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累计建成5G基站超293万个;极光机制在太阳系里或普遍存在丨科技早新闻
19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为期5个月的太空科研之旅已完成近三分之一,承担的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任务扎实稳步推进,将于近日择机执行出舱活动。>>更多详情(来源:科技日报)
19日,全球首台16兆瓦超大容量海上风电机组在三峡集团福建海上风电场成功并网发电。该机组年均生产“绿电”超过6600万千瓦时,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已投产的单机容量最大、叶轮直径最大、单位兆瓦重量最轻的海上风电机组。>>更多详情(来源:科技日报)
图片来源:三峡集团
日前,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研制建设的4秒电磁弹射微重力实验装置启动试运行。该装置采用电磁抛射的方式在地面构建微重力实验环境,每天可开展近百次实验,准备时间1—2天,极大提高了科学实验效率。>>更多详情(来源:科技日报)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
18日,《科学报告》刊发了中加科学家合作研究成果,记录下白垩纪肉食性哺乳动物袭击三倍于己的植食性恐龙的惊险时刻,有力挑战了恐龙在白垩纪几乎没有受到同时代哺乳动物威胁的观点。>>更多详情(来源:科技日报)
图片来源:加拿大自然博物馆
19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5G最新成绩单:截至6月底,我国5G基站累计达293.7万个;全球首个5G异网漫游试商用启动;5G应用已融入60个国民经济大类,应用案例数累计超5万个;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服务企业超27万家。(来源:科技日报)
19日,随着重达12000吨的上部组块与导管架精准对接,渤中19-6气田中心平台在渤海中部海域完成浮托安装,标志着我国渤海首个千亿方大气田工程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来源:科技日报)
图片来源:中国海油
截至19日8时,鄱阳湖标志性水文站星子站水位下降至12.19米,鄱阳湖通江水体面积为1520平方公里,20天内缩水1070平方公里。(来源:央视新闻)
《自然·通讯》最新发表论文称,行星磁场中产生极光的机制在整个太阳系里可能普遍存在。这一研究报告了来自“贝皮科伦布号”任务首次飞越水星的数据,揭示了水星南部磁层的极光与地球和火星的极光相似。(来源:中国新闻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美国科学家开发了一种能设计新蛋白质的深度学习方法。该方法能生成各种功能性蛋白质,包括在天然蛋白质中从未见过的拓扑结构。相关研究近日发表于《自然》。(来源:中国科学报)
中外团队研究发现,当昆虫暴露在工业、交通、森林大火和其他空气污染源的颗粒物污染时,它们寻找食物和配偶的能力就会降低,这可能导致种群数量下降。相关成果近日发表于《自然·通讯》。(来源:中国科学报)
神十四乘组航天员蔡旭哲近日在节目中透露,如果只能带三样物品上太空,其中一定有种子,而且上次在太空种的蔬菜,已经被他们吃掉一棵!太空种菜难不难,在太空中能不能实现蔬菜自由?请专家科普一下↓↓
编辑:宋慈
终审:王郁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