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小年:从元宇宙到ChatGPT,什么是万变不离其“宗”?
来源:第一财经
自工业革命以来,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令人目不暇接,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互联网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进入应用阶段,经历了移动互联网、云技术、大数据、物联网到新近的区块链和Web3.0,今天的互联网技术和昨天的不同,明天说不定又耳目一新。然而万变不离其宗,“宗”即事物的本质。本质,是指事物本身固有的性质。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三角形,所有三角形的内角之和都等于180度,180度的内角和就是三角形的固有性质。阳光下的本质是亘古不变的。
互联网的强大在于随用户数指数增加的梅特卡夫效应,“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种效应也存在于铁路网、电话网等“旧经济”的网络中,只不过人们没有注意罢了。我们用简单的排列组合数学工具推导出互联网的这一性质,结合商业模式的网络图,定量地表达梅特卡夫效应的强弱。互联网的双边市场效应也不是什么新鲜事,农贸市场、百货商店都具有这种需求和供给相互促进的正反馈效应,互联网交易平台的新颖之处是它有一个巨大的虚拟空间,理论上可以承载任意多的消费者和供应商。至于互联网的规模经济效应和协同效应,各行各业比比皆是,差别仅在于互联网公司的固定成本比重更高,边际成本更低,这两个效应更大,有时甚至给人造成了无穷大的错觉。
零售的核心要素是选品与供应链管理,在终端客户那里表现为商品的性价比和购买体验。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这里讲的零售不是第三方电商交易平台,而是赚取买卖差价的传统零售业态,是零售+互联网。对于“+互联网”的行业,分析框架是下面介绍的工业互联网,尽管零售业面对的是消费者,但不是人们一般理解的2C逻辑。零售+互联网的模式几乎没有梅特卡夫效应,互联网的作用是触达亿万消费者,让零售商能够及时收集和分析数据,准确了解消费者的需求,根据需求的变化进行采购、库存和供应链管理。互联网放大了规模经济效应和协同效应,特别是虚拟空间能容纳数以千万计的商品,协同效应非线下商店可比。尽管互联网提高了零售商的效率,但没有改变零售业的性质,要想在这个进入门槛低、竞争异常激烈的行业中生存,包括互联网在内的技术投入仍需集中在选品与供应链管理上。
金融的本质是风险控制,而非“互联网思维”所宣扬的速度和规模。金融是一项高杠杆的业务,银行等信贷机构实际上借用储蓄者的资金放贷,自有资本只占很小一部分,由于中小储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很低,银行的首要任务是为他们控制风险,规模的扩张毫无疑问是第二位的。从金融机构盈利的角度看问题,贷存利差一般仅有2个百分点,这意味着发生一笔坏账要用50笔贷款的利润去核销。用“互联网思维”做金融追求规模和速度,必然导致风险控制放松,不良资产吞噬资本金的速度远比外部融资快,这是P2P接二连三爆雷的根本原因。这并不是说互联网在金融业无用武之地,在数字化的基础上应用互联网,银行可以更有效地控制风险,因为风险源于信息不对称,而数字化互联网的作用正是降低和消除信息不对称。当我们视互联网为控制风险的工具时,分析的逻辑再一次转向工业互联网。
添加徐老师微信
立即咨询
国际在职“MBA/EMBA/DBA”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国际在职“MBA/EMBA/DBA”课程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