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住了西北国土的两个男人
新疆,故土新归之意。
有两个人,是新疆近代史上绕不开的人物,分别是:
清朝的左宗棠,军阀时期的杨增新。
先有左宗棠收复新疆,后有杨增新保住了新疆。
若无左公和杨增新,祖国西北山河很难想象会是什么结局。
左宗棠,字季高,湖南湘阴人,晚清重臣。他一生亲历了讨伐太平天国、洋务运动、陕甘回变、新疆之役等重要的中国历史事件。
左宗棠19岁入学长沙城南书院,屡试不第,功名止于举人。
1837年,恰逢两江总督陶澍回乡省亲,那年左宗裳25岁,他写了一副对联。
春殿语从容,廿载家山印心石在;
大江流日夜,八州子弟翘首公归。
这幅对联完全投了陶总督的脾气,陶总督看了对联极为高兴,于是邀请左宗棠一见。
一见目为奇才,纵论古今,为留一宿”,次日,陶澍带着左宗棠周游醴陵,成为忘年之交。
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左宗棠到长沙府开馆授学,恰逢云贵总督林则徐告病还乡,途经长沙。
经胡林翼推荐,两人在江上小船见面,秉烛夜谈至天明,话题集中在“海防”与“塞防”两大主题,相谈甚欢。
林则徐告诉左宗棠,他的心愿是卸甲回乡,办西式学校,为国家建立水师奠定基础。
也是此次见面,林则徐将自己在新疆收集的地图、文书资料悉数交给左宗棠。
并说,“吾老矣,空有御俄之志,终无成就之日。数年来留心人才,欲将此重任托付。西定新疆,舍君莫属。以吾数年心血,献给足下,或许将来治疆用得着”。
这也为左宗棠日后收复新疆埋下了伏笔。
两人匆匆一遇,湘江夜话,却在无意间埋下了历史定数。
分手时,左宗棠赠林则徐一副对联,“文章西汉两司马;经济南阳一卧龙。”
一年后,1850年,林则徐去世。临终前,他命次子聪彝代书,向咸丰皇帝举荐左宗棠,称其为“绝世奇才”“非凡之才”。
1856年,升任兵部郎中。1862年由曾国藩举荐升任浙江巡抚,后与太平军作战,连克金华、绍兴等地,升任闽浙总督。
1864年,克杭州,并受封一等恪靖伯。
不过此时大清朝犹如一个破败的风箱,四处漏风。
天高皇帝远,受太平天国和陕甘回变的影响,新疆的各地豪强暴乱四起,各自为王,加之背后英、俄势力的支持,不断发生叛乱。
1871年,阿古柏入侵新疆,俄国借机侵占伊犁。1872年,日本借八瑶湾事件侵吞作为中国藩属国的琉球之主权,1874年日本对台湾用兵,引起中国的警觉。
1875年,也就是光绪元年,朝廷上争议出兵收复新疆,引起“海防”与“塞防”之争,焦点在于国防应当偏重东南沿海的海洋防御还是偏重西北内陆的陆上防御。
李鸿章等认为:自从乾隆年间平定新疆一百多年以来,每年都要花费数百万两饷银,这是一个填不满的无底洞,现在又要竭尽天下的财力去赡养大军西征,还不如依从英国人提出的条件,允许阿古柏政权独立,只要他答应称臣入贡就是了。
左宗棠力驳李鸿章,他认为:如果丢失新疆,则这块土地不是被西方的英国势力,就是被北方的沙俄鲸吞,中国随即失去西北边防的关卡要塞和重镇,使西北边防无以屏障,到时中国边防的兵力不但不能削减,反而会大大增加。从全局来看,不战而丢新疆的后果,对内必将严重有损国威,丧失民心;对外也必将助长列强的侵略气焰,不利于海防。
当时的军机大臣文祥为左宗棠所说服,全力支持:“老臣以为宗棠之言深谋远虑,上承先皇高宗之遗志,下惠子孙万代,请陛下决策。”
于是慈禧太后下诏授左宗棠为钦差大臣,全权节制三军,以将军金顺为副帅,择机出塞平叛新疆。
1877年3月,左宗棠率军收复吐鲁番,同年8月,收复南疆东四城:焉耆、库车、阿克苏、乌什;接着收复西四城:喀什、英吉沙、叶尔羌与和田。
仅一年多的时间,左宗棠率军攻克了被外寇侵占的南疆八城,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领土,自此,新疆之乱乃告平息。
慈禧太后嘉其功,诏封二等侯爵。
新疆各地感念左宗棠大恩,各个村镇建立左公祠,烧香礼拜。
解放初期,王震将军进军新疆的路线,就是当年左宗棠西征走过的路线,沿路皆是“左公柳”。
1878年,左宗棠于光绪四年上书朝廷,力陈在新疆设省的主张,并建议朝廷派员与俄国会谈归还伊犁。
未料想俄国狮子大开口,表示在获得中国在通商、割地、赔款和再次调整天山以北边界等方面做出让步后,才能交还伊犁。
左宗棠闻之大怒,自愿请行率军屯哈密。
“壮士长歌,不复以出塞为苦也,老怀益壮。”
慈禧太后又派曾纪泽出使俄国,重议条约。同时,左宗棠将其棺材从肃州运到哈密,借以表示收复伊犁血战到底的决心。
此时的俄国刚刚结束俄土战争,元气大伤,自认战争纵使获胜也将得不偿失,俄国最终在谈判桌上让步。
1881年2月24日,曾纪泽与俄方代表订立了《中俄伊犁条约》和《陆路通商章程》。
沙俄归还伊犁,但仍割去了伊犁霍尔果斯河以西之领土,中国赔偿俄国兵费白银五百余万两;俄商在中国新疆各城贸易,暂不纳税,对于伊犁居民,规定“愿仍居原处为中国民,或愿迁居俄国入俄籍者,均听所便。
虽然这一条约仍然是不平等条约,但曾纪泽确实也尽了最大的努力,中国收回了伊犁九城及特克斯一带地方。
1882年,左宗棠借新疆收复和大军未撤之威,奏请新疆建省,省会设于迪化(今乌鲁木齐市),伊犁仍设将军府,但不再统帅全疆的军政事务,政治中心移至迪化。
1884年,左宗棠以钦差大臣身份重回福州,左宗棠一到福州,便来到林则徐墓前,以平定新疆的喜讯告慰英灵。
弥留之际,他仍念念不忘台湾的长治久安,在病榻上疏奏请台湾设立行省,并推举福建巡抚刘铭传为台湾首任巡抚。
1885年九月五日,福州风雨如磐,大雨下了一夜,当晚,左宗棠去世。终年74岁。
在左公收复新疆后的第六年,杨增新登上了历史舞台,日后正是他保住了危弱累卵的新疆。
杨增新是一个从辛亥革命撑到北伐战争改朝换代的唯二军阀,另一个人是阎锡山。
杨增新是新疆近代史上的少有的人物,他也是新疆省第1任省长及中华民国第1任新疆省政府主席,执掌新疆17年。
杨增新是光绪十四年(1888年)中的举人,次年中进士,朝廷将其外放甘肃中卫县任知县,他算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能吏”,以治世安民的方法,将中卫县治理的井井有条,有口皆碑
1908年,杨增新因处理当地回汉问题有功,且政绩斐然,经人保荐,获慈禧太后召见。
历史选中了他。
杨增新在面见当时大清朝第一人的时候,落落大方,侃侃而谈,表达了经略边疆的大志后,慈禧太后升任他为新疆阿克苏道台。
之后又在乌鲁木齐、巴里坤等地历任道台,时任新疆巡抚袁大化对其极为倚重。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 1912年1月,中华民国在南京正式成立,宣统帝退位,清朝灭亡。
清政府倒台,革命党人响应辛亥革命,发动伊犁起义,在伊犁成立军政府,袁大化败走。
同时,沙俄总领事趁乱宣布外蒙独立,驱逐中国官员,并增兵边境,意在吞并新疆。
此时,新疆危若累卵。
沙俄和英国领事馆趁乱发放大量的侨民证,数万的新疆人加入英俄两国国籍,两国在背后支持这些人公开叛乱。
除此之外,新疆各地驻军也纷纷哗变,各地哥老会杀官自封,一时间叛乱四起,遍地骚乱。
此时的北洋政府正陷于内忧外患,无暇西顾,于是众人推举在新疆颇有威名的杨增新为督军,袁世凯任命杨增新为新疆都督。
自此,杨增新接掌新疆,召集旧部,一呼百应,出手收拾乱局,平定哈密、阿克苏的动乱。
分化并镇压了各地哥老会与农民起事,并与伊犁军政府和谈达成统一,提出整个新疆必须“合治”,前伊犁将军辖地塔城、阿勒泰统一划归新疆省管辖。
杨增新认庙不认神
到他去世为前的17年中,虽然名义上接受北洋政府的管辖任命,后来接受南京国民政府领导,但他是新疆的实际统治者。
除了平定内乱,杨增新最大的难题则是外部。
1912年,沙俄借口侨民被杀,俄军炸开喀什城北门,入城挑衅。同时,外蒙依仗沙俄支持,入侵阿山科布多,8月,攻陷科布多城。杨增新虽多次击退外蒙古军队,但缺兵少援,只能守土,科布多未收复的失地,变成今日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一部。
1918年(民国七年),收复阿勒泰,设立阿山道,并入新疆省,免于其落入苏俄和外蒙古独立势力之手。
1916年7月,沙俄中亚爆发民族大起义,沙俄镇压导致30多万哈萨克和吉尔吉斯难民强行进入新疆,期间不断遣返,俄国又爆发十月革命,又造就了难民潮,白军成建制的逃入新疆。
1918年,协约国决定武装干涉苏俄,除了国内的命令不断,英、日更是不停地游说杨增新,允诺出钱出枪,妄图把新疆变成反苏俄基地。若是如此,则把新疆至于万劫不复之地。
此时显示出杨新增最高明的地方,对此他一概不予理睬,严守中立。
对入境白军武装,杨增新下令一律缴械,但到了1921年,进入新建的白军已达4万余人,并不断骚扰地方,甚至公然策动族叛乱。
1921年初,杨新增与俄红军秘密达成口头协议,准许红军入境,合作剿匪。年底,尽数肃清后俄红军退出新疆。
值得一提的是,1920年5月,新疆省与俄罗斯联邦土耳其斯坦合众国签署的议定书,这是中国与邻国签署的第一个平等条约,废除了免税和领事裁判权。同时,也取消了英国人免税的特权。
1928年7月7日,杨增新遇刺身亡。
杨增新在任新疆都督时,曾在堂外挂了一副对联:
共和实草昧初开,羞称五霸七雄,纷争莫问中原事。
边庭有桃源胜境,狃率南回北准,浑噩长为太古民。
在国立衰败的时候,一个军阀,能做到保境安民,已是殊为不易。
在这17年间,杨增新力挽狂澜三万里,最终成功地把新疆留在了中国。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