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巨头高管,为何排队来华
今年以来,跨国公司的掌门们掀起了访问中国的潮流。除了马斯克之外,苹果CEO库克、高通CEO安蒙、三星公司的李在镕、光刻机供应商阿斯麦总裁温宁克都陆续在今年到访中国。此外,还有很多负责人可能在路上,比如西门子公司和花旗首席执行官等,总之,不胜枚举。
在当下特殊的国际环境之下,跨国公司们纷纷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中国经济的看多。毫无疑问,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来说,跨国公司的投资意愿是具有特殊意义的。它很大程度代表着国际资本对这个国家经济前景的信心。
那么,中国市场的魅力到底在哪里?我们可以选取一些截面来看。首先,来访的跨国公司其实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科技巨头,一类是金融公司,还有一类是消费公司。从自身的业务拓展出发,这些不同的跨国公司分别代表着中国市场在某一个方面的潜力。
库克在中国/@TimCook
第一类是科技巨头。当前,中国经济正在转型升级,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尤其是制造业正在加速技术创新和升级迭代。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产生海量的技术和中间品的购买需求。2022年,我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制造业规模已经连续13年居世界第一,并且,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还在持续。
在如此巨大的规模基础上,可以想象,制造业如果要升级,所产生的技术和中间品采购需求将有多大?无论是在工业软件领域,还是在制造业核心元器件领域,中国都无疑是全球最大或者最具潜力的采购市场。显然,科技巨头的股东和掌门们都非常清楚,赢得中国市场就会赢得未来。
另一方面,科技巨头还越来越清楚地知道,中国市场的竞争会越来越大,因为中国自己的科技企业正在飞速发展,在很多领域不断对欧美跨国企业形成强大的替代。在过去,华为、中兴在通信设备领域成为了西门子等欧美企业最强的对手,不但在中国市场对欧美企业形成替代,而且还在新兴市场打败了它们。现在,在云计算等诸多领域,中国企业群体也成为了全球最强大的存在之一。也就是说,要抓住中国市场机会,跨国科技巨头必须争分夺秒,全力以赴。
第二类是金融公司。除了可能来访的大型传统机构花旗等,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等华尔街投资大佬早已多次来到中国。在很多方面,这些金融大佬的能量并不低于跨国公司的CEO,他们的态度代表着国际金融家对中国金融市场的态度,是全球金融市场的重要风向标之一。目前,中国金融市场的改革正在稳步推进,金融开放也从未停歇。国际金融家们必然懂得一个道理,虽然实体经济和金融市场不一定完全地同步发展,但一个全球第二的经济体,必然孕育出全球顶级规模的金融市场。无论是股票,还是债券,或者一级市场的股权投资,中国还有很多机会等待发掘。
第三类是消费品公司。很多人都关注科技巨头和金融大佬的访华,却忽略了消费品公司这群嗅觉可能更加灵敏的人。差不多和马斯克访华同一时段,星巴克全球首席执行官纳思瀚也来到中国。目前,星巴克在中国有6000多家门店,未来3年,希望达到9000家门店的目标。纳思瀚表示,希望中国成为星巴克最大的市场。
纳思瀚
其实,特斯拉虽然看起来是科技企业,但换个角度看,不妨和星巴克归为一类,因为它们共同看多中国中产阶层的成长和壮大。目前,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庞大的中产阶层,而且还在不断成长之中,他们是特斯拉和星巴克最核心的顾客群体。在其他很多新兴国家,随着经济发展,中产阶层也会崛起,但数量完全无法和中国相比。而且在经济发展初期,特斯拉和星巴克更可能是一种“奢侈品”,它们的很多城市人口并没有购买和消费能力。但中国不同,一线城市和其他大型城市的中产阶层,早已积累了一定的财富。
在改革开放初期,跨国巨头可能更看好中国的成本优势,而现在,它们离不开中国市场。中国的实体经济发展催生了巨大的企业消费市场,同时中产阶层的崛起更孕育了全球最具潜力的个人消费市场。无论是哪个市场,没有人愿意失去。
当然,我们需要继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并推动转型升级,同时也要呵护中产阶层的继续成长和壮大。这也很重要。
文中配图部分来源于视觉中国,部分来源于网络
更多资讯
编辑 | 李少威
新媒体编辑 | 吴擎
排版 | 菲菲
年轻态演讲节目
《后日谈》
南风窗新媒体 出品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
欢迎分享至 朋友圈
投稿、投简历:[email protected]
广告、商务合作: Fengyx778
记得星标!点点在看让理性的声音传得更远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