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嘉宾Cecilia赛茜,作为牛津大学知名华人女辩手,或许早在2018年就因为她惊艳四座的辩论赛视频在留学圈里为人所知。
在那场围绕《科技帝国的崛起是否会威胁社会发展》的辩论中,18岁的她成为了全世界好奇的焦点,她的视频在国内外社交媒体广为流传,吸引到央视、凤凰卫视和纽约时报等先后对她进行了新闻报道。
但此刻,我们不再通过新闻媒体的碎片信息了解她。而是跟随着她的节奏,聆听这位牛津女孩背后更真实的故事。
是什么经历,成就了这位女孩?
又是怎样的力量,蕴藏着掌握人生的真挚奥秘?
刚去英国时,陌生的社会文化环境和语言障碍无疑给了我当头一棒。
从高中“不及格的差生”到牛津大学的优等生,我相信许多人都会对这个转变感到好奇。
我所在的高中并不是一所在英国排名较高的高中,相反,每一年这所学校几乎都没有人能进牛津。因此学校是没有给学生安排模拟面试的,对此做法我认为并不公平。
实际上,这是一种偏见——默认了这样一所不太好的高中的中国女孩无法在异国他乡获得进入牛津的机会。我认为:每个人都可能在某个瞬间成为少数,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在认清当下之后利用身边的资源,去打破和突破现状。
因此,我主动与高中主任谈判,希望能获得更多的校内模拟面试机会。在争取到一次又一次的模拟面试机会之后,我在这几次训练中获得了更多的牛津申请经验。
牛津大学的面试是一个戏剧化的过程。在经历了众多面试之后,我发现最可怕的挑战永远不是题目的难度,而是你在紧张过度后陷入的大脑空白的状态。
牛津面试只有三十分钟时间,这就要求我的每个回答精准且有深度,否则就会错失一个弥补的机会。我在这之前进行了大概十五场模拟面试,加上之后的求职面试,可以说有了几十场面试的经历,而牛津大学的面试是我唯一一次大脑停机的状态。
“这三幅不同的图,究竟和地理有着怎样的关系?”
我停机了六秒时间,完全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六秒之后我才缓过来,并且冷静地思考这个问题的内核,以及真正表达对于地理这门学科的理解。
“这三幅图是mind map,也就是人脑海里的路线。这代表了三个来自不同家庭背景的孩子。家庭背景最好的孩子对世界有对好的了解,可以给出不同地区明确的地理概念。而贫穷孩子从没去过这个地方,对世界的认知却是茫然的一个个点。”
这启发了我,即使在最重要的人生时刻陷入了低谷,只要冷静,就一定能靠自己的力量走出来,这给予了我之后的面试太多力量:无论问题有多么难,我都不会再有空白状态,而是努力从低谷攀上,化险为夷。
最终在2017年,我被牛津大学的地理学专业录取。
在我进入牛津大学的前两年,我并没有把学业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我当时最感兴趣的事情是牛津辩论社的社团,这是我当时心中排第一的事情,而学业可以说是摆在了我心里的最后一位。
最后一年,我才开始把学业放在了一等的位置。可是正当我准备冲刺复习的时候,意外的疫情降临,迫使我在医院中隔离了两个多月。在那里没有我原本习惯的图书馆,我只能从废弃的抢救室里搬出些桌子和椅子,同时那里也没有网,让原本就不方便的学习环境更是雪上加霜。收到最终成绩的时候,我已经毕业后进入职场一个月了。当时我的妈妈正在厨房做饭,我看到最高荣誉后的一声尖叫差点把她吓到:当时完全是难以置信的心情,简直不敢相信眼前那一行小小的英文字。但是我同时也感到了无比的激动: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我受到了太多的质疑,会有同学甚至是院系老师觉得我每天没有把精力放在学业上,而是其他社团,自然也不配永远优秀的成绩。当时我的规划是在牛津地理考试第三年成绩权重占比较大的前提下,大一大二多参与我感兴趣且实用的实践,第三年再重点冲刺成绩。尽管受到很多质疑,但我还是坚持自己的步伐,并且收获了理想的结局。这也让我认识到,在这个十分“卷”的时代,我们很有可能因此少了自己的步伐,多了些迷茫。然而,只有坚信自己的目标,在自己坚信对的时间做应该做的事情,才能在压力和匆忙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节奏。适当的时间规划尤为重要。我习惯于实施具体的目标分解计划(在每一个月、半年与一年中设定目标),同时在每个节点反思自己的进步与不足。这样的习惯让我实现了进入梦校牛津的目标,学业中学生生涯的每个绩点理想值,以及进入职场的追求。如果一个人的人生在一开始就被设定好了未来的去向,那这会有多么无趣呀!对我而言,我从来没有给自己设定任何的框架或是束缚,而是真正地依照本能寻找自己的爱好,尽管【地理专业】和【金融专业】这两个词语可能是旁人眼中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选择。每当面临选择的时候,我会思考一个词——“价值取向”:我会经常问自己到底把什么看作最重要或是次要的。这没有办法替他人回答或是向别人请教,而是需要遵从自己内心的需求之中发掘。在选择地理专业的时候,我的价值排序——对这门学科本身的热爱远大于学科发展的前途或是未来的就业方向。虽然说地理学科是一个没有直接就业导向的学科,但是这份热爱让我的大学生活成为了我最快乐的时代。所以我想说的是“选择”一直是一门艺术:我们的人生有太多选择,从到哪里上学到学科与工作等,但怎样才算是一门优秀的艺术呢?这可能就需要问问我们的内心了。然而在毕业后,我成为了一名投资人,这当中也会受到很多质疑,一个学地理的怎么会能做金融相关的职业?而我是带着一种成长型思维去看待这件事情。我从来不认为自己不可以跨行跨业,只要有一个实际目标,凡事皆有可能。在学地理的过程中,我实际也积累了大量的学习与思维能力,这大大帮助了我学习金融领域的硬核知识。基本的专业知识可以通过网上的学习资料去了解,而学习能力、逻辑性与商业头脑显得更加重要。跨行业对我而言也不是一个赶风头的行为,而是向着自己的憧憬前进。从地理转到金融,我花了大约两周的时间把专业知识学了下来。最终,我意识到科技投资人可能会是我最喜欢的身份。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份我可以做一辈子的职业。寻找到商业与个人满足的平衡,可以说是职业选择的终极目标了。我也希望我的经历能带给读者更多的“释怀”,它能让你看到一个女孩是如何通过明确的目标建立,一步一步实现阶段性的成就,进入到职场,度过跨行业的迷茫期最终收获属于自己的力量。我是一个喜爱并且敢于通过外界来寻找答案或方向的人,毕竟一个人走过的路与看过的书都是有限的,但他人的故事与经验是取之不尽的。因此对我而言,不论是做自媒体还是写书,都是产出内容。在做博主之后,我会收到许多大学的学弟学妹的问题,例如如何选择学科、如何增加自信、如何更加自律等等。在回答的过程中,我发现许多思路都是相通的,那为何不把它们整理起来,形成一本每个人都可以从书架上拿下来阅读的书呢?因此我写下了《牛津女孩》这本书。它不仅仅包含了牛津大学学校生活的干货,更有我在职场中的感悟。大学毕业后第一年我在伦敦M&A做分析师:这是投行与金融领域中最累的职务,往往每周的工作量都会达到70到100个小时。但是每个周六或周日打开电脑写书是我最轻松愉快的时刻。在那一刻,我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从回忆中汲取与总结我过往克服种种困难的力量,并把它传递给不同背景的读者。这份力量的核心在于从少数中脱颖而出,在很多场合中,我都是唯一的华人或是少数的女性之一。在职场中,如果你的前辈是一位白人男性,那么他就更可能提拔与他拥有相似背景的员工而不是没有太多共通点的你。这个时候,尽管你拥有卓越的工作能力,却依然面临着不被重用的极大可能性,这似乎是一个悲哀的现实,但不能成为消极懈怠的借口或是自怨自艾的理由。当面对这些阻碍与自我怀疑时,力量的重要性便是永远相信自己的能力。我希望我切身体会而来的许多经验能够真正帮助大家实现自己想要的一切,同时收获自律与自信的力量。力量从何而来?它源自内心,而非职业、种族、原生环境种种。第一次认识赛茜,是从牛津辩论女孩开始,到如今,她的自传《牛津女孩》问世。一切似乎都没有变——那股内心的使命感与憧憬力量始终没有流逝。一切也似乎都已经改变——从领域的跨越,到心态的转变,再到经验的积累,时间赋予了那个无畏女孩更多的智慧与勇气。牛津女孩赛茜的故事,值得每个人一读,或许你也能在某个时刻,寻找到豁然开朗的另一个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