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研学能不能成,就差这点了......
时间一周又一周,过得好快,转眼距离我带叮当去北京体验北斗的人文历史地理研学👉目前只能打75分的研学体验,为什么我依然有勇气分享 已经20多天了。
上个月从北京回来后,我整理了近7000字的报告给北斗,后续的讨论也是基于这份报告,里面包括了咱们读者的建议👇
经过和北斗在群里的无数轮讨论、修改和完善,目前对吃、住、景点、交通、人数等,基本上确定了。唯一卡壳的在于研学讲师这块,我会如实和大家说说目前我纠结的点,也请大家最后帮忙投投票~
大家对研学一直都比较关注,所以这期间我有进展也会发朋友圈:
不少读者都挺关注,今天我就整理成文章来汇报下~
1. 关于研学年龄段 / age
亲子营:7周岁以上。
单飞营:9周岁以上。
亲子营和单飞营的读者呼声都比较高,所以打算两种都开团。
北斗老师建议亲子营5周岁以上,单飞营7周岁以上,但我觉得孩子年龄大一些比较好。
一方面,说句实话,从我带叮当去研学的体验来说,还是建议孩子有些历史、地理等知识积累,这样更能理解北京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和老师互动会更好;
另一方面,大孩子自理能力强,不管是生活老师还是家长自己照顾,都会方便。满满的行程除了研学,也是对体力的考验,孩子太小会吃不消,家长也会比较吃力。
单飞营,建议小学三年级或以上。如果之前有单飞经验的娃,家长顾虑会少一些,我和北斗老师也强调了,到时候得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去机场或火车站接送。
如果没有单飞过,家长又不放心的话,也可以自己送,就是成本高一些,或直接选择亲子营。
这两个营地的形式先告诉大家,方便你们做规划。
2. 只做20人精品小团/ Group
这期间,我们调查了一圈市面上的研学机构,推36人团的最多,30人的也有一些,很少有做小团的,因为总成本核算到每一个孩子的成本会更高。
👇最开始北斗老师给我对比了一下
36个人和20个人的成本
硬成本指的是酒店、交通等
但我还是和北斗强调,人数多体验就不好,乌压压一片,不好带队,也不方便和老师互动,36个人太多了。我不管别的机构怎么样,我需要对信任我的读者负责,给他们好的体验。
所以哪怕后面成本再一次核算后,我依然坚持20个人的小团。
不求做多大规模,既然我要做,就只想做有品质、有口皆碑的研学产品。
最终团购价还没核算出来,因为我们还有一些没确定,但我肯定会尽我所能,给大家实惠。
即使我们的价格和别的机构差不多,但在人数和体验上,我希望我们会更有优势。
👇当然只要能薅羊毛的地方
我也绝不手软
比如已经把北斗讲师的费用给薅了
3. 关于研学定位和路线 / Route
这次我们的研学定位,是将北京的历史、文化和北斗的地理资源结合起来,带孩子沉浸式了解首都的文化和历史,现代和科技,领略她的古老和创新。
4月份我和叮当一起体验的行程:
正式研学是7天6晚,经过几轮讨论和修改后,我们暂定如下:
北大清华和国博,没法百分百保证能去
这次行程基本上把北京知名的景点全涵盖了,和人文历史地理主题紧密贴合,我真的是一个都舍不得丢的那种。
但目前清华北大和国博比较难确定。我和北斗会努力去沟通联系,想办法让大家去,但不能百分百保证。如果到时候能去了,咱们就修改行程。
北大清华在疫情期间参观是严格管控的,目前政策还没出来。考虑到暑假人多可能还是会限制,如果实在去不了,我们会按照备选方案走。
国家博物馆因为不接受团体预约,只能个人预约,我们到时候会硬抢请好多人一起定好闹钟死命抢的那种,但能不能抢到真的靠手速和网速,还有运气。总之,我们一定会尽全力去抢。
如果真抢不到的话,只能用备选方案,去孔庙国子监或者其他景点。
增加军事博物馆
军事博物馆,是除北大清华之外,上次读者提到最多的景点了。五一期间我看朋友圈去北京的都去打卡了军博,从口碑来看,确实也挺好的,我们把它加进去了。
晚上的研学沙龙主题更丰富,
且邀请了知名专家、学者。
正式研学沙龙,主题会更丰富,除了大牛老师的古建筑专题,还有其他人文、地理的,且每一个主题都有固定主讲老师,主讲老师都是这个领域的权威专家。
比如24节气沙龙,邀请了国内知名的24节气的专家唐志强做主讲人。他是国内二十四节气研究领域的权威专家,也是二十四节气国家级非遗申报书起草人。
👇唐老师在厦门的某小学做演讲
唐老师现担任中国农业博物馆农业历史研究部主任,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二十四节气保护传承联盟秘书长,北京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丝绸之路文化交流项目农业与美食专家组员。
作为二十四节气国家级非遗申报书起草人,执笔申报的农历二十四节气项目,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由国务院公布;参与推动二十四节气单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组织编撰出版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二十四节气》丛书、《二十四节气经典谚语释义》《二十四节气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著作,为推动二十四节气的研究、保护和传承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另外,地理主题沙龙请了北斗资历深的讲师,估计还会邀请一些作家或出版人等加入,目前还在洽谈中。
沙龙的重要性,仅次于白天的研学,它不仅会帮孩子回顾总结白天行程,也会有更多拓展,让孩子们学得更扎实。
数字地球实验室,改为研学沙龙
本来计划是去数字地球实验室展厅的,但正式研学人比较多,展厅小,拥挤,体验不好。所以我们会把数字地球体验放在酒店会议室,以研学沙龙的形式展开。
除了原先展厅里那些公司和业务介绍的展示灯箱看不到,其他可以参与的部分,都是一样的,甚至内容会更丰富。
除了叮当上次体验的,到时候现场还有一个数字地球,让孩子上去操作,体验。
不是特别经典的,都去掉了。
我们第一天去前门大街的百年老字号广誉远做香囊和山楂丸,虽然是不错的研学点,但大家看了游记不感冒,加上其它行程很满,所以干脆取消了。
环球影视城,我4月份特地选了工作日去的,结果都挤得要命。考虑到暑期人更多,排队会排到怀疑生命,而且和我们人文历史地理主题不是特别契合,所以这次也没有放在行程里面。
另外,天坛我们去的时候在维修,也要到年底才好,之前读者建议别去了,但我觉得去了北京天坛是必须要去的,孩子们可对比下天坛和故宫不同的建筑风格,了解天坛的作用,还是很涨知识的,契合研学主题,所以加了进去。
即使不能进到里面,从外面讲建筑、讲历史等,也可以收获满满。
也提醒下大家,暑期景点门票和酒店等确实紧张,大家如果自己去的话,也建议早点预定。
4. 关于酒店 / Hotel
4月份体验时,我最不满意的就是酒店。虽然住的那家酒店名字高大上,4星级,二环,地段不错,但卫生、装修、服务等,真让我忍不住吐槽。
👇这是当时拍的一些照片
装修很陈旧先不说,服务质量也不好,卫生更是糟糕。
水槽脏到我一星期没敢洗衣服
当时一起去的同学妈妈
也拍了一些没法忍受的细节👇
所以我后续也和北斗负责人一起去踩点其它酒店。其中一家准五星酒店,从大堂到房间、会议室、餐厅等都认真考察了一遍,基本达到我心目中的理想值。
👇无滤镜实拍
酒店
大堂
餐
厅
会议
大厅
房
间
卫生间
toilet
👇角角落落我都去看了一遍
每天研学行程满满,体力和脑力是大消耗,晚上回来在一个舒心的房间里面好好睡一觉,还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在体验了不太好的酒店之后,我就越发想要找一个舒服的。
后面谈的这家准五星酒店在五环,虽然没那么市中心,但有一半景点因为这酒店的位置,反而近了一点,所以也算是平衡了。
这家酒店平时房价650,暑假期间750元。北斗努力去谈了好几轮,最后才谈到500元一晚(含双早),如果不是提前交定金签合同,把房间锁定,不然到暑假,一个房间都订不到。我也了解到,北京很多酒店表示已经不接待研学和夏令营了,因为他们暑假根本不愁销售……
这样算下来,光是酒店,6个晚上已经3000元的成本了,研学的大头。另外,午餐晚餐吃饭每天最少也要100元吧,再算上交通费,各个景点的门票、研学老师费用等,其实都是硬成本。
5. 现在卡在研学讲师这块 / Teacher
研学路线和课程设计已经都差不多了,接下去就是不断打磨、完善、最终敲定。
目前我们和北斗老师们卡壳的点,就是研学讲师了。
讲师,对研学来说,不用说大家也知道有多重要。所以我和北斗明确了我对老师的要求:
⭕️ 有历史、地理、中文等方面的专业背景;
⭕️ 学历高,综合素质好;
⭕️ 有丰富的带孩子研学的经验,和孩子互动好;
⭕️ 亲和力好,是加分项。
👇我在沟通群里,强调了好多次
而北斗老师们根据他们的经验,以及他们接触过的师资资源,觉得有丰富的带团经验,尤其是带研学团的,工作在一线的老师会比较好。
他们不一定是学这些专业的,但对景点也熟悉,和孩子互动会很不错,控场能力强。专家虽学历高,但不一定可以带团,因为没有带团经验,和孩子的互动可能都不如研学讲师。
他们给我提供了一份备选老师清单,都是北京金牌研学讲师,活跃在一线。有些老师给国外政要讲过北京的历史和文化;有的老师一周要跑3次居庸关……对北京和各个景点都非常熟悉,和孩子互动也有经验。
因为这个事情,我们起码争执了2个星期也没定下来。我觉得再这么争执下去,那研学团肯定就没有办法继续了。
最好的解决方案,肯定是按照我的要求,找到既知识渊博、又幽默风趣能和孩子互动,还能有亲和力和耐心的老师(好像我的要求很高......)但如果尽力找了,实在找不到,也还有两种选择。
所以想来问问大家的意见,你会更倾向选择哪种老师?麻烦投个票,我们会根据大家的选择,推进项目。
以上,就是近20天的工作汇报。
走到这一步,才发现是我想简单了。从最初的体验,到后期的每一个流程,参与进来才发现庞大又繁琐,复杂中还带着不确定性,好几次我都打退堂鼓了。
不过既然开始了,就好好做。如果能顺利进行,北京是第一站,后续才会考虑走更多的历史名都。
如果这次实在达不到理想值,延期和放弃也是有可能的。只能尽我们努力,暑假可以成行,大家如果有其他好的建议,也欢迎在评论区留言给我。
封面插画:日本插画家 Yukiko Noritake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