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痘现本土传播:6月新增106例,病毒如何防?
▲ 上海、湖南、海南等多地疾控中心都发布提醒,“猴痘对公众的感染风险低,建议公众积极了解猴痘预防知识,做好个人健康防护”。(视觉中国 / 图)
从地域上看,病例分散,华北、华南、东北、华中、西北都有病例,但迹象表明,猴痘已经出现了本土传播。
使用安全套或减少性暴露机会有可能减少传播风险,但当前传播途径“也不是很明确”。有专家提到,过分强调猴痘在特定人群中的性传播可能会忽视其他传播途径的必要控制措施。
猴痘疫情“与气候的关系没有那么大”,根源在于猴痘传播能力不强,“传着过一段时间就会慢慢减少”。目前来看接种疫苗必要性不大,“即便打完疫苗也要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起效,等它起效之后疫情已经在减弱了,不过为了保护将来的特定人群,接种也可以”。
时隔八个月,猴痘再次出现。
2023年6月开始,全国多地出现猴痘病例。7月14日,中国疾控中心数据,2023年6月2日至6月30日,中国内地(不含港澳台)新增报告106例猴痘确诊病例。
106例猴痘确诊病例中,广东省报告48例、北京市报告45例、江苏省报告8例、湖北省报告2例、山东省报告2例和浙江省报告1例,无重症、死亡病例。
事实上,自2022年9月16日重庆市报告1例境外输入猴痘病例后,国内一直没有报告过本土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WHO)官网介绍,猴痘是一种罕见的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从动物传播给人),病人症状与过去在天花病人身上所观察到的相似,但临床严重程度较轻。多数感染者会在几周内康复,但也有感染者病情严重甚至死亡。
据世卫组织数据,2023年7月3日-9日,全球共报告了83例病例,过去四周报告的病例大多数来自西太平洋区域(包含中国、日本、菲律宾等国),占比35.6%,最近一周,泰国成为报告病例数增幅最高的国家,过去21天新增35例。
上海、湖南、海南等多地疾控中心都发布提醒,“猴痘对公众的感染风险低,建议公众积极了解猴痘预防知识,做好个人健康防护”。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感染病中心首席专家蔡卫平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猴痘病毒传播效率低、传播能力不强,“传一段时间可能就逐渐没有了”。
出现本地传播
第一例人类感染猴痘病例是刚果(金)的一名9个月大的小男孩,之后猴痘在非洲小规模传播,但从2022年5月开始,多个非猴痘流行国家发现病例,由此在2022至2023年暴发一轮全球疫情。(详见南方周末过往报道《密接、疫苗、核酸,多国疾控专家谈猴痘病毒》)
2022年7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其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该病毒潜在的全球传播风险发出警告。随着确诊病例减少,传播风险逐渐减弱,2023年5月11日,世卫组织宣布终结猴痘疫情紧急状态。
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意味着猴痘病毒传播就此结束。国内这一轮猴痘病例起于北京、广州。
2023年6月6日,北京市医疗机构报告2例猴痘病例,其中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另一例为境外输入病例的关联病例,两名病例均是通过亲密接触感染。4天后,广州市也监测发现2例猴痘病例,分别为43岁男性和29岁男性。
沉寂近20天后,6月29日,辽宁沈阳报告1例疑似病例,7月3日确诊。湖南长沙、天津之后又分别报告3例、1例病例,截至7月12日,最新报告的病例是7月10日,陕西西安发现1例。
从地域上看,病例分散,华北、华南、东北、华中、西北都有病例。但迹象表明,猴痘已经出现了本土传播。
中国疾控中心谭文杰等人7月6日发表在医学期刊《生物安全与健康》(Biosafety and Health)的文章对北京2例病例进行了分析。两名患者均为男性,分别于5月31日和6月2日核酸检测阳性,1号患者在发病前1个月内无出国旅行史,但在5月7日和5月14日与2号患者发生性接触,2号患者曾在境外与他人发生性接触,并在4月19日返回北京。文章认为,中国大陆首例本土猴痘病例是由境外输入性病例引起的。
“不一定会想到猴痘”
“(这轮报告的)病例好像没有什么关联,但是我相信是有关联的。”蔡卫平认为,从重庆到北京和广州,间隔的那一段时间内,很有可能已经出现本土传播,只是没有被发现。
原因在于,猴痘的症状通常不严重,往往是患者发现自己出现皮疹或发热的症状就医后才会被检出。“甚至这些人还主动提醒医生,自己是不是猴痘,之后才会做检查,一般看到皮疹,不一定会想到猴痘。”蔡卫平说。
通常情况下,中国疾控中心网站介绍,猴痘潜伏期5-21天,多为6-13天。发病早期出现发热、寒战、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和肌痛等前驱症状;发病后1-3天出现皮疹,首先出现在面部,逐渐蔓延至四肢,手心和脚掌均可出现皮疹。病程约2-4周。部分患者可出现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呕吐等并发症。
前述谭文杰等人的论文亦披露,北京2个病例症状也较为相似,会出现发热、疱疹等症状。
性行为或成主要传播方式
过往研究认为,猴痘以皮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但从2022年开始的疫情中,多数病例为特定性暴露人群。
2022年7月21日,《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对16个国家部分猴痘临床案例分析发现,样本中95%的人可能是通过性行为感染了猴痘病毒,98%的感染者是男同性恋或男双性恋。研究认为猴痘病毒很可能通过性行为传播。
世卫组织提示,猴痘的人际传播方式包含面对面(说话或呼吸)、皮肤接触(触摸或性交、肛交)、接吻、嘴与皮肤的接触(口交或亲吻皮肤),亦可在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通过飞沫传播。
谭文杰等人在论文中指出,首例本地猴痘确诊病例也是MSM(男男性接触者)人群中的一员,表明与特定人群密切接触仍然是猴痘的主要传播途径。因此,应针对该人群制定健康教育、自愿咨询、检测等个性化护理措施。
蔡卫平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使用安全套或减少性暴露机会有可能减少传播风险。但他强调,当前传播途径“也不是很明确”。谭文杰等人在论文中也提到,过分强调猴痘在特定人群中的性传播可能会忽视其他传播途径的必要控制措施。
传播会逐渐减弱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于海生团队与李凌华团队5月3日在国际期刊《医学病毒学杂志》发表的论文发现,接种天花疫苗的部分人群(普通人群和艾滋病患者)体内存在猴痘病毒的交叉抗体,对防止猴痘病毒感染或者减轻病症可能有一定作用。
但在1980年,世卫组织宣布在全世界范围内消灭天花,世界各地停止天花疫苗接种,如今40至50岁以下的人都没有接种过。
猴痘病毒的R0值(基本传播指数)非常低,多个研究数据显示,猴痘病毒的R0在1上下,这意味着,单个病例感染的人数可能不到1人。因此,蔡卫平认为,目前来看接种疫苗必要性不大,“即便打完疫苗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起效,等它起效之后疫情已经在减弱了,不过为了保护将来的特定人群,接种也可以”。
2022年猴痘疫情是从夏天开始,温度是否会影响猴痘病毒传播?蔡卫平认为,猴痘疫情“与气候的关系没有那么大”,根源在于猴痘传播能力不强,“传着过一段时间就会慢慢减少”。2023年6月,美国疾控中心(CDC)对今年夏天出现新的猴痘病例的潜在风险发出警报,原因在于“人们聚集参加节庆或其他活动”。
此前,尼日利亚疾控中心流行病学专家Adesola Yinka-Ogunleye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经历1971年和1978年两次暴发后,尼日利亚在2017年再次出现猴痘病例。“全年都有散发病例,但对普通人群的风险一直很低。”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