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女孩穿成这样,不是蠢就是坏!
两个月前,我们还在吐槽女装尺码越做越小,比童装还小。
身高169厘米、体重51公斤的女星张馨予,也曾发文吐槽某个品牌的衣服,大号她都穿不了。
今年春夏,主打舒适的优衣库也卷起了“辣妹装”(据说,业绩还不错)。
对于商家故意贩卖身材焦虑的行为,大家都特别反感。有网友更是直呼:“现在的女装,设计得就像新时代的裹脚布。”
谁曾想,这块“新时代的裹脚布”,还偷偷摸摸地刮到了童装区:
这就是最近悄然盛行起来的“奶辣风”——顾名思义,就是奶里奶气,性感火辣。
把完全不搭边的“性感”和“女童”联系到一起,叫人大跌眼镜。
可是孩子妈妈却不以为然,说这叫“穿衣自由”。
就连小女孩自己也跟老师说:我这样穿,能够显得腿细长。
最后,朱老师无奈说道:“过于暴露的童装真的适合孩子吗?可能我落伍了吧,但我还是觉得孩子穿这么性感是不合适的。”
我和朱老师一样,也没法接受这股“奶辣风”。
因为它根本不是什么时尚潮流,也谈不上穿衣自由,而是赤裸裸地在“性化”儿童。
所谓“性化”,就是把性感的概念强行加到生理和心智都不成熟的儿童身上。
不仅毫无美感,还会助长儿童软色情的传播,给孩子的身心造成伤害。
“性感”这个词,
怎么看都不适合放在孩子身上
前段时间,一个4岁女童的妈妈在网上分享女儿的穿搭。
紧身针织裙、小挎包+撅屁股、秀曲线,怎么看都不像一个只有4岁的小朋友。
大家见了,纷纷抵制,指责大人不该给孩子这样穿,还有人直接批评家长搞儿童色情擦边球。
但这位宝妈不服气,说孩子是童装模特,这是拍照需要。
那我们就忍不住想问了,这是满足了哪些市场的需要?
其实,奶辣风直指儿童软色情,这和穿搭自由无关,和时尚潮流无关,而是在满足一些变态的畸形审美观。
某宝少女模特展示服装
而儿童软色情,并非今天才出现的。
早在2021年,就有细心网友举报儿童内衣网店走日系擦边球风格。
网店儿童内衣图
网店儿童内衣图
一些拍摄打底裤的视角,也让人不忍直视。
如果只是展示商品,真的有必要让未成年的孩子摆出这些撩人的姿势吗?
还有更早几年的儿童车模,打着“让孩子锻炼锻炼”的幌子,引导儿童穿着比基尼,在车旁、在台上,摆出成年人的性感姿势,哗众取宠。
虽然很快被叫停,但家长回看网上传播的孩子们的各种不打码照片后,后悔不迭。
其实,孩子哪里懂什么是“性感”,“性感”又意味着什么,还不是一些要么不明就里、要么心术不正的成年人怂恿的?
将这样一个并不属于孩子的词汇,硬生生地贴到孩子身上,无异于助纣为虐。
以性感的视角凝视儿童,相当于从孩子身上寻找性感的线索,这样的不良风气是在助长那些恋童癖的变态心理。
我们身边的恋童癖少吗?
当你看到一个孩子正常练舞的视频下,这些奇形怪状的留言,就不会觉得这种变态少了。
更可怕的,也是我们最不情愿看到的,是一些家长看到有利可图,诱导孩子拍摄一些打着擦边球的视频,赚取流量。
这些人已经赫然成为了助长儿童软色情产业链发展的帮凶。
电影《洛丽塔》的初代女主角曾说过,自己的毁灭就是从出演这部电影开始的。
“我14岁出演《洛丽塔》,15岁就成为了一种性符号。
我不认为一个满足成人幻想而走红的小女孩,未来还能走上坦途。”
成年人愿意展示和表达自己的性感美,无可厚非,但把性感和认知不健全的儿童扯在一起,是一种罪恶,值得我们警惕。
你所谓的穿衣自由,
其实是给孩子的枷锁
捍卫“奶辣风”的人,一直高举“穿衣自由”的大旗,认为没有人可以对孩子的着装、打扮指指点点。
然而,说孩子有“穿衣自由”,本身就不大站得住脚。
咱们不说“奶奶觉得你冷”或者“妈妈觉得你热”这样的情况,就说如果真让孩子选,她们会选择蕾丝、豹纹、深V、小高跟吗?
其实,比起自己穿什么,儿童更倾向于取悦父母,获得父母的认可。
所以,如果妈妈喜欢奶辣装,从小这样打扮孩子,孩子就会认同这样的穿着。
直到她开始有了同伴关系和集体生活,自我意识逐渐形成,周围的评价体系也在产生影响,她才会重新识别、判断,确认自己的意愿。
妈妈对孩子审美的影响,以及那种如影随形的操纵力和控制力,我们可以从电影《我的小公主》中了解一二。
在这部电影中,妈妈汉娜是一位摄影师,整天把艺术挂在嘴上。
在她的指挥下,懵懂的女儿从小就学会了摆出各种暧昧甚至情色的撩人姿势拍照。
在一次摄影展中,汉娜一战成名。
买家喜欢照片中传递出的落差感,身体未成熟,眼神却变态。(这形容像不像今天这股“奶辣风”?)
凭借这些照片,汉娜被冠以“色情教母”的头衔。
可是,另一边,女儿的生活就不好过了。
她既对母亲的“艺术”感到不解和愤怒:
担心自己的照片会被卖到色情店里:
同时,她又高度认同母亲的审美观。
穿着时髦、性感,浓妆艳抹地出现在课堂上:
跑步时也穿着露背装,被同学推搡、嘲笑:
慢慢地,她的朋友越来越少,她也越来越无法自洽,整日酗酒,成了问题少女,还进了少管所。
影片最后,女儿不再信任母亲,也不再见母亲。多年后听到母亲来看她,立马就逃走了。
她说:你不是我的妈妈,你已经死了!
在这部影片中,母亲以暴露女儿身体牟利的行为令人发指,然而你一定想不到,这个故事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
片中女儿的原型,正是该片导演伊娃·爱洛尼斯科本人。
与影片相比,真实的照片尺度更大,让人更加无法直视。
拜母亲所赐,她从4岁开始拍裸照,是世界上最小的裸体模特,11岁时赤身裸体地登上了《花花公子》封面。
她,有穿衣自由吗?
12岁时,为了拿回自己的自由,她三次将母亲告上法庭,指控其精神虐待。母女之间的关系,名存实亡。
即便最终,在伊娃33岁时,终于拿回了自己上百张裸照的持有权,但这件事给她造成的伤害,终生无法弥补。
她永远都无法原谅母亲。
美国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曾提出:“没有尊重的爱,是控制。”这句话不仅适用于亲密关系,也适用于亲子关系。
如果一位父亲或母亲想给孩子穿衣自由,我觉得最好的表达方式就是尊重——
尊重她们的成长规律,尊重她们活泼好动的天性,尊重她们对卡通和动物印花的喜爱,尊重她们稚嫩的审美。
简单、舒适、得体,这样的衣服远比性感、成熟的服装更适合孩子。
就算出门玩耍、拍照,在舞台上表演节目,也有艾莎公主的小裙子、布灵布灵的小头饰等着孩子选择。
让孩子穿着符合自己年龄的衣服,给孩子空间选择自己喜爱的图案,才是我们能够给到孩子的、在穿衣打扮上最大的自由。
童年只有一次,性感,还是留待孩子长大以后自己做主是否选择吧!
在不明所以的风潮下,
保守一点总没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很大程度上都形成于幼年期。
穿衣打扮,也是我们父母对孩子教育的一部分。
把孩子打扮得干净整洁、漂漂亮亮,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促进孩子变得更优秀。
可是过早让孩子穿上那些过于暴露的衣服,摆出只有成年人才看得懂的妖娆姿势,追求什么“奶辣风”,反而会让孩子形成一些错误认知。
比如,“我的价值主要来自于性吸引力”。只有凸显身材曲线,性感火辣,别人才会喜欢我。
看看网上一些十几岁孩子发的照片、视频,正是这种价值观的体现。
美国媒体文化研究者、批判家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一书中,写过这样一段话:
“儿童过早地接触到了大人的社会,见识到的东西多了,辨别能力跟不上。
而面对各种信息不知如何筛选,更不知道如何拒绝成人世界中的某些观念和言行。
他们会模仿成人的某些行为,甚至以为那是好的。”
因此,请不要“催熟”孩子,就让孩子像孩子那样长大吧!
此外,一件衣服背后的象征意味,也是我们应当留意的。毕竟,和逐利的商家讲良心,意义不大。
比如,众所周知的“牵手门”事件发生后,女主角同款连衣裙瞬间成了爆款。
于是,一些无良的童装商家也蹭起了热度,大张旗鼓地卖起了同款儿童连衣裙!
当媒体记者问及客服人员,对方竟然明知故问地说:很正常的一个裙子,难道不能穿了吗?
面对这种轻描淡写的解释,我只想说,连这种热度你都蹭,怕不是利欲熏心、丧心病狂了吧!
而且,当众所周知的“小三裙”穿到孩子身上,当孩子遭受到身边同学、朋友的非议时,我们又叫孩子如何自处呢?
最后,我想和大家说:
在不明所以的风潮面前,反应不妨慢一点。
保守一点,总比被一些扭曲三观的无良营销裹挟,稀里糊涂地当炮灰要好。
“不想练琴,想自杀”知名童书频现自杀桥段,孩子几乎人手一本都在看...
暴力、色情、炼铜...给孩子设计这样的衣服,良心都被狗吃了吧!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