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全球男人的偶像,也被拉下神坛了
看来要精准找到真正的男人圣经,还是要回到《芭比》。
头脑风暴到这里,感觉思路可以进一步打开。
当我们把搜索关键词从「男人必看」换成「不适合女生看」,答案愈发明晰了。
首先,也是最典型的,确实是以《教父》系列为代表的黑帮犯罪片。
比如马丁·斯科塞斯的《好家伙》,「男人必看」榜单常客《美国往事》等电影。
在其中,枪,是男性的潜意识性征。
血,红色浪漫。
英雄化的黑帮兄弟情,和步步艰辛的成长历程,意气又或沧桑,长久以来都刻上了男性性别标签。
让男人幻想、沉浸、共情,恨不能化身其中,做现实中想做而不能做的一切。
但同时也将有意无意地将女人排除在外。
其次,便是科幻、悬疑类电影。
今年年初,剧版《三体》与电影院中的《流浪地球2》,让国产科幻话题的讨论度猛增。
但与此同时,也伴随出现了「女性看不懂科幻」的骂战。
再之后,是超级英雄电影。
从漫威到DC,从《复仇者联盟》到《正义联盟》(特指扎导剪辑版),沾点边儿的都算。
女性想做个超英片粉丝,甚至有时会陷入自证陷阱。
除非通过一场名为「让我来考考你」的测试,否则便有被指控假粉的风险。
而「男性片单」之集大成者,便是导演诺兰。
从《新蝙蝠侠》《盗梦空间》到《星际穿越》《信条》。
诺兰作品堪称电影版《五年高考三年模拟》。
无意间为部分热衷讲解电影的男性,提供了多样化的题库。
甚至个别人还没看《奥本海默》,就提前押起了题。
除此之外,还有学科性较强的电影。
上到天文地理政治经济,下至母猪的产后护理。
连《飞驰人生》都有人说赛车组装专业性太强不适合女生观看。
而一些信息量大、文本嚼劲儿较强的作品,也打上了性别标签。
比如姜文的《让子弹飞》,已被誉为男人心中的耶路撒冷。
同时这块儿圣地还在不断扩张,「不适合女生观看」的电影标准还在不断泛化。
让人不禁就要问了,到底啥电影不需要讲解,也适合女性观看呢?
你别说,还真有。
探索完男人的电影世界,咱们再来看看市面上推荐的女性必看电影。
打开百度,熟悉的味道扑面而来。
相似的,女性必看电影片单包含的电影,大众也耳熟能详。
基于片单和观影取向不同引发的骂战,让不少人举戈相向。
《芭比》和《教父》也在最近,成了电影界性别对立的两面战旗。
吵成这样,罪魁祸首《教父》的导演科波拉知道吗?
知道的。
不仅知道,还顺道格局打开。
感慨了一把以《芭比》和《奥本海默》为代表的原创作品能取得如此高的票房和声量,对于电影本身的正向推动作用。
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人开始意识到一个问题。
那就是给电影打上性别标签,对观影者以及电影本身而言都是一种窄化。
武断片面的电影划分标准,经过漫长的时间发酵,与当下性别意识的觉醒发生了化学反应,终于开启了反噬副本。
其实最近围绕电影的性别话题讨论度甚嚣尘上。
不仅是电影本身被划分为「男性/女性必看」。
导演及其作品,也难逃相似的束缚和绑架。
但这样的论调,实在经不住较真。
就比如女导演一直被认为太「软」,无法把控「硬」的命题。
但行业里早就有教科书级别的反例。
赢得奥斯卡首位女性最佳导演的凯瑟琳·毕格罗,一直以来拍的都是像《惊爆点》《猎杀本·拉登》《底特律》这类主流观念内的「男性电影」。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