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649分的我站在岔路口,可惜当时没有张雪峰
我2004年参加高考,考了649分。
年少无知的我,一拍脑袋,跟风选了当年因为杨利伟神五登天而突然大火的学校:北航。
又听我妈妈的话挑了当年最火又“适合女孩”的专业:金融。
这两个选择单看都不差,但搭配在一起,就有点风马牛不相及:在一个理工科强的学校读金融,性价比真的很低。。。
这么说起来,当年的我,虽说有天资又努力也有高分,却在人生“最关键”的选择时,走了步臭棋。
所以,当我看到最近社交媒体被张雪峰刷频的时候,毫不意外。
因为,对于许多普通家庭来说,信息壁垒、社会资源和决策力可能会很大程度地抵消他们多年来的努力。
在这个不对称不平等日益加剧的社会里,那些能够替普通人打破信息屏障的声音,便显得弥足珍贵了。
难怪有人说,每一个寒门子弟都需要张雪峰。
但,寒门子弟和精英子弟之间的差距,真的是一个张雪峰吗?
我不是寒门子弟,我爸妈是。
他们都是高考恢复后不久,从农村考出来的寒门子弟。
以前每年过年,爸爸就喜欢忆苦思甜,说起小时候忍饥挨冻,一锅米如何煮成两锅粥的日子。
作为全村唯一一个“考出来”的人,虽说他当年只是上了师范大专,却也算是突破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毕业后成了乡镇中学里的一名人民教师。
看爸妈年轻时候的照片都是营养不良、骨瘦如柴、裤管随风荡漾的英姿。
虽说有了份“体面”的工作,每年到了农忙,他们都还得回老家帮忙割谷子打麦子。
在他们那个年代,物质贫乏,资讯闭塞。
但教育、考试和文凭这个选拔机制,很大程度上为人们提供了靠着自己的“才华”和“汗水”冲破阶层,向上逆袭的可能性。
毕竟当一切都匮乏的时候,不平等也不会那么明显,成功所需的“附加条件”就没有那么多。
我的童年是在爸妈工作的镇中学里度过的。
我们住在校园里的教职工宿舍。
学校的院墙外头,就是一片一望无际的农田。
我的小学,在步行半小时左右的路程外。
一路上生机勃勃地荡漾着牛粪、泥土和青草的气息,一到下雨天,就会踩满一脚的黄泥巴。
想起童年的乡间小路,总会想到梵高的这幅画
曾经以为一辈子都会生活在那片匮乏但快乐的净土。
但小学6年级,我们搬家了。
因为爸妈知道,城市里的教育资源和乡镇中学比起来,无论如何也好一些。
光说英语教学,那会儿,大部分乡镇中学的孩子学的都还是哑巴英语。而城市里好的中学里,每周至少能有一节外教课。
为了给我提供更好的教育资源,他们四处跑关系,调去了武汉市区的一所普通中学。
就这样,小学的最后一年,我在爸妈新单位旁边的小学插班一年。
毕业的时候,许多武汉当地的小孩都考去了重点初中。
而我考试成绩虽说也名列前茅,但因为爸妈对“小升初”考试的择校不太了解,并没有替我特别择校,于是我在爸妈工作的中学里,就近上了初中。
凭着我爸妈的奋斗,我们家实现了一次阶层跃升。
而为了我的教育,他们放弃了安逸稳定的生活,选择人到中年去陌生的大城市里打拼。
但他们作为“寒门子弟”,第一代城市移民,在许多“软”条件上对我的培养,却仍然和城市里长大的精英家庭的孩子,有差距。
如果在小升初的时候,他们像我班里同学的爸妈一样懂得如何择校,我就能上更好的初中,继而有更大的概率升入“重点高中”。
中考的时候,我狗屎运和实力兼备地超常发挥,考上了湖北省最好的重点高中。
但不择校,真的是一步险棋:我是我就读的初中好些年来,唯一一个考上那所高中的学生。
而我大部分的高中同学,都来自于教学水平更高升学率极高的“对口”的重点初中。
高中刚入学的时候,我心里也是慌慌的。
妈妈还对我说:从现在开始,你的同学基础可能都比你好些,你要做好成绩在班里排在后面的心理准备呢。
除了不懂得择校,在不少“软资源”上,我爸妈自己成长中的匮乏,也“传”给了我。
他们虽说是老师,但没有阅读的习惯。家里除了几本教材之外,就没有什么书了。
当我的“城里中产”同学在读父母给他们定的科学文学杂志,各种名著小说的时候,我在看《故事会》《青年文摘》和《读者》。
我初高中看的杂志
当我在家和爸妈看当红的肥皂剧枪战片时,我的同学看的是《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更加有信息含金量的节目。
这些,都是些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的差距,但却会对一个人的思维、见识、认知、谈吐等,造成颇大的影响。
而这些“隐而不见”的差距,在资源和信息不断丰富的如今,对一个人在世俗意义上能取得多大的“成功”,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占了越来越大的权重。
高考结束后,就像前面所说的那样,我选了个性价比不太高的大学和专业。
而在北京上大学时,我更加明显地感受到,个人家庭背景和条件的差别对个人人生发展的影响。
虽说我在大学时候的成绩也是名列前茅,毕业时申请国外的学校,申请结果却不如许多同学。
当年,一个本科期间成绩普通在校表现也普通的同学,出人意料地申请到美国名校。
因为他有资源在美国知名的证券公司实习,还能通过家里的关系,要到知名大学教授的推荐信。
一个平时多少有些吊儿郎当毕业前临时起意想要出国的富家子弟,只是花钱请咨询公司代办就轻松地申请到了英国一流大学。
而我,虽说专业排名第二,托福和GRE分数都不错,申请学校却屡屡碰壁。
最后还是在自己无数个日日夜夜在网上找信息徒手准备申请资料的努力之下,机缘巧合之下申请到了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的金融数学专业。
时常有朋友问我,当初出国为什么选择荷兰?
答案很简单,因为钱。
荷兰的学校给了我全奖。
而如果去美国上大学,一来,我除了成绩好并没有美国大学看重的推荐信实习经验或者课外经历加持,没有申请到特别心仪的学校。
二来,每年几十万的学费和生活费对我家来说是沉重的负担,我不想把爸妈这些年来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钱都挥霍光了。
这个选择对于我来说,可能不是最优,却最符合我那时的认知和偏好,还有我的家庭条件。
因由着我爸妈的奋斗,我获得了比他们年轻时优渥得多的教育资源和生活条件。
即便如此,在长大的过程中,我仍然多次体会到“精英子弟”和“普通人”的差距,以及家庭条件对于个人出路不容忽视的影响。
很多时候,对于普通家庭的孩子来说,你的天资和汗水,给你带来的“优势”,很可能都拼不过一个好爹。
而越来越多普通家庭的孩子陷入了一个“不卷不行,但卷了似乎还是不行”的人生困局。
如果说以前,考上好大学就意味着出人头地。
在如今,“鲤鱼跃龙门”的故事,远比过去人们想象中的复杂得多。
进入了精英大学之后,很多“小镇做题家”可能会一夜之间发现自己变成“985废物”。
离开了原来“成绩至上”的环境,面对超越他们经验和认知的多元环境,他们很可能会手足无措:
与同学交往时,精英家庭小孩谈论的名牌、美食、艺术、歌剧,他们可能都没听说过,格格不入甚至自卑不已;
当精英家庭孩子游刃有余地和教授谈笑风生,维持着亦师亦友的关系时,他们可能依然延续着之前“不给老师添麻烦的好学生”做派,只是期末成绩单上的一行,老师眼中的小透明;
实习去哪里?精英家庭的父母可能一个电话就给孩子安排了顶级律所的机会,而寒门子弟可能连面试的机会都拿不到几个。
张雪峰可能能帮更多的寒门子弟补足信息差,缩短他们和精英家庭孩子人生轨迹的一部分距离。
但在求学过程中,许多无处不在却又难以言说的困境和难题,可能会是大学里,横亘在越来越多孩子面前的鸿沟。
而这些鸿沟,并不是单单破除信息差,就能填补的。
那么,在物资日益丰饶,但不平等却日益加剧,成功的“附加条件”日益增多,努力的回报率越来越低的当下,普通家庭孩子该何去何从?
作为普通的父母,我们真的能通过教育,给孩子一个好的未来吗?
遇到困难时,我和许多人也一样,难免会嗟叹自己的境遇。
要是我也有能拼得出手的爹,会不会就没必要吃这么多苦了?
要是家里有资源,我是不是也能去美国藤校留学呢?
但我后来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一个人无论出生于寒门还是豪门,都一定有优势和长处,同时也有局限和弱点。
父母再努力家境再优渥,也不可能在孩子成长的路上,为他们铺出一条只有熟悉的鲜花没有陌生的荆棘的康庄大道。
人生无常,任何人即便没有这样那样的困境,也总会那样这样的烦恼。
把决定自己过得好不好的关键归因到自己无法改变的事情上,只会让人感到无奈又无力。
而好的教育教给我们的,是在困境中,接纳客观条件的不利,且仍愿从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从心选择的能力。
而我感谢我的父母,用他们自己的行动,做自己能做的努力,给了我榜样的力量。
他们的父母是文盲,但他们却凭着自己的努力成了人民教师;
他们的大多数同事都留在了小镇里,但他们却找到了机会,移民城市;
他们从小只会说“乡下话”,为了在城里教书,不得不从头学习普通话;
后来我嫁了外国人,为了和队友交流,我妈妈甚至每天自学英语,已经能进行基本的对话……
这一切陌生的挑战对他们来说,都很难。但在人生的大大小小的选择面前,他们从不选择怨天尤人,而是迎难而上。
正是他们,用自己的坚定和无畏,给了我无限的精神力量。
而比起榜样的力量,我更加感激我的爸妈,给了我“从心选择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的机会”。
最近读到一段话:
以前的年轻人,什么都不知道,傻乎乎地想做什么就去做了。当然会碰壁,但总有爬起来继续折腾的勇气。
现在的年轻人,知道的好多,很小的时候就懂得权衡各种利弊。但却总觉得想做的很多,能做的太少。自己被自己的智识绑住了手脚,困在了原地。
诚然,在面对人生重大选择的时候,搜集和整合各方面的信息,理性权衡利弊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但更多人缺失的,却是整合信息,自主判断,从心做决定的能力。
在这些底层能力的缺失下,即便每个高中都配了一个“张雪峰”,许多孩子的重大人生选择可能还是“跟风”,而并不一定会给他们一个“更幸福”的未来。
毕竟信息是客观的,而选择是主观的。
一个人想要有成功和幸福的生活,必须有判断什么是适合自己的能力。
而如今有太多的人,觉得自己不幸福是因为没有这个没有那个,却越来越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我妈常说,现在的人养孩子养得太小心太难了。
怕错过这个黄金期怕少给孩子上了那个兴趣班;
怕孩子因为落后技不如人而丧失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怕孩子因为没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就无法考入心仪的大学。
可父母给孩子最差的教育,莫不过这种对“一步错步步错”的恐惧。
人生本就是流动的,人并也不会真的被一个或两个疏忽和差池而击垮。
击垮人的往往是“觉得”自己无法应对失败应对后退应对下沉的恐惧。
好的教育,不是替孩子做出一次又一次最正确的选择。
而是要在恰当的时候,放手,给孩子尊重、信任,以及爱的陪伴,让他面对未知的不确定的陌生的和困难的未来时,不止有恐惧,而是即便恐惧仍能生出挑战探索的勇气。
能从心做选择,并有为此负责的能力和不怕踩坑不怕翻车的勇气。
大学填志愿的时候,我年少气盛非要离乡背井去北京上学。
他们尊重我上“北京的大学”这个多少有些因年少轻狂而显得盲目的志向。
既没有一棒子打晕我,也没有苦口婆心给我列举,上武大比上北航的一万条好处。
虽说后来我也因为这个选择吃了些苦,有过懊恼和悔恨。
但我却也因此明白了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这个道理。
也明白了人生这盘棋,就算下了把臭棋,落子无悔,只要持续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努力,也还是有把棋盘活的可能性。
时常,选择难,并不单单是因为它的后果可能会很严重。
更在于从小的“威慑”教育让我们我们以为“一步错步步错”,以为自己会没有承担后果的能力。
我发自内心地感激我的父母在成长中无数次的尊重了我的意愿,看着我摔跤,看着我碰壁,又陪着我爬起。
我仍感谢他们当年尊重我不成熟的意愿,让我走属于我自己人生里的弯路的信任和勇气。
一个人无论出生于“豪门”还是“寒门”,都必定得走过自己人生的成长。
而那些在尊重、信任和爱当中长起来的孩子,总有办法在客观条件不利的情形中,仍然找到自己人生的方向,经历属于自己的成长。
猜你还想读
最后罗嗦两句:最近公众号因为运营需要搬了家,之前的星标又失效了。
为了不走散不错过推文,麻烦大家再次星标哟。
这样,是真爱,才不怕走散哈~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