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了!黑皮肤脏辫美人鱼占领全球迪士尼,就差上海了!网友:安徒生都气活了......
最近,一直被大众热烈讨论的电影《小美人鱼》终于在中国市场上映了,但是票房市场却是少得可怜,不少人笑称《小美人鱼》的观众花名册就是一份全国媒体人普查名单。
Boxoffice Mojo
当大家还在讨(吐)论(槽)黑美人鱼在亚洲和欧洲市场票房惨淡的时候,迪士尼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操作——在全球的主题乐园进行美人鱼角色和周边替换,将原来所有的白美人鱼都换成黑人脏辫美人鱼。
小红书
小红书
小红书
小红书
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唯一坚挺的居然是上海迪士尼,依然保持着原来的白美人鱼,不过到底上海迪士尼还可以“坚挺”多久,这还得继续看看。
小红书
不过上海迪士尼的“一枝独秀”也不是没有原因的,毕竟从中国市场的反馈上不难看出,黑美人鱼电影并不符合中国观众的胃口,如果更换角色,势必会直接影响到周边的经济效益。
这件事想起来也是够诡异的,毕竟小时候看过美人鱼动画片的都知道美人鱼长这样:
Entertainment weekly
但以后的孩子都觉得美人鱼长这样:
Walmart
而且,虽然在全球很多地区的迪士尼乐园都进行了美人鱼周边和演员的替换,但是事实就是,脏辫美人鱼在电影院里难叫座,在主题乐园里不叫卖。
在北美的票房数据中,黑人观众占据35%,超过白人,也就是说其实更多票房贡献力是来自于情怀,但观众们走出影院之后对电影的评价反响却是一般般。
许多网友表示,迪士尼这样为了政哦治哦正哦确就不顾原著进行大换血的行为本身就是一种歧视,直接忽略了大众的需求,让人很难认可。
Hollywood Reporter
事实上,黑美人鱼并不是迪士尼唯一的“骚操作”,迪士尼还将推出“黑人精灵”、“黑人白雪公主”等。
WDW Info
Mirror
这种操作,与其说是改编,不如说是篡改作者的创作本意,不少网友调侃道:安徒生看了都要被气活。那么迪士尼这样的操作到底想给观众传达什么样的观念呢?是为了之后推出大量种族、性别敏感问题新片(新品)做铺垫,还是借此机会重新洗牌市场定位?
迪士尼的zzzq趋势似乎是从2021年开始的,当时迪士尼为了展示自己对性别问题的中立立场,将欢迎词从“欢迎女士们先生们、男孩们和女孩们”改成了“欢迎所有年龄段的梦想家”。
而且在很多的影片中,原本的反派人物设定几乎都被技术性“洗白”,启用大众审美中肤白貌美的演员来出演,例如小美人鱼中的反派公主。这又是在传递什么样的信号呢?
independent
但是,迪士尼真的是江郎才尽嘛?这个问题值得探索。
黑人角色不叫座?
其实,迪士尼并不需要刻意的“舔黑”,观众不需要黑人版本的贝儿公主,也不需要黑人版本的白雪公主,更不需要迎合所谓zzzq的各种公主。
在迪士尼众多的公主里,并非没有“原装”的黑肤公主。例如《公主与青蛙》里的迪娅娜,《海洋奇缘》里的女主莫阿娜,相信如果把这两部影片真人化,用黑人演员来出演,绝对不会有如此多的嘲讽声。
Mirror
事实上,对某种群体的审美不在线是另一种抹黑。观众否定黑人版本的小美人鱼,不是因为肤色,而是没有尊重原著,毕竟改编的前提也是需要符合原著的呀,而且小美人鱼是多少人的童年女神,这样直接把白皮红发小美人鱼抹除,真的合理么?
如果真的要尊重黑人文化,不如直接创作新的,在崭新的角色中打造新的迪士尼传奇,打造专属于黑人的故事不是更好吗?
Mirror
纵观全球,估计黑人版本的《小美人鱼》也就是北美的票房数据好看一些,而在同一档期的另外一部电影《蜘蛛侠:纵横宇宙》就没有遭到那么多的反对。
Nerdist
不过,黑人演员并不是票房扑街的唯一理由,电影好不好看才是最重要的。
《蜘蛛侠:纵横宇宙》讲述的非裔拉丁混血少年迈尔斯·莫拉莱斯接任彼得·帕克成为二代蜘蛛侠后的故事,电影中同样启用了黑人演员担任主角,即便原来角色是白人角色,市场反应依然是赞赏有佳,观众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对电影的欣赏和认可中,并没有人在意角色的肤色。
《小美人鱼》扑街也不仅仅是因为主演,老套的剧情、生硬的情结,没有创新力也导致大众剧情审美疲劳。
黑人版的《蜘蛛侠》故事中,是真真实实赋予了一个新的独立角色定位——是“继承”了蜘蛛侠的身份,而不是“顶替”了彼得·帕克。这就给观众带来了新的体验,也让角色更加的独立,不再是替代品,而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所以谁又会关注肤色呢?
The Direct
“舔黑”挟持大众审美
纵观这几年迪士尼的“黑”操作,几乎都是在炒旧饭,用“黑化”的形式掩盖自己的创作枯竭,但是这背后的制作成本也不低,毕竟黑人版的《小美人鱼》的脏辫就高达15万美元,而且要花14个小时才能完成。
在小美人鱼的选角上,迪士尼并没有站在大众审美上,反而弄巧成拙。不好看的非要说好看,不合适的非要说合适,不喜欢就是搞歧视,那大众能不反感么?
而且以前也不是没有正常版本的美人鱼,大众也不是没长眼睛,1994年版本的这个不就很好么?
9GAG
裹挟大众审美,不是对黑人文化的尊重,刻意的讨好反而适得其反。
如果想真正强调文化多样性,更应该挖掘真正的黑人文化,迪士尼的创作团队应该走出来,创作真正属于黑人角色的童话。好的作品永远不会被市场所排斥,制作团队需要尊重大众审美,而不是曲解。
Upworthy
同样需要反思的是,长期站在风口浪尖的黑人群体,如何避免成为别人赚取利益的棋子,这个是需要社会长期思考的问题,如果一直将这样的问题和商业捆绑在一起,那么转变刻板印象将更加困难。
The New York Times
大众有自己的审美,不能通过任何形式的裹挟,强迫大家承认美。
迪士尼的“黑化”之路
正如我们前文提到的,现在大量的迪士尼作品开始改头换面,原著中邪恶、坏人、女巫等角色开始发给白人演员,而正义角色向有色演员抛去橄榄枝。虽然很多人会吐槽这样的“白人黑化”,“黑人洗白”的战略,但是不得不说对于有色演员群体来说是一件好事,至少她们可以有机会真正地穿上属于主角的礼服。
不过,相信这样的做法并不是最优解,毕竟获得一个生动、独立,有特点的唯一角色才是每个演员的梦想,强行炒旧饭是无法善终的。
Movieweb
迪士尼现在这一条道走到“黑”的节奏,无非就是想借一些社会风向给自己贴上新的标签,以求流量,但其实这样做不仅无法吸引新粉丝,更会让很多迪士尼老粉心碎脱粉,也不知道迪士尼将来会不会后悔了。
最后:
现在,“政哦治哦正确”这个命题触发了越来越多的荒唐敏感,越来越多的“道德警察”开始全年无休。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例如南加州大学商学教授格雷格·巴顿因为在授课中讲解中文词汇“那个”而被迫停课,原因却只是因为“那个”和英文词语“黑鬼”发音相似......
如此窒息的社会风向并不能让社会多元化真正的贯彻,反而有些病态了。而关于小美人鱼这件事的各种纷纷扰扰,随着电影的终映也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了,不过相信大众对美都有自己的评价,不会因为某些禁锢而改变。
Hollywood Reporter、Independent、CNN等
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英伦大叔”,获取最新最快的英国资讯。
往期精彩回顾:
瘦到80斤, 泡在尿液中没知觉! 华人夫妇奴役同胞, 被判25年监禁!
英伦大叔,一个有态度、有温度的公众号
致力于传递最新最快的英国新闻与政策解读,
为海外华人提供签证、教育、创业类相关信息
欢迎关注英伦大叔,及旗下各平台帐户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