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女儿跟父亲大打出手!了解真实原因后,无数父母沉默了
点击下方预约按钮,观看直播↓
孩子前两天说自己夜里突然小腿抽筋,正好赶上北京下大暴雨,也没办法出去跑跑跳跳晒太阳,我就每天睡前给她送杯热牛奶。
昨天晚上也是,我把杯子放在她书桌上时随口嘱咐了两句:
“喝完记得漱口啊乖宝。”
“别忘了把杯子放到水槽里接上水,不然奶奶明天不好刷。”
话音还没落,女儿突然“炸毛”:
“唠唠叨叨的,这么大点儿事至于每天都说好几次吗?我又不是个傻子!”
还没等我回过神,孩子就把我推出房间,又重重关上了门。
我叹了口气,一边往自己卧室走,一边下意识地想:她最近怎么动不动就发脾气?一言不合就大吼大叫,我和她爸也没哪里惹到她啊……唉,看样子不会是青春期叛逆期提前了吧……
停!我脑袋里有另一个声音说:
“孩子会无缘无故就出现‘问题’吗?我看见的是不是只是一个‘结果’?是不是应该想想为什么会这样?而不是急着给她贴标签下结论了?”
和爸爸打架的女儿
不知道读者朋友们有没有人和我有过类似的疑惑,知乎上有人提问:“为什么我提醒了女儿一句,她就和疯了一样?”
在这位妈妈的视角里,放暑假的女儿十点多才起床,妈妈进去收拾房间的时候又正好看到女儿在玩手机,她就随口提醒了一下:“抓紧点时间学习!”
孩子立刻就有点不高兴,说自己有些话不知道该说还是不该说。
妈妈语气也有点不满意:“你这是什么意思?”
女儿说自己每次说完了可下次妈妈还是不会相信她,妈妈的回答理直气壮:“我这叫监督。”
孩子瞬间“炸毛”,解释说看手机不过是因为老师发了条消息而已,她刚看了一眼。
妈妈看着爆发的孩子,觉得莫名其妙,“那你好好回答我不就完了?有什么好激动的?”
母女俩吵个不停,妈妈气头上把手机摔坏了,打电话给老公问问怎么修的时候顺口提了嘴刚刚的争吵,结果被女儿听到,孩子又“炸毛”了:
“你们就是不信任我!每次都是妈妈故意找茬!还打电话给爸爸告状!两个人一起来骂我!”
妈妈在问题最后,好像还很困惑的样子:
“整栋楼只有她老是在家里吼来吼去,怎么别家孩子没见吼吼的。”
“我真的不知道她为什么总是那么激动。”
故事看完,我好像有一点明白这两个孩子为什么会“突然炸毛”了,又接着翻了翻问题下的高赞回答。
“得亏您没碰上我,我有次和我爸打了一架。”
以这句话为开头的一篇回答,获得了1.3万人的赞同。
和前文母女俩争吵的起因一样,这父女俩打架也是为了芝麻大点儿的小事儿:
开学前一晚,到底要不要提前把被子放进行李箱。
女儿当时已经收拾好行李箱,因为喜欢那条小被子,打算晚上盖着睡,就决定明天早起五分钟再把被子放进行李箱。
爸爸却突然冲进女儿房间质问她为什么不现在就放进去,女儿解释了两句,但爸爸的表情变得又着急又嫌弃:“呸!快点放进去!明天早上再弄多浪费时间!”
女儿不想听,用被子蒙住头准备睡觉,爸爸直接掀被:
“你明早肯定起不来!”
“你怎么这么大了还不懂道理呢,你怎么就不听话呢?”
“我让你把被子放进去我有错吗,我是为你好怕你耽误时间!”
同住的爷爷奶奶听见声音过来拉架,结果爸爸不小心推了两个老人一把,女儿瞬间“炸毛”,冲上去打了爸爸几下,然后转身摔门回了房间。
女儿说她知道自己在“发疯”,但没办法,爸爸的控制欲实在让人糟心。
“他们会用‘学习’‘孝顺’‘独立’等各种伟光正的东西来要求你。”
“但其实所谓的‘学习’仅指刷题,所谓的‘孝顺’仅指无理由听他们的安排,所谓的‘独立’仅指完美复刻他们的脑回路不能和他们的计划有丝毫差别。”
父母那些令人窒息的操作
表面上看,最后这对父女的案例好像有些极端,但其实我和另一位妈妈对孩子的叮嘱,本质上都与那位父亲没什么差别……
看似“善意”“随口”的一句话,给孩子带来的感受往往都是负面的:
“漱口”“杯子接满水”,潜台词可能是“我觉得你一个人做不好这件小事儿”,那孩子的感受就是自己的能力不被信任;
“抓紧时间学习”“我这叫监督”,潜台词可能是“没我盯着,你肯定就不会学习”,这相当于在不信任孩子的基础上,又进一步否认了孩子主动学习的权利和意愿;
“你怎么就不听话呢”“我是为你好”,潜台词可能是“你不听我的话,你就是傻”,同样是在不信任的基础上,忽略了孩子的主体性,并剥夺了孩子的尝试权、选择权和犯错误权。
短期来看,这些话不过就是让我们和孩子之间多拌几句嘴、多吵几次架,但事实上,任何关系都是“和好容易,如初很难”。
而且长期向孩子传递“不信任”“控制”之类的潜台词,不仅会破坏孩子的自驱力,还会把孩子推向抑郁症等情绪的深渊。
博主蔡千嬅就曾分享过自己舅舅一家的故事。
事情起因是舅妈找到蔡千嬅,说表弟现在就像个火药桶,一点就炸,只有找家里要钱的时候才愿意多说几句话,要了钱就去谈恋爱、打游戏,根本管不了。
舅妈想让还算是同龄人的表姐去“教育”一下表弟。
蔡千嬅给表弟发消息,闲聊几句生活近况,却觉得表弟态度很正常,一点也不像舅妈口中那个人。
直到后来几家人一起去泡温泉,蔡千嬅目睹了这一家人的相处模式,她才知道表弟为什么成了个“火药桶”。
那天,蔡千嬅一家人刚到店就听见表弟正在挨骂,蔡妈去劝,舅妈说表弟不懂事,刚来就黑着个脸说要走,舅妈气头上还让我们大家都别搭理表弟。
后来大家都去池子里泡温泉,表弟一个人在躺椅上刷手机。舅妈不高兴,喊儿子也下来泡温泉,表弟不愿意,于是两个人又吵了一架,蔡千嬅一家又劝了两句,舅妈又说儿子不懂事不听话是火药桶。
事情发展到这里,蔡千嬅说自己已经开始理解这个“火药桶”了……
从一早上,舅舅舅妈和表弟在大厅里拉扯、争吵,先是舅舅说:“票都买了你才说你有事,小屁孩儿能有什么事?”表弟说自己和朋友约好了,舅舅又强调票已经买完,表弟说自己还没进去能不能退,舅舅却说票都买了你还要去哪儿……
表弟的情绪激动起来,但他仍然先做了妥协:“那走嘛走嘛!”
舅舅却开始不依不饶:“带你出来玩,你什么态度?跟我发脾气?”
舅妈也凑过来:“怎么跟你爸爸说话的?”
事情到这里还没结束,舅妈又去盘问儿子,问他是不是要去谈恋爱,找女孩子玩。
表弟起初还好好回答,说自己只是跟朋友约了有事,舅妈不信,又反复说了好几次:“你就是想出去跟女生耍嘛。”
于是终于把表弟说“炸毛”了:“不是不是,说了不是!”
舅妈:“不是就不是,你跟我吼啥子?你这个脾气太要不得了。”
后来蔡千嬅趁吃饭时单独问表弟原本要去哪里,表弟说约好要去朋友家玩PS5的,结果舅舅舅妈根本没告诉他今天要干嘛,早上叫醒他就直接出发,到了温泉才告诉儿子要待一整天。
至于女朋友,更是八字还没一撇,顶多是跟女孩多聊了几句天,互相有点好感。但舅妈经常偷看儿子手机,看他跟哪个女孩聊天,还直接加女孩的微信问:
“我儿子是不是在跟你耍朋友(谈恋爱)?”
“他天天往外跑是不是和你有关?”
吓得女孩直接把表弟和舅妈的微信一起都删掉了,结果舅妈装作无事发生。
等表弟好不容易把女生再加回来,才知道妈妈在背后搞了什么小动作,他气得不想和家里说话,舅舅舅妈又试图通过零用钱来控制他……
对症下药
表弟的“火药桶”标签背后,其实是对舅舅舅妈仍然不允许他有独立意志的愤怒和反抗,是他对自我边界的捍卫与坚持。
明明是正当需求,反倒被越界的舅舅舅妈直接划定为“不懂事”“叛逆期”。
整件事情到底有多容易解决呢?
要么舅舅舅妈买票之前问问表弟愿不愿意一起去、愿不愿意和朋友改期,要么在店门口问问孩子想怎么处理,要允许他留下泡温泉,也要允许他去找朋友。
至于谈恋爱和零花钱的事情,舅舅舅妈到底是怕已经上大学的表弟耽误学习,还是怕他成长得太快脱离自己掌控?
问题根本不在表弟身上,亟需解决的,或许是父母的焦虑和控制欲。
父母如果能诚实面对自己和孩子,很多教育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让我们再回到开篇的那一串问号——
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就出现“问题”,那些看起来让我们“不太满意”的表现其实很可能是我们教育行为结出的果。
如果这颗果子酸、苦、有虫,那得倒回去看是不是种树时出了偏差,而不是骂这颗果子。
更重要的是,找到背后原因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就不难。
明明想要离孩子更进一步
却说出冰冷无情伤人的话
强势、情绪化、不善于沟通的父母
容易碰上叛逆的孩子
而耐心、温和、善于沟通的爸妈
往往培养的孩子是温和、温暖的
《旅美25年博士妈妈的高效教养法》
28节精品音频课
给你28个具体而微的孩子养育方案
28招亲子沟通技巧
↓↓↓
画云老师的课具备系统性,能让父母更好地自我觉察。
沟通前的自省、沟通时使用的方法和技巧、沟通后的行为模式,整个过程,画云老师用她育儿中的亲身经历作为案例,进行透彻地讲解,深入浅出,给了很多父母启发和思考。
最科学有效的亲子沟通技巧
全面培养孩子的8大核心竞争力
原价99元
限时特惠:79元
高效亲子沟通
从容面对孩子成长的各种问题
实现良好和谐的亲子关系
孩子更优秀,妈妈更省心!
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订阅
课程已全部更新完毕,可永久回看。
作者介绍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