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环球科学设为星标
周一至周五
第一时间掌握
最新鲜的全球科技资讯
据新华社报道,北京市疾控中心6月6日通报,近日,北京市医疗机构报告2例猴痘病毒感染病例,其中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另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的关联病例,两名病例均是通过亲密接触感染。目前两名病例正在定点医院进行隔离治疗,情况稳定。北京市疾控中心表示,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病,既往猴痘主要流行于中非与西非地区。目前全球已有111个国家和地区发现猴痘病例。预防猴痘,一是避免和罹患猴痘的人密切接触;二是避免在高发国家与野生动物直接接触,避免捕捉、宰杀、生食当地动物;三是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清洁和消毒,做好手卫生。若在国内外有可疑动物、人员或猴痘病例接触史,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应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一般可选择皮肤科,并告知医生流行病学史,结痂前避免和他人密切接触。(新华网)
研究者招募了650名志愿者,利用磁共振成像(MRI)等脑部扫描的数据,分别建立了个人的“个性化大脑模型”,并以此对比人脑中思考时神经元的活动。研究者发现,在解决复杂问题时,流体智力测试得分更低、功能连接性(脑区之间的功能关系)较弱的大脑回答速度更快,但实际上是直接“跳到结论”;而流体智力得分更高、功能连接性更强的大脑会等到上游脑区完成解决问题所需步骤后,再得出决策。研究者表示,在解决困难任务时,大脑需要在探索其他解决方案的同时,将之前的进度存储在工作记忆中。而大脑中更发达的功能网络,可能改变了工作记忆的能力,从而改变了“忍受”长时间没有做出决策的能力。(BIH AT CHARITÉ)
北极海冰在最近几十年里快速减少,而没有海冰的北极可能影响北极内外的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系统。近期,《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的一项模型研究认为,即使在低排放场景下,北极可能早至2030年代就会在9月间没有海冰,比此前的估计早了约10年。
研究者通过1979-2019年间的观察数据约束模型发现,人类对北极海冰减少的影响全年可见,可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气溶胶和自然因素(如太阳和火山活动)则小得多。而且,研究者预计,在所有排放场景下,北极在2030-2050年的9月都可能发生无海冰现象。这与此前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的估计相悖,IPCC没有预测在低排放场景下北极夏季未来会发生无海冰的情况。这项研究强调了人类活动对北极的重大影响,表明了对北极在近未来的季节性无冰做好计划和适应的重要性。
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物种灭绝的加速是对全球生态系统的重大威胁。然而,大规模量化这些损失十分困难,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基础设施。不过,6月5日,发表在《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上的一项新研究表明,物种多样性相关信息藏身于环境DNA (eDNA)中,几十年来,世界各国数千个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无意中收集了这些信息。研究者测试了空气中包含的当地植物、昆虫等生命信息的eDNA是否被空气过滤设备捕获,成为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的副产品。他们从英国两个监测站取样的过滤器中提取并扩增DNA后,发现了一个惊人的生物多样性记录。研究团队找到了180多种不同的植物、真菌、昆虫、哺乳动物、鸟类、两栖动物等物种的eDNA。研究人员认为,多年来,空气质量监测网络一直在以标准化的方式收集当地的生物多样性数据,并在大陆尺度上定期收集数据,但“这些样本的生态意义却被忽视了”。幸运的是,在一些地方,样本能被保存几十年,这表明研究生态数据的现有样本可能已经存在。此外,只需要对当前的空气质量监测工作进行微小的修改,就可以完全依靠一个已经在运行的网络收集样本,用于陆地生物多样性的详细监测。
抓住移动物体需要视觉系统和运动系统之间的精准配合。最新发表于《当代生物学》(Current Biology)上的一项研究发现,视觉预测运动的能力可能是完成一次出色捕捉的关键。
研究人员利用多台高速摄像机立体捕捉狨猴和蟋蟀的运动,并应用机器视觉算法跟踪狨猴手部运动。研究人员发现,在视觉与运动共同引导狨猴手部向动态目标移动的过程中仅有80毫秒的延迟,这意味着想要抓住物体就必须预测物体的运动。利用这些数据,研究人员为视觉引导的接近行为建立了一个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型表明,对预期位置的预测可以补偿快速接近过程中的视觉运动延迟。该研究有助于在机械研究和工程应用领域开发出独特的行为控制策略,并且可以通过揭示自然状态下行为的作用原理来帮助分析视觉运动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问题所在。(University of Rochester Medical Center)
撰文:王馨仪、二七
封面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