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ian新闻
>
深度长文:中国崛起不是美国大意了没早下手,而是历史的必然

深度长文:中国崛起不是美国大意了没早下手,而是历史的必然

公众号新闻


作者:马行空不空

来源:马行空不空(ID:wx13093091133)


导读


本文提出原创的资源占有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王朝历史周期律、全球大国兴衰历史、世界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中国崛起,概莫能外。


中国崛起的过程,跟资源利用率提高和市场拓展的历程息息相关,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必备的能力和条件,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而中国的一些做法,是别人学不了,也学不会的,但却是非常有用的。


这其中的来龙去脉,方方面面的原因,是本文叙说的重点,也是精华所在,力求理论基础扎实,逻辑链条清晰,语言通俗易懂,但难免有不成熟的地方,诚恳请求各位多多指教!


以下正文:


中国人是非常懂得感恩的,最高尚的道德,莫过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最普通的道德,也要求人们知恩图报,而忘恩负义、做白眼狼则为中国人所痛恨和不齿,反而有意思的是,西方人是不懂什么叫恩的,也不理解为什么要报恩,这是他们的认知盲区。


可偏偏国内有一些反思怪,认为中国之所以崛起,是因为得到了西方的科技和资本,是因为西方对中国的大度和友好,意思就是说中国人要懂得感恩,不能忘恩负义。


比如以下言论,很多小伙伴可能不止一次听过,我们学习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都是西方人研究出来的,我们用的大多数东西大都是西方人发明的,我们发展用的政治经济理论也都是西方人实践出来的,中国发展初期,西方国家给了大量的经济援助,言下之意谁都懂,就是中国人要对西方感恩戴德,要懂得敬畏,不要做白眼狼。


还有一类反思怪,认为在中国崛起过程中的关键时期,是美国刚好老虎打盹,大意了,没有在中国相对弱小的时候,采取雷霆万钧的压制手段,使中国侥幸逃出生天,实属万幸,才有了现在仅次于美国的世界强国地位,这种论调现在也是很有话语权的。


意思就是如果美国早下手,中国就危险了,很有可能就被打趴下了,再也发展不起来了,最多就跟印度差不多,哪里还有今天,想当然地就认为美国太傲慢、太愚蠢,犯了战略性的错误,殊不知这样说的人才最傲慢、最愚蠢。


以上两种论调,都认为中国崛起是拜美西方所赐,从而否定了中国崛起是不可阻挡的,这一历史性的规律。


下面,空哥就先从中国的历史周期律,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说明大国兴衰的普遍规律,从而说明中国的崛起是历史必然,并非任何人的恩赐;接下来再说说美国因何兴起,又因何衰落,从而说明中国崛起并非侥幸,并非美国大意了。


在话题展开之前,我要说一个基本的方法论,我称之为唯概率论,什么意思呢?


(一)研究历史方法论之一——唯概率论


自从科学发展以来,很长一段时间,人们都认为世界是确定性的,包括牛顿和爱因斯坦这样的大科学家,认为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这跟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是相吻合的。


但是当人们将目光转向更小的微观世界,到了量子尺度,也就是原子和电子的大小尺度的时候,确定性就被打破了,取而代之的是不确定性,被概率所主宰了,而且这个概率也主宰着宏观世界。


比如我们最常见的太阳之所以能发光发热,是因为其内部核心正在发生核聚变反应,经过研究发现太阳核心的温度和压力不够高,并不足以点燃该核聚变,直到人们发现了量子隧道效应和其它由概率主宰的量子现象,才解开了这个谜团。


经过研究发现,太阳核心两个质子有一定概率居然能结合到一起,这就是量子隧道效应,这个概率是万亿亿分之一,结合到一起之后,只有0.001%的概率才会发生核聚变反应,这些概率是如此可靠,能让太阳如此稳定地发光发热长达100亿年的时间。


再比如基因突变、黑洞蒸发(理论如此尚未证实)、中微子震荡、放射性元素衰变、核反应等大量自然现象,都是被概率所主宰的。


于是人们受到启发,认为在社会科学领域,也是被概率所主宰的,单个的人就像单个的量子,其行为具有不可预测的不确定性,只不过单个人就连概率也是不确定的,所以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更难预测,或者说根本无法预测,以至于只能说一个大致的概率,这反而是比较符合科学精神的。


也就是说,在社会科学领域,因果关系之间并不具有必然的联系,举个例子,大家熟知的牛顿第三定律,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定律,这是很经典的因果关系,但是放到人与人之间就不一定了,我打你,你不一定会打我,有可能你怕我然后怂了;而你打我,不一定是因为我打了你,有可能是你故意惹事无故打我,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所以结论就是,这个世界是被概率所主宰的,当然也包括人类社会,只不过在人类社会中,概率也是不确定的,无法做出有意义的预测,这就是唯概率论。


社会科学领域人们的预测,到最后无论是对是错,说到底都是运气使然,但是对于过去发生的既成事实,则可以用唯概率论提供比较合理的解释,从而使人积累经验,增加做事的成功率,这是有意义的。


前提是不能歪曲事实,不能似是而非胡乱解释,否则不但不能从中得到有益的东西,反而有可能是有害的,会犯更大的错误。


好了,咱们下面就可以开始了。


(二)解释王朝周期律的资源占有理论


中国历史最显著的特征就是所谓王朝周期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脉络十分清晰,其实在世界范围内,王朝周期律也是普遍存在的,只是没有中国这么明显。


究其原因,一是地缘环境相对封闭但不完全,封闭则不容易被入侵、被破坏,封闭不完全则有文化交流,发展进步会比较快,且面积较大、人口众多,这样才有较强的自持力,满足条件的只有中国和印度,


在航海技术没有突破之前,岛屿地区和美洲大陆是完全封闭的,大多数都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有文字的也消亡了,导致如今文化研究十分困难,没有多少确切的资料。


埃及在地中海有出海口,早期封闭性较好,后来就差点意思了,而且宜居的面积也不大,地理环境比较单一,无法长久自持,必须要引入外来人群和物资,这些安全隐患导致王朝的灭亡,且再也不能恢复。


其它包括环地中海、黑海属于开放地区,欧洲、中亚、西亚大陆,地形大都是平原、丘陵,基本上没有不可逾越的地理障碍,也属于开放地区,也就是无险可守的四战地区,无法形成长时间的稳定王朝,当然也就很难出现明显的王朝周期现象了。


而印度跟中国的区别,最主要的就是印度在热带,中国则在四季分明的温带和亚热带,热带居民一般来说,普遍缺乏时节观念,还不注重储蓄,用我们现在的说法,就是有拖延症或者懒癌,还是个月光族。


而在中国,你要是误了播种时节,可能当年就会颗粒无收,你要是不注重储蓄,到了冬天就要忍饥挨冻,搞不好还要一命呜呼,所以造成中国人既勤劳有纪律,又克制懂得忍耐的文化和性格。


在古代,纪律严明,坚韧不拔,军队就有很强的战斗力,到现在依然如此,如果还人多(占地广)粮多(储蓄高),那基本就是无敌状态了,所以中国能够在这样大的一个地区,总是能够一次又一次地形成统一的王朝,而印度却从来没有过真正的统一,光一个粮草不足,就注定无法远征了,还谈何统一。


顺便说说中国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外来民族都会被中国文化所同化,原因也在于此,别的文化没有这么高的战斗力,也聚集不起这么多的人和粮草,只能就地被同化,否则要么被消灭,要么被赶出去。


没有必要说得太多,越说越玄乎,就跟自然界的进化论一样,是优胜劣汰的结果,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同化现象,也基本遵循这一规律。


中国无疑是王朝周期律最典型的国家,也最容易找到规律,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关键因素就在资源占有上。


当地多人少,资源占有比较宽松的时候,王朝处于上升期,这个阶段一般也就几十年的功夫,除非生产力水平突然飙升,如北宋前期和清朝康乾盛世。


生产力或者科技水平也是资源的要素之一,我们可以称之为资源利用率,农业时代的资源主要是土地,工业时代的资源主要是市场,后工业时代的资源除了市场之外,还有更高效的资源利用手段,比如创新和垄断,这在后面还会提起。


当人口不断增长,人地结合达到充分状态的时候,也就是所谓的盛世了,这个充分是相对来说的,少一点多一点都是可以的,如果结合得好,中间调整得好,盛世时间就会维持久一点,如果结合不好,调整失败,制度严重不公平,贫富分化加剧,时间就会比较短暂。


到了人多地少的阶段,也就是资源占有极度紧张的时候,任你天纵英才,搞出再好的制度,也挽救不了王朝衰落的命运,只能延缓而不能逆转,直到最后走向灭亡。


总结下来,就是资源占有比较宽松的时候,大家都有得吃,有得赚,就是王朝的上升期,也叫崛起,当资源占有不再宽松,处于存量竞争状态,所谓的崛起也就基本到顶了,当资源占有比较紧张的时候,就不可避免地要衰落了。


王朝周期律的每个阶段,不管是上升期、鼎盛期还是衰落期,都会有很多内部和外部的问题,往往分不清哪个时期更严重,但结果却是截然不同的。


上升期的问题再严重,都不是问题,会像春日的暖阳融化冰雪一样,消弭于无形,衰落期的问题,也许历史上有过,也许看起来不怎么严重,也有可能酿成大祸,甚至是致命的。


这就是我们要对资源占有,以及崛起和衰落进行研究的目的所在。


资源占有可以分解为资源量和资源利用率两个分量,两者的乘积就是总的资源量,举个例子,耕地面积就是资源量,亩产量就是资源利用率,两者相乘就是总的产量,也就是总的资源量。


下面这一段,是从世界经济史的角度,说明资源占有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反过来也就证明了资源占有理论的普遍性,要节约时间可以跳过,直接看结论就可以了,不影响后续阅读。


(三)资源占有理论在世界经济史中普遍适用


工业革命之前,世界各国资源利用率增长缓慢,所以要靠争夺资源量来解决资源问题,农业时代的资源,主要就是耕地、牧场、森林、淡水、贸易节点等等,总称为土地,有了更多的土地,才能养活更多的人,所以战争的目的主要就是抢土地。


西方科学革命开启之后,用科学的方法来提高资源利用率比抢土地更划算,但是又出现一个新问题,这就是原材料供应和产品购买力不够了,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市场,于是就开着船满世界去找,找到了就占领该市场,这就是史称的大航海以及全球殖民狂潮。


所谓的西方全球殖民狂潮,其实就是全球抢市场狂潮,市场大有取代土地,成为争夺资源量的主要内容。


只是各个欧洲国家所用的方法各有不同而已,采取何种方法,则取决于自身能力,以及该种方法在当地的有效性,由于人的能力各有不同,殖民地情况各有不同,都属于概率事件,因此这也可以用唯概率论来解释。


通俗地说,就是有什么样的人办什么样事,以尽量少的人办尽量多的事,取决于殖民者和殖民地相互作用,相互演化的结果,这是有很大偶然性的,也就是概率问题。


要办的这个事主要就是两个,一个是攫取原材料,另一个是倾销制成品,也就是把殖民地打造成为自己的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人们认识到市场的重要性是很早的,单纯依靠市场而生存的王朝和民族,历史上不不先例,比如3000多年前的米诺斯文明,2000多年前的腓尼基人和迦太基人。


只不过受限于航海技术、通货紧缩、地缘安全形势以及陆路贸易高昂的成本,大部分时间以自给自足为主,市场经济占据不了主流地位,但一直是有发展的,特别是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地区,一度发展起了现代意义上的市场,比工业革命发生的时间还要早。


只是工业革命之后,市场就更重要了,变成与提高资源利用率螺旋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而且是更为紧迫的一环,因为资源利用率提高很快,市场扩张跟不上了,花费无数人力物力提高的资源利用率,就变得无用武之地了,这时市场就变得生死攸关了。


所以工业国对它国的土地是没有多少兴趣的,有没有土地都无所谓,只要能得到市场就行了,竞争力强的工业国主张自由贸易,反之则希望独占市场,市场如此重要,为了市场可以不惜一战,这也是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的根源。


相比于用意识形态冲突来解释历史现象,不如用利益冲突这条线索来得更为可信,满口仁义道德,背后其实都是利益算计,只要利益到位了,意识形态那都不是事,资源占有就是最终极的利益所在。


提高资源利用率,是科学革命之后,工业国家客观上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一大贡献,但它们主观本意并非造福全人类,也不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是为了一己私利,为了提高自己的资源占有,为了在全球争霸中赢得优势。


相反,在争夺市场的过程中,凭借坚船利炮和巧嘴簧舌,软硬兼施,为达到自己的目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到最后工业国之间大打出手,也未能幸免相互之间的屠戮。


二战后美国的工业竞争力一枝独秀,当然要推行自由贸易,马歇尔计划就是美国为推行自由贸易抛出的胡萝卜,而苏联想要独占势力范围之内的市场,就只能跟西方隔离,并且由于市场是封闭的,且对市场要素达到了完全可控的地步,顺理成章地就会采取更有效的计划经济。


美国主导的西方阵营实行自由经济,当然会更有利于扩张,还是因为竞争力强嘛,虽然时不时发生经济危机,但是由于竞争性比较好,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


而苏联的东方阵营正好相反,虽然没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但几乎是封闭的,很难扩张市场,因为扩张规模变大了,就不太好控制,难度呈指数级上升,计划经济就要搞不下去了。


或者只能进一步加强对经济的控制,力求更加精准,这样反而没有了弹性,经济更加僵化了,竞争性就更差了,更加不利于提高资源利用率,所以市场不扩张还好,扩张了反而得不偿失。


当然,西方阵营采用的市场自由化有好的一面,也有不好的一面,即会导致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时间长了难以为继。


所以这就需要强者主动让利,扶持弱者变强,相当于提高了总的资源利用率,这是双赢的一面,另一面由于让利,则会失去一部分市场份额,这是有害的一面,需要做好平衡。


也就是说,作为强者,比如美国,必须要让利,但不能让利太多,你不能无论哪个国家都给让利,也不能无论什么产业都给让利,否则自己承受不起,所作的一些让利,一定都是要有选择、有目的的。


二战后第一波让利的对象,是盎撒国家、西欧和日本,这是冷战的前沿,是形象工程,由于强调自由市场,产业方面则基本没有什么限制,显然这个让利有点大,摊子支得多了点,产业范围广了点,才过了10几年,美国就吃不消了。


这盎撒国家、西欧和日本加一起,相当于再造一个美国还不止,这都是来跟美国争夺市场份额的,一时间把美国打得节节败退,最后只能以耍赖而告终。


这个标志就是1971年,美国宣布放弃二战后确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元彻底与黄金脱钩,不再履行美元兑换黄金的义务,意味着美元从此就只是一张纸,可以随便印,想印多少就能印多少了。


这个逻辑就是,其它国家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多,卖的多而买的少,手里面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美元,因为担心美元信用下降,纷纷找到美国要求兑换成黄金,这是美国作出的承诺,但是美国拿不出这么多黄金,于是就只能赖账了,要黄金没有,烂命有一条,不嫌弃的话就请拿走吧,相当于银行被挤兑了,然后宣告进入破产保护程序。


美国于是可以通过美元贬值来争夺失去的市场,这时由于当初支起来的摊子变强了,资源利用率提高了,市场可就大多了,因此尝到了此前让利的甜头,资源占有增加了,这是双赢的局面。


更为重大的事件,则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抓住中苏交恶的良机,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原则,与中国化敌为友,从而得到了一块新的大市场,这意味着美国还处于上升期,也因此得以续命。


尝到了双赢甜头之后,美国再接再厉,将自由市场进行到底,同时扶持更多的弱者,这就是史称所谓的“尼克松主义”,上世纪70年代开始崛起的亚洲四小龙,80年代开始崛起的亚洲四小虎,就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


而这波让利的损失,对美国来说则显得微不足道,比如韩国和新加坡的石化产业,是美国嫌污染严重主动转移的,韩国的钢铁、造船、家电、汽车、存储芯片等产业,本来就已经不是美国的了,而是从日本份额中抢过来的。


韩国和台湾省的芯片代工业务,则是前所未有的新业务,当时美国和日本都是IDM模式,也就是自己的芯片自己制造,不存在跟美国争夺市场的问题,而且代工厂的关键设备,关键软件,美国是可以卡脖子的,不想让你做的时候,随时可以叫停,把这块业务收回来,相当于养了一条不要狗粮的看门狗。


所以,从资源利用率和市场这个角度来分析,西方阵营螺旋上升发展是顺畅的,而东方阵营则困难重重,所以冷战的总体形势是美国的胜算更大一点。


但美国的弱点也很明显,就是让利的摊子不能铺得太大,只能团结一小部分国家,广大亚非拉国家天然就是苏联的盟友,包括中国在内,这部分资源量十分巨大,资源利用率提高的潜力也很大,只要策略得当,苏联还是可以坚持很久的。


那么,苏联为什么败得这么快,败得这么彻底呢?


这就要用前面说到的唯概率论来解释了。


从上世纪60年代一直到1975年,越南完成统一,都是苏联高歌猛进,美国不断后退的局面,可见美国在这之前犯了不少错误,这也是概率问题了,只要是人就有犯错的概率,如果犯错很多而且很大,一把必赢的好牌也可能会打输掉。


只是美国运气好,遇到苏联跟中国翻脸这个历史性的机遇,并且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稳住了亚洲局势,西方阵营由于美国之前的让利,都得到了实惠,并没有因为美元耍赖而分崩离析,这也是一定的概率事件。


而苏联这时候依然看不出丝毫败相,却在短短10几年过后就轰然解体,这就不是必然的了,而是犯了一系列的大错误,并且几乎没有做对任何事情,是很多小概率事件叠加之后的结果,是一个及其小概率的事件。


苏联的错误,说到底就是提高资源利用率与市场扩张,相互无法形成螺旋上升,举例说明,就是搞出了科技成果和发明成果,不能转变成畅销产品赚钱,市场上有强烈的需求,却不能及时大量生产赚钱,以至于对提高资源利用率没有了积极性,对市场扩张也没了兴趣。


资源占有此消彼长,焉有不败之理。


这一节是从世界经济史的角度,说明资源占有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反过来就证明了资源占有理论的普遍性。


下面终于可以说说中国崛起了。


用资源占有理论来解释中国崛起是最合适不过了,一方面对中国持续40多年高速增长的原因,有一个直观的、有物质支撑的解释,另一方面,也能对西方极力追求并深信不疑的中国崩溃论,始终没有出现的原因,有一个不言自明的解释。


中国的崛起,一定是资源占有不断增长造成的,即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以及市场的扩大,这很直观,问题是为什么是中国,而不是别的国家,下面就展开说一下。


(四)中国崛起之资源利用率的提高


提高资源利用率受限于三大因素,一是劳动生产率差距和创新能力;二是社会组织能力;三是抗外部冲击能力。


受限因素之一:劳动生产率差距和创新能力。


水往低处流,高度差距越大,水的流速就越快,劳动生产率也是这样,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跟发达国家先进生产率水平的差距非常大,这就为缩短差距提供了极大的动力,差距越大,提高的速度就越快。


过去中国动辄两位数的GDP增速,其中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占了很重要的份额,现在的越南和印度经济增速也很高,主要原因也在于此。


当劳动生产率差距缩小,乃至持平的时候,这个增长动力就会减弱乃至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自主创新能力,当然,即使创新能力很强,由于现在的创新周期比较长,且呈单点散发状态,因此,对经济增长速度的贡献,远不如缩小差距那么大。


这也可以解释中国现在的经济增速不如过去那么快,比不上越南和印度,而发达国家则更是缓慢,总体来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速要快于发达国家,原因也在于此。


中国现在的劳动生产率,仍然与世界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有的大一点,有的可能已经接近或持平了,大部分还有缩小的余地,所以即使创新能力弱一点,经济增速也不会太差。


缩小劳动生产率差距的路径,在差距很大的时候,是没有多大阻力的,当差距缩小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阻力就会陡增,似乎是透明的天花板,看不见但真实存在,让后来者无法突破,很多国家都倒在透明天花板下面,这就是中等收入陷阱的真实原因。


这个透明天花板,客观上确实有一定的技术难度,但这不是主要的,主要还是那些人为设置的限制,分为明牌和出老千两种。


明牌就是通过规则来设限,比如知识产权保护,反补贴、反倾销,碳排放标准,市场准入标准、国家安全标准、人权标准、贴身价格战等等。


出老千就是利用垄断或优势地位来设限,比如专利流氓诉讼、串谋价格涨跌、产地歧视、长臂管辖、恶性巨额罚款、窃取信息、舆论战和宣传战、威胁和讹诈、制裁和封锁等等。


所有的这些人为设限,中国都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一看就十分的熟悉,这也是崛起过程中的必经之路,而且会一直伴随下去。


中国正是不断地突破这样的层层设限,才会一步一步地崛起,不经历这些,或者不能突破限制,就不能崛起,就会掉入所谓的中等收入陷阱。


受限因素之二:社会组织能力。


资源利用率就像温室中的花朵,那是出了名的难伺候,方方面面都要做好,做好了其中的一点,提升的仅仅是很小的一块,很多地方都做好了,才会有明显的效果,只要其中一点搞砸了,那就会前功尽弃,竹篮打水一场空,其它地方做得再好,往往也弥补不过来。


所以说,社会组织能力不是某一方面强就好了,而是各方面都要强才行,否则,不知道哪里突然来一个天灾人祸,一下子就全给搞乱套了,比如新冠疫情就搞乱了很多国家,导致供应链中断,工厂停摆,失业率大增,通胀飞升等等。


社会组织能力强虽然不是啥啥都好,有时也有副作用,但对于提高劳动生产率,绝对是利大于弊的,所以有时候不得不忍受一些副作用,否则,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就享受不到中国崛起之后的红利。


中国如果不是社会组织能力最强的国家,至少也是之一,这跟自上而下,一竿子插到底的制度有关,这绝不是制度缺陷,而是巨大的优势,是超高难度的,很难做到并且做好的,别的国家不是不想学,而是学不了,没有这个传统和经验。


中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FDI)常年名列前茅,资本总是用脚投票的,说明对这个制度还是很认可的,社会组织能力由此可见一斑,


这发生在一个14亿人的大国里面,实在是个奇迹,相当的难能可贵,令人羡慕,因为虽然大有大的难处,管理的难度呈指数级上升,但如果管好了,红利也是非常多的,这就是下面要说的。


受限因素之三:抗外部冲击能力。


经济是有周期的,有时和风细雨,让人有“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感觉,有时狂风暴雨,一不小心就会被掀翻在地,别人还会落井下石,将你的身体变成别人的营养,从此一蹶不振。


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掀翻了亚洲四小虎,重创了亚洲四小龙,中国大陆则安然无恙,还能力挺香港,使之有惊无险地躲过一劫,小国在重大危机前面不堪一击,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这话说得一点都不错,相比于天灾,人祸更难防,对于立志于崛起的国家,最大的外来人祸就是所谓的颜色革命,其次就是发达国家为阻止你的崛起,而施加的各种制裁。


中国在崛起的过程中,最危险时候是在30多年前,这是中西方关系的转折点,结束了蜜月期,从此以后,西方对中国的态度发生了转变,由合作转为了对抗,只不过不同时期对抗的策略有所不同而已。


很多小伙伴都会犯同样的错误,就是认为中国崛起过程中,最危险的时候是现在,或者是10年之前,或者是20年之前,殊不知是在30多年前。


还有一些人认为,美国对中国发起打击,是在2009年奥巴马“重返亚太”之后,或者是2018年特朗普发动贸易战之后,殊不知早在30多年前,美国及其盟友就已经开始转向全面遏制中国崛起了,其间没有哪一年是不遗余力的,没有哪一年是不感叹心有余而力不足的,这才是真实写照。


这种错误说法的言下之意,就是美国太傲慢了,刚开始看不起中国,等到中国发展强大了,这才开始动手,结果错过了最佳时机,犯了愚蠢的错误,中国崛起是侥幸,否则是不可能崛起的。


那为什么中国挺过来了呢?


一个很简单的事实,就是美国的能力不是无限的,而且要用力的地方有很多,中国固然重要,但欧洲从来都是第一重要的,中东地区的重要性也不亚于中国,俄罗斯的蘑菇弹威胁也不小,国内很多小伙伴往往忽略这一点,仿佛中国是美国唯一的挑战,摆平了中国,全世界就都搞定了,很显然不是这样的。


所以,各个不同的时期,美国会采取不同的策略遏制中国,对于决策者团队来说,这一定是当时的最佳选择,至于最终的选择是什么,为什么选这个,为什么不选那个,基本就是一个概率问题,可以用唯概率论来解释。


过多的解释大都是胡扯,除非开了上帝视角,比如你可以24小时监视白宫椭圆形办公室,甚至是白宫、五角大楼的所有房间,这显然不可能,看回忆录也是不靠谱的,他们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把读者带偏,见鬼了才跟你说真相。


不够严谨但够直白地说,美国及其盟友是尽力了,没有办法更用力了,但臣妾做不到。


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国家,骨头是很硬的,原则问题从不让步,当然也不乏灵活性,所以该顶住的都顶住了,该让西方资本赚的钱也被赚走了,利益之争大于意识形态之争,放在这里也合适。


你别看那些发达国家,平日里吆五喝六的,表面上好得跟亲兄弟似的,其实谁没有自己的利益算计,要是能合力为之,那真是见了鬼了,相互拆台也是常有的事,见怪不怪。


中国不仅骨头够硬,还是个广土众民的大国,自身的资源本来就不小,对于西方实施的制裁,有很强大的免疫力,换作是朝鲜或伊朗的话,很可能就蔫了,但是中国却能够咬牙扛过去,还能变得更加健康有活力,对制裁的免疫力也会变得更强。


一个国家的崛起,不仅要做好自己的事,还要抵御好天灾人祸,不仅要有百折不挠的精气神,还要有能力有办法,要不然就会像乌克兰这样,头铁是头铁,怎奈实力不够,于是鸡也飞了,蛋也打了,啥也没有了,就只能是个笑话了。


以上这一节总结一下,中国崛起的起点够低,所以起速很快,同样起点低的国家,社会组织能力不如中国,崛起过程中遇到天花板时,骨头不如中国硬,骨头硬的不如中国体量大、办法多、能扛造。


也就解释了中国在提高资源利用率方面,为什么速度这么快,这么持久,为什么是中国,而不是别的国家。


(五)中国和平崛起之市场篇?


中国的崛起跟国家坚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密不可分,其中就有跟世界各国相互开放市场的战略决策,这是和平崛起的基础,当然,结果有可能是互利共赢,但也有可能是我们被单向完虐。


其中重大的里程碑,就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融入了广阔的世界市场,竟然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于是有人说中国是搭了便车,还有人说中国人天生会经商。


那么,是市场特别垂青中国,还是中国特别适合做市场呢,也许应该是两者兼而有之。


毋庸置疑,当今世界的市场,是在美国的主导下建立起来的,特别是冷战结束之后,美国一超独霸,其它国家唯马首是瞻,世贸组织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成立的。


理所当然,世贸组织的规则一定是充分体现美国利益的,方方面面都会顾及到,对美国是最有利的,这应该是毫无疑问的。


不过呢,世贸组织毕竟是多边贸易组织,必须要有广泛认同的公平性和合理性原则,否则就只能扯皮了,所以美国即使要夹带私货,也不能太过分,总体上还是要讲究公平合理的。


前面说过,竞争力强的国家比较欢迎自由贸易,美国当时的竞争力还是很强的,所以鼓励自由竞争,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大家各凭本事,自负盈亏,愿赌服输,如果不愿加入则被排除在市场之外,这样只会输得更惨,表面上看来,这是公平合理的。


但是,如何避免自由竞争下,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这是永恒的话题,于是世贸组织规则中,就有了对发展中国家相对优惠的条款,主要是平均关税水平区别对待,关税缓冲期保护以及幼稚产业保护等等救济性措施。


不过,美国及其它发达国家也要争取利益,得到一些比较有利的条款,比如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标准,更加严格的市场经济体系标准,以及反补贴、反倾销规则等等限制性措施。


也就是说,在全世界范围内,低端产业,或者说利润率微薄的产业,规则对发展中国家有利,而且几乎不存在市场壁垒,竞争最为激烈,但门槛低,只要对自己够狠,辛苦一点,就能分到一杯羹。


而高端产业,或者说利润率比较高的产业,市场壁垒就多了去了,而且还很高深,不是那么一点点关税差额就能弥补的,光是一个市场经济标准,就能让你的人才、资金、技术流失殆尽,被发达国家吸走,也就失去高端竞争力了,更别说其它更多的限制性措施了,发展中国家想要染指其中,堪比登天,是地狱级别的难度。


不仅如此,美国还给自己单独开了一个后门,这个后门可以称之为体量后门,也就是利用美国独一无二的体量优势,天然地就会形成某些垄断,或者加以人为操弄,比较容易形成垄断,然后就能为所欲为了。


自由竞争环境下,大鱼吃小鱼,最后形成垄断是很普遍的,也几乎是必然的,而垄断会阻碍竞争,遏制技术进步,所以一定要有限制垄断的规则,而美国对此假装不知道,装糊涂,打马虎眼,对国际间形成的垄断听之任之,所以称之为是后门。


简而言之,关于美国主导下的市场,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各归其位,泾渭分明,而美国则处于超然的垄断地位,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中国是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的,当时是不折不扣的发展中国家,而世贸组织已运行多年,前身是关贸总协定,成立时间就更长了,中国的加入,在当时看来只是增加一个发展中国家而已,无非就是大一号的,不过大得不明显,当年GDP总量仅有美国的12.7%,占全世界的4%,换算成倍数,美国是中国的8倍,不算太起眼。


可以预见的是,中国肯定会涌入低端产业市场,但也会将本国高端产业市场拱手相让,不过在低端产业市场上的发展速度之快,还是超出了预期,原因在于:


一是前面说过的社会组织能力最强,这里就不再赘述。


二是世贸规则对大体量比较友好,不仅不限制做大,而且是鼓励做大的,做得越大,优势就越大,而中国则擅长做大,于是在低端产业市场就有了优势。


美国为自己单独开的体量后门,终于有了第二个使用者,只不过是在低端产业,本着公平合理的原则,除非修改规则,否则没有理由阻止中国这么做,再说中国低端产业的优势是不牢固的,并非不可撼动,所以美国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规则在所有人面前都是一样的,能够抓住规则中对自己有利的方面,用好用足,不仅能实现自身更高效率,同时也相当于提高了世界整体的资源利用率,还避免了以非和平方式进行竞争,这是有积极意义的。


所以说,市场特别垂青中国,中国特别适合做市场,是两者兼而有之。


那么,中国又是凭什么在地狱级别难度的竞争中,进入看似牢不可破的的高端产业,摘下一个又一个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从而实现崛起的呢?


中国在低端产业的优势确实不大,而且也不牢固,随时有可能被劳动力更低廉的国家所取代,但毕竟暂时还有那么一点优势,这就为向中高端产业突破,提供了物质基础。


这个物质基础,包括理论水平较高的熟练和技术工人,技术研发和试错的实践机会,形成优势之后产生的利润、资本价值和借贷信用等资本因素。


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优势,但都不如中国这样涉及全产业链,持续时间也不如中国长,确实有这个因素在里面,不过这并不是最主要的,中国还有其他发展中国家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的特点,就是高素质且相对低收入的技术人员,以及高储蓄率的国民性,这才是最重要的。


上世纪80年代有一句顺口溜,说是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调侃的就是一群素质较高而收入相对较低的技术人员,这当然是比较极端的一种情况,但技术人员的贡献跟收入水平倒挂的现象,是长期存在的,这就在客观上使低成本的产业升级成为可能。


中国人口基数庞大,人才总量很大,即使被发达国家吸走了一部分,还有很大的一部分留在国内的工作岗位上,而且由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机制,社会上弘扬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不为名不为利,就是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这是老一辈给我们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一个时代的精气神,一个国家有没有希望,是上升还是衰落,看它的精气神就够了,没有那种昂扬向上的精气神,你给它再多的钱,再好的条件,那也是烂泥扶不上墙。


这种精气神并不神秘,很常见,只不过自然状态下维持时间很短,这是生物自然分泌某种激素的结果,更多的时候,则处于基因控制之下的能量消耗最低状态,也就是人的惰性状态,所以,多数时候,多数人,多数国家,是没有这种精气神的。


不了解当代中国的心路历程,就不明白中国人现在的想法,也就不懂中国人的行为逻辑,也就不知道中国崛起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在我看来,即使在最艰难困苦的境地中,也不失奋发昂扬的积极性,哪怕只给一丁点阳光就能灿烂,是中国能够崛起的独门武功。


以上说的第一点,别的国家比不上中国的。


第二点比不上的,就是中国人的高储蓄率,有了优势赚了点钱,就胡吃海塞祸祸光了,那是没用的,资本市场以及信用借贷的钱,归根到底也是来源于储蓄,除非靠外资或印钞,不过这都是靠不住的。


有了钱舍不得花,要么存起来,间接为投资提供资金;要么投入再生产,赚更多的钱;要么拿来投资,获取投资收益,这就为产业升级提供了自有资金保障,而不必过度依赖外资,导致失去产业升级的自主性和持续动力。


有些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基本上靠外资来实现,这是没有可能崛起的,利用外资的技术和资金是很有益的,也是必由之路,但最终还要靠本土企业跟外资企业同台竞技,打怪升级,跟外资你追我赶,螺旋上升实现产业升级。


本土企业要是被打败了,或是始终原地踏步,那么外资就没有动力进行产业升级了,如果无理打击外资,搞杀猪盘,把外资赶跑了,本土企业也会缺乏产业升级的动力,所以说,外资是把双刃剑,关键还是得看舞剑人的水平。


储蓄对于产业升级的逻辑就是:


没有足够的储蓄,就无法通过扩大再生产做大,也就不能形成足够的优势,即使有优势也只是昙花一现,一转眼就没了,也就没有机会实现产业升级。


没有足够的储蓄,就没有多余的资金维持研发平台,也就留不住研发人才,也就失去了实现产业升级的动力。


没有足够的储蓄,就没有能力投资更多的基础建设,如果非要投资,就只能印钞了,这会引起猛烈的通货膨胀,反噬实体产业,使经济脱实向虚,贻害无穷。


所以,一个不太起眼的储蓄率指标,就基本锁死了大多数国家的崛起,一些热带国家,以及历史上与先进文明长期隔离的国家,缺乏储蓄观念,没有储蓄的习惯。


不储蓄是人类的天性,储蓄反而是反人性的,你得有勤劳吃苦的忍耐力和欲望诱惑的克制力,否则,什么也存不下来,有没有储蓄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


这一节总结来说,就是中国在低端产业的竞争中,获得了一些优势,然后省吃俭用地扩大再生产,持续投入科技研发,并且加上特有的人才红利(不仅仅是人口红利),具备了产业突破和升级的能力,与外资实现了良性竞争的局面,此外,市场也特别垂青大体量的中国,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是中国能实现产业升级,而不是别的国家。


下面是我对中国崛起的一些思考,最后是本文的总结。


文末彩蛋:中国崛起的思考与总结


中国的崛起,包括历史上所有国家的起起落落,无不遵循资源占有理论,资源占有分为资源量和资源利用率两方面,做好了这两方面,谁也阻止不了中国的崛起。


冷战是东西方阵营为争夺资源占有,确立了两套不同的秩序,冷战之后至今,是美国为分配资源占有,主导确立的一套秩序,世易时移,这套秩序在各方的拉扯之下,裂痕越来越大,有明显的碎片化趋势。


不信你看:


在世贸组织之外,各种更高规格的双、多边自由贸易协议层出不穷,事实上已经取代了世贸组织的大部分功能;美国对华发起贸易战和科技封锁战,违背了最基本的自由贸易原则,事实上架空了世贸组织成立的基础;俄乌冲突之后,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相互隔离市场,处于深度武力对抗状态,事实上打破了和平分配资源占有的局面。


也就是说,冷战之后所建立起来的经济秩序,组织功能丧失,原则遭到破坏,底线被突破,说是命悬一线,摇摇欲坠绝非危言耸听。


旧的秩序行将就木,新的秩序尚未建立,不禁引人深思。


旧的秩序才过了30年就扛不住了,根本原因就在于发达国家跟发展中国家之间,难以跨越的鸿沟,以及美国垄断资本的贪得无厌,导致全球范围内,资源利用率的提高相对缓慢,资源总量分配关系日益紧张,秩序也就维持不下去了。


回顾历史,美国在二战刚结束那会,施行的“马歇尔计划”,以及冷战刚结束那会,在自由市场的原则下,实行的产业转移政策,对于全球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有积极的意义,对美国来说,也得到了相当大的红利,可谓是双赢的典范,这是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


而发达国家日益腐化寄生,美国日益依靠垄断为生,则阻碍了全球资源利用率的提高,这是一个失败的教训,我们千万不可重蹈覆辙。


说通俗点就是,我们不要学发达国家那样,不用努力工作,就能享受富裕生活,卖一架飞机,就能顶得上一亿件衬衫,这种状态是不能长久的;也不要学美国那样,拿着只值一分钱的绿票子,却可以当100块钱花,肆意挥霍,这会让人精神发狂,失去理智的。


中国资源利用率的提高,速度会逐渐放缓,不可能永远高速狂奔,这是客观规律,到时候,就必须依赖全球资源利用率的提高,从中获得资源增量,这对中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


这个意思就是说,我们必须要考虑下一个新的秩序是什么样的,既不能重蹈覆辙,又能激发出各国最大的积极性,同时又不失公平合理,具有很好的长效机制,否则,中国崛起的意义也不过如此,并且也无法长久。


以上是我的一些思考。


最后总结一下,本文提出原创的资源占有理论,可以用来解释王朝历史周期律、全球大国兴衰历史、世界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中国崛起,概莫能外。


中国崛起的过程,跟资源利用率提高和市场拓展的历程息息相关,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必备的能力和条件,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而中国的一些做法,是别人学不了,也学不会的,但却是非常有用的。


这其中的来龙去脉,方方面面的原因,是本文叙说的重点,也是精华所在,力求理论基础扎实,逻辑链条清晰,语言通俗易懂,但难免有不成熟的地方,诚恳请求各位多多指教!



版权声明: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格上财富:十五年深度研究,甄选阳光私募、PE/VC、海外基金等高端理财产品,为您的资产增值保驾护航!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

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
相关阅读
中国崛起是五千年文明的回归,美国必须接受不是沙特,不是巴萨,而是贝克汉姆的球队!梅西决定:去美国踢球,这“不是为了钱”是时候不惜一切代价保经济了(100W阅读量深度长文更新重发)崔哥天天侃 | 比尔盖茨说,中国崛起标志着世界的胜利美学者给中国的3个警告:不要低估美国的残暴,它不会让中国崛起离苦之前切莫疏忽大意 | 十:我们以为的安全其实是对烦恼习气疏忽大意普通人如何迎接 AI 狂潮时代 | 深度长文高盛万字长文:中国银行业 测试“不可能三角”(附PDF)“下一个超级大国正崛起, 但不是美国, 更不是中国”离苦之前切莫疏忽大意 | 十七、佛陀说:所有的法,最后都汇集到不疏忽大意专门写给孩子的中国历史,是历史,更是好故事!"中国崛起与美国不同,是五千年文明的回归"李强访问德国,面对中国崛起,德国怎么办?我二推的这夏令营一定早下手,眼看着出游费用天天猛涨(明10点开团)喝一壶画一辐多家上市公司公布chiplet进展 “小芯片”在中国崛起"美国该冷静下了,我们得承认中国崛起对世界有益"中国崛起"到顶"了?《经济学人》的谬论不止是个经济错误!做对这三件事,让资本市场重回活力(5500字深度长文解局A股出路)小高潮再现!今年公募基金清盘数已超110只,行业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像马晓力那样生活——冷明"印度崛起有特殊意义,只有中国崛起可与之相比"直面40多年未有之恶劣外部形势,须重燃中国崛起的激情中国目前最大的难题不是美帝,也不是台湾,而是......巴黎圣心大教堂是啥来历?这个国家是世界上最不能接受中国崛起的,比美国还着急!比尔·盖茨:人生的第二次革命性时刻来了 | 深度长文离苦之前切莫疏忽大意 | 十一、容易疏忽大意的几种情况“印度制造”难借美国崛起,说3条理由!金灿荣:这个国家是世界上最不能接受中国崛起的,它比美国还着急是时候不惜一切代价保经济了(6000字深度长文解局中国经济)【七绝】飞扬深度长文:一文批驳垄断常见谬误我二推的这夏令营一定早下手,眼看着出游费用天天猛涨|开团为了你走遍草原 第十五章
logo
联系我们隐私协议©2024 redian.news
Redian新闻
Redian.news刊载任何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建议。文章信息的合法性及真实性由其作者负责,与Redian.news及其运营公司无关。欢迎投稿,如发现稿件侵权,或作者不愿在本网发表文章,请版权拥有者通知本网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