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一个人的命运,藏在他的行为里
做人做事,要先把握全局趋势,有条不紊开展,只有这样,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来源: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原创
北宋有这样一名“太平宰相”:
他5岁被称为“神童”,14岁就破格参加殿试,受皇帝器重。
在官场,他是两朝元老;在文坛。他是北宋祖师爷级别的人物。
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韩琦等著名文人都是他学生……
这个人就是有“北宋第一富贵闲人”之称的晏殊。
和同时期仕途坎坷的同僚不同,晏殊的一生十分顺畅,被人誉为“词人里的盛世宰相,宰相里的天下文宗”。
有人说:“一个人的命运,藏在他的行为里。”
而晏殊能在风云诡谲的北宋圈内混得风生水起,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深知该如何为人处世。
为人正直
14岁时,晏殊被地方官员以“神童”的身份举荐到中央,和全国几千名考生一起参加殿试。
虽然年龄小,但是晏殊丝毫不畏惧,在考场上神情自若,很快就完成了答卷,让宋真宗赞叹不已。
又过了几天,到了复试的日子,拿到题目的晏殊赫然发现自己曾经遇到过。
或许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会大呼幸运,顺水推舟完成考试。
但晏殊却并没有,他起身走到宋真宗面前,诚恳地告知这道题曾经做过,请他换一个题目考查。
宋真宗一听,龙颜大悦,觉得晏殊不仅才华出众,人品更是一流,于是授予其秘书省正字,让其在秘阁内读书深造。
从此,晏殊正式踏入官场,开始了一生的沉浮之旅。
而正是他的正直,在他的官场生涯上给了自己很多的助力。
当时,北宋恰逢太平盛世,官员们大多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市井酒楼大多大设帷幕方便达官贵人饮酒赏乐。
晏殊因为经济条件有限不能去,干脆叫上几个好友讲习诗书,闭门不出。
皇上得知,觉得他这个人很不一样,人品正直,不沉溺于声色犬马。
当时正好要为太子选讲官,于是皇上力排众议,一定要钦点晏殊做太子的讲官。
晏殊在得知事情真相后,如实上奏,表明自己是因为没有钱所以才不去的,如果有钱,也会和其他官员一样吃喝玩乐。
没想到皇上却更加觉得他做人很实诚、认真,反而更加器重他。
一撇一捺写个人,一生一世学做人。
为人正直不是七窍玲珑心,而是光明磊落胆,是严谨认真,是品德高尚。
孟子曾说:“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做人,应该秉持“以正直为先,以真实为本”的原则。
正直,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态度。
一个正直的人,言而有信、敢作敢当,往往让人安心并相信值得他们深交。
要做就做一个正直的人,在复杂的世界中混得风生水起。
做事有谋
乾兴元年,宋真宗驾崩,宋仁宗赵祯登基为帝。
当时宰相丁谓、枢密使曹利用认为仁宗年少没有势力支撑,心中萌生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独揽大权的想法。
朝中大臣对此议论纷纷,却没有一个人敢真正出来阻拦,只有晏殊站出来,提出“垂帘听政”的建议。
晏殊建议仁宗的嫡母刘太后可以垂帘听政,以更好地辅佐幼帝。
大臣们纷纷赞成,丁谓和曹利用知道自己这时候如果逆着来,就真的名不正言不顺了,只能作罢。
晏殊的这一举动帮助幼帝和刘太后渡过难关,得到了皇上和太后的好感。
晏殊头脑清晰,做事不仅有勇,更加有谋,懂得辨是非,明形势。
后来,晏殊因故被人弹劾,贬出京城。
他便开始在当地大兴土木,兴建学校,培育人才。
他所创建的应天书院更是一跃而成为与岳麓书院、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并称的宋初“四大书院”。
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等人都是他的学生,在他的培育和点拨下纷纷进入官场为国效力,后来给予了晏殊很大的帮助。
其实,后人对晏殊的从政评价是:谨慎缜密、平和低调,他一生的政治经历也确实没有出现大风大浪。
但就是这样一个“谨慎缜密、平和低调”的人,面对威胁时有勇有谋、敢于亮剑、捍卫皇权、护国安危;面对困境不屈不挠,坚定做好自己认为正确的事,育才兴邦。
俗话说:“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致远。”
做人做事,要先把握全局趋势,有条不紊开展,只有这样,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行事圆融
据记载,晏殊在有一次曾被太监误宣进入禁宫内。
当时宋真宗病重卧床不起,命人拿出一纸文书给晏殊,里面是除拜一些大臣的诏令。
晏殊表示自己是外臣,这件事应该由内臣主管,自己不敢僭越。
真宗点头同意,于是召来翰林学士,晏殊又说:“我担心自己走了后,这件事会泄露,请准许我留宿在附近的学士院。”
第二天早晨,宣麻发往宫外,皇帝诏令中的内容和昨日见到的大相径庭,晏殊深感惊骇。
但因为对大局影响不大,也就没有向外人说,一直把这件事深埋心中。
晏殊深知官场规则,所以多年来行事一直很圆融,既不讨好也不针对,是难得的“平和宰相”。
晏殊除了在事上表现出圆融,在对待人方面也十分圆融。
晏殊有位学生叫黎简,两人是同乡。
一年夏天,晏殊回乡探亲,众多官员上门拜访,但黎简没有来。
侄子不满,对晏殊说:“黎简因为叔叔你的提携得到重用,现在你回家了,他竟然都不来拜访,实在是太过分了!”
晏殊听完,笑着解释道:“你不了解黎简,他不来实际上是为了避嫌。
他来反倒会让人觉得我在拉帮结派、私结党羽,而且现在有蝗灾,他把自己工作做好,不也是给我添光吗?”
侄子听完深感佩服,不再多说。
晏殊待人待事十分巧妙,让世人看到他灵活变通的一面。
精通圆融之道的晏殊可以说是:上不得罪于人,中不嫉妒于人,下不失信于人,终身都在“得饶人处且饶人”。
胡雪岩说:“行事圆融,结局自然圆满。”
成大事、有好运的人,都是行事圆融的人,既不锋芒不露又不八面玲珑。
除了考虑自己的利益,也会考虑他人得失,从而打开人际关系的大门。
卡耐基说:“如果我们想拥有朋友,就要先为别人做些事,一些需要花时间、体力、体贴、奉献才能做到的事。”
一个人的命运,往往藏在他的行为里。
为人可靠,多做贡献,我们才能收获信任,拥有真心朋友。
做事有谋,我们才能行稳致远,拥有良师益友,走向平稳人生。
行事圆融,体贴他人,我们才能拥有豁达朋友,走向幸福人生。
点个在看,愿你也能如晏殊这般,开启一生圆满、一世有福的人生。
点击 关注富书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富书生活馆,和你一起提高生活质量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