检测价格大幅下调,另一边则是抗原检测新赛道的崛起。
在中国推行的核酸检测途经是有“新冠检测金标准”之称的PCR方法,而另一种相对便捷的途径则是基于免疫学的新冠抗原检测。
抗原检测不需要专业设备和手法,提供元件即可完成自测,常规PCR方法则需要6-16小时出结果,抗原检测仅需5-10分钟即可,虽然准确率低于PCR,但方便快捷优势占了上风。
今年3月1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消息以“PCR为主、抗原检测为辅”分级诊断试行抗原检测,目前上海、广州、吉林等地都已经展开。
参考海外每月2次的最低发放频率计算,国内抗原检测市场一年的市场规模,预计也有望超过1000亿。
但是,抗原检测试剂是以政府采购为主、免费提供群众使用,这意味着到产能稳定期,中间费用率和毛利率依然不会太高。
核酸检测技术最主要的门槛是资质审核,本身技术壁垒并不高,这就导致了核酸检测机构拥挤不堪的局面。
截至2021年年底,共批准新冠病毒检测试剂68个,其中包括34个核酸检测试剂、31个抗体检测试剂、3个抗原检测试剂。
但随着降价趋势愈演愈烈,行业洗牌加剧,市场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2021年中国新增的检测试剂相关企业超过210家,到了2022年年初,新增相关企业仅4家,同比去年减少了96%。
频次再无上升空间、利润却屡创新低,核酸检测的红利,其实已经可以看到明显的天花板了。
接下来,是等待一些新故事开始的时候了。
这个新风向,就是分子诊断。
分子诊断可以细分为四个市场:遗传病检测、感染性疾病、肿瘤分子诊断和药物基因组学。其优势就在于灵敏度高、速度快、检测全面,同时特异性强。
它的作用简要概括就是:既能针对产生疾病的基因进行准确诊断,还可以对疾病易感性做出预估。
在新冠期间,二级以上的医院和第三方ICL新建了约10000家PCR实验室,这些“巨资”所建不会空置,成熟的核酸检测企业前期生产线已经完成,平移到分子诊断及其它项目只需要后期再投入研发及注册,生产成本不会太高。
2013-2019年,国内分子诊断市场从25.4亿元增至132.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31.63%,虽然仅占全球规模的16.86%,但增速约为全球增速的2.6倍。
据预测,2024年该市场规模将能达到330亿,2030年分子诊断将成为体外诊断(IVD)行业最大的市场。
虽然我国分子诊断行业起步较晚、格局分散,但各家龙头企业正纷纷拿出看家本领,这个赛道的可增长性依旧十分可观。
比如,擅长肿瘤防控服务、诊断的艾德生物,以及华大基因等龙头企业,纷纷提前布局技术和专利,抢占红海市场。
在感染性疾病领域,之江生物开发的400余种分子诊断试剂和仪器设备,覆盖了大多数国家法定传染病,如高危型HPV、呼吸道类等,产品远销全球多个国家。
接棒核酸检测,下一个造富神话,或许正在路上。
“点赞”是喜欢,“在看分享”是真爱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