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功上岸,老母亲回顾:这几件事我做对了
写在前面的话:毫不夸张地说,高考就像一场做作战,战前的战术、练兵、心理辅导、身体准备一样都少不了,而这场作战,全家人的团结和支持尤为重要,不然孩子上战场会感觉“后方空虚“。我们的作者孙老师的孩子今年刚刚升入大学,回望这一路,她说作为“项目经理”,这几件事情做对了,让我们阅读并从中得到启发。
孩子升入大学,开始了大学新生闪亮的日子,“可怜华发生”的老母亲也算从“吓门大学”博士毕业了, 这感觉五味杂陈,但总体欣慰。瓜妈让我写写这些感受,我想,那要是详细说来可就不困了。备考、送考、报志愿、大学报到,每一步都是悲欣交集的电视剧。
今天这一篇,就先从总复习这一年给高考生当项目经理说起吧。也要说明, 我的孩子是中上学校的中等生,成绩总在全班第二和第二十五之间横跳,又因为在考试前夜感染新冠首阳,所以可以说,这种心惊肉跳的成绩反复持续到了高考的终点站,最后是踩线进到自己的目标校。所以这篇文章不是成功学分享,只是普通母亲的忠实手记。
01
作自驱型的家长
说实话,我上中学时是名符其实的差生,小孩儿的成绩大大优于我当年,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就可以有借口将督导他学习的任务推给学校。也许您会说,“高三学生都成年了,高考是他自己上战场,还要家长费心吗“ ,不错,但不令人满意的现实是:自驱型学习的孩子是很少很少的,也正如自驱型的成人是凤毛麟角一样。所以只能一起拖拽前行,这个过程,有成绩也有教训。
我的小孩儿在北京海淀的区重点中学就读,我不敢妄自估计孩子所在年级中有多少学生属于自驱型选手,但从家长群的发言来看,即便是疫情非常严重的时候,要求学校开设晚自习的呼声也一直非常高。由此可以推断,能在校外始终如一地坚持刻苦学习的孩子不是那么多。
在近18年的育儿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想改变一个人是不可能的,即便那是你自己的孩子。著名的教育家孙瑞雪老师说过一个真理:想要改变别人,只能先改变自己;当你改变自己时,对方会相应作出改变。
所以我只得先做自驱型家长,再边跑边回头地看孩子能不能也赶上来,他要是不主动追赶,还得停下来去拽他的脖领子呢。总之一句话,就是不要作“懒政”家长,学校没有晚自习的时候,得琢磨从哪里入手督促孩子。
我的智商和学习能力不如自己的孩子,如果说我有什么能传授给他借鉴的东西,那就是,我多年在外企从事行政秘书工作,我有机会目睹学习真正的商业精英的工作方法。就像陈丹青说的那样:“ 我没有上过大学,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就是我的大学”,我没有上过名校,但我一直与名校毕业的人同行,我还凭写作的爱好结识了好几位在本职工作上堪称翘楚的人物。我偷师他(她)们成功的决窍,无非是:时间管理,要事第一,以终为始,统合综效,还有就是不重复错误。
虽然以我的资质,只能从他们身上学得皮毛,但在家给高三学生当“项目经理”备考,也差不多够用了。
02
我和孩子爸爸都是文科生,我自己是英语系毕业,我深爱我的专业,但用今天高考咨询的名师解读,它的报考和学习与其它专业“没有壁垒”,是较为容易入门的学问。作为“文学青年”,我可以自然地营造温馨有趣的亲子关系气氛,但我无法让一个理工科的孩子自动生出对语文课和英语课的兴趣和学习方法,这是我一直的遗憾,但到了高考的门前,它就成了我必须要着手解决的问题。
小孩儿是标准的理科生,阅读量有限,背诵能力自小欠佳,而现在是语文为王的年代,英语的主科地位也不可撼动,小孩儿的语文英语成绩长年在68分晃悠,所以在去年暑假,我决定先凭我的长项,入手解决他对这两门弱科的畏难情绪。
英语没有什么好说的,跟母语一样,要先解决识字的问题,单词量不达标,则补语法无用,跟文盲讲什么语法呢。
我买了一本新东方的高中英语单词书,每天复习一课。这本书的核心词汇一共40 word list , 采取乱序法编纂,不会发生只记得abandon的悲剧,我用挡住中文的办法逐个与他过,第一周下来很沮丧,因为每一课孩子能上来就认识的单词不超过三分之一,这其中还包括介词,他不得68分谁得?
他不认识的词我就在旁边画个黑点儿,每天结束前和第二天开始前再问一遍“黑点儿词”,有时一个单词旁会画四次黑点。我记得是从去年6月20日开始,真正过完这本单词书,已经到了8月28号。
开学后,单词的复习基本就脱离了我的掌控。一转眼到12月英语听说考试前夜,我拿着学校给的单词表陪小孩儿复习,发现他基本已十拿九稳。虽然这只是针对听口的部分单词,但回想他暑假时的单词水平,我衷心地说:“可以看出你跟英语老师都花了大功夫。”
寒假时我仍然一边跟他过单词,一边用新东方的书做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小孩儿做一篇我做一篇,发现他的表现可圈可点,错的当然比我多,但并不离谱。说实话,阅读理解的提高与单词特训又不一样,指望短时间增速不是特别容易,它有赖长期的积累,早起步早得益。小孩儿在这部分的进步,更多是得益于学校课堂的练习和老师讲解,我这样的家长,只是陪着赶赶功夫而已。
03
我们当学生的时候,读小说不分文理科,现在因为手机的侵入,读书的人越来越少,不管是中考生还是高考生,想让他们从阅读量入手提高语文成绩,不是不对,而是不现实,因为他们课业负担太重,在应考前的最后一年已没有时间积累,只能速成。
好在,语文考试是有套路的,尤其是阅读。阅读题目的出处可粗分为两类,一是名作家的散文和小说,但是如果你采访作家关于何为中心思想或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家自己也多半拿不了满分 ;第二类是科普文章,这部分理工科学生在阅读速度和得分率也超过文学社的同学,不要不服气。
关于阅读套路的功课我和小孩儿在中考时就完成了,用的秘笈来自黄保余的阅读理解大法,大家可以上网购买,虽然是面对中考生的,但万变不离其宗,对高考生也一样适用。
作文的套路就更加明显。小孩儿每次考试回来都说:“作文可能你去考才能拿一类文儿”,我每次都斩钉截铁告诉他,完全不是这样,虽然我现在是文字工作者,但就像上学时我也没当过语文课代表一样,不要将应试作文看成一种创作,而要把它看成是考试的最后一道大题。完成步骤就是审题(出题人讲的什么),破题(必须要写到哪几方面),布局(论点及两正一反共三个事例),谋篇 (每段用哪些准备好的素材)。
一模时,海淀区的作文是写“天地人”,小孩儿的作文得分是低于三类的废文,就是因为没有在审题时识别天、地、人这三者的座标关系。以座标关系这个思路去写议论文,再注意继往准备的素材要和每个分论点有充足的粘性(不然阅卷老师会认为你在套作),就可以保住作文得分在二类文,然后稳住节奏,作到基本的文从字顺,就可以达到二类上,达到了总分没有被作文拉分的目标(不然五分到二十分的差距都有可能)。至于一类作文,那确实是给在高中一二年级持续积累了文学素养的孩子的分数,我们就不强求了。
04
寒假的时候,我问小孩儿:“感觉怎么样?”他很轻松地说:“还可以。”我笑言:“那可能就不太对,说明你尚未全力以赴,不然应该每天都在崩溃边缘。“
一模考试时,小孩儿说,他基本上到了要崩溃的时候,此时,也只能鼓励他这是到了马拉松的撞墙节点(体力不支,有心无力,烦躁恐惧),请保持节奏,紧紧咬住名次。
真的是太难了,高考这条升学的路啊,太难了。想到去银行办事遇到的职员,看病接诊的大夫,甚至是不喜欢的一两位旧同事,此时都想跟他们拱手作揖:“壮士!巾帼英雄!“ 就算是天赋异禀的少年大学生,也不过是举重若轻,所有人杀出来的都是一条血路。
也是这个时候,我充分认识到人在奋斗的过程中是多么地孤独。虽然对家长的考验也很大,但真正的压力还是全在孩子身上,我们并不能分担一分。确切说,家长在此时能给予的帮助几乎为零,小孩儿在学校的作息是早七晚十,周末只休息一天,家长就算是中科院院士,他已经没有时间听你讲课。至于说后勤准备,哪怕家长是名厨,孩子现在的一日三餐都在学校食堂解决,早餐呢?对不起,早上起来不饿,带三明治去学校。
也可以说,亲子关系是否和睦坚固,和中学的学习一样,是有赖于十数年的积累,越到后面,家长能贡献的越少,只能像五星级酒店服务员一样,整天含笑,孩子有事相问时咱们连忙趋前,问题解决后立刻退下,还他们清净。
就这样,到了考试前夕。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