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大放送 | 一战人大应统失败,二战南大人工智能学院上岸,选择大于努力!我的缘起/低潮/潜龙/崛起!
随着个人档案寄出,我心里的石头落了地,两年时光如白驹过隙,我终于结束了我的漫漫考研路,可以好好盘一下这两年的备考时光。当我如今再回顾这两年的艰难时光时,发现考研真的是选择大于努力,于是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向正在专注备考的学弟学妹们分享我的个人经验,也祝愿你们能够少走弯路、成功上岸。
1基本情况
本科就读于某中下游酒吧舞大学双一流数学专业(信计),成绩均分85+,保研边缘,一战人大应用统计失利。二战果断换专业,三跨南京大学人工智能专业顺利上岸。
2缘起
本人虽然是数学专业,但一战人大应统算是跨考,因为我们大四才开设数理统计这门课程,之前只学过概率论,而人大的初试范围又非常广,涉及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抽样技术等,所以基本上是0基础备考。
之所以选择人大应统,是因为自己不想再学数学专业了,统计专业相对简单,且我认为现在比较火爆的大数据、人工智能都和统计息息相关,学习统计肯定是有用武之地的。此外,我也不太愿意转码,一是因为不想做程序员,觉得敲代码很无聊;二是担心自己的基础不行,毕竟编程是需要日积月累的经验的。最后,我也不想学金融,因为我觉得金融很虚,自己想做点实业(误。思来想去,应统是最适合我的跨考专业,且我觉得我是数学专业的学起来会比较有优势,还是有点信心。
至于为什么选择人大,是因为我本科就读于一所工科强势的学校,我觉得做工具人、牛马人没意思,社会科学才是人上人(误,技术迭代太快,而与人打交道,琢磨社会运行规律,都是从古至今永恒的话题。我景仰人大在社会科学这一领域一骑绝尘,我也希望能进入这样一所大学受到熏陶。
3低潮
现在回想起来,其实一战是准备不充分的,我想讲一下数学,数学系的学生千万不要眼高手低,我当时就是自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了,确实数学系学生在理解概念和抽象思维这方面肯定比其他专业考研生有优势,但是考研数学,尤其是数学三,并没有太多思维含量,基本上都是计算,与其说是数学更不如说是算术,而这方面数学系学生并没有得到多少训练(平时主要和证明题打交道)。因此要想考研数学取得好成绩,还是得多做题,强化计算能力和计算技巧,比如计算二重积分,就有很多技巧:对称性、换元、极坐标等等。
还有就是考前一定要保持手感,考前每天都要适量做新题和模拟。算术不像其他科,靠平时积累,如果考前手生的话,在考场上肯定计算的时候会出现很多问题翻车。二战的时候因为考前阳了,没怎么做题,所以最后对自己的考研数学成绩也有影响,至少少了10分,不过还好,有一战的基础,以及所选择专业容错率不低,还是惊险上岸了。
4潜龙
二战的时候考虑换专业了,经过一年的了解,我发现应用统计的性价比确实在逐渐变低,22年的国家线都涨到了360,而很多985院校的计算机学硕差不多就这个分(虽然考数一英一408,但408是统考,命题稳定,资料课程都比较透明)据我多方了解,应统无论是就业还是进体制的机会都不如计算机好,以前能去算法岗那只不过是前些年行业缺人而已,现如今,算法岗即使是科班都卷爆了,HR为什么要招一个代码不行只会一堆半吊子理论的人去呢?考公什么的岗位也比计算机少,好像只能去统计局,去财政局还得和财经类专业的人卷。
这次择校我非常的慎重,已经没有了第一年的意气风发,人大最终成为了我无法到达的梦校,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发现还是转码比较有优势,因为我至少有编程和数据结构的基础,而且计算机专业的分没有应统那么恐怖(稳上要400+),考数一对我影响也不大,而且更能拉开差距(人大应统上岸名单中基本上数三都135+,而数一130+不容易)
最终我还是转码了(虽然后来我才发现编程、数据结构和算法只是入门的基本功,再深一些的计算机理论全是数学,比如分析快速排序的时间复杂度,要用概率统计的知识来分析)那么我该选择哪个学校呢?这里我纠结了大概2周,科软(中科大软件学院)?太多人知道了,不敢冲。北大软微?同样是太多人知道了,不敢冲。中山?也考408,不过人工智能院分数线才330,可以考虑一下。但主要是都是考408,而我对除数据结构以外的这些偏硬件的课程都一脸茫然,没接触过也没底气学下去。
我结合第一年的备考经验,觉得我应该选择考涉及统计知识的计算机专业自命题,皇天不负有心人,我终于找到了——南京大学人工智能专业,855自命题,考数据结构、算法、人工智能、概率统计。好家伙,数据结构和算法我本科都学过,学的还行,概率统计我更是学了一年,剩下的人工智能估计就是一些导论性质的命题方式,看来我的胜算还挺大,我又去了解了一下复试,发现NJUAI很公平,不歧视跨考,且青睐数学系学生。
之后,我去了解了一下南大的人工智能学院,更不得了,周志华老师(机器学习领域大佬,西瓜书作者)竟然是院长,且是C9高校中第一个人工智能学院,这不比人大应统香?上网搜了一下,发现出路也很好:22年第一届本科生平均年薪30万,第一届研究生平均年薪48万。再看了一下22年复试分数线:368,相比于应统390、400的分数线,简直太友好了。我于是决心考NJUAI。
5崛起
我大概6月初才把毕业的事情全部搞完,期间我断断续续地把英语单词过了一遍,数学一轮网课差不多也回顾了一遍。我连毕业典礼都没去,因为我终于明白,学校仅仅能确保学生顺利毕业就行,至于毕业后的出路怎样无人关心,我的未来只能有我自己能负责。当时临近5月,全院大概还有40%的学生个人档案还没有着落,这意味着大部分人毕业后出路还没有一点着落。辅导员劝我们先随便找个班上上,在职考研,但我已经不再相信,或许辅导员只是在完成KPI任务,至于学生的出路可能并不是那么重要,我决心脱产二战专心去奋力一搏。
我选择在学校附近租房,每天去学校的考研自习室学习,从早上八点半进教室,到晚上十一点回屋休息,期间中午在某个大教室躺着午休,而吃饭问题也好解决,找个同学借校园卡就行。于是乎,我每天除了吃饭打菜时和食堂阿姨短暂交流以外,就没有其他人和我聊天了,每天精神都比较紧绷,但我知道我已无路可退。这种孤苦学习的日子持续了半年,我想起《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里的情节,我觉得这段清苦的时间是我人生崛起的必修课,我必须坚持住。
我考前几个月一直在算分数,我要怎么才能考上NJUAI,初步预估:数一120+,政英140+,专业课100+。我发现最保守的估计可以考360+,按照往年分数线可以进复试,这让我很安心,说明就算有一些失误也能上岸,而华五人应统的分数实在容不得半点失误。
当然我也有几个二战研友一直在交流,互相加油打气,最后都上岸了。有趣的是 ,我的另一个同班同学一战和我一起考应统,他考上交应统,我考人大应统,最后都没考上(滑稽)。二战的时候他回老家那边备考了,我留在学校附近租房备考。最终他也考得不错,上岸清华大学深研院大数据工程专业,我在想,如果没有第一年备考应统的经验,我们第二年也不一定能考上如此好的学校和专业。
6总结
我建议考研的学弟学妹们(尤其是二战)首先要好好审视自己,选择大于努力,选择合适自己的道路,不一定要降级赛道求稳,也可以像我这样换个赛道,有时候可能就会柳暗花明。狭路相逢勇者胜,就算求稳也不一定是真的稳,因为现在一些不那么厉害的学校初试分数线也卷的很高。
二战的同学因为一战有公共课的基础,二战可以尝试一些比较劝退的自命题专业,这样只要确保专业课能不拖后腿,利用一战公共课经验的优势,就可以胜算很大了。而这种自命题专业比较容易劝退很多学生,竞争压力不是很大。我听说人大应统今年缩招到十人左右,复试分数线要400+,真的很感叹选择大于努力,我要是二战死磕人大应统估计也无了。希望学弟学妹们考研不要盲目跟风,现在火爆的专业或许读研出来时就一地鸡毛了,一定要针对个人实际情况做决定,目光放长远些。
7小统微信
扫一扫,添加官方微信号小统,备注考研院校,邀你加入交流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