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大放送 | 985计算机系,三跨人大应统初试第8复试第3综合第8的10个月考研历程
1个人情况
1.本科背景:本科就读于某985大学计算机系,属于三跨考生。一战考研人大应统专硕。
2.考研成绩:初试总分404分,其中政治63分,英一83分,数三135分,统计学123分,排名第10;复试排名第3;最终综合排名第8。
3.本科知识背景:本科没有学习过除了数理统计之外的专业课,因此专业知识相对薄弱;英语基础不错,四六级都高分通过;数理基础一般,虽然数三需要的三门数学(高数、线代、概率论)在本科阶段都学过,但是印象不深。
2初试备考经验
(一)时间分配
我的备考时间是从22年的2月末一直到12月24号考研前,约10个月的时间。这10个月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大三下(2月末—6月中旬):大三下需要兼顾学校的各种课程和考试,无法全力备考。因此这一阶段学习时长并不稳定,视学校忙碌程度大概在每天2-6小时。科目主要集中在专业课和数学上,英语进行第一轮的单词背诵。
暑期(6月中旬—8月末):暑假期间我并没有像许多考生一样留校备考,而是选择回家在家附近找了一个自习室,但是效率不高,每天有效学习时长在5-7小时之间,偶尔有摆烂不学的日子。这段时间继续学习专业课,完成了数学的一轮复习,英语一刷真题,同时开始准备政治。
大四上(8月末—考前):全力备考阶段。我大四上没有学校课程,可以全力准备考研。这一阶段我每天大概早上7点起,晚上12点睡,每日的有效学习时长在8—10小时左右。在12月之前重点依旧放在数学和专业课上,英语一刷二刷真题并准备作文;进入12月之后重心逐渐转向政治,数学坚持做模拟题,专业课结合真题复习薄弱点,英语只是日常巩固。
(二)各科准备经验
1.数学
(1)高数:
用书:李正元复习全书(高数部分)、武忠祥高等数学辅导讲义、李林880、严选题
基础阶段:配合武忠祥的高数基础课,看一个模块的课程做一个模块的复习全书。李正元复习全书难度很高,虽然题型和思路都很新颖,但是在时间和心态上消耗都较大,建议谨慎选择;在听基础课的过程中可以适当记笔记,在强化和未来刷题阶段方便查缺补漏。
强化阶段:配合武老师的高数强化课程,看一个模块的课程做一个模块的辅导讲义;整个章节看完之后,再做李林880和严选题对应章节的习题。这一阶段可以针对自己的错题回看基础阶段的笔记,并且进行补充。
(2)线代:
用书:李永乐线性代数讲义、李林880
基础阶段:配合李永乐线代基础课程,一刷线代讲义。线代难度不高,套路性强,因此基础阶段主要是对知识点和题型有一个基本印象。
强化阶段:配合李永乐线代强化课程,二刷线代讲义,可以适当将课程中的题补充到讲义上。这一阶段结束后做线代讲义上的题应该得心应手。讲义二刷结束后,可以做做880的线代部分和讲义上的错题保持手感。
(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用书:刘书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解题方法与技巧》
涵盖在专业课范围内,因此没有单独复习。
(4)模拟阶段:
用书:数三历年真题(2010-2022)、李林6+4、张宇8+4、合工大五套卷
历年真题是重中之重但是难度很低,李林难度和出题水平都比较正常,张宇较难,合工大较偏。在强化阶段结束后可以保持1-2天一套卷的速度,尽量选择上午考数学的同时间段掐时间进行模拟。不做套卷的日子可以重做之前的错题对自己的薄弱部分进行巩固。
总体来说数三难度并不大,因此没有必要太过纠结难题,只要打牢基础,将自己做过的题中的绝大部分弄懂,并且坚持做题保持手感,最终就可以获得一个不错的分数。
2.英语
用书:红宝书+墨墨背单词app+张剑黄皮书
背单词是整个考研期间需要一直坚持的一件事,我会每天划出固定的时间进行单词背诵(时长随着时间推移衰减),同时在碎片时间里利用app背单词。
阅读、完型、七选五部分完全依靠历年真题,可以适当配合网课。阅读如果感觉上手困难、错误率高,可以自己先做,然后配合唐迟的网课讲解,但是个人感觉网课不需要全看完,看几节找到做题的感觉即可;七选五可以看看刘琦老师的网课学习解题技巧;完型不建议耗费太多时间,性价比不高。
大、小作文套路性强,只要记住文章模板和万能句,然后灵活应用即可,看网课和资料都可以。在考前一定要自己掐时间写几篇感受一下,同时要注意书法,保证卷面工整!
3.政治
用书:肖秀荣精讲精练+肖秀荣1000题+腿姐冲刺背诵手册+肖四肖八
课程:徐涛网课+腿姐技巧班
我在7月中旬开始准备政治,这一阶段在看徐涛的网课的同时配套做1000题;腿姐冲刺背诵手册出了之后结合腿姐背诵手册看技巧班,同时二刷1000题直到考前10天左右,肖四肖八出来之后做上面的选择。这一阶段可以将做题时遇到的不熟的知识点整理到背诵手册上,也可以配合一些刷题小程序利用碎片时间刷选择题;考前10天狂背肖四大题,同时结合B站上的一些思维导图进行整理带背。
政治分差主要依靠选择题拉开。大题基本依靠肖四上的语料素材保证有话可说,同时注意书写工整即可,大家分差一般不大。政治内容极多且不好预测,一战考生(尤其是和我一样的跨专业考生)如果将大量时间投入其中性价比很低,建议谨慎安排时间,保证分数不太拉胯即可。
4.专业课
用书:
统计学:《统计学(第7版)》贾俊平,《统计学(经管类)》贾俊平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概率论基础(第3版)》李贤平,《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第3版)》茆诗松,《数据科学统计基础》吕晓玲、黄丹阳 回归分析:《应用回归分析(第5版)》何晓群,《计量经济学导论》伍德里奇,《计量经济学(第5版)》李子奈 时间序列分析:《时间序列分析》王燕 多元统计分析:《多元统计分析(第5版)》何晓群,《多元统计分析》田茂再,《应用多元统计分析》高慧璇 抽样技术:《抽样技术》金勇进、杜子芳
人大专业课考察内容多、范围广,出题比较灵活,而且近几年有加强考察考生证明能力的趋势,对考生的知识全面性和逻辑推理能力要求都较高,对于像我一样的跨考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由于基础薄弱,我专业课一轮学习的战线拉得非常长(2月下旬—10月下旬)。这个期间主要是看专业书。我将看书的过程分为两阶段:第一阶段通读某章节的内容,记录自己不太清楚的点,并整合该章节的知识框架。这一过程中尽量自己动手推导一下书上的例题和证明;第二阶段根据第一阶段的框架整理笔记,解决第一阶段遇到的问题,并在整理笔记的过程中重做书上的例题和证明。一轮学习本质上是一个打好基础的过程,一轮结束后对整个专业课的框架应该有大概的了解,且不存在对知识点不理解、不确定的情况,但背诵、证明上的细节记忆可以放到二轮。
我的专业课二轮学习是从10月下旬直到考前。这一时期的任务主要是根据一轮的笔记进行复习+刷真题。在看笔记的过程中,强烈推荐根据笔记整理各个模块的思维导图,这样不仅可以让知识更加系统,也方便寻找不同模块之间的联系;同时要注重证明,总结不同问题的证明思路,并且反复动笔推导加深记忆。真题可以帮助我们熟悉人大的出题风格、形成系统的答题模式、发现薄弱的知识点,有能力的同学可以根据真题尝试预测可能的出题点。真题十分宝贵,建议留出1-2套进行限时模拟。这一阶段结束后,应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各模块的知识应该可以在脑海中以知识导图的形式“展开”,所有需要背诵和证明的细节都可以流畅的写出,在看到题时,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出考点并且逻辑清晰地作答。
总体来说,专业课的复习工作量相当庞大,如果感觉无从下手,非常推荐报一个应统联盟的定向班,有专业的老师帮忙整理知识点框架、补足细节,遇到问题时有学长学姐帮忙答疑探讨、指引方向,在减轻自己负担的同时也能更高效地进行专业课的复习,性价比很高。
3复试备考经验
1.笔试:
笔试分为专业课笔试和英语笔试。专业课笔试参考书目与初试相同,可以结合初试的资料巩固知识并适当进行补充;英语主要是熟悉统计学专业名词和其定义的英文翻译,有时间看看英文期刊或论文。
2.面试:
面试分为英语面试和专业课与综合素质面试。口语好的同学在英语面试环节会有一定优势,但基础一般的话也不用担心,只要能针对老师的提问准确清晰地表意即可;线下面试可以带简历,引导老师针对简历上的内容提问。
面试更多是老师对学生整体状态的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语言逻辑、应变能力等在面试过程中都可以得到体现。我在面试时会尽量直视提问我的老师,在回答期间如果有其他老师抬头看我,我也会与他们进行眼神交流。面试过程中感到紧张是非常正常的,但是一定不要慌乱,不管老师如何提问都要保证回答的逻辑清晰,就算给出错误的答案,也不要有太明显的心虚的表现(比如声音突然变得微弱)。最终进入复试的同学在知识水平上肯定没有问题,只要在整个面试过程中保持自信的状态,把面试的老师当作自己平时相处过的导师正常交流,利用老师的提问展示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就不会有太大问题。
4一些个人经验
1.客观衡量个人能力,谨慎选择报考院校。
2.无论哪一科,在选择参考书和视频资料的过程中不要耗费太多精力和时间,知识是固定的只是老师风格不同,只要选好一个老师坚持下去就可以。
3.如果容易感到焦虑,就尽量少刷各种社交网络上的进度帖/学习时长分享。每个人的学习习惯不同,时长长进度快不代表全部,有自己的规划并在过程中适当调整,坚持到最后就已经很棒了。
应统联盟针对人大大数据学院和统计学院推出了对应的定向课程和资料。详细可以戳下面的链接了解:
5资料推荐
6课程推荐
7小统微信
扫一扫,添加官方微信号小统,备注考研院校,邀你加入人大交流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