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真的有“生物钟”吗?Science:不但有还能被“看见”,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大脑中找到“生物钟”!

真的有“生物钟”吗?Science:不但有还能被“看见”,我国科学家首次在大脑中找到“生物钟”!

科学


终于熬到周末,原本满心欢喜地想着一定要睡个美美的懒觉,可一到平时起床的点儿——居然醒了?!……这种令人抓狂的经历,想必大家都有过吧!


其实,不论是被老人家们津津乐道的养身法宝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还是网上充斥着的各类熬夜、通宵、“倒时差”小妙招,其实都是通过形成一种具有节律性的生命活动规律,使我们更好地适应符合当下的日夜交替。通俗地来说,就是自发调整“生物钟”(Circadian Clock)。

Figure 1. Daily Routine (Source: 摄图网)


这台能够调节我们日常休眠-觉醒周期的内部时钟,其实不仅仅存在于动植物体内,就连微生物也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昼夜节律”。但一旦这种节律发生异常,睡眠障碍、代谢紊乱和免疫力下降等症状就会接踵而至;更有研究指出,糖尿病、抑郁症、肿瘤等重大疾病也与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那所谓的“生物钟”到底长什么样呢?难道真的如同我们日常的表盘一样,还有齿轮和指针?


相信大家伙儿都和我一样,直觉上总认为生物钟应该就是一种没有实体的生理状态而已——但真相可并非如此。


就在前几天,来自军事医学研究院的李慧艳研究员团队协同张学敏院士团队合作发表了一篇论文。文章指出,SCN神经元的初级纤毛就是调控机体节律的细胞器——换言之,“钟”被找到了!这一发现无疑将此前充满玄幻色彩的“无形”生物钟化为了“有形”。2023年6月1日,相关研究成果以“Rhythmic Cilia Changes Support SCN Neuron Coherence in Circadian Clock”为题,在线刊登于《科学》(Science)。

 

Figure 2. Rhythmic cilia changes support SCN neuron coherence in circadian clock(Source: Science)


脑视交叉上核(suprachiasmatic nucleus,SCN)是已知的“生物钟”指挥中枢,其中包含了大约20,000个神经元的异质性群体,大多数可以单独产生自主的昼夜节律振荡。放大这些神经元,可以在其细胞膜表面观察到一根伸出的“天线”,即此前提到的“初级纤毛”(primary cilia,PC)。初级纤毛其貌不扬,但却存在于几乎所有哺乳动物的细胞表面,对信号的接受和传递以及细胞的运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旦发生缺陷,就会导致譬如脑畸形、生育障碍、骨骼异常等可怕的“纤毛病”(ciliopathy)。

Figure 3. 初级纤毛的分布及模型图(Source: Science,央视新闻)


通过脑切片染色以及20x成像,初级纤毛在小鼠大脑中的分布清晰地显现出来。


由于SCN是昼夜节律重要的调节中枢,研究人员对SCN神经元的初级纤毛进行了测试,观察它们是否会由于光的影响而表现出振荡节律。结合后续的动物实验,他们惊喜地发现了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SCN中占比90%的NMS神经元(neuromedin S–producing neurons),其表面的纤毛居然会发生明显的昼夜节律性变化——每24小时内,该结构长度就会产生一次由“极长”至“极短”的伸缩现象!

 

Figure 4. 48小时内,SCN神经元初级纤毛的代表性延时图像(Source: Science)


在动物实验中,不同状态的小鼠被分别置于明-暗交替(Light-Dark,LD)和持续黑暗(Dark-Dark,DD)的环境中。


第一轮观察结果显示,在LD循环下,作为对照组的正常野生型小鼠和SCN纤毛特异性缺陷小鼠(SCNcilia-null mice)在24小时的活动内均表现正常;在DD循环下,SCN纤毛特异性缺陷小鼠的周期也仅仅是略微延长。


紧接着,研究人员展开了第二轮观察——让这两种小鼠也体验一把“倒时差”的感觉!最终, SCN纤毛特异性缺陷小鼠不负众望,仅用了1-3天,就适应了新的时间周期,而正常小鼠则花费了9-11天才调整好状态。

 

Figure 5. 小鼠在实验时差条件下的代表性双标绘行为图(Source: Science)


研究人员还指出,纤毛还具有“调控”节律的作用——即通过“团结”SCN神经元,将机体内的昼夜节律进行统一。实验中,纤毛特异性缺陷小鼠的SCN神经元间的通讯能力明显降低,这使得理想中的细胞间同频共振最终无法得以实现。


除此之外,考虑到SCN中的细胞耦合与抵抗外界温度变化有关,而纤毛特异性缺陷小鼠对周期性温度变化的抗干扰能力却表现不佳,因此研究人员认为,初级纤毛或还有助于SCN神经元间的耦合,也许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生物钟对于温度变化的抗性很有可能就是来自于纤毛依赖的耦合现象。

 

Figure 6. 纤毛特异性缺陷小鼠对于循环温度的抵抗能力表现不佳(Source: Science)


现下,生物钟的重要“指针”已经被找到——小白鼠们都可以白天睡觉、晚上干活儿了!未来,针对咱们个性化的“调表”业务,还会远吗?


参考文献:

Science: Rhythmic cilia changes support SCN neuron coherence in circadian clock

DOI: 10.1126/science.abm1962

撰文 | 楚楚
编辑 | 小白

活动推荐



精彩推荐:

1、老药新用免疫治疗大突破!Nature重磅:朱晶晶团队首次发现激活α2-AR的降压药可诱导强效抗肿瘤免疫应答!

2、打破百年误解!Nature最新研究:首次证实大脑整体形状对大脑功能的影响远大于复杂的神经元连接!

3、柳叶刀子刊:新冠感染后使用二甲双胍或可将患新冠后遗症的风险降低40%!

4、延寿12%!Science:最新证实抗衰新星——牛磺酸,或是维持长寿和健康生活的关键因素!

5、BMC Medicine:南医大最新研究发现,低碳水化合物比限制热量饮食减轻体重更有效!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应用分享|真正“看见”电池循环时的结构变化Computer Science 徒有虚名 !8 篇《科学》齐发!中国科学家领衔揭示灵长类到人演化历程;​NASA首次就不明飞行物举行公开会议 | 环球科学要闻Science子刊:新冠病毒会导致大脑细胞融合,进而损害神经元活动和大脑功能时隔190多年,我国科学家成功破解这一谜团!中国科协生物技术交叉创新与应用青年科学家沙龙--生物节律主题(植物/动物)人类道德正在沦丧吗?Science发表的论文竟然是这个结果!Science and Democracy睡得少,痴呆跑不了:新研究表明不睡觉等于在大脑中养毒|本周论文推荐冷却的不止季节(52)— 边牧科学家首次用塑料制成肥皂;多地累计降温将超10℃丨科技早新闻再度创新!Nature:剑桥大学科学家首次描绘胎盘发育全貌,推进胎盘类器官及妊娠疾病的研究!大脑中可能真的有焦虑开关,能关掉的那种 | 科技趣评Hélène Binet:光的哲学家多位院士(潘德炉、焦念志、蒋兴伟)、相关专家出席会议!中国科学院海洋科学数据中心和ONCE科学数据平台启动会召开!为了你走遍草原Cell | 重大进展!我国科学家基于人工智能的蛋白结构聚类分析,发现一系列新的碱基编辑器赏魅力非遗,《美在东方》邀您“看见”精致生活我国科学家发现生物钟紊乱原理;罕见“半透明乌贼”现身日本近海丨科技早新闻中国科学家领衔Science最新特刊!医学基因组学研究将进入AI时代登顶刊Cell:中国科学家领衔发布猕猴大脑皮层细胞三维「地图」请问Soft engineering 跟 computer science 这两个专业的区别至少8篇顶会!英伟达LLM研究科学家岗位门槛狂卷,震惊前谷歌大脑科学家JAMA | 快放下含糖饮料!哈佛科学家首次证实,每天喝1份含糖饮料与绝经女性患肝癌风险增加85%、慢性肝病死亡风险增加68%“李南央状告海关案”跟进报道(一百零四)-绝不放弃责任视角里自我能分裂与自己和解成长沉静而坚定的微笑从心所欲不逾矩重绘银河系形状!我国科学家改写银河系旋臂结构|环球科学要闻普林斯顿国际数理学校-Princeton International School of Mathematics&Science二人感情正浓的时候步入婚姻的殿堂时间长了之后彼此之间的新鲜感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可能就只有枯燥麻木或者一种习惯zt在大师的人生经验中找到一把“利刃”,成为实战派读心术成现实:使用ChatGPT背后的技术读取人类大脑中的思想,我们现在需要担心吗?“有借有还,百年不晚”!美国麻州一图书馆收到逾期120年的借书!宇宙人(1262期)成功发射第五十六颗北斗导航卫星;我国启动全球首个5G异网漫游试商用;颠覆认知!我国科学家重绘银河系旋臂结构CMU 的Cognitive Science VS WashU 的 Neuroscience,请行家们帮助分析选择再获世界级发现!中国天眼“看见”引力波踪影举铁吧,头脑还能更聪明!Neuroscience新发现 :锻炼肌肉有利于增强海马体功能,让大脑更健康!重大突破!科学家首次发现长新冠遗传风险因素nature重磅报道!性行为太复杂,科学家首次赋予动物“处女”生殖能力涿州应当被“看见”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