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有文科?
文 | 贝小戎
前几天,看到一段视频,有人想学哲学,张雪峰予以劝退,说“你怎么养活自己?”这真是挺悲哀的一件事。“人文科学”一词源自拉丁语,意即人性、教养,一般指对社会现象和文化艺术的研究,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历史、法学、文艺学、语言学等。
我们还经常听到“人文”这个词,很多地方强调要发展“人文”特色。人文到底是什么?《辞海》说,人文过去指诗书礼乐,现在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那为什么不直接叫“文化”呢?大概用“人文”会显得更有文化、更有水平。
“人文”最早出自《易传》,“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北京大学教授李中华在《中国文化通义》中解释说,“文明以止”,即坚守文明而不移。第二句是,根据天文,可以察知自然界阴阳寒暑、四季更迭、昼夜更替以及风霜雨雪等天时的变化;根据人文,可以改变人性气质、风俗环境等社会条件,而使整个社会趋于良善。天文、地文,乃至虎豹之文,都是自然界表现出来的文采,而“人文”是专属人类社会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精神、文化、理念及其所具有的价值内涵。
英国学者萨拉·贝克韦尔刚写了一本《人性上的可能》,考察人文主义七百年的历史。什么是人文主义?首先,它是文艺复兴逃离中世纪的努力,在14和15世纪,意大利佛罗伦萨等城市的知识分子复兴西方古代的文化。
其次,人文主义的意思是对动物和东西很友好,有善心,看望老人等,类似于人道主义。
最后,人文主义是一种拒斥超自然主义的哲学,把人视为一种自然的对象,主张人的尊严和价值,认为人能通过运用理性和科学方法达到自我实现。“人文主义哲学家把人置于事物的中心,而不是把人解构为词语、符号或抽象原理的系统。人文主义的建筑师在设计大楼时,依据人的尺度,不会让住在里面的人感到压抑或受挫。类似的还有人文的文学、摄影和电影。个人是人文主义的首要关切,而不是把人从属于某些宏大的观念。这一内涵接近于人道主义。至于那些14和15世纪的人文主义者,他们希望让人成为人,即变得更加有教养、更有知识、善于表达、宽厚、有风度。”
一直以来,也存在着反人文主义的传统,人文主义者说人类很优秀,反人文主义者则认为我们有很多缺点,比如我们的天赋和能力不足以解决难题或者发现人生的意义。反人文主义者通常不喜欢尘世的享受,认为应该以某种激进的方式改变我们的存在,离开物质世界,或者重建我们自身。反人文主义听上去不可思议,也很危险,但它能对人文主义起到一定的制衡作用,“提醒我们不要自大或者自满,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弱点和邪恶之处。它提醒我们不要太天真,要准备应对我们和我们的同类可能会做一些愚蠢或邪恶的事情。”
美国评论家史蒂文·凯尔曼对人文主义好像没有多少热情,他说:“如果褐鼠会说人类的语言,它们会造出‘老鼠主义’一词,来证实它们的信念:世界就是它们的垃圾桶。而普罗泰戈拉让我们相信,人是万物的尺度,所以我们发明了人文主义。贝克韦尔认为,人文主义信条有三条原则:自由思考、探究和希望。她热切地希望我们充满快乐、好奇、同情地活着。”
大家都在看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