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修改招生申请条件,美国少数族裔“加分”或一去不返
海归学者发起的公益学术平台
分享信息,整合资源
交流学术,偶尔风月
昨日,哈佛大学的申请入口开放后,许多高中生发现哈佛大学的要求的申请材料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原本的申请材料中,有三个可选补充材料。申请哈佛的学生可在这一部分材料中几乎不受限制地围绕任何主题进行写作。但在新要求中,这些可选补充材料一并被替换成了简答题的形式。评论者将该动作视为哈佛对美国最高法平权法案裁定的回应。据悉,今年六月底,美国最高法裁定,高校招生时不得再以种族因素向某些族裔的申请人倾斜。
目前新的问题提示主要涵盖:生活经历、智力兴趣、课外活动、未来希望如何利用哈佛教育以及最希望室友了解他们的三件事。
美式少数族裔加分政策“平权法案”
美国的平权法案(affirmative action)是一套法律、政策、指导方针和行政惯例,“旨在终止和纠正特定形式歧视的影响”,其中包括政府授权、政府批准和自愿行动的私人运动。这些行动往往侧重于获得教育和就业机会,特别考虑历史上被排斥的群体,特别是少数族裔或妇女。
平权法案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被纳入政策,被认为是一项提升多样化的措施。美国教育界在平权法案支持下,向某些少数族裔进行政策倾斜,表现为一种惯例式的“加分政策”。有的高校则通过暗中提高其他族裔的录取门槛,从而变相的实现这种“加分”。平权法案由于在不同方面与公平理念相冲突,因此历来是美国教育界最具争议的问题之一。
针对平权法案的争论引爆在对于美国亚裔学生的歧视。知情人透露,在哈佛大学的招生过程中,亚裔申请人在考试分数,成绩和课外活动等招生指标上,得分高于任何其他族裔的申请人,但关于学生的个人评分则大大降低了他们的招生机会。一位批评者们总结道:“大多数精英大学在录取方面都保持了三重标准,亚裔的门槛最高,白人次之,非裔和拉丁裔则最低”,“相对于申请数量而言,在这些最挑剔的常春藤联盟学校中,没有其他任何种族或族裔群体的比亚裔所代表的录取率还低”。
2014年11月17日,学生公平录取组织(Students for Fair Admissions,SFFA)在联邦地方法院对哈佛大学提起了诉讼,指控哈佛实施了软性的种族配额,人为地压低了亚裔学生的录取数。从而掀起了美国教育界对平权法案的长久论战。
2019年10月,联邦法官Allison D. Burroughs裁定哈佛学院(哈佛大学的本科部)的招生政策没有非法歧视亚裔申请人。SFFA上诉被驳回。2020年2月,SFFA又向第一巡回上诉法院提出了上诉,仍被驳回。2021年2月下旬,在经过7年的诉讼后,SFFA最终向美国最高法院提出上诉。
经历了曲折的法律程序后,美国最高法院于2023年6月29日最终否决了哈佛大学和北卡罗来纳大学在招生中的“平权行动”,认为他们违反了宪法第十四条修正案的平等保护条款,支持了SFFA的诉求,宣布高等院校招生时不能考虑种族因素。
至此,美国基于种族考虑的“平权法案”,被明文排斥在了高等教育界之外,曾经受到“加分政策”优待的少数族裔,其优势或许一去不返。高院的裁决适用于美国所有的公立和私立大学。但受影响最大的可能是哈佛大学等著名的常春藤盟校,他们每年有数万名申请者争夺几百个录取名额。
是一件好事吗?
本次对“平权法案”的裁定,美国最高法再次表现出了意识形态上的尖锐分歧。其中六名保守派大法官宣布,该裁定令美国朝着不分肤色的社会迈出了一步,学生的质素将以他们的成就而不是种族来衡量。但三位自由主义大法官则认为,这一裁决忽视了美国长久以来存在的歧视状况。
大法官Sonia Sotomayor写道,这一裁决“在一个种族一直很重要并继续产生重要影响的地方,将肤浅的种族歧视规则作为宪法原则加以巩固”。她警告说,这“推翻了几十年的规则和重大进展”。法官Ketanji Brown Jackson则表示:“法律上认定的不分种族,并不意味着在生活中也是如此。由于法院与这个国家过去和现在的实际经验脱节,法院现在被引诱去干涉(北卡罗来纳大学)和其他高等院校为解决美国现实世界的问题所做的重要工作。”
在亚裔群体内部,也对平权法案有着不同的态度。亚裔美国人教育联盟主席赵宇空表示支持对平权法案的限制裁决,平权法案对亚裔美国学生进入精英学校的概率产生了负面影响。他说:“这一决定将保留精英政治,这是美国梦的基石”。但加利福尼亚州众议院议员、国会亚太裔核心小组主席赵美心却持不同意见。她认为取消平权法案“不是胜利”。她说:“对于亚裔等少数社群来说,结束有种族意识的录取不太可能改变精英院校录取亚裔美国人的净人数,但来自低收入、有难民或土著背景的亚裔学生将遇到更多的录取障碍。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大多数亚裔都表示支持有种族意识的录取”。
扩展阅读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