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中美经贸再谈,为何提到7个关切?

中美经贸再谈,为何提到7个关切?

公众号新闻


5月25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在华盛顿会见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26日,王文涛又在底特律会见了美国贸易代表戴琪。



看消息稿,交流内容相比以往有明显变化。注意这句话:


双方同意建立沟通渠道,就具体经贸关切和合作事项保持和加强交流。


交流的内容,直接点明了,一个是“经贸关切”,一个是“合作事项”。其中,“经贸关切”的内容说得格外细致,两场会见加起来有七项。


中美经贸交流,未来要谈什么,怎么谈?答案就在如何处理“关切”和“合作”的关系上。



今年以来,美方经贸团队一直传出希望访华的消息。


中方这次赴美参加多边峰会,顺势回应了美方的交流需要。


中美商务部长正式会见,这还是拜登政府上台后的首次。显而易见,中美之间,最近的交流在变多。中美经贸关系出现缓和的迹象了吗?


中方先谈并且重点谈解决关切,再谈合作。这就是态度,也是中美经贸交流重要的一条方法论。


美方不能一边要沟通,一边不择手段打压遏制中国。而美国对华经贸政策,底色就是打压遏制。


所以,美对华经贸政策成了两次会见的首要关切。在会见雷蒙多时,中方还谈了三点具体关切:半导体政策、出口管制、对外投资审查。在会见戴琪时,中方也具体谈了三点:经贸领域涉台问题、印太经济框架、301关税。


总结下来,美国已经给中美经贸关系上了三把“锁”。


第一把“锁”,是关税。这一点美财政部长耶伦也批评过。


第二把“锁”,是出口管制。到今天,美国已经将1000多家中国企业列入各种制裁清单,其中,半导体是重点。


第三把“锁”,是建立对抗性的经济小圈子,妄图把中国排除在外。


对于一边想与中国谈,一边又打压遏制的行径,美方自知理亏,最近也开始在说辞上掩饰。


不久前,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在布鲁金斯学会发表演讲。谈对华贸易时,沙利文第一次提到了“去风险化”这个词,还说美国不是要跟中国“脱钩断链”。


曾任布鲁金斯学会研究员的黄靖很熟悉美国的话语体系。在他看来,沙利文所说的,不是政策,只是表态。


实际情况的确如此。有了三把“锁”还不够,美国最近又在酝酿对华投资限令。所谓“去风险化”,只是“脱钩断链”的伪装,说法变了,但换汤不换药。


这也是为什么中美经贸交流的前提都是先谈解决关切。


美国想交流,可以。但建设性的态度,是美国自己先解决对华关系上的言行不一和自相矛盾,用长期稳定的声音和中国对话。


美国最爱讲市场原则和公平竞争,什么叫公平竞争?


在王文涛开启美国之行前,他刚在上海跟美资企业交流。这次交流讨论的,是依法保护外商投资权益,是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是如何与各国企业共享中国开放发展的红利。


这,叫公平竞争。


当美国的门越关越小,中国开放的门却越开越大。为什么?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明确中美经贸交流的第二条方法论。


中美之间不回避问题,也不因噎废食,才能有效推动双方的现实合作。


中美经贸合作,不会因问题存在而消失。


今年一季度,中美贸易额同比下降13.1%,这是问题。但中美贸易额依然达到1615.88亿美元,美国还是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这是合作的现实。


前几天,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履新,谭主就跟他的老友吴心伯探讨过相关话题。他表示,中美商界加强交流的需求格外强烈。去年11月,吴心伯一行曾访问美国。此访的组织者就是美国保险业巨头,97岁高龄的莫里斯·格林伯格。


格林伯格直言不讳地说,我们应该尽我们所能改善美中关系,现在这样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符合我们的国家利益。


美国著名投资人芒格也有类似表态。最近,99岁的他连用3个“愚蠢”,形容美国加剧中美关系紧张的行为。他说出这话时,正值美国放出对华投资限制的风声。


为什么这个尚未出台的新政策,尤显“愚蠢”?


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的最新统计,美国企业对中国的累计直接总投资⾦额为1182亿美元。其中,制造业的投资占了将近一半。


美国原计划在G7前后出台的对华投资限令,涉及半导体,还有新兴的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

限令最终没有落地,最重要的原因,在于美国内部有不同意见,吵了一年多。特别是沙利文的团队和财政部,财政部认为应该减少美国自己的损失。


最初提交的版本,包含了芯片、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技术和清洁能源五个领域的限制,而最新的版本有可能缩小成三类。


更多的反对意见,还是来自商界。在商言商,谁疼谁知道。


如果像沙利文代表的国安团队所希望的那样,强制审核美国对华投资,需要较长时间,资本的投资效率无疑会受到影响。


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作为当下新兴的科技产业,正是美资投资中国的关键领域。


根据美国乔治城大学的报告,2015年到2021年,美国投资者向251家中国人工智能公司投资了402亿美元,占所有中国人工智能公司筹集资金的37%。


市场的嗅觉是最敏锐的。美国投资者对中国人工智能投资项目趋之如骛,是因为它们的回报率很高。


面对美国对中国越来越多的限制,总会有一些人觉得交流无用,觉得谈合作还有什么用。谭主看来正好相反,经贸,恰恰是中美可以紧密合作的领域。


中美经贸的合作网络已经在彼此间紧密交织,同样也在全球范围内交织。别忘了,中美这次会见的背景,是APEC贸易部长会议。上一次王文涛见戴琪,也是在APEC的会议期间。


两次会见,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都谈了区域和多边议题。这也对应着中美经贸交流的第三条方法论:


要始终带着全球的关切谈合作。


美国一列对华贸易政策,目的是遏制中国。但它的行动路线,却妄图裹挟全球。


按照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张宇燕的话说,美国要打造的是“平行体系”。


换句话说,就是要在中国之外,重建一条产业链供应链。“印太经济框架”等,目的都是如此。这对全球来说,不是幸事。


回到这些政策的原点,美国的首要目的是摆脱对中国的依赖,让制造业回流美国。这个目标实现了吗?


美国智库最近的一份报告指出,从2017到2022年,美国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依然以制成品为主,虽然其在美国进口总额中的占比从22%下降到了17%,但这种下降并没有减少美国对制成品进口的依赖。


2022年,美国制成品总支出中进口占据了34%。二十年前,这个数据还是23%。占据中国原本份额的,是越南和墨西哥等国家。


只不过,这些国家的制成品背后,还是中国提供的零部件和材料。以越南为例,美国原本从中国进口计算机配件、电信设备等制成品,现在变成了越南。但随着越南对美国的出口增多,中国对越南的出口也在同步增长——自2017年以来,中国对越南的出口增长了一倍多。


商务部研究院美洲与大洋洲所副所长周密解释了背后的逻辑:“制成品贸易,美国的最佳选择是中国,转向越南制造增加了美国的成本:一个是运输成本,另一个是采购成本。”


美国正在承受扰乱和破坏全球产业链的代价,这一点,美国自己也一点不避讳,甚至称所谓国家安全要优先于经济利益。


其实,摆在中美面前的问题很简单。在一些美国人眼中,站在山顶的美国不能允许中国上山,为此,美国愿意无所不用其极。


他们甚至不敢承认,中美之间巨大的现实利益,也事关着两国人民利益。他们对华的强硬,掩盖着不敢正视现实的怯懦。


今天正好是基辛格的百岁生日,他的经历,恰恰是对中美关系最好的注解:


第一,无论环境多复杂,中美之间都可以交流。


第二,中美可以正和,可以双赢。


中美的历史实践已经证明这一点,中美的未来,仍需要思考这样的启示。

热文推荐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丁辰灵:中美边打边谈,耶伦传7月访华,确定能来吗?伦敦租房季竞争激烈,租金年涨幅13.5%领先全国!贷款利率达到7个月以来的最高峰!为什么小女生总是老男人嘴边的猎物中方发布,"中美经贸团队长时间坦诚会谈"中方严重关切,强烈不满!事关中美经贸,商务部最新回应!楔子中美外长北京会谈,这10个细节很不寻常美联储首次按下加息“暂停键”,美经济前景扑朔迷离早报|私搭浮桥一家18口获刑引争议,当地回应;中美经贸团队坦诚会谈;蚂蚁财付通回应被罚71.23/近30亿;张朝阳回应患焦虑症我国近9年结婚人数下降49.3%; 中方约见韩国大使: 表明严重关切和不满! 丨早报华裔女医生被控毒杀丈夫庭审出现新反转!全是丈夫策划一切?中美外长会谈,双方同意鼓励扩大两国人文和教育交流!日本警方逮捕一名中国籍研究员,中方:严重关切谁来回应购房者核心关切?最高法首次明确“超级优先权”中方约见韩国大使:严重关切和不满!拜登为何提醒普里戈津:别被毒死喜新厌旧四天三地 总书记广东行关切这些大事“二阳”是否增多?再感染风险多大?专家回应热点关切六十 传书习近平会见比尔盖茨,对中美经济意味着什么?长了甲状腺结节切不切?且看甲状腺的自白再谈中美关系,基辛格:他们是错的信息爆炸的 10 篇 AGI 访谈,我们从中整理了 14 个关键问题|GGView深度 | 中美会谈,布林肯认怂了吗?比尔·盖茨抵达北京,对中美经济意味着什么?约见韩驻华大使:严重关切和不满④【中欧、中美及东南亚经贸关系】增信强基创机遇 互利共赢向未来 | 胡润世界500强高峰论坛平行论坛之三中加经贸论坛嘉宾推动中美合作热情高中方约见韩驻华大使:严重关切和不满!意外!经济数据亮眼,人民币为何跌到7门前?早报|中美外长会谈,内容公布;专家称月入3000在我国属中等收入;董明珠称全世界只有格力空调不吹人;厦大新闻学教授谈张雪峰言论任务“棘手”,他仍不忘“关切”沙特人权五十九 抢收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