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疟疾、猴痘……传染病如何改变了世界?|万有青年活动
在我们人类的视野下,传染病总是伴随着死亡和病痛。如果换个角度,看看以传染病为主角的故事,会发现——
嘿,传染病居然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推动了现代医学的进步,甚至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轨迹。
传染病和人类相伴相生至今,在人类的DNA和历史中都留下了印记。8月20日(周日)下午16:00点,在万有青年的现场,我们邀请了5位大咖与我们面对面分享他们与传染病的故事。
本次万有活动,果壳将免费邀请60位观众来到现场,扫下方二维码报名活动!👇
本期演讲嘉宾/主题
14世纪时,席卷欧洲的黑死病夺去了近欧洲三分之一人的性命;2014年西非爆发埃博拉疫情时,有媒体形容感染埃博拉的病人“受到了魔鬼最恶毒的诅咒”,埃博拉病毒也因其可怕的感染症状和超高的致死率被喻为“人命黑板擦”……
人类与流行病的抗争已经持续了成千上万年。流行病一次次在人类的DNA和人类的文明进程中留下印记。这次,从肛肠科医生转型到医科大学老师,并开设医学史课程的科普作家孙轶飞,将和我们来聊聊流行病的历史,其中一个绝不可忽视的是——疟疾的历史。
在我们对疟疾尚不了解、医学尚未发达的年代里,该怎么样开展工作?老一辈的科学家们表示:“用身体做诱饵”!
为了研究疟原虫的潜伏期,我国科学家把疟原虫注射到了自己体内;为了研究新型抗疟药物疗效,医生们先给自己感染上疟疾;媒介生物学家以自己的身体为诱饵通宵诱捕蚊子,昆虫学家从人住的屋子一路捕蚊到猪圈,来研究疟疾的传播媒介。当中国疟疾病例终于从3000万降到0时,我们成为了无疟国家。WHO疟疾政策顾问委员会委员高琪将和我们分享这70年的接力与创新。
当中国消除疟疾的经验成型后,这份经验是否可以复刻成为全人类共通的财富?当我们放眼全球,将卫生与健康的视野着眼至更大的格局,走出中国,我们要怎么做卫生援外工作?
但——我们为什么要做卫生援外?我们为什么要做全球健康?把资源全部直接投入到国内难道不是更好的吗?
当千里之外的人的具体苦难摆在眼前时,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戚晓鹏感受到:人类的语言或许不通,但生死、健康、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无区别,她将用自己的经验和感悟,回答上面的问题。
全球健康极大改善的今天,仍然有一些地区和人群很难获得基本卫生服务。张军在缅北30年的卫生援助生涯中,见到了一个传染病多、没有疫苗、没有干净且安全接生环境、生多、死多,卫生体系瘫痪甚至没有的世界,他将与我们分享如何改善这个世界的第一线故事。
在现代文明尚未触及到的地区,想要拥有足够的医疗支援,除了需要提供持续的人力、资金与时间支持,还得提高落后的技术手段来为健康保驾护航。因为在贫困地区,我们常用的技术手段或许会一一失效。好不容易运输到站的疫苗,竟然因当地基础电力问题导致不能冷链保存而产生了大量的浪费。
如何寻找一种便携且功能强大、适应非洲环境、无需用电的疫苗保存设备?任一钊,用自己投身非洲一线的经历,分享自己“冰桶挑战”的故事。
如果你对以上话题充满好奇,欢迎带着你的问题来现场和嘉宾面对面交流。扫下方二维码报名活动!👇
活动时间:2023年8月20日 16:00-18:00
活动地点:北京朝阳大望路郎园Vintage - OurTimesHere复合空间
是大望路,大望路,大望路!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