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perWeekly 原创 · 作者 | 苏剑林
对关心如何扩展 LLM 的 Context 长度的读者来说,上周无疑是激动人心的一周,开源社区接连不断地出现令人振奋的成果。首先,网友 @kaiokendev 在他的项目 SuperHOT [1] 中实验了“位置线性内插”的方案,显示通过非常少的长文本微调,就可以让已有的 LLM 处理 Long Context。几乎同时,Meta 也提出了同样的思路,带着丰富的实验结果发表在论文《Extending Context Window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 via Positional Interpolation》[2] 上。惊喜还远不止此,随后网友 @bloc97 提出了 NTK-Aware Scaled RoPE [3],实现了不用微调就可以扩展 Context 长度的效果!
以上种种进展,尤其是 NTK-Aware Scaled RoPE,迫使笔者去重新思考 RoPE 的含义。经过分析,笔者发现 RoPE 的构造可以视为一种 进制编码,在这个视角之下,开源社区的这些进展可以理解为对进制编码编码的不同扩增方式。进制表示
假设我们有一个 1000 以内(不包含 1000)的整数 要作为条件输入到模型中,那么要以哪种方式比较好呢?最朴素的想法是直接作为一维浮点向量输入,然而 0~999 这涉及到近千的跨度,对基于梯度的优化器来说并不容易优化得动。那缩放到 0~1 之间呢?也不大好,因为此时相邻的差距从 1 变成了 0.001,模型和优化器都不容易分辨相邻的数字。总的来说,基于梯度的优化器都有点“矫情”,它只能处理好不大不小的输入,太大太小都容易出问题。
所以,为了避免这个问题,我们还需要继续构思新的输入方式。在不知道如何让机器来处理时,我们不妨想想人是怎么处理呢。对于一个整数,比如 759,这是一个 10 进制的三位数,每位数字是 0~9。既然我们自己都是用 10 进制来表示数字的,为什么不直接将 10 进制表示直接输入模型呢?也就是说,我们将整数 以一个三维向量 来输入, 分别是 的百位、十位、个位。这样,我们既缩小了数字的跨度,又没有缩小相邻数字的差距,代价了增加了输入的维度——刚好,神经网络擅长处理高维数据。如果想要进一步缩小数字的跨度,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缩小进制的基数,如使用 8 进制、6 进制甚至 2 进制,代价是进一步增加输入的维度。假设我们还是用三维 10 进制表示训练了模型,模型效果还不错。然后突然来了个新需求,将 上限增加到 2000 以内,那么该如何处理呢?如果还是用 10 进制表示的向量输入到模型,那么此时的输入就是一个四维向量了。然而,原本的模型是针对三维向量设计和训练的,所以新增一个维度后,模型就无法处理了。可能有读者想说,为什么不能提前预留好足够多的维度呢?没错,是可以提前预留多几维,训练阶段设为 0,推理阶段直接改为其他数字,这就是外推(Extrapolation)。
▲ 直接外推
然而,训练阶段预留的维度一直是 0,如果推理阶段改为其他数字,效果不见得会好,因为模型对没被训练过的情况不一定具有适应能力。也就是说,由于某些维度的训练数据不充分,所以直接进行外推通常会导致模型的性能严重下降。于是,有人想到了将外推改为内插(Interpolation),简单来说就是将 2000 以内压缩到 1000 以内,比如通过除以 2,1749 就变成了 874.5,然后转为三维向量 [8,7,4.5] 输入到原来的模型中。从绝对数值来看,新的 实际上对应的是 1498,是原本对应的 2 倍,映射方式不一致;从相对数值来看,原本相邻数字的差距为 1,现在是 0.5,最后一个维度更加“拥挤”。所以,做了内插修改后,通常都需要微调训练,以便模型重新适应拥挤的映射关系。▲ 线性内插
当然,有读者会说外推方案也可以微调。是的,但内插方案微调所需要的步数要少得多,因为很多场景(比如位置编码)下,相对大小(或许说序信息)更加重要,换句话说模型只需要知道 874.5 比 874 大就行了,不需要知道它实际代表什么多大的数字。而原本模型已经学会了 875 比 874 大,加之模型本身有一定的泛化能力,所以再多学一个 874.5 比 874 大不会太难。
不过,内插方案也不尽完美,当处理范围进一步增大时,相邻差异则更小,并且这个相邻差异变小集中在个位数,剩下的百位、十位,还是保留了相邻差异为1。换句话说,内插方法使得不同维度的分布情况不一样,每个维度变得不对等起来,模型进一步学习难度也更大。
有没有不用新增维度,又能保持相邻差距的方案呢?有,我们也许很熟悉,那就是进制转换!三个数字的 10 进制编码可以表示 0~999,如果是 16 进制呢?它最大可以表示 。所以,只需要转到 16 进制,如 1749 变为 ,那么三维向量就可以覆盖目标范围,代价是每个维度的数字从 0~9 变为 0~15。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真是一个绝妙的想法。刚才说到,我们关心的场景主要利用序信息,原来训练好的模型已经学会了 ,而在 16 进制下同样有 ,比较规则是一模一样的(模型根本不知道你输入的是多少进制)。唯一担心的是每个维度超过 9 之后(10~15)模型还能不能正常比较,但事实上一般模型也有一定的泛化能力,所以每个维度稍微往外推一些是没问题的。所以,这个转换进制的思路,甚至可能不微调原来模型也有效!另外,为了进一步缩窄外推范围,我们还可以换用更小的 进制而不是 16 进制。接下来我们将会看到,这个进制转换的思想,实际上就对应着文章开头提到的 NTK-aware scaled RoPE!为了建立起它们的联系,我们先要建立如下结果:
位置 的旋转位置编码(RoPE),本质上就是数字 的 进制编码!看上去可能让人意外,因为两者表面上迥然不同。但事实上,两者的运算有着相同的关键性质。为了理解这一点,我们首先回忆一个 10 进制的数字 ,我们想要求它的 进制表示的(从右往左数)第 m 位数字,方法是也就是先除以 次方,然后求模(余数)。然后再来回忆 RoPE,它的构造基础是 Sinusoidal 位置编码,可以改写为其中,。现在,对比式(1),式(2)是不是也有一模一样的 ?至于模运算,它的最重要特性是周期性,式(2)的 是不是刚好也是周期函数?所以,除掉取整函数这个无关紧要的差异外,RoPE(或者说 Sinusoidal位置编码)其实就是数字 的 进制编码!建立起这个联系后,前面几节讨论的整数 的扩增方案,就可以对应到文章开头的各种进展上了。其中,直接外推方案就是啥也不改,内插方案就是将 换成 ,其中 是要扩大的倍数,这就是 Meta 的论文所实验的 Positional Interpolation,里边的实验结果也证明了外推比内插确实需要更多的微调步数。至于进制转换,就是要扩大 倍表示范围,那么原本的 进制至少要扩大成 进制(式(2)虽然是 维向量,但 是成对出现的,所以相当于 位 进制表示,因此要开 次方而不是 次方),或者等价地原来的底数 换成 ,这基本上就是 NTK-Aware Scaled RoPE [3]。跟前面讨论的一样,由于位置编码更依赖于序信息,而进制转换基本不改变序的比较规则,所以 NTK-Aware Scaled RoPE 在不微调的情况下,也能在更长 Context 上取得不错的效果。可能有读者好奇,这跟 NTK 有什么关系呢?NTK 全称是 “Neural Tangent Kernel”,我们之前在《从动力学角度看优化算法:SGD ≈ SVM?》也稍微涉及过。要说上述结果跟NTK的关系,更多的是提出者的学术背景缘故,提出者对《Fourier Features Let Networks Learn High Frequency Functions in Low Dimensional Domains》[4] 等结果比较熟悉,里边利用 NTK 相关结果证明了神经网络无法直接学习高频信号,解决办法是要将它转化为 Fourier 特征——其形式就跟式(1)的 Sinusoidal 位置编码差不多。
所以,提出者基于 NTK 相关结果的直觉,推导了 NTK-Aware Scaled RoPE。笔者向提出者请教过他的推导,其实他的推导很简单,就是把外推和内插结合起来——高频外推、低频内插。具体来说,式(2)最低频是 项,引入参数 变为 ,让它跟内插一致,即那么解得 。至于最高频是 项,引入 后变为 ,由于 通常很大, 很接近 1,所以它还是接近于 ,即等价于外推。所以这样的方案简单巧妙地将外推和内插结合了起来。另外,由于 比较大(BERT 是 64,LLAMA 是 128), 跟 差别不大,所以它跟笔者基于进制思想提出的 解是基本一致的。还有,从提出者这个思想来看,任意能实现“高频外推、低频内插”的方案都是可以的,并非只有上述引入 的方案,这个读者可以亲自尝试一下。作为号称不用微调就可以增加 LLM 的 Context 长度的方案,笔者第一次看到 NTK-Aware Scaled RoPE 时,也感到很震惊,并且迫不及待地去测试它。毕竟根据《Transformer升级之路:一种全局长度外推的新思路》的经验,在笔者所偏爱的 “GAU+Post Norm” 组合上,很多主流的方案都失效了,那么这个方法又如何?
当 取 8 时,对比结果如下(关于“重复”与“不重复”的区别,可以参考这里)以上报告的都是没有经过长文本微调的结果,其中 Baseline 就是外推,PI(Positional Interpolation)就是 Baseline 基础上改内插,NTK-RoPE 就是 Baseline 基础上改 NTK-Aware Scaled RoPE。带 的选项,是指预训练时加入了《从熵不变性看Attention的Scale操作》中的 scale,考虑这个变体是因为笔者觉得 NTK-RoPE 虽然解决了 RoPE 的长度泛化问题,但没有解决注意力不集中问题。3. NTK-RoPE 不微调就取得了非平凡(但有所下降)的外推结果;所以,NTK-RoPE 成功地成为目前第二种笔者测试有效的不用微调就可以扩展 LLM 的 Context 长度的方案(第一种自然是 NBCE),再次为提出者的卓越洞察力点赞!更加值得高兴的是,NTK-RoPE 在“重复”外推上比“不重复”外推效果明显好,表明这样修改之后是保留了全局依赖,而不是单纯将注意力局部化。本文从 进制编码的角度理解 RoPE,并借此介绍了目前开源社区关于 Long Context 的一些进展,其中还包含了一种不用微调就可以增加 Context 长度的修改方案。仅仅一周,开源社区的 Long Context 进展就让人应接不暇,也大快人心,以至于网友 @ironborn123 评论道:上周看上去是插值器的报复:) OpenClosedAI 最好小心了。
[1] https://kaiokendev.github.io/til#extending-context-to-8k
[2] https://arxiv.org/abs/2306.15595
[3] https://www.reddit.com/r/LocalLLaMA/comments/14lz7j5/ntkaware_scaled_rope_allows_llama_models_to_have/
[4] https://arxiv.org/abs/2006.10739
如何才能让更多的优质内容以更短路径到达读者群体,缩短读者寻找优质内容的成本呢?答案就是:你不认识的人。
总有一些你不认识的人,知道你想知道的东西。PaperWeekly 或许可以成为一座桥梁,促使不同背景、不同方向的学者和学术灵感相互碰撞,迸发出更多的可能性。
PaperWeekly 鼓励高校实验室或个人,在我们的平台上分享各类优质内容,可以是最新论文解读,也可以是学术热点剖析、科研心得或竞赛经验讲解等。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知识真正流动起来。
📝 稿件基本要求:
• 文章确系个人原创作品,未曾在公开渠道发表,如为其他平台已发表或待发表的文章,请明确标注
• 稿件建议以 markdown 格式撰写,文中配图以附件形式发送,要求图片清晰,无版权问题
• PaperWeekly 尊重原作者署名权,并将为每篇被采纳的原创首发稿件,提供业内具有竞争力稿酬,具体依据文章阅读量和文章质量阶梯制结算
📬 投稿通道:
•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 来稿请备注即时联系方式(微信),以便我们在稿件选用的第一时间联系作者
• 您也可以直接添加小编微信(pwbot02)快速投稿,备注:姓名-投稿
△长按添加PaperWeekly小编
🔍
现在,在「知乎」也能找到我们了
进入知乎首页搜索「PaperWeekly」
点击「关注」订阅我们的专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