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华语新片太怪了电影2023-08-01 14:08写在前面今天要聊的新片是一部港片——《命案》严格来说这部也不能算新片了,年初在柏林电影节首映,4月香港上映,口碑争议都不算小。毕竟它挂着久违了的银河映像的牌子,还有这四个字下,杜琪峰、郑保瑞、游乃海这些大家熟悉的名字,这些电影外的标签,总让观众对其带着“犯罪”“悬疑”的预期,但实际上这部片恰恰与大家的预期相反。它充满奇怪又反常的地方。第一个是反罪案,反悬疑,凶手在一开始就告诉我们,没有“侦探”的角色,也并非“反派”的视角,而是一个算命师傅(林家栋饰)当了主角。片子的主线就是这位师傅帮人算命,试图改命的故事。用它的片名《命案》来解释,就是弱化了“案”,强调了“命”。这个命也不再是生命的命,而是命运的命,“个人命运”是进入电影的视角,案件的发生只是“命运”这个母题的注脚。但另一个奇怪的地方是,你明明都不讲事,讲人了,但却连名字都不给角色取,全片的所有角色都是没有名字的,他们被称作大师、警察、少东(面馆的少东家)、每个妓女都叫美美(只是风俗店的名字),凶手也只被称呼为杀手。大家在电影里的行动,都像是没有灵魂的游走。最奇怪的地方,是你看完后会搞不清导演到底在表达什么。因为他在人对抗天命这个行为上,时而悲观,时而乐观。电影的开头就是一场逆天改命,大师为了破掉妓女美美的杀劫,用尽办法,这些办法往往只是烧纸,假死,这类看似极为容易办到的事情,但总会在关键时刻因为风吹,雨淋而无法达成,最终美美被杀,改命失败。整个片子的基调也因为这一开场,透着悲观,就像海报上那句“一切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但电影的最后却是大师成功改变了少东“成为杀人犯”的命运,最后一幕是少东走向阳光,结局充满乐观和阳光。它悲观和乐观的情绪同时出现在电影的开头和结局,这构成了这部电影对命运态度矛盾的地方。那这些是这部片的缺点吗?恰恰相反,这三处奇怪的地方,是解码这部片的秘钥,是它带给我最大的几个惊喜。(没看过片的,建议先看片,再阅读)正文我们先从它的故事开始说。故事起源于一场命案,帮家里面馆送外卖的少东撞见了凶手的杀人现场,血液激发了他内心的杀戮欲望。追凶而至的命理大师,正好也遇到了正在犯罪现场“欣赏”尸体的少东,看出他日后将因杀人被关进监狱,于是他试图帮少东逆天改命,而在改命的过程中,少东也不断与欲望和命运对抗。同时认为少东迟早会杀人的还有观察他多年的警察,警察选择的是紧紧盯住少东,试图抓住一丝他犯罪的可能,然后将其缉拿。这三人在电影里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拥有强烈的“执念”。少东想杀人取乐。大师想改少东的杀劫。警察想等一个契机,抓少东入狱。他们全然不像是一个独立立体的角色,尤其是少东和警察,没有前史,人物动线几乎都是服务于那个执念。这也导致了我开头说的,这些角色都不像一个完整的人,像丢了魂。那编剧的意图,其实已经很显而易见了——这些角色都被符号化了。他们面对的是“有人将要被杀”这同一件事,但表现出的是三种不同的处理,这三种不同处理的背后,正是人类的人格差异。大师一直在帮人改变命运,哪怕是偶然遇到的陌生人少东,当他算出他即将因杀人而被关进监狱时,他选择主动上前帮其改命换运,帮人,代表的是人的同理心。少东无论是想要杀人还是想要改命,都是潜藏在内心的欲望投射,他一直在两种欲望间摇摆,与欲望缠斗,代表的是同理心缺失后,失控的欲望。警察则不相信少东会改变,他因为少东的前科很自然地将其视为凶手,觉得他一定会走上杀人的道路,这种“不可放过一个”的执念代表的是人类的绝对理性。于是,三个人都没有名字这一反常规的地方,也得到了解释,因为电影的目的并不是侧重去讲具体的人,它抽空了人的复杂,将每一种人类的特质,幻化成一个人。他们所代表的同理心、欲望和绝对理性,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一个人所拥有的特质,他们,其实代表着一个人。电影的整个故事,也不再是一个案件,而是三种特质,在一个人的身体里互相对抗,互相想要杀死对方的过程。最终当面临着三种特质的失衡,呈现出的就不止是少东或大师的悲剧,而是一个“人”的悲剧,每个人都面临着失衡的可能,当同理心退让,欲望压过了理性,人的悲剧性就开始呈现,无论是顺从还是对抗,都只是悲剧的开端。这三者的失衡映射的是内心的失序和混乱,而这种失序构成了悲剧的因子,成为我们每个人都无法逃脱、需要面对同时也是要用一生去面对的东西。这才是真正的“命”。当我们理清楚了这一点,电影内所呈现的矛盾就不难解释了——纵然电影的结尾是乐观的,但到达这个乐观结局前少东所经历的一切,都是悲剧性的。所以悲剧,才是电影最倾向去表达的核心。这先是体现在他与命运对抗的过程,就是一个悲剧性的过程。少东和郑保瑞几乎所有电影的主角一样,都被置于一个极端的环境,《狗咬狗》里破败的神殿和废墟,《智齿》里黑白色调的垃圾场,还有《命案》里粘稠的雨以及地狱一般的天空。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人物才在逃无可逃之下激出了自己最凶狠的生命力,《狗咬狗》里陈冠希饰演的鹏为拯救女友不惜大开杀戒;《智齿》里王桃为了活下去,像发疯一样凶狠攻击。在这部《命案》里,少东与警察在天台搏斗,为了控制自己杀死警察的欲望,少东只有通过狠狠地用尖刀划过自己的额头,才能唤回自己的理性,而他最终放过了警察,也预示着理性的回归。只有通过自毁、穷尽当前的所有,才能暂时摆脱命运的困境,到达另一处,走在阳光下。但到达另一处并不代表真正的结束,少东在改变完自己的这次命运之后,大师告诉他之后还会有更多的劫难。如何化解?电影没有给出直白的结局,它只是让少东从黑暗中走出,逆着走向仿佛可以把人灼伤的阳光。这是一个开放式结局,我们知道少东的人生远没有结束,他之后仍旧要面临着理性和欲望的失衡,依旧要跟自己的命运作斗争。但电影真的没有给出结局吗?不是的,在这三个主要人物里,有一个人电影给出了明确的结局,就是大师。大师算出了自己最终的命运是疯掉,即便他用了一切方法去躲避命运,最终他仍旧选择走向命运,让自己疯掉,才能帮助少东突破这一次的灾劫。他所经历的一切,都是命运给出的路径,所以他的结局,就是命定的结局。大师的未来,就是少东的未来,大师的结局,就是电影给出的最终答案。所以说电影给出的真正结局,也是悲剧性的。这种宿命般不可战胜的悲剧也与电影开篇的那场法事重叠,为了破掉美美的杀劫,大师用尽了一切办法,但最终仍阻挡不了灾劫的到来。他最终没有算到突如其来的一场雨,这场雨让美美差点窒息,所以她拒绝相信大师选择回家;这场雨浇灭了烧着的符纸;融化了报纸上的墨印,引诱着凶手来到美美的房间;它也融化了少东手里的送餐地址,让9层变成了7层,引着他来到美美遇害的房间,进而激发了他心底的残暴因子。命运以如此直观的方式被具象出来,它是这一场雨引发的连锁反应,是阴晴不定的天空,是血红的太阳,以及那一群枉死的鸟。它是无法被解释的、玄而又玄的东西,所以电影对抗到最后,甚至不知道在跟谁对抗,就像是那只从水坑里往外爬的蚂蚁。它本可以爬行在大地上,但一场不可知的雨将它冲进了水坑,于是它只能在水坑里挣扎,艰难地重新爬回大地。命运以一种出其不意的方式降临在每个人身上,就像是少东天生的心理问题以及大师遗传性的精神疾病,反抗,反倒成为了一种宿命。对抗命运,就是人类最大的悲剧。这是大师跟少东说过的一句台词,这句话的本意不在于对抗命运这件事所产生的悲剧结果,而是说对抗本身,其实就是一种悲剧。为什么我们需要去对抗,我们去对抗的到底是什么,这是对悲剧产生的质询。最终大师看透了一切,他以一种悲剧性的姿态迎接自己的命运,他在疯掉的时候一直在大叫“这是我自己的选择”,是他选择走向了命运的终点,可选择,同样是在进行对抗。他选择成为了那朵花,燃烧了自己之后才能托出要结的那个果。少东就是那个果,继续朝命运奔赴的那个果。最后还想说一点,就是我们聊到的这个片子视角的转换,从“案件”的视角转移到了“命运”的视角,这种转换意味着视角从片中人转移到了观众身上,观众直接拥有了上帝视角,所以层层的探案解谜并不是电影的重点,观众就是那个消失的侦探,而且早已知道了凶手是谁。但视角的转换带来真正吊诡的一点是,纵然这一切对我们而言都是已知的,纵然我们了解片中人物经历的一切和即将面对的一切,但我们仍旧找不到任何破局的方法。这就是电影带给我们的最强烈的悲剧体验,它是一种切身感受,能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片中每个人都在经历的现实——命运压倒了一切。纵然少东最后逆着太阳走向了光,但这个镜头里最有威慑力的,反而还是两边高耸的大楼,以及不断入侵的阴影,并非是太阳。3号厅恐怖片主题饰品「彗星来的那一夜」持续热卖中(点击下方图片 查看详情)配图/《命案》音乐/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戳这里提交新闻线索和高质量文章给我们。来源: qq点击查看作者最近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