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儿子从小就是个难搞的娃,他的青春期倒没有想象中如洪水猛兽。也许作为女性对男娃的青春期会发生什么也并不了解,总之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过去了。“妈妈,我青春期了哈,说话可能会冒犯,你不要介意啊!”
没曾想,当青春期真的来临的时候,可不是说话会冒犯,而是压根儿不跟你说话。原来每次接她放学,一上车就迫不及待的跟我分享学校里的各种事。她也不是打砸抢破坏力强,但就是行为处事让你哪哪看着都别扭。讲理也讲不清的困惑,常常疑惑到底是青春期在作怂,还是更年期在闹事。本地早就规定不强制带口罩,学校里也没什么人带口罩了。
我跟她循循善诱了长期带口罩的危害,她也无置可否,但是就是照常戴。What?老母亲无法理解的愣在那里,只好找老公去理疗。我想起来几年前一位职场上颇有成就的女士跟我牢骚过女儿青春期的问题。她抱怨说,她的小女儿从一个小甜心变成了一个混世魔王。我当时觉得只是一个抱怨而已,各方面能力那么强的她这点小事有什么搞不定的呢。没曾想,她为此专门停工一年在家陪孩子,结果一年不到就提前回去上班。青春期的孩子是大脑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位叫做前额叶皮质,它差不多就是在我们额头后面的部分。前额叶负责判断、逻辑推理、行为的执行、控制冲动等。可偏偏这么重要的一个部位,却是我们整个人体发展最慢的一个部分。1988年,牛津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十二岁左右,人类的前额叶可以发展好差不多80%的功能。孩子不愿说话、叛逆、难以沟通、做事不专注、缺乏自我控制、情绪化等现象——大脑扫描显示,给青少年看一张没有表情的面部照片,他们的边缘系统杏仁核的部分都会被激活。即使他人毫无感情色彩的回应也可能被他们看作是充满了敌意,不值得相信。所以,当孩子真的很难搞的时候,难免怀疑孩子是不是变坏了,是在故意跟我们过不去吗?这点脑科学知识帮助我们了解孩子,也更安慰自己,接纳孩子青春期的各种变化。真的被孩子惹到快要爆发的时候,手机里存一张孩子小时候的照片。打开看看,呼吸慢慢平稳,心渐渐柔软,气逐渐消散,这是我的“速效救心丸”。生理上和心理上,我们可以把这种改变理解为孩子在为最终离开家做必要的准备。同时孩子也在凸显自己在世界上的存在感,她希望成为自己想要的样子。作为大人的我们,习惯了安排孩子的里里外外,头脑里也有一个希望的孩子——孩子应该有的样子。有时候甚至有些慢性子拖拖拉拉,青春期期间就更明显。我也会心里犯嘀咕,这是我的女儿吗,怎么一点不像我。对正在发生的事保持开放和接纳,不断提醒自己专注于生活本来的样子,而不是念念不忘我们对生活的期望。有一次跟女儿聊天,聊着聊着我就开始大谈特谈我的道理经。我自己说得津津有味头头是道,好办天听她没什么动静。对于那些叛逆的青少年来说,他们之所以去做某些事,本来并不一定是因为喜欢,而是因为有人禁止他们去做。如果一个叛逆的学生觉得自己的想法、做法没有引起成人的更多关注和反对;人们表现出理解和认可,那么做起来也就没有什么意思了。说教的结果就是,不让做什么偏做,让做什么偏不做,屡试屡爽。我发现跟我女儿最和谐的时光,就是让她教我一些东西:怎么又快又好的向ChatGPT 问问题,怎么用一些视频编辑软件。总而言之,让她多做一些有存在感的事情,尊重她小小个体的成长。她往往表现出极大的关怀和爱意,那个小时候的乖乖女又回来了。孩子不来求你帮忙,不要主动问“你要不要这要不要那个”;接受孩子终将要和我们分离,告诉孩子我们永远是他们的坚强后盾。孩子的青春期就是在为离开家做准备,从生理上心理上都开始渐渐独立。帮助他们独立的最好方法,就是放手让他们解决自己的问题,了解这个世界,了解自己。
做父母的也借这个机会适应跟孩子分离的现实,把时间和精力更多放在自己身上,真正享受回归的自由。
有求必应呢,也不是溺爱孩子,而是让孩子第一时间感受到父母对他们的爱,对他们的支持。
心理学家温尼科特有句话叫 “不含诱惑的深情,不含敌意的坚决”。父母是真的要去看见孩子、关心孩子、理解孩子,而不是在关心的背后隐藏很多控制和诱惑。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比如前额叶没发展好的时候,难免会做很多可能在我们看来很不可理喻的事情;我们应当边界清晰地与他们沟通、温和而坚定地制止,而不是借机去羞辱贬低否定孩子。很多时候,我们吼孩子的背后往往也意味着,我们自己的情感心智需要得到更多的照顾。
如何跟青春期孩子相处,见仁见智,每个家长不一样,每个孩子不一样。只想告诉大家,跟青春期的孩子相处是我们生命中的必修课,每个有娃的父母都会经历,且行且珍惜,爱孩子,更爱自己。本文经授权转载自东张西望的空间(ID:xiaoyaolsh),作者:静秋。如需二次转载请联系原平台。
▷武志红心理咨询工作室◁
专业:严选300+咨询师
保密:严守原则 保护隐私
口碑:10年老品牌 上万来访者信任
缓解父母的育儿焦虑
用支持和爱给孩子提供缓冲
心理咨询开启养育新视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