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是母校的最好名片,也是母校的宝贵财富。受【问渠源基金】资助的【校友风采】旨在宣传校友事迹,展示校友风采,发挥校友育人力量,引领青年成长发展。洪亮
1994级本科
全国劳动模范
上海至合律师事务所主任
洪亮校友与华政的缘分从他父亲那一代就开始了。同样是华政毕业的洪亮父亲依照自己的人生阅历给当时面临择校和选专业难题的洪亮指明了两条道路,一条是去复旦读新闻,听取百姓呼声;另一条就是来华政读法律,成为一名法律人。受到同为律师的父亲的言传身教,经过仔细考虑之后,洪亮终于还是在1994年的九月选择步入了华政园。尽管距离洪亮毕业已经过去了将近30年,但有关在华政的四年大学时光他还是记得十分清楚。在洪亮的回忆里有经常被吐槽的食堂饭菜,有踢球时被人不小心误伤,有带领他们打拳击赛的老师,也有上课回答不出问题的窘迫,这些小事平淡却又生动,跟我们千千万万大学生正在经历的也没什么不同。当时华东政法学院面向全国招生,主要是华东地区,而上海生源比较少,洪亮回忆整个系上海生源不到十分之一,他在大学校园里第一次结识到了来自天南海北的同学们,感受到不同地域文化的差异。“应该讲大学的四年本科生活还是给我今后的人生履历留下了很多不可磨灭的记忆”,洪亮这样讲道。 关于毕业之后继续深造还是走向社会这个难题,洪亮给出的答案是可以先进入职场再深造;如果暂时没有好的机会,可以继续深造。洪亮本科毕业之后没有立即继续深造,而是选择投入实际工作中去,在工作中查缺补漏,更加明确需要提升自己哪方面的能力。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经过职场浸润之后再选择的深造道路更有针对性,更有意义。洪亮在执业七年之后,为了在当时所从事的房地产法律业务领域取得进一步的发展,他选择了去美国进修。学成归来后,面对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和上海正在进行经济金融中心建设这个机遇,他更换了赛道,改做商事和金融方面的律师。洪亮对学弟学妹们的建议也是这样,人生的路并非一成不变,可以通过自己在工作实践中渐渐的摸索找到属于自己的发展方向。
2020年,洪亮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先后多次获得世界顶级法律评级机构钱伯斯(Chambers)的最佳商事律师奖,还荣获《商法》2020年度The A-List 法律精英100位中国业务优秀律师称号。他除了专业技能过人外,还是个十分有社会责任感的法律人,曾两次当选上海市政协委员,期间,洪亮提出了数条利国利民的提案,例如疫情期间提出规划统一平台用于外卖蔬菜存放,便于减小感染风险,分时段购买口罩物资以防交叉感染等等。他认为一个学法律的人在积累了一定的社会履历之后,应该积极的去参与一些公共事务,把专业知识跟整个社会的发展融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个人价值。“读法律的人,我觉得都有一定的理想和情怀”,洪亮面对镜头笑着说道。洪亮始终心系母校,他带领上海至合律师事务所慷慨捐资助力华政发展,充分展现了社会责任感和母校情怀。2022年11月,至合律所与华政签署合作协议和捐赠协议,双方将在共建实习实践基地、开展教学与人才交流、联合举办学术研讨活动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并向学校捐资设立总额为1500万的“至合教育发展基金”,用于支持学校教育事业发展。首期捐赠资金100万元已于2023年春季按期汇入学校教育基金会。
虽然已经毕业多年,但洪亮与华政的联系却从未间断。洪亮目前在校内担任社会导师,“我很开心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回报母校,也很荣幸可以作为过来人,为学弟学妹们传道解惑,在人生的关键节点上能给到他们一些启发。”洪亮的语气里充满了被学校认可的自豪感。除此之外,洪亮还密切关注着学校的公众号,华政这些年的发展他都看在眼里。“华政变得更加开放了!”洪亮感叹道。一些社会赛事、公益诉讼中都有华政学生的身影。“我觉得这些都反映了华政新时代的一个新面貌。”提起学生时代的遗憾,洪亮说:“还是要多读书。”当年他上学时条件有限,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并不像如今这么丰富,很多感兴趣的书都无法调阅。他希望学弟学妹们可以充分利用如今的有利资源,在大学四年里多读书,拓宽自己的视野。他还希望同学们多参加社会实践,多跟社会接触,将实践与所学的知识相融合。 洪亮与华政好像从未分离。直到如今,洪亮依然保留着工作烦躁时去老校区走一走的习惯,“走进学校的时候,我就觉得心就会安定下来。”
洪亮祝福母校基业长青,他说母校如果有需要,相信全球的校友都会义不容辞地回馈母校。“70周年是大庆,希望母校越来越好,等到母校100周年校庆的时候,如果我依然身体健康的话,我肯定会再来看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