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6《海妖的呼唤》,重新定义什么是女综!
本文转自:后浪电影
集集生猛,全程高燃。
好久没有看到如此精彩、激烈,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全女性综艺了。
节目中,女选手们个个骁勇善战;文能伏案做战略,武能徒手夺白刃。
抡起斧子连劈30个圆木木柴,也丝毫不带喘气,堪称百分百的“致命女人”。
她们被节目组聚集到一座孤僻的荒岛上,进行7天6夜的生存战。
为了成功笑到最后,她们近身肉搏,捉对厮杀,穿行于地形复杂、险象环生的山林,上演斗智斗勇的戏码。
每帧画面,都让观众直呼过瘾。
这是最新上线的网飞韩综《海妖的呼唤:火之岛生存战》(下文简称《海妖的呼唤》)。
作为一档以“饥饿游戏+全女性阵容”为主打模式的生存竞技类节目,其兼备了爽感和新颖感。
开播仅仅2天,就成功斩获9.6的豆瓣高分,堪称凭实力“卷”出了韩综新高度。
铿锵玫瑰
“火之岛”生存大战,卧虎藏龙。
24位选手来自不同行业,分别是消防员、警察、军人、警卫、运动员、特技演员。
这其中,不乏反恐精英、柔道冠军、与死神周旋的“火场逆行者”、护卫过多位总统的警卫员 ......每个选手,都是少有人能与之匹敌的行业翘楚。
节目组按照职业属性,将她们分为6组,并让她们在极限环境下,以团队战的方式进行多轮角逐,决出终极赢家。
饥饿游戏的规则很简单,弱肉强食,适者生存。
因此,韩国欧尼们出场时,根本不搞无意义的虚假寒暄,反倒个个摩拳擦掌、大放狠话,毫不掩饰脸上的野心。
节目的节奏也很明快,无人cue流程,随着烟雾信号弹的引燃,一公里泥潭排名赛正式开启。
这项挑战需要选手们趟过泥潭,到对岸取队伍旗帜。之后,再肩扛重达60公斤的旗杆原路返回。
泥潭之深,常人难以想象。稍有不慎,就会深陷其中。
但这些挑战,对于久经沙场的选手们来说,只是道开胃菜,不足为奇。
后续,她们还需在火之岛上,进行每日一次的竞技场战和基地战。
基地战中,每支队伍都有专属的防守旗帜。
当空袭警报拉响时,各队伍须以最快速度换上战斗服迎接鏖战。获胜的关键,则是将藏匿在各队基地的防守旗帜拔除。
《海妖的呼唤》的环节设置沿袭了生存类节目的惯常风格:通过力量对决和脑力博弈等方式展开交战,总体上属于旧调重弹,并不算新奇。
恰恰是24位女性在赛制和互动中的出色表现,为节目效果注入了强大的能量。
首先是体能上的表现。
竞技场站中,她们肩扛锄头掘土,手持斧子劈柴。
基地站中,她们徒手攀楼、直拳破窗。
近身肉搏时,更是快准狠地运用抱臂背摔、顶肘撞膝等招式,与敌方较量。
每场表现,都足见其力量之强。
当然,单凭力量取胜远远不够,因为火之岛的冠军之争,是一场关乎智力与体力的博弈。
于是,劲敌当前,各方战队为防止被偷家,相继使出十八般武艺——
警卫组在山林中,设下多道铁丝障碍,为自己争取备战时间。
军人组潜入虎穴勘查地形、探取情报,巧用假旗帜干扰敌军判断。除此之外,还在自己的基地暗设陷阱,诱敌深入。
消防组则搞起了心理战:通过拉长战线的方法消耗敌军精力,而后选择有利时机发动奇袭,乘虚而入。
摘得桂冠的运动组,更是灵活多变。在决战中,巧用以守为攻、擒贼擒王等策略与消防组周旋。
高手过招,可谓精彩纷呈。
拍摄期间,就连工作人员也沉迷其中,交班之后还待在监控室观看实时战况。
韩综的野心
韩国“全女性阵容”的综艺不少。
《女高推理班》《我还活着》《街头女斗士》以及《蹦蹦地球游戏厅》系列都是口碑不俗的节目,也各自凸显出了女性的独特魅力。
但横向比较来看,这些节目垂直的类型各不相同,有推理、舞蹈竞技、冒险类旅行,与《海妖的呼唤》有明显分野。
而且,节目的常驻MC亦不像《海妖的呼唤》,她们之中,大多数是活跃在韩娱圈且有一定知名度的艺人。
除此之外,生存类综艺的赛道上,也很少有《海妖的呼唤》同类型的节目。
被称为“真人版《鱿鱼游戏》+《寄生虫》”的智斗类节目《血之游戏》,巧借热门IP造势,成功制霸2021年的综艺榜。
但纵览整个节目会发现,10位玩家中,能控场且智谋过人的女玩家寥寥无几,唯有朴智敏较为出众。
到了今年年初热播的《体能之巅:百人大挑战》中,女性表现的空间更是少之又少。
男女双方在进行体能对决时,女选手不是被其他选手戏谑为“软柿子”,就是成为“性缘脑”观众起哄、磕CP的对象。
简言之,生存类综艺中稳居C位者,通常被认定为男性,而女性,则普遍被排除到节目的主流叙事之外。
哪怕她们真的有足够的实力。
因此,就类型而言,《海妖的呼唤》迥异于现行市面上的“全女综”和“生存类节目”,一定程度上,确实称得上独领风骚。
——这恰恰也是节目最可贵之处。它向观众提供了一扇窗口,透过它,我们得以窥见各行各业女性的光芒。
长期以来,在消防员、警察、军人、运动员等职业领域中,女性总是位于从属地位,以一种“他者”的姿态存在于大众的认知定式中,其真实魅力被弱化、边缘化,甚至隐形化。
女性气质,也常常被等同于温柔、贤淑等等词汇。
但《海妖的呼唤》的出现,如同平地惊雷,轰隆一声震碎了“性别决定论”这种二元化概念。
它将真正的女性力量推至公众视野,极大程度地完成了对性别偏见的纠偏与解构。
透过节目,我们看到了这些女性的智识之强、身法之灵、血气之勇。她们的种种表现,都是对“男强女弱”这一说法最掷地有声的回击。
这是她们的胜利,也是韩综的胜利。
乘风破浪还是兴风作浪?
同为“她综艺”,同乘着女性主义的东风,何以韩综扶摇直上,而国产女综沉疴不起?
或许,以《浪姐》作为观察切面,可以粗浅地得出一些答案。
《浪姐》开播之初,打着“无惧年龄,让30+女性回归自我”的宣发概念,价值拉满,直击女性生存痛点,很快便在女综赛道尚未饱和的情况下,坐稳首把交椅。
其衍生节目《定义》,虽只是浅尝辄止地探讨了一些女性话题,但也足见《浪姐》的野心。
可惜,随着一季又一季的播出,《浪姐》日益走向疲软,新颖度和深度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无聊的站桩表演和drama戏码。
到了第四季,气氛和谐多了,舞美、灯光、服化道全面升级,姐姐们也个顶个的靓。
可华美的表象,终究难掩内容的贫乏。
《浪姐》的高开低走,其实是可预见的。
首先,是节目重心偏移。
自第二季起,为了追求营销爆点,节目过分强调冲突剪辑叙事。
今天是#容祖儿给陈小纭道歉#,明天是#那英宁静打起来#,再之后,又是#于文文全程黑脸#。
很难不让人怀疑,节目组的剪辑工作,是不是被外包给吴彤了。
而这种大搞狗血、扯头花、雌竞的方式,无疑进一步固化了“女人多的地方是非多”的刻板印象,导致观众心生退意。
反观《海妖的呼唤》,不以节目看点为主,而是以女性主体为中心。
节目中展现得更多的,是女性之间的温情互助。
即使存在竞争,也只是硬碰硬、实打实的战斗。观众感受到的,并非暗流涌动的的心理角力,而是源自比赛本身的紧张氛围。
其次,是内容深度挖掘不够。
《浪姐》的初衷,是为女性奔走呼号,让她们挣脱年龄枷锁、打破外在定义,回归自我。
可事实上,节目还是不可避免地通过身材内卷、容貌焦虑等服美役的方式,去界定“女性气质”与“标准美”。
金莎随身带秤吃饭
镁光灯下,姐姐们穿着束腰、拗着造型,互相争奇斗艳,比美比身材。
究其根本,还是落入了“寻求他人认同”的怪圈。
《海妖的呼唤》则强调多元化与包容性的美。
它力图透过镜头告诉大众:女性之美不由谁来定义,妆容精致、身材苗条是美,素面朝天、体格精壮也是美。
而这些声音,恰恰是国产女综所缺少的。
现当下,女性题材影综依旧是一块沃土。
是瞄准追赶、依样画瓢,还是深耕内容、推出真正具有女性力量的作品,全部取决于制作团队。
作为观众,我们也希望国内的“她综艺”,能尽快更上一层楼。
凹凸镜DOC
ID:pjw-documentary
微博|豆瓣|知乎:@凹凸镜DOC
推广|合作|转载 加微信☞zhanglaodong
放映|影迷群 加微信☞aotujing-doc
用影像和文字关心普通人的生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