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寻找你的“踏脚石”

寻找你的“踏脚石”

公众号新闻

文:王智远

最近有空,把家中藏书整理了一下。

我发现,那些被遗忘在角落的,大多是早些年买的管理类、成功类书籍,如《高效人士的七个习惯》、《活法》等。

这些书告诉我,只要设定目标,制定详细计划,就能变成一个成功者。但真实的情况是,这些年,在追逐目标过程中,迷茫过,跌倒过,好像并没有像书中描述的一样,一帆风顺。

其实,我和大多数人一样。

所谓的"计划"并不是真正的计划,"目标"也不是真正的目标。我们只是随波逐流,买房,去健身房,吃健康食品,过节去景点打卡。这些看似目标的行为,更像对社会习惯的顺应。

我注意到,像乔布斯、贝索斯这样的成功人士,他们人生并没有完全按照计划来走。他们的成功,更多源自偶然机遇和突如其来的灵感。

看看Open AI这家公司,一开始并没有设立明确的商业目标。反而,由一些硅谷的大佬们,把他们认为有潜力,但不确定能够成功的技术,投入研究,才取得如今的成就。

这让我开始反思,我们是不是对“目标、计划”两个词太过于紧张。

可能,我们不需要那么强调设立和追求一个明确的目标,更需要,开放式思维,也许这样,才有可能在探索中,偶然撞见那个能让我们成功的机会。

于是,我开始对“计划和目标”的悖论进行探索,竟然发现了一些被人们忽视的地方。

讨论“目标”时,如果不做一些特别的区分,可能会产生一些误解。因为在英文中,通常会把“目标”翻译成"Goal"或者"Objective",但实际上,这两个词的含义并不完全相同。
"Goal",这个词英文中代表,我们期望在未来能够实现的事情。比如说,你的"Goal"可能是,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
说到"Objective",这个词则指,我们正在尽力去达成的事情。比如,为实现你成为知名作家的"Goal",你现在的"Objective"可能就是完成你的第一本小说。
所以,简单来说,"Goal"是你最终希望实现的事情,而"Objective"则是我为了实现这个"Goal",现在需要去做的事情;换个角度来说,"Goal"就是你的目的,而"Objective"则是你实现这个目的的方法或手段。
再看看看,大多数人对目标的看法:
我注意到,他们的理解通常更接近于"Goal"的概念,也就是希望,在未来实现某种理想状态,或者终点。例如,有人可能设定自己的目标是升职、减肥、达到某个成就。
然而,这种理解过于抽象和宏达,而忽视达成目标过程需要实施的具体行动,也就是Objective部分。事实上,成功达成目标往往依赖所设定,和要完成的一系列Objective。
比如:
当谈到职业规划时,我常听人说,“未来我要成为一家公司高级管理者”,这是他们的“Goal”,他们希望在未来实现的事情,就像减肥一样,希望成为高管。
如果不询问如何达成目标,他们可能有些模糊,因为目标过于遥,甚至看不清楚需要做些什么来实现它,如果把“Goal”转化为“Objective”,事情就更加清晰了。
比如:
想成为一名高管,你可能需要设定一个目标,“接下来的两年里,我要成为一名出色的部门经理”。这是一个更具体、更可行的目标,可以通过改善领导技巧、管理项目的能力来提升自己。
过程中,可以不断调整和设定新“Objective”,逐步向“Goal”前进。这样的目标设定方式,看起来更清晰,更具有可行性,也更有可能被实现。
所以,当我们谈“目标”时,可能并不是“期望的结果”,也包括达成这个结果,需要做什么。第一步,很多人就搞错了。
谈完目标,再看看目标管理。
什么是目标管理?我把这个问题甩给一名HRD时,他说,目标管理就是“管理目标”呗,就像,人力资源要管理人力资源,财务就是管理财务。
这还是翻译的误导。目标管理的原词是"Management by Objectives",真正含义为“通过目标来进行管理”,而不是“对目标进行管理”。
假设,我们误以为目标管理,就是对目标进行管理,那就会把注意力投入到“设定目标、跟踪、执行进行、评估结果”上,这些看似合理,但并不符合目标“进行”管理的初衷。
于是,我再次看了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对目标管理的解释,真的得到了新的认识:
他说的"目标管理",重要的是,把每个人的付出都汇集到一起,像把每根稻草都捆在一起那样,这样才能有更大的力量。而不是因为各种不同的工作和目标,让团队互相扯后腿。
换到个人角度看,你每做一件事,都应该是为了实现你人生的大目标,就像拔河比赛中的每个人,都在为了同一个目标努力那样。如果我们的努力不能形成合力,就会像稻草一样,容易被风吹散。
所以,目标管理的真谛是,鼓励我们自己主动去努力,而不是被别人强迫。
这不是说"目标管理"就是简单地把大目标分解成一步一步的小目标,评估执行;更重要在“进行部分”。
要思考,如何在进行中微调,这个微调也包括目标,如何更匹配宏观一层发展的规律要求。这就是很多人容易误解的第二个地方。他们可能会为了一个目标而变得很迷茫。
比如:
我可能会为了实现领导的目标、公司的目标、父母的期望而努力,但最终发现那些,并不是我真正想要的。
即便最终不在跟公司合作,你发现,除了那些经验,也没有得到什么,甚至,经验都无法复用到”人生进度条“中。
因此,高维度的做法是,先理解“Goal和Objective”部分,然后再来看,怎么管理实现目标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知道我们要做什么,做的同时,也理解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这么做带来的结果,是不是匹配发展规律,才是进行的核心。

不过,想要匹配发展规律,价值最大化,进行中,计划真的需要被管理吗?我认为有必要,但也要防止一些陷阱。

来看一个案例:

如果你是一名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现在要教一个带轮子的机器人,独立走出迷宫,你会怎么做?

我猜,你可以这么操作,为这个机器人制定一套“摆脱迷宫”的应用程序。程序环节,你会设定一个准则,“比前一步离出口更近”,然后,一步一步执行这个程序。

即使,你可能会失败几次,最后,我相信机器人会根据你精心准备的程序走出迷宫。听起来,是不是一个非常准确,科学,并且充满决心的方法,对不对。

事实上,该实验被验证过。

来自open AI的两位科学家Kenneth Stanley和他的学生Joel Lehman,最终得到的结果是,40次基于目标的迷宫实验中,机器人只有3次成功走出迷宫。

也就是说,科学家团队亲自设计,被定义最接近目标的方案,概率低的令人可怕。

他们进行反思,成功概率如此地低,一定程度上反应“思路有问题”,怎么办?于是,他们反其道而行之,决定抛弃围绕目标和原有计划,做一场关于新奇性搜索的实验。

如何做的呢?

他们为机器人程序设计一些创新的“想法”,让机器人去实践这些想法。如果机器人实践了一种新奇的行为,那么,该行为就会被认为是有趣的,值得进一步探索和发展。

比如说:

如果机器人,尝试绕过一堵以前从未遇到过的墙,那么,这种新奇的行为,就可能带领机器人走得更远。相反,如果机器人只是重复以前行为(撞墙、跌倒),那么这种行为就可能会被忽略。

经过一段时间新奇性搜索实验后,令人惊讶的是,机器人竟然找到了一种,可以让自己顺利穿越迷宫的行为。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行为并不是他们最初设定的目标。

这说明什么?

"如果你是一名目标主义者,认为,设定明确目标是实现任何伟大事情的必要条件,那么,你可能会坚信,只有基于目标的计划,才能更可靠地引导机器人找到出口。

可是,事实恰恰相反。

没有设定任何目标情况下,进行40次新奇性搜索实验中,机器人成功找到出口的次数,竟然高达39次。

这似乎,在向我们揭示一个秘密,让机器人成功找到出口的真正诀窍,可能是,放弃过于执着的寻找出口这个“目标”。

是否给你一些新启示?使你对计划,有了新看法?

可以说,过于关注目标导向的计划,可能会让你停滞不前,你原本计划好的方案,也未必是“最佳方案”。

毕竟,计划是一种短视效应。
当你拥有一个详尽计划,可能陷入这样一个悖中论:除了你的计划,其他的一切都可以忽视。也就是,一个完美的计划,不应该被任何外部的信息所干扰。然而,世界是动态变化的,你也在不断成长。
比如说:
你曾经制定一份为期一年的计划。内容包括付清房子首付,利用额外时间,去赚取一些额外的收入,慢慢偿还月供。我想,这样的生活肯定会很美好,至少过得小资。
但是,半年后,你发现被这个计划牵着走了。
你根本没想到会失去工作,而且找工作比想象的要困难得多;这时,你的副业变成了唯一的收入来源,该怎么办?
经济学家萨缪尔森曾提出一个理论,合成谬误(Fallacy of Composition):这个理论指,个体层面看似正确的事情,放大在环境下,可能不再正确,反之,宏观上看似正确的事情,个人角度看可能不太对头。
对于那些小计划,我们很难确定,这个计划是否能够真正帮到我们实现最后的大目标。
而且,如果一心只想着那个遥不可及的大目标,可能会忽视一些看起来无关紧要的小事,反而,会对那些看起来,能立即派上用场的东西产生过度的依赖。
换言之,就像,现在让你学习一门技能,你觉得并没什么大用,但3年后看,它也许成为一种“救命稻草”。
历史已经有无数次证明,那些看起来无用的东西,往往最终会成为最有用的东西;读书万卷,行万里路,见识众多的人,大胆尝试和勇于接受错误,其实就是该道理的体现。
除此外,计划可能成为绊脚石。
社会学家唐纳德·坎贝尔(Donald Thomas Campbell)针对社会、公司,不断涌现的各种“考核体系”,提出过一个很有意思的理论,叫做“坎贝尔定律”。
意思是,一件事,在我们做决定时,变得太重要,那这件事就很容易被人玩弄。它揭示出一个问题,即只用一个标准来衡量事情,往往会把注意力引向错误的地方。
比如说:
一个公司过分关注盈利,把盈利作为衡量管理者业绩的唯一标准,那么,管理者可能会,为追求利润而牺牲掉公司长期发展。
甚至,可能会削弱研发投入,减低产品质量,从而降低成本。这样虽然满足公司利润目标,但长期看,可能会导致竞争力下降。
再或者:
一个人过于关注体重,把体重计划看做衡量健康的唯一标准,他可能为了减轻体重选择过度节食,造成其他指标不正常,如心率、血压、精神状态等。
虽然短期内达到降体重的效果,但长期看来,这种行为会产生营养不良,影响最终健康指标。
当然,我们也会低估完成一项任务、或计划,所需要的时间,即便已经意识到计划中的误差,但实际上,完成计划的时间,常常超出预期。这也是,所谓的霍夫施塔特定律(Hofstadter's Law) (规划谬误)。
值得一提的是,计划也会令人忽略那些沿途的风景,就像做一份创意方案,真正的答案,往往不是坐在办公室,开会头脑风暴时,才出现。
所以,基于这些问题,我开始意识到,除单元比较小的目标(周、月)外,针对人生中的大问题,以年为单位的现象,都不是设定目标可以解决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应对呢?

对于个人来说,可以尝试“踏脚石思维”。就像过河时,我们会找到一块又一块的石头,作为支点,而不是,一开始就想着怎么跳到对岸。

你不需要一开始就定一个完善的计划,应该关注眼前,积累技能,一步步地实现一些小目标。把这些小目标看作是通往大目标的踏脚石。

这种思维方式,强调适应性和抓住机遇,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对未知的恐惧,降低因压力过大而产生的精神负担。
我一般从三个方面着手训练:
1)尝试没做的事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曾说过,每个艺术家,首先要成为一个生活爱好者。
尝试一些以前从未做过的事情时,我意识到,陌生事物就像破窗效应一样,一旦打开,会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
以前我对飞盘、徒步等活动并不感兴趣,我觉得,飞盘只是简单地接一个盘子,而徒步只是走几公里而已,没有什么特别的。
然而,当我真正尝试这些活动,我发现它们带给我的远不止想象的那些。
通过徒步与他人交流,我意外地解决了一些工作上的困扰,通过体验飞盘运动,我得到一些关于团队合作的灵感,激发我对营销创意的看法。
这让我重新认识到,追求这些活动,并不仅仅为了达到某个目的,而是,为了开启未知和新奇的可能性,它们帮助我,发现了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意想不到的事物,恰巧这些事物,又能为目的所服务。

2)为它增加过滤器
不过,如果一直探索新奇,可能会从一件事跳到另一件事中,我不希望你,将更多时间浪费在,无谓的尝试上。
相反,可以尝试添加一个“过滤器”来管理好奇心,以便更有针对性地选择探索的方向。
就像:
我平时爱写作,又是一名营销从业者,面对书籍、人或机会时,我会习惯性问自己,“我是否对这件事如此着迷,以至于,愿意出时间去深入学习更多”?
如果答案不是“绝对的”,那么,可以放弃它。但答案是“绝对的”,我就遵循5小时规则,即,每周通过5个小时,来专注学习它,让我的热情程度成为指南针。
这种方法的好处,可以帮助你将注意力,集中在自己感兴趣和有价值的事物上,也避免被无关紧要的事分散精力。不过,过滤阀门不要拧的太紧,以免造成视“价值导向”为主驱动太重。
3)用增值视角去看待
前进过程中,往往无法事先预料到所有事情的发展,只有回顾过去时,才能将它们串联起来;所以,没有人能够保证,所做的任何事都会按照你的意愿进行,然而,我们可以尽量减少走弯路的可能性。
经济学中,价值是衡量资产和消费的最基本标准。踏脚石思维,仍然应该重视价值的概念。
无论短期、长期计划,都应该考虑当前所做之事,是否能够带来增值。如果无法短期内看到增值,同时,未来也没有增值的可能性,那就不值得继续投入时间和精力。

好了,探索新奇,为好奇心加滤镜,用增值视角看它。三点循环下来,不管目标是否偏主航道,计划有无被打乱,从回报率角度看,都是巨大的。

总的来说:

定目标做计划,不如找踏脚石。

佛教有两句警句,“凡有所相,皆是虚妄”和“去我执、去法执”,它们不单纯是宗教箴言,也是人生指南。放下执着和目标意识,也许,人生有无限可能,试试看?


硕博脱单,用理想岛!

截至2023年3月26日,硕博自助相亲平台,理想岛VIP认证用户超10万人!其中,来自985及全球百强高校用户占80%

理想岛VIP核心功能是搜索,想找什么样就找什么样。

关注公众号后,可直接登陆↓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不是智商或财富,而是思考问题的层次。扫码关注理想岛,提升认知维度。

▼长按二维码 关注理想岛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科学家发现“塑料岩石”:“塑料已成地球地质一部分”长沙夜市“16元爆炒鹅卵石”刷屏,1条留言暴露当今社会可怕现象互联网 “活化石” 雅虎又要上市了4月抽奖还债,来找你的名字吧!澳洲新流行,以后人人都买得起“钻石”了,还是中国产的「寻找博尔赫斯」:四十年前,我们遇见他。四十年后,我们再次寻找他。“我,28岁,手术取出485颗结石”:别熬夜了,生命不会跟你开玩笑!长沙夜市“16元爆炒鹅卵石”刷屏,评论区热议留言引人深思“爆炒鹅卵石”又火到国外?外国网友:能减肥不?我试试!新能源汽车出海,遭遇绊脚石志愿者招募|同向同行,共创共赢,我们正在寻找你!疯了!亚裔再次成爲“垫脚石”! 拜登房贷新规:信用高者付费多! 以减轻信用低者还贷压力...互联网“活化石”雅虎考虑重新上市;中国汽车品牌出海:长城、吉利在俄罗斯排到前三,上汽、蔚来加码欧洲丨Going Global网上看人开榴莲,新型“赛博赌石”!好刺激!加吉公益市集—“一日小摊主”找你就是你!人生的苦役(小说)8​名校校长直言| 77·78级已成为绊脚石?在中国学术发展...外媒报道:中国美食“爆炒鹅卵石”3种“活化石”蜘蛛被发现;研究称一个重要人类视力基因来自远古细菌丨科技早新闻波士顿豪华都市生活,迷失在新的Fenway,找到你的新家,找到你的新生活,找到你的元素。正在直播丨别让心理问题成为肿瘤病友治疗的“绊脚石”别让这些“硬伤”成为你美国留学路上的绊脚石!入睡的哲学钱的灵性很高,你越懂她,她越找你!又有377人终结中奖绝缘体,进来找找你的名字空巢日记摘要(2)出现这3个征兆,说明贵人在找你,不要错过机会了!产后出现“石头奶”痛不欲生,专家教你“碎石”8妙招直播回放丨别让心理问题成为肿瘤病友治疗的“绊脚石”破解大模型「涌现」之谜:新奇性搜索是AI腾飞的踏脚石女人当自强!读水沫小说<冷夏>所想到的法国约会app上的爱情绊脚石居然是…拼写错误?看电视连续剧《他是谁》直播预告丨别让心理问题成为肿瘤病友治疗的“绊脚石”20澳分稀有硬币,如今价值4000刀!快找找你家有没有(图)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