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拼一把!
实实在在拼一把,这个酷热的年头,或许真的可期!
作者|刘子
来源|秦朔朋友圈(ID:qspyq2015)
01
进击的暑假
近期在北京、郑州、宁波等地出差,感受有两个——一是天气太热了,二是,暑期游,更热。
6月底,一大早从上海开往北京的高铁就座无虚席。其中有许多拖家带口的家庭,孩子们“足不出沪”三年,这个暑假十分雀跃,一路叽叽喳喳地问家长天安门、故宫的事情,好不热闹。
到了北京,一看,各条地铁线人满为患,仿佛春运。天安门、故宫等热门景点,以及北大清华等高校,需要提前好几天预约,许多家庭没有心理准备,被拦在门口,情绪激动。
晚上订酒店,又让缺乏心理准备的我“情绪激动”了。晚上九点钟,我不慌不忙打开各大预定平台,一看,平常三百元左右的中低酒店、连锁酒店,价格纷纷涨到五六百元。实在没得选,不情愿地点进去,还基本显示“满房”,要么就是一些“无窗”房型。
无奈,再点一遍上千元的高端酒店,直至一两百的家庭民宿、青旅,让我大惊失色,很多根本点不了付款页面,打电话去问,几乎都“满房”,以及“平台显示滞后”。
而原本的五星级酒店,一千五以下的房型几乎没有了,剩下的几乎都两千元起。要知道,当天只是周二,当时所在的丰台区也并非旅游景区集中地!
最后我翻了半个多小时,无奈打了个车,从丰台科技园往外开了快半小时,找到五环外狼堡一家远离地铁的、偏僻的小客栈。电话中前台小妹说,“只剩最后一间了,你要订的话,先把房费转过来”。
我哪敢怠慢,赶紧加了微信,把268的房费转了过去。原因无他,六百元以内,有窗户、非公共卫浴的,方圆十多里地之内,真的可能就此一间了。转完钱,我赶紧问前台小妹是否可以确认了。得到肯定的回复后,油然而生一种捡了大便宜的感觉。
果然,后面几天都是如此。我长了教训,一旦确定了行程,都是白天赶紧订房,花高出平时百分之五六十甚至一倍的价格,入住那些以往出差压根不愿进的连锁酒店。
几天后去郑州,同样火热。一出郑州东高铁站,中午超40°的热浪,伴随着同样火热的“春运”袭面而来——要知道,郑州并不算旅游城市。第二天去到“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参观,10点开门,9点出头就排起了长队,跟天安门、故宫、北大清华前一模一样。
两天后,从郑州开往宁波的飞机,同样座无虚席。也许是暑期出行太火爆高铁票不太好买,也许是疫情改变了人们的消费心理,不少老人、孩子,可能都是第一次坐飞机,一路上欢欣雀跃、用手机拍个不停……
笔者又联系了几位新疆、内蒙做导游的朋友,情况也大抵如此。内蒙的朋友连轴转,6月开始就没休息过。新疆朋友更甚,他所在的旅行社,从6月到10月订单排得满满当当,“有导游推荐不?外地的也行,有证可以马上开干”。
同样火热的,还有演唱会市场,各种演唱会门票秒光。以及电影市场,各大电影院人满为患,朋友圈满是各种精彩的“观后感”。截至7月7日16时,今年暑期档(6月1日-8月31日)总票房突破60亿元,而暑期档还没走到一半,预计总共有80部影片上映,有望冲击150亿元,可达2022年全年总票房的一半……
肉眼可见,疫情后首个暑期消费市场,华丽丽地复苏了。
02
“人是出来了,消费要打个问号”
另一面,笔者在与全国性民宿连锁品牌“隐居乡里”,露营装备及营地运营品牌“猎户座”等知名文旅企业负责人的交流中,却感受到一些犹豫。
“现在真正火的是跨省的传统旅游,以传统景区为代表。疫情以来呈现的民宿、露营热、周边游,旅游市场的消费升级,现在反而表现不太理想”。
“疫情期间,高品质的露营、民宿,乡村游、本地游,治愈了很多人,也带动了消费和业态的同步升级。消费似乎在向着美学、精致化、生活方式的方向发展。当然,这里面也有一些非常态。一方面,现在是从‘非常态’回到‘常态’,另一方面,也处于一个比较微妙的节点”。
“老百姓人是出来了,但消费要打个问号。尤其是城市中产,消费更谨慎了……现在卖的最好的住宿产品,基本在400~500之间,处于消费升级和降级的平衡点。能上去的话,消费升级或许就能重回正轨,但也有掉下去的可能,我们保持谨慎乐观”。
“猎户座”年初谨慎制定了今年新开10家营地的计划,中间感受到消费复苏,计划增加到20家,最近年中变得犹豫,又将目标调回10家。交流中,他们对社会热议的“城市伪中产”“破灭”的问题感到忧虑,进而减缓了人员招聘的进度。
无独有偶,内蒙导游朋友也反馈,她近期带的几个旅游团,除了基础团费,几乎很少其他消费。而笔者在高铁上观察,出游家庭的午餐,也以随身携带的方便面为主。
显然,这波暑期消费热潮,反映的还是传统旅游市场的复苏,而复苏的成色,还有待验证。
事实上,传统旅游此前几年不断呈现萎缩态势,不断被自驾游、定制游、民宿、乡村深度体验游等新消费市场替代。而当下,这些新消费内容,出现一定的萎缩。
旅游市场回归传统,而新消费市场表现不佳,隐藏的讯息丰富。正如上述企业家展示出的心态,目前正处于消费复苏、消费升级和降级的平衡点,能否持续?是向上走还是向下走?对经济复苏的走势,以及经营主体的心态,影响重大。
这,既是现实挑战,也是一次重要机遇!应当引起各界重视。
03
是时候拼一把了
火爆的文旅市场消费尚且如此,其他不温不火的行业,在炽热中更需要一场甘霖。
首先是消费态势的延续。
如果火热的氛围能持续到9月份,衔接上国庆小长假,随之双旦-春节,则全年消费市场有望逆转疫情以来的下滑颓势,并真正实现以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的愿望。
今年的消费市场事实证明,老百姓有充分的消费动能。但因为对收入增长预期谨慎,对“挣钱”的需求大于消费的需求,因而消费集中到“刚需”,呈现出“人出来但消费没跟上”的情势。我们首先要做的,是气不能泄,每一个节点提前谋划、攻坚,延续住这股趋势。
当然,如果宏观、中观层面,能结合货币工具、消费刺激政策等,效果可能就更好了。
其次,要稳住消费升级的趋势。
此前多年,消费升级虽然进展较缓慢,但教育、培育了市场,新能源、新国潮、文化复兴、乡村、生态等许多消费短板被补齐,此时打断未免可惜。因此,当前的消费市场更需要精心呵护、引导,否则前功尽弃,内循环面临阻塞风险。
当然,在城市,消费是否升级面临一定争议。除了往高新、创新的方向走,还有一个领域还没有被市场真正重视,那就是乡村消费市场(后期再攥文详细论述)。
疫情三年,火热的乡村民宿、营地、亲子研学、自然教育、乡村深度游等市场,成为消费升级的一抹亮色,而这种消费升级,又撬动了许多乡村地区建筑和基础设施改造、投资的热潮,被证明是有效的。
安哲建筑设计负责人王求安提出一个观点,引发了我的思考。他说:“几亿中国农民,还没有被设计服务过”!的确,以往的建筑设计、各种现代服务业都集中在城市,随着城市房地产收缩,城市消费面临瓶颈,许多设计师对未来的发展陷入迷茫,但他们为什么不把自己的能力赋能到乡村呢?
王求安还举了一个小例子。他在帮助农民将自建房升级为现代民宿的过程中,为每一户人家都设计了一个小logo,农民都十分惊喜。而几乎所有城市设计师的电脑里,都存着大量logo的过程稿,把他们搬到乡村,结合农民需求适当调整,虽然收费不多,但放到几亿农民的大潮中,又将是多大的一个市场?
第三,重新鼓励、组织线下消费。
过去十余年,中国消费市场的亮点在线上,电子商务、在线支付、微商、社区团购等,一再整合线下消费,令无数线下经营主体无力抵抗、叫苦不迭。
但是,疫情期间以及今年的线下消费强劲复苏表明:
一方面,线上消费往往与消费降级联系在一起,要指望线上消费促进消费升级,难度较大;
另一方面,线下消费依然是老百姓消费的刚需,线上技术再发达、科技再高度虚拟,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消费、人与自然的生态消费,以及各种文化消费、各种人间烟火味,同样是不可或缺的高级消费内容。
我国的互联网线上消费,经过十余年高速发展,已走在全球领先位置。跑马圈地、流量时代早已过去,平台化市场组织架构已基本实现。目前主流,一是跨境电商的发展,二是数字化、人工智能化效率的进一步提升,此外就是规范化。
相反,线下消费市场经过多年压抑,当下最需要的是开放和鼓励。比如今年爆火的淄博烧烤、各地的夜市经济、贵州村BA、村超等。
“猎户座”负责人默照坦言,他最担心的,还不是市场消费力的问题,而是营地经营的门槛一再降低,许多商人或地方文旅搞块地、搭几个帐篷就自称营地,由于不具备专业运营能力,容易出现安全事故。而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就容易被政策“一刀切”,进而从小风险演变成系统性风险,一个历经多年时间发展起来的消费市场,就可能遭受灭顶之灾。
好的一面在于,政府也意识到这点。今年5月19日,北京市发布《关于规范引导帐篷露营地发展的意见(试行)》。《意见》由北京市文旅局、首都文明办、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等十三个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以促进北京帐篷露营地健康有序发展。以其为代表的线下消费开放与鼓励、保护与规范同步的组织形式,也给了相关企业较强的信心支撑。
04
像抓招商引资一样,抓消费复苏
今年,各地招商引资的力度十分强大,这是财政和经济增长的现实需求,但另一面,又导致许多地方政府眼中只有招商引资。当下,有投资能力的企业都成了香饽饽,这也加重了各地政府之间、以及政府内部的内卷。
拼经济不能只拼招商引资。产业发展当然是源头活水,但宏观现实也在于消费不足、消费复苏成色不足,因而产业投资谨慎,我们不能“剃头刀子一头热”。结合更多货币政策、金融政策、消费刺激政策,优化考核机制,以引导地方政府重新重视消费,真正走上消费+投资并重的高质量内循环路径,也是当前发展的要点所在。
实实在在拼一把,这个酷热的年头,或许真的可期!
作者:专栏作家,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学者,“乡建者小会”发起人。著有《焕新——刘永好和新希望的40年》一书。个人公号:刘子的自留地。
关注黑马传播矩阵,get更多精彩内容
↓↓↓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