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似乎集体陷入了某种困境,比任何时候都更深刻地体会到什么叫“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ChatGPT横空出世,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开始替代一部分人力。就业受到威胁的人,面临着18世纪纺纱机出现后,和纺纱工人别无二致的恐慌。我们平均每周上网29.5小时,日均4.21小时,短视频用户超过了10亿。每个人都活在网上,困在网中。相较于附近的人和建筑,屏幕后才是更加熟悉、更能给人安全感的世界。我们丧失了准确找到一个或几个点去投射、去前进、去打磨的能力,单是应对每日的新挑战、不至于滑落得太厉害,就用尽了所有力气。每个人的内心世界就像不聚焦的镜头,只能在取景框中看到模糊的轮廓。
这种困境究竟是何物?我们为何会进入技术越发展、内心越迷茫的境地?为什么人生好像只有一种方向,每个人心里都会默认同一种“好的生活”?《摩登时代》剧照
早在1964年,哲学家马尔库塞就忧心忡忡地提出了「单向度的人」这一概念——“单向度的人,即是丧失否定、批判和超越能力的人。这样的人不仅不再有能力去追求,甚至也不再有能力去想象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彼时的西方社会,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享受着极大的物质丰裕——小轿车、高清晰度的传真装置、错层式家庭住宅以及厨房设备成了人们生活的灵魂。工人可以和他的老板享受同样的电视节目、漫游同样的游乐胜地,打字员可以打扮得同她雇主的女儿一样漂亮。不同社会阶层的闲暇活动和愿望逐渐同化。每个人都舒舒服服、平平稳稳,在极为一致的选择里,成为了不自由的「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的警告,可以说是“盛世危言”。在当下的时代,我们是否就像马尔库塞所预言的那样,正在逐渐失去判断和否定的能力?正在丧失作为人的空间和时间?正在质疑自身的意义和价值?不如把问题摊开,认真看一看、找一找,重新确认作为「人」的一切。三联中读6周年之际,我们向你发出知识大会的诚挚邀请——多向度的人:失焦时代,重塑人之为人。去年此刻,三联中读知识大会的主题是“回到未来”,希望从传统文化中寻求应对变动的力量。而当下,我们则将视角转向社科领域,关注当下具体的人和事,希望能看见、观察和改善周边。
罗新、贺桂梅、董晨宇、周飞舟、汪民安,五位来自历史学、文学、传播学、社会学、哲学的专家学者,将为我们带来关于「人之为人」的种种思考。2023三联中读知识大会将于5月27日(周六)晚19:00—21:30在北京大华城市表演艺术中心举办,届时将同步进行线上直播,欢迎各位点击下图预约直播。如果您想线下参与,和我们进行面对面的互动,欢迎在推文内点击海报图片填写报名信息,或前往“三联中读”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发送【知识大会+电话+您的姓名】。最终报名成功与否,请以短信/电话通知为准。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
近年来,「小人物」开始进入历史研究的视野。一个北魏宫女、一名职业军人的孩子、一个撰写墓志铭的男人……宏大历史下的普通人,背后是整个家庭的情感,也藏着完整的社会制度和时代变迁。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暨历史学系教授罗新,在著作里写道:“关心弱者,为边缘人发声,不正是当下历史学人的重要责任吗?”个人和集体、生与死、过去与现实,历史中的个体是每一个我们。历史中的个体,意味着什么?
从历史学的角度看,人为什么“生而完美”?
身为普通人,如何争夺对时代的解释权?
……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马尔库塞在提出“单向度的人”这一概念时,尤其指出了「想象力」的匮乏——人们甚至也不再有能力去想象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而早在1959年,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了「社会学的想象力」:将自己定位到所处的时代,关注个体与社会的关联。在社会高度崇尚技术和科学的今天,人文知识面临严重危机。我们每天接收大量信息,却愈发焦虑,找不到情绪和问题的出口。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贺桂梅,提出了「人文学的想象力」——打开自己,将个人的问题、文学的问题放到一个大的社会结构关系层面进行讨论,使个人经验与公共议题发生关联。如何认知人的被动状态?
怎么才能打开「人文学的想象力」,由内而外地激活人的能动性?
一首诗、一部小说、一部电影,如何帮助我们理解、认识、改变世界?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
网络主播,外卖员,网约车司机。近年来兴起的与大多数人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三种职业。他们的出现,意味着我们的真实生活就在平台社会发生。网络社交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而这几年,互联网平台经济的发展,甚至让人可以像布料一样,被直接“缝合”到一起。在疫情期间,无法堂食的时候,外卖员缝合了家与饭店之间的一公里;没有线下活动时,直播缝合了娱乐的缺失。在这样的社会里,人与人作为被缝合的布料,被留下了哪些印记?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讲师董晨宇,将带我们探讨:
获得了工作机会的网约车司机,如何被抹平了从业技能?周飞舟:非“社牛”即“社恐”,人人都得做“社会人”吗?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
现代人对「社会」有一套自己的认知方式:和外界能游刃有余地沟通、不担心被人嘲笑是“社牛”,恐惧同外界沟通、不希望被关注叫“社恐”。然而,无论哪种人格,这样的划分都把自己和社会隔离开来,形成对立。
身为其中的一员,明明无法与社会脱离,我们却无时无刻不在与社会进行切割。怎么才算真正地“进入社会”?如何才能更坦然地面对自己和他人?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教授周飞舟,将和我们分享:
汪民安:面对AI,人类能否葆有“不去做”的潜能?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当我们紧紧凝视自己所处的时代,能看到什么?气候变暖、人工智能、经济动荡……一切都蕴藏着人类毁灭的可能。无法继续在地球上生活、成为被奴役的对象、随时可能陷入新一轮的漩涡,我们亲自参与危机的酿成。
但也不要被泥沼吞没,失去眺望的能力。抬起头,向更远的地方看去吧,那里或许有另一种说“不”的可能。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汪民安,将带我们探讨:
技术愈发强大,人为什么反而会成为“技术”或者“工具”本身?生而为人,我们无疑可以顺从社会的节律,向着公认的“好的生活”行进;但我们更需要葆有思考的能力,寻找属于自己的「人之为人」的答案。
5月27日,和三联中读一起,把问题重新摊开,朝着更多的向度,发问。
在传统书籍、杂志所培养的“慢阅读”习惯,和由互联网创新的“快阅读”方式之间,我们渴望找到一种新的获取知识的形态,那就是中读一直在探索的“中阅读”。三联中读是《三联生活周刊》打造的知识服务平台,2017年5月App正式上线后,我们与一批“失散”的三联老读者,以及一大波“求知分子”之间,建立了新的联结。6年来,三联中读已经集音视频课、数字刊、有声书、播客等融媒体内容于一身,成为五百万用户的精神家园。2018年7月推出的《我们为什么爱宋朝——宋朝美学十讲》是中读的第一堂“现象级”音频精品课,集合了两岸三地十位学者大家,奠定了中读“人文性”的基调。如今在中读上已经积淀了数百门音视频好课——你能触摸到镌刻在古建筑中的民族性格与千年哲思;深入而系统地聆听写在考古现场的华夏文明史;通过文学与思想的经典重读了解谁塑造了我们,又是谁在书写我们的时代……2021年4月,“数字刊”全新上线。包含了《三联生活周刊》的数字刊,读者不仅可以走近28年来积累的全部报道现场,还可以享受一年52期新刊听、读、看、评的立体化体验。《读书》和《爱乐》杂志也在其中。
在知识大会上,除了嘉宾分享,还有一个重要环节——中读IP品牌形象正式官宣!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一只能够代表中读形象的鹤,同时也是500万用户的精神剪影。君子之风,浩然天地之情。我们想请你一起,见证这个品牌形象呱呱坠地的瞬间。
新人福利、回馈金、读币膨胀、买1得N……开门宴请各位宾朋。
如果你是我们的新朋友,想体验一下课程、数字刊,此时参加周年庆典,就再合适不过了。花费寥寥的钱,获得与正价相同的内容、服务体验。
如果你是我们的老朋友,这正是续费、购买的好时机。已经有去年参与过的用户,频频询问何时开始今年的庆典了。
周年庆活动已正式拉开帷幕,一年一度的欢聚时刻,期待你的加入。
▼点击下图,进入周年庆主会场
排版|苏苏
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参加知识大会线下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