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受台风“杜苏芮”影响,7月29日至8月2日,北京遭遇了特大暴雨灾害。8月9日,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北京市防汛救灾工作情况新闻发布会北京此轮强降雨因灾死亡33人,因抢险救援牺牲5人,还有18人失踪,包括1名抢险救援人员
北京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大石河、拒马河断面洪量是“7·21”的9倍和4倍
全市累计转移群众8.2万余人,全部村已恢复供电
门头沟:31万余人受灾,约占全区人口77%
房山:2.15万户房屋损毁倒塌,6300余辆汽车被淹
削峰拦洪,北京25座水库拦蓄洪水4.2亿立方米
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北京第一时间采取五方面措施
明确灾后重建思路: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
北京向各中央单位、解放军、武警部队、中央企业、兄弟省区市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综合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北京此轮强降雨因灾死亡33人,18人失踪
北京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夏林茂介绍,截至8月8日24时,全市因灾死亡33人,主要由洪水冲淹、冲塌房屋等原因造成;因抢险救援牺牲5人。还有18人失踪,包括1名抢险救援人员。“在此,我代表北京市委、市政府,向因公牺牲同志和不幸遇难者表示沉痛的哀悼!向他们的家属表示最诚挚的慰问!”此次洪涝灾害共造成近129万人受灾,房屋倒塌5.9万间,严重损坏房屋14.7万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2.5万亩。目前这些灾害损失仍是阶段性数据,造成的财产损失还在持续统计中。▲ 发布会现场全体起立,为遇难人员默哀!(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北京历史罕见特大暴雨:大石河、拒马河断面洪量是“7·21”的9倍和4倍 北京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夏林茂介绍,本次特大暴雨极端性强、累计雨量大,引发特大洪水。 从气象监测数据上看,单站降雨量突破历史极值,昌平区王家园水库降雨745毫米,是北京地区有仪器测量记录140年以来的最大降雨量。地质灾害监测数据记录到了更高极值,降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有3个点位,700毫米以上的达51个点位。全市平均降雨量331毫米,83个小时的降雨量达到常年全年降雨量的60%。特大暴雨落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山区,其中,门头沟区平均538毫米,房山区平均599毫米。 特大暴雨导致全市主要河流洪水来势快、量级大、峰值高。永定河卢沟桥站洪峰流量仅2小时就从1000立方米/秒上升为峰值4650立方米/秒,是1925年以来的最大洪峰。大石河漫水桥站最大洪峰流量5300立方米/秒,是有实测资料以来的最高记录;拒马河张坊站最大洪峰流量6200立方米/秒,是有实测资料以来的第二高记录;上述两河断面洪量分别相当于2012年“7·21”强降雨的9倍和4倍。 据初步统计,全市共接报地质灾害369起,是多年平均数量的10.5倍。水利工程方面,110余条河流发生超标准洪水,280余公里河道堤防损毁;4座中型水库、13座小型水库、16座水闸出现不同程度的水毁。水务设施方面,20座城乡供水厂、264座农村供水站、18座城镇污水处理厂、363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停运或受到影响,1980余公里供水管线、2140余公里排水管线受损,全市507个村供水受到影响。电力设施方面,70条10千伏供电线路、1812个台区、9600余处配电设备受损,造成273个村和16个小区断电。通信设施方面,3188个基站、1367个铁塔、3146公里杆路受到损毁,造成342个村通信中断。交通设施方面,县级以上公路受损93条段,乡村公路受损840条段,256个村交通中断。
北京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夏林茂介绍,灾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一刻不停“抢险、抢修、抢通”,全力做好“四通一保”、伤员救治、群众安置等各项救灾工作。 快速抢通道路。全市投入3400余人、2400台(套)机械设备,经过两天艰苦奋战,8月4日108、109国道全线抢通。8月7日,256个断路村全部具备应急通车条件。 快速恢复通电。全市投入2400余人、105台发电车、427台发电机的抢修力量,8月4日恢复16个小区供电。截至8月8日18时,除异地安置的9个村外,全部村已恢复供电。 快速恢复通水。全市紧急调配专业力量700余人和应急供水车70余辆,全面完成房山良乡、门头沟城子2个主力水厂抢修,有效保障区域供水。截至8月8日18时,通过管网抢修、安装净水设备、提供应急水车等方式,除异地安置的5个村外,全部村已恢复供水。 快速恢复通讯。全市采取基础修复和应急措施恢复通信,8月4日打通了最后一个失联村应急通讯。截至8月8日18时,342个村全部恢复通信。 多措并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截至8月8日18时,全市累计转移群众8.2万余人,利用村委会、学校、体育馆、保障性住房等场所,集中安置受灾群众。我们为集中安置的受灾群众提供了充足的基本生活物资,配备了医护人员和相关药品,并提供心理疏导等服务。 加大物资保障力度。全市调拨送达各类生活必需品和应急物资14类84万余件;调配直升机64架次、无人机66架次,累计投送食品、水、药品等各类物资约26吨,基本解决受灾严重地区物资短缺问题。 积极开展医疗救治做好灾后防疫。全市派出242人组成的医疗工作组分赴重点区,转运伤病员3300余人次,协调48名专家指导和支援重点区医疗救治。及早启动灾后防疫工作,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严格受灾地区水质监测和消毒,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门头沟:
31万余人受灾,约占全区人口77%
门头沟区委书记喻华锋介绍,7月29日以来的这场历史罕见的极端强降雨,使门头沟区遭遇了有记录以来破坏程度最强、受灾范围最广、经济损失最大的自然灾害。 初步统计,全区受灾人口约31万人,约占全区人口77%;房屋倒损8418间、严重损坏26493间;城乡道路、电力、供排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大量损毁;全区有40个村需要重建,例如大家熟悉的潭柘寺镇,有47%的村全面受灾,王平镇16个村、4个社区全部受灾,其中11个村需要重建。此次洪灾,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的损失。 门头沟区委书记喻华锋介绍,灾情发生后,全区与时间赛跑,全力抢修运行保障生命线。“面对断路、断水、断电、断通信等情况,我们协调各方成立8支由部队、应急、通信、供电等组成的攻坚分队,全面挺进所有失联村。同时,全力抢修受损基础设施。”
道路方面,推动城区清淤除障,推动山区同时从门头沟新城和河北省双向抢修,仅用3天就抢通了进山生命线108国道和109国道,保障了救援顺利开展,目前全区道路基本恢复通行。
供电方面,城区已恢复供电,山区通过市电和临时供电方式基本恢复供电。
通信方面,通过铺设临时光缆和基站修复,以及运用应急通信保障车、便携式背包站等多种措施,目前可满足受灾群众基本通信需求。受损的通信铁塔、物理站址正加紧抢修,不断改善通信质量。
供水方面,目前,全区已基本实现供水全覆盖,其中,有127个村通过应急供水车保障临时供水,正组织相关力量加紧抢修,力争早日恢复正常供水。
门头沟区委书记喻华锋介绍,门头沟区山区地质地貌复杂、采空区多,加之遭受连续强降雨导致土壤自重增加,目前仍处于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高发期,“当前,我们正在专业部门和专家支持下,开展地质灾害隐患点摸排和无人机勘探。” 同时,为防止疫病发生,门头沟区发布了《洪涝灾害后卫生防疫指引》,并深入开展饮用水应急监测、传染病防控和消杀工作,保障受灾群众健康。 喻华锋说,道路中断时,在陆航、警航直升机协助下,全区向22个受灾严重点位空投生活物资和药品,并将山区10名危重症患者和伤病员空运至城区救治。“随着救援通道逐步打通,我们同步调配应急救灾物资328吨,送到群众手中。同时,设置1个区级、26个镇村安置点,妥善安置受灾群众。”
门头沟遭遇强降雨后,有很多群众的汽车被损毁,尤其是在山区。受损车辆托运和保险理赔方面门头沟有哪些举措?市民可通过什么方式能够进行快速理赔定损? 门头沟区委书记喻华锋介绍,在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门头沟第一时间会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北京监管局、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成立保险理赔工作专班,启动应急工作机制,及时、全力回应群众诉求。 门头沟协调人保财险、太平洋财险、平安财险、阳光财险、国寿财险等保险机构到各受灾镇街现场办公,划定每家保险公司所负责的区域,快速开展查勘救援和保险理赔。理赔过程中,推行各大保险机构理赔标准互认,引导各机构通力合作、统一标准、提高效率,最大限度实现快速理赔。 目前,随着进山道路打通,这项理赔服务已覆盖所有受灾镇街。截至8月7日下午5时,累计报损车辆4328辆,查勘3945辆,其中,定损及赔付1188辆,涉及金额3262万元。 为更好满足受损车主的车辆置换需求,门头沟区将于9月份集中组织汽车经销商主动提供服务,以更大力度为受损车主提供购车优惠,并发放汽车特别消费券,满足群众不出区选车购车需求。 房山区委书记邹劲松介绍,房山区是本次特大暴雨灾害导致人员财产损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暴雨损毁县级以上公路10条、乡村公路230条、桥梁119座,77个村断路。北沟108国道多处被洪水冲毁,132个村通信中断,218个村供水中断。琉璃河和窦店2个110千伏变电站被洪水浸泡,无法正常工作,导致134个村和16个社区供电中断。损毁倒塌房屋2.15万户、6万余间,6300余辆汽车被淹,全区20万亩耕地全部被淹,8.1万亩减产,3.3万亩绝收。有关灾害损失评估还在深入进行中。
房山区委书记邹劲松介绍,灾情发生后,全区综合运用直升机、无人机等多种手段,全力搜救被困人员,实时处置险情灾情。针对通信、道路中断的失联村,携带卫星电话,成立突击队徒步进入,8月3日实现所有失联村复联。
各部门各单位加快抢修,千方百计通路通电通水通信,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物资供应。
目前已打通北沟108国道和南沟涞宝路。10条县级以上公路、230条乡村公路全部抢通,77个断路村全部实现通行。投入抢修力量1400余人、57台发电车、200余台小型发电机,城区及111个断电村已恢复正式供电,另23个村实现应急供电。城区已恢复供水,农村地区采取应急供水车、启用备用水源、安装净水设备、配备储水罐等多种方式,解决了群众基本用水需求。采用卫星电话、无人机等多种方式,实现区-乡镇-村三级应急通讯。同步维修基站、架设光缆,目前已有90个村通信基站恢复,42个村采用应急恢复。
为保障山区群众生活,通过铁路、公路、空投、人工背运等多种方式,运输食物、水、药品和通讯、照明设备、柴油等物资4200余吨。“目前我区有4781人妥善安置在59个集中安置点,每个安置点都配备了工作组,全力做好生活保障、医疗服务和心理安抚等,其余人员已投亲靠友或安全返家。” 邹劲松说。
房山区委书记邹劲松介绍,房山区正在连续作战,做好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将对受灾学生开启绿色通道,确保学校如期开学。“我们将继续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生活。”邹劲松说,全区将深入细致做好受伤人员救治和遇难者家属抚恤慰问;对集中安置群众,继续做好生活保障、疫情防范、就医和心理疏导等工作;对投亲靠友的,做好生活补助发放;对受灾学生开启绿色通道,确保学校如期开学。对深山区受灾群众,加强生活物资保障供应。加紧开展过水房屋安全鉴定,在符合安全规定并做好消杀的前提下,有序组织群众返家。房屋经鉴定需要维修或重建的,解决好群众临时居住问题,尽快出台房屋维修或重建支持政策。继续做好应急避险。加强气象和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严防山体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加快所有河堤损毁点位的修复,加快河道内垃圾杂物的清理。同时,全面启动灾后重建工作。房山区将尽早完成城乡环境消杀、垃圾清扫、清淤等工作,早日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尽快推动企业、建筑工地复工复产,千方百计解决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用好7个兄弟区支援房山区13个严重受灾乡镇的对口支援机制。坚持科学系统谋划,按照“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要求,与建设韧性城市、美丽乡村相结合,加快编制交通、水利、市政、住房等修缮和重建项目清单,简化程序,尽早开工,重建美好家园。▍北京: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第一时间采取五方面措施 北京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夏林茂介绍,北京市遭遇特大暴雨灾害后,灾区群众确实面临饮水、食品安全和环境污染威胁,存在肠道传染病、虫媒传染病等疾病流行风险。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为了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第一时间采取五方面措施。
一是全力救治伤员,保证灾区医疗服务供给。全市已组织1.28万名医护力量参与灾区医疗防疫工作,共转伤病员3300余人次,其中最大的98岁,最小的为刚出生几个小时的双胞胎新生儿。各医院组织专家24小时值守,开辟绿色通道救治伤病员,目前病员病情平稳。灾区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恢复诊疗,村卫生室正通过不同方式送医送药上门。
二是做好生活用水和食品安全工作,让群众饮食安全放心。全市已加强统筹,多渠道调集150余辆供水车辆24小时运水进村,并为断水村安置大型储水罐,提供瓶装水和包装食品。同步组织专业队伍对水厂、供水管线和自备井逐个清淤、置换、消毒、检测,力争尽快恢复正常供应。广泛宣传教育居民注意饮水安全和食品安全,不饮用生水,不食用过期或浸泡食品,并加强监督检查。对设置的集中安置点,确保食品和饮水安全、良好通风、厕所卫生等。
三是迅速启动爱国卫生运动,保持人居环境卫生,切断疾病传播链条。全市已启动实施社区清淤、除四害等专项行动,组织动员17万余名党员干部和15万余名志愿者开展环境清理。同时调配消毒物资支援灾区。抓好生活垃圾清运、厕所清理重建、无害化处置动物尸体。
四是加强环境危险因素和疾病监测。本市已在受灾地区建立健全多方面、多环节疾病风险监测体系,持续开展肠道传染病监测、受灾居民症状监测、供水安全监测和蚊蝇等病媒生物密度监测,及时发现灾后疫情风险,科学评估指导防疫工作重点。
五是关注群众心理情绪问题,加强灾区群众心理疏导。目前,本市已组织24名市级心理卫生专家队伍深入灾区,并与12345市民热线联合,开通18条心理援助热线,24小时提供服务。
北京市水务局局长潘安君介绍,为应对此次暴雨,市水务局针对前期洪水预报结果,提前36小时实施水库、河道、湖泊、管网预泄腾容调度,腾出蓄洪空间1800万立方米。 按照“上蓄、中疏、下排、有效蓄滞雨洪”的防洪原则,以流域为单元,统筹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充分发挥防洪工程体系综合防洪减灾效益,有序调度洪水。比如,在永定河洪水调度中,充分发挥上游官厅水库拦洪作用,全部拦蓄上游洪水6100万立方米。利用永定河山区支流清水河上斋堂水库,实施调峰错峰调度,在上游入库洪峰935立方米每秒的情形下,推迟大流量泄洪,通过水库调度,分级降低下泄洪水流量,为官厅山峡区间受困列车旅客和下游群众转移、干流错峰创造条件。在永定河山区洪水行进至平原的关键时刻,水利部、海河防总紧急组织京津冀防洪会商,果断决策启用我市永定河上的大宁水库、滞洪水库,累计蓄滞洪水7500万立方米,将卢沟桥洪峰流量由4650立方米每秒调低到北京出境时1330立方米每秒,为下游平原区洪水防御创造条件。 此外,本市还利用各流域上游水库拦洪,期间全市25座水库超汛限水位运行,拦蓄洪水4亿多立方米,有效发挥了削峰拦洪作用。“可以说,本市建成的防洪工程在这次特大暴雨洪水应对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潘安君表示。▍北京明确灾后重建思路: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
北京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夏林茂表示,接下来,全市将统筹规划,全面做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总的思路是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可持续发展。 “一年基本恢复”,就是要经过一年左右时间攻坚,基本修复影响防洪的水毁水利设施,完成损毁房屋修缮加固和农村居民自建住房原址重建,科学选定集中安置点位,加强交通、能源、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使保障能力基本恢复到灾前水平,让群众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三年全面提升”,就是要用三年左右时间,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灾区防灾减灾能力显著提升,受灾地区发展能力明显改善,为群众营造出舒适的居住环境。 “长远可持续发展”,就是着眼长远、整体规划,优化受灾地区功能布局,全面提升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不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全市上下将坚持系统思维,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恢复建设和能力提升,抓紧修复受损基础设施,科学谋划、尽快启动灾后重建,千方百计恢复受灾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让群众拥有更加安全、更加美好、更加宜居的新家园。 目前,本市已对水务、交通、电力、通信等水毁基础设施恢复重建需求进行系统摸排,制定了恢复重建项目推进实施方案、资金保障方案,按照突出重点、保障应急、远近结合的原则,明确重点工作任务,统筹推动恢复重建工作加快实施。▍北京:向各中央单位、解放军、武警部队、中央企业、兄弟省区市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北京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夏林茂在发布会上表示: 在这次特大暴雨灾害应对过程中,解放军、武警官兵和消防员义无反顾冲在最困难、最艰险的地方;落坡岭、安家庄群众倾其所能救助滞留列车旅客;社会组织和广大志愿者逆行出征战斗在救援一线;灾区群众自力更生、自救互助;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全力以赴投入抢险救灾,倾心倾力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广大首都市民顾大局、讲奉献,积极支持帮助受灾群众,全力配合落实防汛措施。正是大家的辛苦付出,才汇聚起了防汛救灾的强大力量!我们向奋战在防汛救灾一线的全体同志表示崇高敬意,向各中央单位、解放军、武警部队、中央企业、兄弟省区市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感谢!