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大放送 | 一战人大无缘,二战西北985上岸,踩过的坑,希望你避开!
时隔两年,我终于结束了应统考研的漫漫长路,成功成为一名研究生。虽然结局并非如预想那般,但也算是个不错的结局。当我如今再回顾两年的备考生涯时,发觉自己也踩过不少的坑,于是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向即将加入考研大军的学弟学妹们分享我的个人(失败)经验,也祝愿你们能够少走弯路、成功上岸。
简单说一下我的个人情况,我一战报考中国人民大学应统专硕,总分372无缘复试,后来仔细考虑了自己的优劣势,二战报考某西北985成功上岸。具体的复习规划就不过于详细的介绍了,这方面也会有很多上岸同学的为大家分享,我主要介绍一下自己在一战中踩过的坑,以及二战中针对性的复习,希望大家引以为戒。
英语:一战59(英一),二战81(英二)
之所以把英语放在第一个分享,是英语在两次考研中的影响都非常大。在一战中,英语59分可谓是令人无法接受,因为我知道自己英语比较差,但没想到会差到没过单科线的水平。后来仔细想想,也许是因为自己当时对英语的重视程度还不够,复习要求仅限于背单词、做对题即可,但正是这种想法为我的失败埋下了隐患。在二刷甚至三刷真题的时候,高正确率让我忽视了做题的本质,即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把握出题角度和做题技巧,但在最后模拟的时候,客观题分别扣了18分和17分,我才隐约感到不安,果然最终成绩也不尽人意。于是二战的时候我开始针对性的复习英语。首先是每天背300个单词,一直坚持到考前,只有背好单词才能保证文章能够看懂;其次是阅读,二战的时候非常重视阅读的一刷,基本上每两年会进行一次错题整理,并根据出错原因进行分类、总结做题方式,该方法的效果非常显著,在10-14年的真题中我错的很多,但在15年之后基本上每年(四篇阅读)只错2道左右;再者是作文,一战的时候我全程跟着老师练,好处是初期容易上手,但坏处就是没有形成自己的写作思维和模板,很难自己写一篇作文出来,所以我在二战的时候就只有前期跟着老师练,然后结合其他老师和博主的内容形成自己的模板,最终达到能够独立写作的程度就差不多了。虽然分数的提高与英二难度较弱有关,但我自认为二战确实更加努力,英语的提升也是我二战上岸的一个关键因素。
政治:一战65,二战71
由于一战政治的学习比较随意,所以二战就格外注重后期的复习,但最终效果并没有像英语那样明显。相比一战而言,二战我更加注重基础的巩固,期间看了腿姐的技巧班、冲刺班和押题班(一战的时候都没看),跟听腿姐音频带背,再搭配冲刺背诵手册反复背诵。这里强推腿姐的课程,一方面是讲得好,另一方面是这些课程的笔记都可以对应的记在冲刺背诵手册上,这样反复看背诵手册的时候既可以巩固知识点又可以回顾课堂笔记,效率直接max,相反我一战的时候就感觉看的毫无逻辑和重点,效率就很低。除此之外,如果大家不想背肖4的话可以跟着腿姐背大题,个人感觉腿姐的大题带背不弱于肖4。一战的时候选择我扣了14分,二战扣了7分,所以基础知识的复习还是比较明显的,但是因为疫情原因(小阳人)导致我大题背的不够,考场上属于是会的地方很熟,不会的就无了,所以最终成绩提升的不是很明显。但二战的复习方式感觉还是很受用。
数学:一战138,二战137
数学就不多说了,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一战的时候我用李永乐复习全书、汤家凤1800题打基础,用李永乐660题、张宇36讲和1000题强化,最后用李林108题、历年真题、模拟卷进行冲刺;二战的时候用的李正元复习全书、李林880题直接进行强化,然后用李林108题和模拟卷进行冲刺。总的来说我对数学的期待和投入比较高,所以从始至终都保持着较高的复习强度,最终结果也还可以。这里建议所有决定报考应用统计的同学们,一定要重视数学的学习,在应统分数线越来越高的背景下,数学成绩的高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们能否过线。
专业课:一战110,二战100
由于不同学校的专业课不一样,所以二者不能直接进行对比,这里主要说一下一战踩的坑吧。由于我当时决定院校比较晚了,所以暑假才开始复习的,先后看了统计学、应用回归分析、时间序列分析、多元统计分析,之后再二刷这些书,建立一个知识框架,但这个时候已经到九月了,就粗略补充了茆诗松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前四章)、北大高惠璇的多元统计分析、李子奈计量经济学,再然后就是反复看书,搭配应统联盟的资料进行练习。但21年及以前人大的考题风格变化不是特别大,所以我仍然以理解+背书为主,并结合真题反复练习。至于数理统计和抽样分布方面的内容则是没有过多准备,然而22考研还真出了这两个方面的题,共计35分,所以考场上的我对此毫无办法。从结果上来看,在此情况下得了110分也算是对的上我的付出了,只可惜公共课差距过大。
此外,听闻23考研的真题中涉及到了更多的从未考过的书籍,如抽样分布和非参数估计等,可见人大如今的考试风格正在改变,考题涉及的知识点也越来越广。因此建议报考人大统计的同学们一定要尽早开始复习,拓展复习面,同时要理解书本上所涉及到的内容,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以便能更好地应对人大的考察。
总的来说,我的备考生涯终于结束了,当我再回顾过去两年里无数个奋笔疾书的夜晚时,也可以对自己说一声“辛苦了”。如今24考研已经开始,新一批备考大军悄然踏上征程,希望明年今日,你们都能够对自己的分数感到满意,能够无悔这一年的付出。
小统微信
扫一扫,添加应统联盟官方微信号小统,邀你加入应统联盟交流群: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