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需回应式友情 ”:你说,这种感情靠谱吗?
我同事萌萌有次在朋友圈晒出了一张暗藏玄机的聊天记录,是她和好朋友的,那张聊天记录乍一看没什么特别的,仔细一看——平均每句对话之间的时间差都在1天以上,双方发送的内容也是各说各的,倒也还有来有往,各得其乐。
我说,你们干脆改名叫对方“文件传输助手”得了,萌萌说:我们这叫“无需回应式友情”。
什么是“无需回应式友情”?
这个词是近两年流行起来的,指一种想分享的时候就发消息给对方,不在意回复与否,甚至可能忽然中断聊天,回来能接着继续聊,不担心突然结束会不会很尴尬,不顾虑任何事情的友谊状态——号称是友情的最高级浪漫形态。
力挺者认为,这种友情形态之所以高级,就在于它往往只独属于两个人格高度健全与独立的人之间,给予双方如同空气一般无处不在的自由,没有任何的负担,只存在高度的信任与坦诚。
听起来确实颇有些伯牙子期那种不消多言的味道,然而,这种友情形态果真如此完美跟理想吗?
想回就回,不想回就不回,
为什么有人会推崇“无需回应式友情”?
假设以下场景:
上午11点多,某大厂员工Cici正在焦头烂额地赶PPT中,微信弹出如下消息:
领导:“Cici,昨晚说的报告什么时候能给我?下午需要align一下。”
房东:“您好,这个季度的房租请尽快交齐。”
母亲:“幺儿,你是不是有个旧电脑不用的,放在书柜最下层?我要找没找到哟。”
好友小K:“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附一个短视频链接)”
Cici先后回复了领导和房东,匆匆扫了一眼剩下两条消息,又转身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Cici对上司、家人、朋友信息的不同处理方式,并不罕见。从中我们可以窥见一些“无需回应式友情”被迫切需要的原因。
1. 认知资源有限
人类学家邓巴提出过,人类能够维持的稳定社交联系平均在150个上下。超过这个数字时,大脑应接不暇,因此会有选择有侧重地分配注意力,率先分配给那些优先级、紧急度高的对象,比如工作沟通,缴费讯息……进而会忽略部分并不那么紧急的内容,譬如朋友的一条搞笑视频分享,水群的闲聊内容等。
显然,当下的社交网络联系规模已经远超这个极限数值,打开你的微信联系人列表,五六百人是正常不过的范围,上千也是时而有之。
2021年,微信将好友上限提高至10000人,这个数字让人深深怀疑,社交网络对于人类的生理和心理系统是否已经过载?
2. 生活节奏快,压力大,忙,累。
都市年轻人的生活压力不小,从来是层见叠出的话题。很难想象在2022年,疫情反复回潮,企业裁员大势难挡,一工难揾的今天,还有什么美差能满足“钱多事少离家近”的条件。
年轻人面对的现实显然是这句俗语的反面,“钱少事多离家远”,也即累,忙,通勤耗时久,可支配时间少。在这样的生活客观条件下,要求一个人对消息做到“件件有回应”是甚至于有些暴力的。
3. 内容不紧要
普罗大众线上聊天,日常中多是凌杂米盐的琐细,社交网络在使得“分享”变得极为迅捷的同时,也把我们的生活片段分解开了,快乐情绪的碎片,悲伤情绪的碎片.
除却一些紧急情况,很多内容其实不是非要回复不可、不回就影响到对方正常生活的——比如,分享歌,分享视频,分享公众号文章,分享一条吃瓜新闻。有回应固然好,没回复后果也不至太严重。
4. 关系基础好
当然,会被忽视在一定程度上也反证了高信任度,对方是自己有把握“暂时搁置也不至于冒犯”的人。对那些更亲密的人我们往往更不怕被误会,也就不必诚惶诚恐地客套维持。
“无需回应式友情”这艘忒休斯之船,
到底还是友情吗?
豆瓣小组“友谊的小船老子一个人也能划”小组中,组员们曾经发起过不少关于“无需回应式友情”的讨论。其中的高赞回复有:
“无需回复在我这里就沉船了。”
“事事有回应的才能成为朋友。”
“各聊各的在我这里就是不把对方当朋友。”
“那我和Siri聊不好吗,没Siri我买个小爱音箱不香吗。至少不会心里添堵。”
可见,这个概念虽则在网络上受过一阵子追捧,在实际生活中的接受土壤其实依然不牢固,网友们的态度与其说是拒绝,不如说是无法理解——因为这种“友情”似乎将友情的基本功能拆卸了。
心理学角度看,友情与亲情、爱情一样是人类亲密关系的一种。罗兰·米勒在《亲密关系》一书中曾经定义友情为是一种自发的人际关系,通常表现出亲密和扶助,双方彼此欣赏,并企求对方的陪伴。也就是说,渴望对方的陪伴似乎是友情组成的一部分。
如果进一步看,一段友情通常还具备这些功能及特征:
1、尊敬;
2、信任;
3、应答性;
4、资本化;
5、社会比较;
6、社会支持。
这6个功能中,“应答性”与“资本化”都指向了双方的交流沟通与彼此回应。前者是纯粹分享彼此的兴趣爱好,给予对方理解与关照、肯定,后者则更多偏重对于个人成长新消息的交换以及相应的共情。
打比方说,小王与小李是一对好朋友,当小李向小王交流自己喜爱的剧目与爱豆,为对方推荐好吃的餐馆时,对方称赞的回应会令彼此都感到更加舒适,让人感到自己“被看见”,也促进了分享欲的生长,这就是友情的“应答性”功能;
而当小王在工作中被升职,她跟小李分享这则新闻,小李为她感到开心,两个人一起去庆祝这件喜讯,这就是友情的“资本化”特征。
也就是说,一段“无需回应式友情”,首先拆除了传统认知下友情的这两个基本特征——应答性与资本化,继而也会影响到其他的部分,比如双方对于彼此的支持度会打折扣,双方的信任度也可能会随着时间进展而岌岌可危。
“为何旧知己,到最后变不到老友”,
为什么我们需要回应?
小王和小李是大学起就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毕业后,小王考取了家乡某事业单位的编制,尽管偶有加班,工资不算太高,但大体可以保证下班时间;小李留在一线城市,加入某创业公司团队,从此栉风沐雨,起早贪黑。
两人原本是爱好交集面很大的挚友,如今小王却发现,自己发给小李关于共同爱好的消息,经常收不到回应,有时即便回复也很匆忙。
渐渐地,小王越来越不乐意找小李聊天,两人从心有灵犀的旧友变作数月也不主动开启话题的普通关系。有次小李主给小王的朋友圈点赞时,小王甚至有了意外之感,她自嘲道“之前每次说话都像我在勉强似的”……
不难发现,在很多情况下,“无需回应式友情”是不适宜友情维系的,因为人的多样性与社交场景的复杂,它与友情天然具备的一些内生功能产生了很大的冲突,这些冲突会威胁到两个人友情的根基。
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依然需要朋友的回应,而这可能是因为:
1. 情感空缺较大
自身安全感低,社交范围半径不宽,高度需要特定对象的陪伴。
2. 双方忙碌程度不匹配
倘若一对好友,一个做着996、007的工作,累死累活地搬砖,另一个读书看报,清闲悠哉,到点下班,又热衷于线上聊天,那么后者发出的消息分享对于前者来讲很可能就是一种打扰。
同样地,前者的沉默对于后者来说也是难以去理解的,稍有不慎或许就成为了一种蓄意的冒犯或冷漠。
3. 社交软件对人情绪的解析度不够
社交软件在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沟通极大便利的情况下,也使得人的情绪变得空前模糊。
人与人沟通时,有大量的信息是通过非语言的方式传递的:讲话的语气,节奏,速度,甚至是体温,表情,肢体动作等等,都能反映出很多信息,影响对话接下来的走向,决定整场交流的气氛。
而社交软件的聊天将这些信息统统都简化为了纯文字,自然无法准确地还原出一段对话里双方的情绪,因此“不回应”、“回应不及时”、“回应不够详尽”自然就有了更多造成误会的风险。
4. 友情“储蓄”
任何关系都需要双方经营,朋友也不例外,在旧有的交情上过于任性、忽略对方的感受,等于在双方关系的账户里只花不存,坐吃山空。
“无需回应”是社交网络高度发达、都市生活节奏愈加迅疾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独特风潮,它吻合了当代部分年轻人在日渐逼仄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间喘口气的需要,它的生命力目前尚未可知,而如果你偏好这种相处方式,也应当建立在双方的共识之上,也即,关于对话的频次、回应的程度,和朋友预先有一个默契。
“无需回应式友情”注定是一种只限于少数有深厚感情基础、相互了解程度较深且生活节奏相近,并达成了关于缄默的共识的——老友之间的友情形态。
至于那些对于“秒回”有负担,又不好意思做坏人、不忍忽略朋友的人,建议是:
1.事先说好什么时候会回复。告知对方自己忙碌的时间段有可能会错过消息,商议说好可能的内容与时段,设定一个“回复安全区”。
2.倘若引起了对方误解,应及时解释,修补关系。尽可能达成一致。
要知道,“无需回应式友情”只是看上去很美,却未必适合你。
任何关系都需要双方付出心力去经营维系,友情也不例外,倘若在信息爆炸、节奏奔忙的今朝依然能找到真正彼此欣赏、鼓励、扶持、体谅的挚友,就要加倍珍惜相互之间的相遇相知呀。
[1]罗兰・米勒. 亲密关系(第6版,精装).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5.
[2]冯雪梅. "我为什么要秒回你的微信."时代邮刊 14(2020):1.
[3]史亚光, and 袁毅. "基于社交网络的信息传播模式探微." 图书馆论坛 6(2009):4.
[4]苏珊·格林菲尔德. "《思维转变:社交网络,游戏,搜索引擎如何影响大脑认知》.".
[5]徐源音. 面向社交网络文本的情绪分析方法研究. Diss.郑州大学, 2019.
作者:钟雨
编辑:叉烧
你可能还喜欢:
微信扫码关注该文公众号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